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电子数据交换(EDI)系统具有传递速度快,处理成本低,工作安全可靠等特点,已在国外广泛使用,它取代了传统的用纸张票证单据的贸易结算方法。在国外各种运输行业中,铁路部门早在八十年代初率先应用EDI系统,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由于诸如运单、货票、提单等各种票据和文件无须人工填写,通过EDI系统便可完成数据交换和传递,大大便利了铁路与货主、铁路与公路以及其它运输、铁路与材料供应商、铁路内部各部门间的联系,业已成为铁路与航空、公路等运输企业竞争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运输企业竞争力的综合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对运输企业竞争力的综合分析,从运输市场的需求、运输产品的质量和运输企业的经济效益三方面建立了评价运输企业竞争力的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就铁路、公路和航空运输企业的竞争力分别从整体和分项就以上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到以下结论。整体评价:铁路运输的竞争力最强,公路次之,航空排第三。分项评价:在运输市场需求方面,公路最强,铁路最弱,航空居中;在运输产品质量方面,航空的竞争力运输企业的竞争力占优势、其次是铁路,公路在这方面竞争力最差;在企业经济效益方面,铁路运输企业竞争力最强,公路次之,航空排第三。  相似文献   

3.
海南岛、南中国海的开发建设和国防,需要一条运输大通道。铁路通道非海运、航空运输、公路运输、管道运输所能替代,应及早规划、适时实施。本文阐述了海南省的资源优势、修建铁路的历史和现状,提出应建设海南岛铁路和海南岛琼州海峡海底隧道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充分发挥高速铁路和航空运输优势,实现铁路与航空运输之间的有效衔接,对满足旅客客户运输需求、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十分关键。在分析高速铁路条件下货物空铁联运模式的基础上,提出空铁联运主要具备扩大机场的服务半径、优化区域运输布局、优化机场的运力配置、吸引更多货源、货运服务稳定、促进空铁货运进一步融合等技术经济基础,探讨货运产品联运模式及产品谱系,研究空铁联运衔接模式,即航空—既有铁路模式、航空—城际铁路模式、航空—高速铁路模式,为高速铁路条件下货物空铁联运模式提供研究支撑。  相似文献   

5.
《铁道货运》2005,(5):47-47
最近有对集装箱运单,货票使用范围有疑问的反映。按照铁道部组建专业公司的有关精神和《关于三个专业运输公司运输票据、运单格式的通知》(铁运函[2003]546号)的规定,运营运条电[2004]2267号中重申,只有承运集装箱货物时使用集装箱公司抬头的运单和货票,承运其他货物时使用铁路局的运单和货票。  相似文献   

6.
孙震 《中国铁路》2009,(11):53-54
铁路小件快运运单是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的“门到门”运输产品,自营网点是运单揽贷的基本渠道。通过对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自营网点的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为加快运单业务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乏燃料是经辐照后的核燃料。随着我国核电的发展和乏燃料运输需求的增加,现有的以公路运输为主的乏燃料运输体系已经不能满足运量需求。目前,我国已开始着手建立乏燃料公海铁联运体系。乏燃料公海铁联运过程,伴随着交接管理、责任划分和全面监管,全程运单不可或缺。通过从全程运单应具备的目标和功能出发,结合联运流程和现有标准,设计出用于公海铁联运的全程运单。乏燃料公海铁联运中使用全程运单,能使交接查验环节省时,并利于责任的划分。  相似文献   

8.
唐劲松 《铁道货运》2011,29(6):13-17
简要介绍货物运单的使用现状,说明其作用及填制方法,阐述与货物运单有关的发送货物流程,并分析现有纸质货物运单在传递、交接、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尝试在货物发送环节采用信息系统实现单站点贷场内部电子化流转,对货物运单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货物运单电子化后的作业流程及其使用后的效果进行描述,并对推广使用货物运单电子化流转的前景进行展望,指出货物运单管理信息系统进一步完善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于健 《铁道知识》1996,(2):26-27
铁路作为有利于环境和大运量、长距离运输的工具是公路和航空都无法代替的。然而,十年前在德国,由于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及航空运输的快捷,以致在竞争的运输市场不断得到发展。而铁路却因发展缓慢而不断失去竞争力。 但是今天,高速列车的出现正以它的高速、舒适不断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客。铁路在客货运输的市场中,又重新焕发了它的竞争力。事实证明,铁路要保持它的竞争优势,速度、舒适和安全是关键。伴  相似文献   

