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大伙房水库输水隧洞TBM安装洞室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伙房水库输水隧洞工程长度大、支洞多,断面形式和围岩类别复杂。对TBM施工掘进速度、长距离掘进机可靠性以及对不良地质适应性要求高,TBM洞内安装(拆卸)洞室大、边墙高。为了合理设计和施工,利用平面有限元对TBM安装洞室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并对其施工动态进行了三维模拟计算,所得结论可供相关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
铁路建设中隧道下穿多处采石坑,且多处坑内有积水时需要采用小断面泄水洞方式进行引排。为了进一步研究小断面泄水洞隧道施工技术,以蔡营隧道工程为例,首先对泄水洞断面开挖与洞身开挖支护施工方案进行研究,再对爆破参数进行验算,最后对泄水洞防排水施工方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抗振安全允许值均符合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衢丽铁路引入遂昌县设站问题,根据遂昌县既有铁路情况,结合城市规划、环境敏感点、道路及河流、工程地质条件及矿区等控制因素,研究了晗晖洞设站方案、既有站并站方案和马鞍山设站方案共三个方案。从功能定位和城市规划、协调难易及工程投资等角度,对遂昌站位方案进行综合比选,最终确定晗晖洞设站方案作为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4.
作为输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项目和重要项目方案比选,引水隧洞是长期以来由于输水隧洞断面小,难以实施长隧方案,水隧道的开挖及支护是引水隧洞项目施工的重点。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引水隧道的开挖及支护施工技术及其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地下铁道由区间隧道扩挖三联拱隧道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地下铁道某地下区间设计有一段大断面三联拱隧道,由于受开挖工作面的限制,采取从区间隧道扩挖的施工方案。拟定了双侧壁导坑法结合CRD工法施工的方案;采用FLAC模拟该断面施工顺序,确定每步开挖工序产生的沉降值,制定了施工控制标准;介绍了该断面初期支护参数、由区间标准断面转换到三连拱隧道的工法及工程效果。建立的分步控制沉降的施工控制模式,有利于控制每一步序沉降值;三联拱隧道段沉降、变形稳定,满足施工控制值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前拱盖法车站上半断面的开挖工法采用较多的是双侧壁导坑法,但是双侧壁导坑法有其自身的制约点。结合青岛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高雄路站施工后现场实际情况,通过对设计方案的细部优化,对双侧壁导坑法中间导洞的支护形式进行调整,将双侧壁导坑法成功优化为CD工法,并对出入口与车站接口部位进行改变,取得了较好的工期效益和经济效益,希望能为以后的施工和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7.
某隧洞下穿鹰厦线工程,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复杂,下穿段铁路路基为半路堤半路堑形式,路堤边坡坡度约为i:0.75,且铁路右侧为九龙江,铁路轨底到隧洞顶的覆土厚度约为20m。爆破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十分复杂,在详述工程概况、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从爆破方案的选择、爆破参数的确定以及爆破技术的实施等多个方面对隧道下穿既有鹰厦线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和阐述,研究的结论和实践经验对同类工程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小断面隧洞应用于井巷工程、输水泄洪工程、电力工程等,受岩体完整性、掘进工艺、隧洞断面形式影响,围岩压力存在一定差异性。针对某Ⅳ、Ⅴ级围岩小断面泄洪隧洞围岩压力计算问题,开展了围岩压力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分析工作。研究表明: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综合考虑了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开挖宽度、塌落拱范围等因素,较为适宜Ⅳ、Ⅴ级围岩的压力计算;Ⅴ级围岩段自稳性差,注浆初期支护作用难以发挥,易发生拱顶岩体冒落;圆拱直墙小断面隧洞的矢高大于1.0m后,垂直分布压力、水平分布压力衰减加快,岩体整体性越差(Ⅴ级围岩),衰减越快。  相似文献   

9.
山体洞式电梯竖井施工为大断面竖井工程,需要隧道、建筑、电气多专业联合设计,目前国内山体洞式电梯竖井工程成功案例较少,可借鉴经验不多。结合文成县百丈漈景区洞式电梯竖井工程,对山体洞式电梯竖井工程分别从设计技术标准的采用、内轮廓尺寸的拟定、竖井支护参数选择、井内建筑结构设计、施工方案各角度进行了论述,为今后类似的山体竖井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以下穿既有铁路的三孔小净距隧洞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分析方法研究了三孔隧洞不同施工开挖顺序工况下的地表沉降、初期支护位移、围岩塑性区和初期支护受力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洞并行工况最为不利;先行隧道错开距离影响显著;相同错开距离条件下边洞先行与中洞先行影响效应相当。综合技术、经济和工期要求,选用了边洞先行20m再开挖中洞的施工顺序。  相似文献   

