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钙塑材料是现代复合材料之一,能够代替木材、纸张使用。这种材料如果具有阻燃性能,其应用范围将更加广泛,更有利于用作车船内装材料。《塑料工业》1982年第3期上介绍了对阻燃钙塑板材的研制结果。对六种添加阻燃剂方案的试验比较,确定采用水合氧化铝和氯、  相似文献   

2.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八聚(四甲基铵)笼形倍半硅氧烷(Octa TMA-POSS),并采用傅立叶红外(FTIR)、核磁共振(NMR)、热重分析(TGA)等对Octa TMA-POSS的结构进行表征.然后,采用熔融共混技术制备PP/IFR/Octa TMAPOSS纳米复合材料,并研究其与膨胀型阻燃剂(IFR)的协效阻燃作用.测试结果表明,添加适量Octa TMA-POSS不仅提高了PP/IFR体系的热稳定性,还进一步降低了PP/IFR体系在燃烧过程中的热释放速率和烟气释放速率;当添加6%Octa TMA-POSS时,PP/IFR/Octa TMA-POSS纳米复合材料达到V0级别.这主要归因于Octa TMA-POSS分解生成纳米分散的二氧化硅,促进复合材料表面形成结实的含炭残余层,阻碍了聚丙烯分解的气体产物逸出和氧气进入聚丙烯基体,从而提高PP/IFR体系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同时,Octa TMA-POSS的加入提高了PP/IFR体系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沥青的热解、燃烧及阻燃机理;以高粘度沥青为基础,采用添加适宜的阻燃剂的方法制备阻燃高粘度沥青,并对阻燃高粘度沥青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及抗老化性能等使用性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中国修船》2019,(5):37-41
文章以丁腈橡胶(NBR)为基体,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丁腈橡胶、丁腈橡胶/碳纳米管(NBR/MWNT)、丁腈橡胶/羧基碳纳米管(NBR/MWNT-COOH)、丁腈橡胶/羟基碳纳米管(NBR/MWNT-OH) 4种复合材料。利用多功能摩擦试验机(RTEC)开展了橡胶试块与铸造铜合金(ZCuSn_(10)Zn_2)环块之间的速度特性实验和磨损特性实验。试验结果表明:碳纳米管(MWNT)具有改善橡胶润滑性能的作用,同时磨损试验表明MWNT能够提高橡胶的耐磨性,填充了MWNT-COOH的复合材料具有最佳的摩擦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5.
导管螺旋桨空泡性能系列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对D系列导管螺旋桨进行了均匀流场的空泡筒试验,共进行了两种盘面比的四叶D系列螺旋桨(A_E/A_O=0.7,1.0)与两种厚度比的导管BD15及BD12(t/L=0.15,0.12)相配合的试验研究。试验发现,导管螺旋桨的空泡性能有着与常规桨不尽相同的规律,对给定的空泡数σ_v,分别存在第一阶段空泡与第二阶段空泡的临界总推力负载系数(C_(ThT))的最大值。作者用各种导管螺旋桨的筒壁效应修正方法进行了计算分析,并建议可采用等C_(Th)法修正。本文例举了上述导管螺旋桨系列试验结果的部分回归系数、空泡性征曲线、权衡设计图谱及空泡限界线。  相似文献   

6.
针对大型水面舰艇动力系统总体性能各指标重要度排序的问题,建立了动力系统总体性能指标评估体系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来计算评估体系各指标的权重,并对AHP法的标度和判断矩阵错误元素的调整方法进行了改进.运用AHP的9/9~9/1标度法以及新的判断矩阵错误元素调整方法对大型水面舰艇总体性能指标评估模型中各指标权重进行了分析,最终的排序结果与舰艇运行实际相符合,从而验证了AHP法对大型水面舰艇动力系统总体性能分析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人工判定和事后判定时效性差的问题,研究具有实时性和自动化的判定方法。借鉴国内外道路交通拥堵判定方法,运用交通流参数、标准船舶艘次和船舶领域模型,建立航道交通拥堵快速判定模型,构建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Spark实时数据处理平台,运用多个实例对该模型进行在线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在线快速、准确地判定航道交通状态,可为水上交通监管部门实时获取航道交通信息、及时管控和疏导航道交通拥堵提供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船艇》1990,(3)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科技发展部于1989年12月在大连主持召开了“船用阻燃帆布”技术鉴定会,与会专家对船用阻燃帆布的阻燃性能,给予很高评价.“船用阻燃帆布”课题是由大连造船厂消防队提出的。在船舶建造过程中,一些必须提前装船的贵重设备,在船体施工时,为防止电焊火花及炽热铁块落  相似文献   

9.
文章阐述了轴向速度、排出压力、介质等因素对三螺杆泵吸上性能的影响,并介绍了试验时判定发生汽蚀工况点的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自密实混凝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自密实混凝土(SCC)的配合比设计方法。试验证实,一般高性能混凝土(HPC)的配合比设计方法难以适用于自密实混凝土;本文提出了以经验数据为基础的设计方法—经验推导法,可以设计出满足自密实混凝土性能要求的配合比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