10.
《铁道知识》2010,(3):76-76
保价运输的货物运单应如何填写? 办理保价运输货物时,托运人应在货物运单“托运人记载事项”栏内注明“保价运输”字样,并在“货物价格”栏内以元为单位填写货物的实际价格。全批货物的实际价格即为货物的保价金额。  相似文献   

11.
集装箱铁水联运运输单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现阶段集装箱铁水联运过程中单证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设计纸面全程联运的运单、构建铁水联运信息平台和预想业务实现流程等改进建议。通过采用纸面全程联运运单与电子运单相结合的铁水联运单据体系,既解决了现阶段单据模式的缺点,又避免全采用电子单据的立法问题。  相似文献   

12.
经过20年的拼搏,远成集团发展成为以铁路运输、公路快运、航空海运、城际配送、仓储货贷及物流方案策划等为主导,集实业投资和国际贸易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企业集团,形成了以铁路干线运输为基础,公路快运为延伸,区域配送为深度渗透的多层次、广覆盖的物流网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运输服务网络体系,是中国首批5A级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中国物流百强企业和中国物流示范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中国铁路》2007,(12):76-76
2003年德国的联合运输总共运输货物2.05亿t,其中2/3的运量为海运,达1.41亿t,4900万t为铁路运输,1500万t为内河航运,公路货运量近7800万t。一项研究表明,联合运输对所有运输工具来讲都是一个重要的增长点。事实上,铁路和船舶在联合运输中的增长明显超过整个货物运输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4.
从2000年5月开始,荷兰国铁(NS)新成立的国际旅客运输公司在阿姆斯特丹-米兰间投入新型夜行列车,每周往返6次。阿姆斯特丹18点发车,第2天7点50分到达米兰;米兰20点发车,第2天10点37分到达阿姆斯特丹。列车编组由卧铺车、座席车和用于运输优等货物的货车3部分组成。其中,租借WL-MU试制卧铺车4辆,最高运行速度200 km/h,货车是原DB铁路的邮政车,主要运输鲜花、电脑部件等轻量、高价值商品。既有货车在该线路上需运行35 h,而新投入的这种列车为与公路、航空运输竞争,可确保在14 h以内到达。如果今后运营业绩好,将扩大运行范围。 陈海 译自《铁道ジヤナル》2000,№5,126 刘凤刚 校  相似文献   

15.
航空轨道线是连接机场陆侧与市区、为集散机场地面交通服务的轨道交通线,是充分发挥航空运输快捷的重要交通方式.为减少乘客利用航空轨道线进行换乘时的等待时间,建立了航空轨道线运营衔接规划模型,以乘客换乘时间最小为目标函数,考虑了轨道交通的容量限制,并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其最佳发车时间间隔.  相似文献   

16.
欧洲铁路加强发展整车货物运输的合作 整车运输是铁路货物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欧洲铁路的整车货物运输面临公路运输的激烈竞争,在运输市场所占份额呈下降趋势。借鉴1997年欧洲27家航空公司成立Star Alliance联盟开展合作发展航空运输的经验,国际铁路联盟(UIC)提出欧洲铁路货物运输公司在按照统一的技术一运营标准、  相似文献   

17.
铁路货运票据电子化实施后,以铁路货物运单电子数据为主线,客户需求和铁路内部生产信息传递全部实现了电子流转,但目前铁路受理承运和货物交付时仍然需要客户在营业厅办理相关手续,与客户间的货运合同签订和交付手续办理尚未实现电子化。为提升铁路货运服务便捷化程度,以数据采集标准化、信息交互实时化、货运合同电子化为总体原则,以贯通需求受理到货物交付货运生产全过程数据链为目标,构建"运单设计+运单流转+电子签名"的铁路电子运单关键技术体系架构,提出"电子运单+电子支付+电子发票+电子交付"的电子运单实施功能架构,为加快铁路电子运单的实施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铁路运输、公路运输以及航空运输是当前行包主要运输的形式,其中铁路行包运输占据了小部份的市场份额。着重研究铁路行包运输在管理体制调整后,铁路行包运输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旨在改善铁路行包运输环境,充分发挥铁路运输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旅客对旅行时间的要求越来越高,公路和航空运输的发展,使铁路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铁路要与公路和航空竞争,必须从提高运行速度,综短旅行时间,增加旅客舒适性,增加列车的频次,合理规划运行图,方便旅客转车和降低票价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中国旅客运输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铁路》1997,(5):9-15
阐述了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运输方式组成的旅客运输体系发展的主要问题及旅客运输的需求与预测,分析了各种运输方式在客运构成中的发展变化趋势,介绍了旅客运输战略目标的定向选择,各种运输方式2000、2010、2020年的相应建设规模及其实现的政策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