11.
以采用双洞互补式通风方式的某公路隧道为对象,运用ANSYS软件,对不同数量、不同位置的横通道设置条件下隧道内速度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横通道对公路隧道双洞互补式通风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长度为1000m的隧道,3条横通道比2条横通道的通风效果好,横通道间距100m比间距50 m的通风效果好,研究结论为可为类似隧道的运营通风方案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G3D,建立了浅埋大跨地铁隧道开挖模型.通过分析浅埋大跨隧道分别采用台阶法和双侧壁导坑法不同施工工序下的地层应力位移特性,得出了针对浅埋大跨隧道开挖,采用双侧壁导坑法优于台阶法,并说明了双侧壁导坑法能有效控制变形的理论依据.将数值模拟与现场测试试验结果对比,提出了优化的施工方案,对大跨浅埋隧道类似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结合工程实例,对双连拱隧道的施工过程(洞身开挖、爆破、初期支护、监控量测等)进行介绍,为双连拱隧道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详细介绍了张承高速公路大华岭隧道右线塌方处理方案,内容包括:避水、稳基、固岩、慎推的塌方处理总体指导思想;地表防水处理,洞外稳定隧道基础,洞内采取小间距型钢拱架加小导管超前注浆、边拆边支、短进尺预留核心土弧形开挖以及设置锁脚锚管、初支快速闭合成环、二衬迅速紧跟等具体方案和技术措施。所述内容对类似工程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山区隧道出入口区段的车辆运行特性和驾驶行为,揭示隧道洞口交通事故的发生机制,在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各选择3座隧道,采集了小客车和货车在隧道出入口区段的断面速度,高速公路单个断面观测样本大于500 veh,快速路隧道单个断面样本大于1 100 veh,基于断面数据分析了车辆行驶速度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并建立了运行速度预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驾驶人临近隧道洞口时会减速,小客车速度降幅为12~21 km·h-1,货车速度降幅为2~10 km·h-1,货车速度降幅低于小客车;洞口位置小客车运行速度大于80 km·h-1,货车运行速度大于70 km·h-1;高速公路隧道出入口段的车速范围为75~110 km·h-1,快速路隧道出入口段的车速范围为60~88 km·h-1,高速公路隧道出入口段的车速普遍高于城市快速路隧道; 驾驶人进入隧道洞内适应环境之后会加速行驶,驶出隧道时有加速行为,但当隧道出口前方有小半径弯道和互通立交时,驾驶人会减速以适应前方的道路条件;隧道入口前100 m至洞口范围内的车辆减速度最大,货车减速度范围为0.23~0.58 m·s-2,小客车减速度范围为0.47~ 0.70 m·s-2;同一断面的速度观测值存在较强的离散性,表明车辆之间存在明显的纵向干涉,容易发生追尾事故。   相似文献   

16.
以某富水软弱破碎围岩隧道工程为背景,探讨其洞口工程安全措施和洞身施工安全技术,并结合该隧道对超前地质预报方案进行分析,介绍该隧道工作面所采用的地质钻孔探测方案,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鹰窝山隧道浅埋段下穿以运煤车辆为主的锦赤公路。车辆超载现象严重,隧道围岩为全风化花岗岩,围岩稳定性极差。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公路正常运营,施工难度大。基于现场试验获得了围岩物理力学参数,采用数值方法对施工方案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和隧道变形结果均表明,所采用下穿公路的隧道施工方案是合理的,保证了隧道施工安全和下穿公路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王秋  冯毅 《北方交通》2007,(1):87-88
双连拱隧道的开挖施工较为复杂并且施工周期长,介绍了太(原)长(治)高速公路长堰岭1#隧道的施工技术及有关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李文鑫 《北方交通》2012,(3):113-115
结合具体工程,分析了隧道渗漏水的原因,介绍了隧道渗漏水治理方案和施工工艺。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病害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王国胜 《北方交通》2006,(8):78-79,89
结合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长大隧道,介绍施工测量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及其误差所引起的横向、纵向、竖向贯通误差的估算方法,精度预计结果说明本设计方案能满足横向、纵向、竖向贯通误差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