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由于电极材料中锂离子的脱出和嵌入而产生的"呼吸效应"受电池材料、环境温度和充放电倍率等的影响较大,且与电池的健康状态有密切关系。本文中为一款车用锂离子电池设计并制造了电池厚度的测试装置,用来研究电池在不同倍率、不同温度下的"呼吸效应"。结果表明,倍率越大,温度越低,则电池的"呼吸效应"越弱。  相似文献   

2.
为寻找合适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对电池进行温度控制,降低车用锂离子电池热失控风险,基于文献挖掘,在明确了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研究出发点的基础上,对目前锂离子电池热管理技术进行综述。阐述了车用电池空冷、液冷、热管冷却、相变冷却和复合冷却方式研究现状和进展,总结了不同冷却方式的优缺点,进而提出动力锂离子电池热管理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空气冷却和液体冷却技术虽使用较多,但控温效果较差;热管冷却和相变冷却技术虽控温效果较好,但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复合冷却技术将主动冷却与被动冷却结合,有效降低峰值温度的同时也提高了电池包温度的一致性,可满足不同工况的需求,应用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3.
锂离子电池寿命通常与电极材料、充放电倍率、放电深度、放电区间和使用环境温度等因素有关。本文中针对一款车用的锂离子电池,研究放电区间对其容量衰减的影响,并通过试验测得的电量增量曲线分析电池的衰减机理,明确电池锂离子和电极活性材料的损失均是导致不同放电区间下容量衰减的因素。最后,利用放电曲线重构的方法,定量分析了容量衰减与可用锂离子和正负极活性材料损失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对汽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材料、电池系统的组成及设计应用进行了介绍,对国内外锂离子电池系统主要供应商进行了综述,同时对目前车用锂离子电池系统还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对锂离子电池系统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刘首彤  黄沛丰  白中浩 《汽车工程》2022,(4):465-475+559
本文中聚焦机械滥用下的动力电池安全研究,总结和分析了锂离子电池在压痕、针刺和压缩等机械滥用条件下的失效机理,并详细阐述了目前针对电池机械滥用仿真的多种分析模型。最后对未来关于锂离子电池机械滥用失效机理、仿真模型和安全设计方面的研究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6.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对其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结合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车用动力电池发展的路线:镍氢电池-传统锂离子电池-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分析了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和燃料电池的发展现状。重点解析了各类动力电池现阶段遇到的一些问题,并针对性的给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及发展方向。最后考虑各类电池的优劣,探讨未来十年内动力电池的发展重点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锂离子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文中就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相关技术路线涉及的产业链进行分析,研究该产业链的完备性、先进性和稳定性,为我国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摩托车技术》2009,(1):66-66
近日,在美国阿岗实验室的支持下,14家美国电池与先进材料公司组建了国家交通用先进电池制造联盟,以促进美国车用锂离子电池的制造。该联盟计划在美国建立一个或多个供联盟成员共享的制造与原型开发中心。为形成大规模制造锂离子动力电池的能力,预计未来5年将需要投入10亿~20亿美元,大部分投资将来自于联邦政府,且电池联盟将统一支配。  相似文献   

9.
总部设立在深圳的海盈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与2004年,是一家专门从事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2007年3月和2008年5月分别通过了天津18所和北京201所按车用锂离子蓄电池标准的检测。目前正和国内外整车厂家合作配套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组。据介绍,公司已形成日产15万只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生产规模,其中手机电池占公司产量的50%,高功率电池和电动自行车用动力电池占到公司产量的40%,其它类型产品占10%。产品通过UL、CE、SGS等相关产品认证.年产量达到3000万安时。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在高强度工作过程中电池温度过高以及电池组温均性差等问题,需要对电池组设计合理的电池热管理系统(BTMS),以此提升电池组的冷却性能.首先阐述了热管理系统的常见冷却方式,分析了各种冷却方式之间的优缺点.随后针对应用最为广泛且最易实现的空气冷却方式,从冷却空气流型、电池排布方式、电池间距、冷却空气流...  相似文献   

