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海军舰艇集体防护系统(CPS)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在未来战争中海军大型水面舰艇遭受核生化武器攻击的可能性。面对核、生、化武器对海军舰艇的威胁,论述了海军舰艇装备集体防护系统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文章介绍了美国海军大型水面艇艇集体防护系统的研究发展背景和发展过程,集体防护系统的组成和装备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水面舰艇集体防护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阐述了防护核生化战争的必要性,介绍了集体防护系统防护的发展概况。在对国外典型的集体防护系统组成及配置情况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水面船舶集体防护系统的设计构想。  相似文献   

3.
借鉴国外舰船集体防护系统的发展经验,考虑我军现有舰型配置的集体防护系统,结合样机测试数据与实船勘验,讨论如何设置集防区的防护等级,如何确定防护范围,以及按照何种原则进行集防区设备配置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海军舰艇核生化集体防护发展概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保障水面舰艇在平战中都能在海上核生化环境中完成相应的任务,从防护核生化事故、次生核化灾害以及防护核生化战争等角度深入阐述研究水面舰艇的集体防护系统。详细分析国内外现有的集体防护系统技术要素以及核生化集体防护装备中滤毒通风系统核心元件滤毒器性能,对比分析国内外水面舰艇集体防护能力的差别,为我国今后集体防护技术要素改善提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5.
为保障水面舰艇在平战中都能在海上核生化环境中完成相应的任务,从防护核生化事故、次生核化灾害以及防护核生化战争等角度深入阐述研究水面舰艇的集体防护系统。详细分析国内外现有的集体防护系统技术要素以及核生化集体防护装备中滤毒通风系统核心元件滤毒器性能,对比分析国内外水面舰艇集体防护能力的差别,为我国今后集体防护技术要素改善提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6.
针对国内外大型水面舰船核生化武器集体防护系统的发展趋势,介绍了大型舰船核生化武器的监测体系、防护体系、洗消体系和控制系统等集体防护体系及其作用,为构建新型舰船集体防护体系,发挥集体防护装备的功能,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集体防护系统是水面舰艇防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集体防护系统精确的定量控制,基于集体防护区域压力控制方程以及调节机构(超压控制阀)方程,构建系统增量方程线性化传递函数,通过传递函数确定PID参数以实现系统稳定及优化控制。构建系统整体数学模型,结合PID控制模块研究系统变工况特性。模拟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超压设定值实现能力及动态特性,能够满足较大的进风量及舱容变化。系统数学模型必须考虑超压控制阀的调节能力限制,过大的送风量可能导致系统无法实现设定的超压值。建立并分析集体防护系统数学模型,为系统向大空间区域工程应用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转叶式液压舵机存在的泄漏量过大、密封可靠性较差、密封件更换困难等问题,对其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对关键零部件进行有限元分析,提出一种新型组合密封.分析新型密封的机理,实例计算表明,该组合密封的静密封泄漏量和动密封泄漏量极小,有利于舵系统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9.
《中国修船》2015,(3):21-25
文章针对深潜器耐压壳体电缆填料函间隙泄漏,建立填料函间隙泄漏模型,并进行间隙泄漏量的理论分析;根据填料函泄漏量的影响因素,设计泄漏量正交仿真组,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各试验组的填料函间隙泄漏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得出各仿真模型泄漏发生时的动态过程,并计算出各模型的泄漏量。运用矩阵分析法对各模型泄漏量进行计算分析,得出各因素对泄漏量的影响权重。  相似文献   

10.
NBC(核辐射、生物和化学)防护系统可确保舰船在核生化条件下的作战区域、续航能力和自持力,建立稳定的NBC防护系统是舰船应对核生化武器的必要手段。NBC防护系统的稳定性主要体现在其防护区超压的稳定控制,而NBC防护区超压控制主要是针对防护区进出通道上的压力梯度及防护区正压的建立。通过介绍美国海军CPS(集体防护系统)的防护等级和防护形式,分析了目前大多数舰船NBC防护区的防护等级、洗消站和气闸室的设置情况及防护区进出的控制形式;然后针对防护区进出通道的压力梯度和正压要求,分析了超压控制的基本工作原理,并对超压控制器和压力泄放阀的关键技术和选型进行了研究,得出了防护区超压控制设计原理;通过对单个NBC防护区及其超压控制的研究,总结了一定的设计经验,为多区或全船式防护系统的超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