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程红 《驾驶园》2014,(2):41-41
<正>2013年,宇通客车通过深入研发和大力推广主动安全技术、新能源客车睿控技术、校车防遗忘和车辆远程控制技术等多项创新技术,在驱动自身良性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整个客车行业技术的变革,为用户带来更安全、更环保、更节能的客车产品。推出16项主动安全技术2013年1月19日,宇通客车在京举办主动安全技术研讨会。"我们的目标是零伤亡、零事故。"宇通客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阎备战在会上表示。为此,宇通客车率先推出了包  相似文献   

2.
欧洲的客车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居世界的首位,中国客车企业引进客车技术也集中在欧、日两大系列。全球比较著名的客车及客车底盘生产企业有:德国的奔驰、曼、凯斯鲍尔、尼奥普兰;法国的雷诺;意大利的依维柯(菲亚特集团);瑞典的沃尔沃和斯堪尼亚;匈牙利的伊卡露斯和日本的五十铃、日产柴和日野等。由于客车行业具有产量低、品种多的特点,所以自动化水平都不是很高,一般客车厂年产量基本保持在2000辆的水平。在上述厂家中,德国的大、中型客车技术在世界上一直保持领  相似文献   

3.
欧洲的客车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居世界的首位,中国客车企业引进客车技术也集中在欧日两大系列.全球比较著名的客车及客车底盘生产企业有:德国的奔驰、曼、凯斯鲍尔、尼奥普兰;法国的雷诺;意大利的依维柯(菲亚特集团);瑞典的沃尔沃和斯堪尼亚;匈牙利的伊卡露斯和日本的五十铃、日产柴和日野等.由于客车行业具有产量低、品种多的特点,所以自动化水平都不是很高,一般客车厂年产量基本保持在2000辆的水平.在上述厂家中,德国的大中型客车技术在世界上一直保持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4.
<正>新能源客车技术发展的路径关系到客车业未来的发展战略。普遍认为:新能源客车技术路线应该多元化,根据不同人群、不同市场的不同需求,提供相应的产品。新能源客车技术包括混合动力技术、纯电动技术、燃料电池技术、二甲醚技术等。根据国家的技术路线,纯电动客车节能效果好,能实现零排放,但不同车型适应的市场不一样。虽然纯电动汽车节能效果好,在  相似文献   

5.
ZF是全球最大的传动技术、转向技术和车桥技术的专业公司,1998年,为了将ZF客车传动及底盘技术集中在一个公司以便更有效、更专业地为中国客车提供支持,采埃孚传动技术(苏州)有限公司在中国注册成立,负责中国市场客车用机械变速器、自动变速器、车桥及转向系统应用技术、市场开发及销售。10多年来,ZF以其丰富的海外市场经验和先进技术理念与中国客车业同成长和发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越来越影响着中国客车业,确定了其传动车桥、转向技术在中国客车专业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雷洪钧 《城市车辆》2007,(12):38-39
目前,青年、宇通、厦门金龙、厦门金旅等厂家都推出了全承载技术的客车,从用途上分,已经应用到了公路、旅游、公交3大类型的客车.可以说明全承载客车技术的应用将得到普及.  相似文献   

7.
安凯客车在总结大量实地运营数据经验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技术攻关、技术整合,推出了"I-EMS卓越电管理系统",成为首个推出新能源客车技术系统的客车整车企业。2012年1月8日,安凯在京举行"I-EMS卓越电管理系统"发布仪式,这是我国新能源领域首个针对新能源客车核心的电控、电机、电池3大模块,实现一体化、智能化、可靠化整车运营管  相似文献   

8.
王瑞 《商用汽车》2014,(3):58-59
正2013年,宇通客车通过深入研发和大力推广主动安全技术、新能源客车"睿控"技术、校车防遗忘和车辆远程控制技术等多项创新技术在驱动自身良性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整个客车行业技术的变革,为用户带来更安全、更环保、更节能的客车产品。当下,安全、节能、低碳、环保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关键词,这在国内客车业的影响更加深刻,客车业内竞争的实质越来越体现为技术创新能力的竞争。  相似文献   

9.
韩超 《商用汽车》2013,(15):50-51
多年的技术积淀,中通客车开发并形成了特有的"蓝芯技术平台",依托于这一平台,中通燃气客车产品会更加安全和节能。2013北京客车展上,中通客车发布"驱动绿色未来"的全球品牌主张,其意在宣扬中通客车将不断创新燃气客车技术、领航绿色交通未来的决心。7月6日,中通客车又在济南举办了"国内首个燃气客车技术平台启动暨中通客车万辆燃气客车  相似文献   