11.
针对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散热问题,对电池组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建立锂离子动力电池三维模型,利用Fluent进行数值仿真。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对比分析得出:电池间距的增大和减小分别使电池组的散热性能提高和降低,且其间距减小时,电池间温度差异明显;发现动力电池组入口风速升高,电池表面空气流速相对提高,电池组换热能力增强,但电池间流场的一致性变差、温差变大。  相似文献   

12.
为实时监测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内部温度,提高电池性能,提出了一种非线性无迹Kalman滤波(UKF)估计算法.对某一2.6 Ah三元单体锂离子电池,建立等效可变参数热模型;用状态方程分析法,建立电池内部外部温度的关联并离散化;用递推最小二乘法(RLS)辨识热模型中时间、表面温度、环境温度、输入电流4种热参数,实时更新系统...  相似文献   

13.
楼晶莹 《驾驶园》2008,(10):20-20
博世集团通过建立合资企业开发和生产车用锂电池,得以进一步完善其在混合动力和电动车方面的产品线。9月1日,博世与韩国三星视界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建立的SB LiMotive有限公司正式投入运营。"由此,我们成为了第一家并且是唯一的一家通过合资公司来开发锂离子电池以满足复杂的车用要求的汽车供应商",博世汽油系统业务部门总裁Wolf-Henning Scheider如是说。博世和三星预计于2011年实现电池系统的投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中旨在对车用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模型进行参数辨识。首先在锂离子电池平均电极模型基础上,利用均匀离散的有限差分法简化电化学模型。基于对模型特性和参数类型的分析,运用遗传算法先后对固相锂离子扩散动力学参数和模型中剩余的参数进行辨识。最终通过多倍率放电实验和NEDC循环工况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参数的准确性。结果表明,算法辨识的参数可保证模型输出精度,低倍率放电时单体电压偏差在±0.03V左右。  相似文献   

15.
得益于较高的能量密度、较长的循环寿命等优点,锂离子电池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中作为动力电池。由于库仑效率高,锂离子电池无法实现"自我均衡"。如果没有适当的管理,锂离子电池失衡将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行矫正。因此,需要对电池电芯单体实施均衡以解决单体性能差异造成的不均衡。文章首先介绍了锂离子电池的荷电状态(SOC)不均衡的原因和分类,然后系统地介绍了当前锂离子电池SOC均衡技术的研究现状和主要均衡策略,为锂离子电池均衡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现有的车用锂离子电池一致性分析效率,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池内阻的局部一致性分析方法。首先,根据电池的特性分析,建立电池等效电路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对电池内阻进行辨识,实现电池参数标定;其次,将辨识结果储存,建立数据库;最后,将数据作为输入进行局部一致性分析,得出分析结果。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续航里程一直是大众关注的重点,与续航里程直接相关的零部件就是电池。锂离子电池是现在车用电池的主流,电池的电性能直接影响着汽车的续航里程。电池受到持续的外部压力作用,循环性能将产生变化。本文将取两组电池进行测试,对比电池在外部压力作用下和自然状态下的循环充放电容量保持率,从而为相应电池产品的性能设计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一、纯电动乘用车动力电池现状经过不断发展,铅酸电池、镍氢电池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锂离子电池(锂电池)成为主要的车用动力电池。市场上已经量产的锂电池主要差异为外形及正极材料,不同锂电池各项指标参数对比分析列于表1。  相似文献   

19.
李典 《电动自行车》2011,(10):45-46
你知道锂离子电池吗?如果你使用过手机、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数码播放器等产品,那么相信你对锂离子电池再熟悉不过了。那你知道锂离子电池电动自行车吗?电动自行车上用的锂离子电池可就不像我们的手机及其他数码产品上用的锂离子电池那么简单了。下面我们将介绍一点锂离子电池的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车用大尺寸锂离子动力电池内部性能不一致性,基于伪二维理论,建立了二维仿真模型.引入集流体区域电势分布及边界条件,对10~150 cm不同长度电极的电池建模仿真,分析了倍率性能、容量发挥率、阻抗等电性能及局部析锂.结果显示:长度为100 cm的电池在3 C大倍率充电时正极集流体压降高达0.1 V,充电容量发挥率仅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