10.
张颖 《汽车与配件》2002,(50):37-38
从2002年7月1日起,由交通部制定的“JT/T325-2002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开始实施,从10月1日开始,建设部制定的城市客车行业标准《城市客车分等级技术要求与配置》也正式实施;又据介绍,由旅游车船协会牵头的旅游客车技术等级评定标准也正在制定中,客车技术配置等方面正逐步与国际接轨,未来的客车会愈加环保、安全、舒适,客车技术研发已经被激活,可以预见,客车市场也一定会更加繁荣。  相似文献   

11.
为了响应我国绿色发展的号召,汽车行业正不断创新汽车制造技术,新能源汽车也越来越受人们欢迎。在研发汽车制造新技术的同时,汽车行业还应完善新能源汽车的维修服务,为新能源汽车的总体质量保驾护航。文章分析了电子诊断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维修方面的具体应用,得出电子诊断技术的现实意义和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希望能为我国汽车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通过优化侧围外板模具的拉延筋解决了制件起皱的质量问题,并从工艺设计、模具制造、调整维修等方面阐述了零件拉延起皱、开裂的控调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了缓解地球资源的日益紧张,全球各国各行业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而新能源汽车正式汽车制造领域为了应对社会资源续存问题所开发出的新型出行工具。但因为新能源汽车从诞生至今还只经历了较为短暂的一段时间,因此其使用过程中的故障维修等问题还需要更多的精进。本篇文章以现代化新能源汽车的维修技术为研究核心,简单介绍了新能源汽车及其主要分类,分析了新能源汽车使用中的常见故障,阐述了其相关维修技术,并就控制新能源汽车的维修质量进行了相关策略的探讨,期望新能源汽车的维修技术越来越完善,进而带动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在商用车开发过程中利用DMU技术建立数字化样车,进行产品的设计、装配工艺、制造和部件维修等阶段的功能验证,可提前发现问题避免设计失误,提高产品设计质量,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15.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评价体系是一个多维的系统,不仅要对道路养护技术水平进行评价,也需要对日常养护水平、安全畅通、路网质量等要素进行综合评价。文中综合考虑了影响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各要素,建立了包含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的三级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评价实施的逻辑过程,即养护管理要素评价-养护要素预测-养护决策。  相似文献   

16.
《JSAE Review》1995,16(3):277-282
For manufacturing body assembly jigs, we have developed a system where all the processes, from jig design to accurate jig machining are performed by continuous operation of CAD/CAM/CAT, and a self-adjusting jig maker which measures and machines jigs in assembled condition by a one-chucking method, and is optimised to accurate machining of jigs. This development has led to improvemen in the quality of jigs and in manufacturing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是推进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必然要求。基于这个出发点,以我校五年制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与海鹏集团合作开展的现代学徒制"海鹏班"为基础,以工匠精神为引领,将职业素养培养融入到建业建设与课程改革中将人才培养与课程建设中。以提升学生技术技能水平为目的,强化精益求精的"汽车医生"的工匠精神养成,将学生培养成精益求精、严谨,一丝不苟、耐心,专注,坚持、专业,敬业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8.
改性稀浆封层技术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稀浆封层是一项较理想的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经多年的应用技术比较成熟,并具有施工简单、不中断交通、提高路面质量较快的特点。结合具体养护工程,对改性稀浆封层技术处理路面车辙问题及其施工工艺作进一步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9.
汽车零部件质量与汽车整体性能和功能性有着极大的关系,为了保证汽车整体质量需要就汽车零部件制造质量控制进行深入探究。基于现阶段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现状,从影响零部件制造质量因素入手,分别就分层化、结构化、信息化和市场化提出优化汽车零部件制造质量控制措施,旨在为汽车零部件制造质量控制工作的改进提供有效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0.
对柴油机进行装配是制造柴油机过程中最为关键也是最后一个工作内容,柴油机能否保证自身良好的工作性能以及能否具备可观的经济性,很大程度上装配工作的好坏具备决定性,意味着最终结果取决于装配结果,也就要求在装配过程中企业必须对其进行质量控制,确保其产品质量能够符合相应标准。因此,为了提高装配的质量,需要探究装配当中使用的工艺并对其进行分析,在深入了解后提出有关的质量管控方案。本文首先分析在装配过程中所使用的机械工艺,并针对其分析提出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为日后的制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