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制空权”是指交战方在一定时间对一定空间的控制权。掌握了制空权,就能限制敌方航空兵和防空兵力兵器的战斗活动,保障己方航空兵的行动自由,使陆、海军的作战行动得到有效的空中掩护,重要目标不受敌方航空兵的严重危害。在1991年海湾战争以后,各国对制空权的理解和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对其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作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随后的几次局部战争也表明,是否拥有战场制空权已成为能否顺利实现其它作战行动的基本条件及保障。以陈水扁为首的台独分裂分子上台以后,妄图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意图愈加明显,致使台海局势日益紧张。如果台独分子在这条不归路上越走越远,两岸发生战争就无法避免。夺取台海制空权将是整个战争中最为重要、最为关键的一步。能否对台湾海峡上空进行有效的控制,将是我军未来作战行动及能否顺利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关键所在。那么现阶段及可预见的未来两岸对台海上空的制空能力及实力如何?本文将从多方面就两岸制空能力现状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以期广大读者对两岸空军实力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本文主要涉及两岸航空兵部队的对空作战能力,而诸如地空导弹、。防空火炮及其它地面防空系统不在本文的讨论之内)。  相似文献   

2.
“制空权”是指交战一方在一定时间对一定空间的控制权。掌握了制空权,就能限制敌方航空兵和防空兵器的战斗活动,保障己方航空兵的行动自由,同时使己方的陆、海军作战行动得到有效的空中掩护,不受敌方航空兵的威胁。进入90年代后,制空权的概念已完全融入到陆战及海战之中,成为了影响战争胜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舰载机战斗是航母编队航渡阶段防空作战的重要组成部分,舰载机防空作战主要作战对象是突袭我航母编队的敌方航空兵,作战目的是在敌方航空兵对我航母编队发射舰空导弹前进行至少一次抗击。基于兰彻斯特方程对空战过程进行仿真,并针对不同作战样式建立对应数学模型。通过对战斗结果的仿真分析,证明了航空兵作战结局同航母编队预警距离间的关系,为进一步优化航母编队航渡阶段阵位配置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的中国海军要维护海上权益和国土安全,就必须建立有攻势作战能力的远洋舰队,而这必然要脱离岸基航空兵的掩护范围。近几十年来发生的战争证明,没有制空权的海军舰队只能被动挨打,因此中国海军发展远洋舰队的基础就是获得海上航空作战力量和制空权。  相似文献   

5.
海军航空兵是一支主要担负海上作战的空中作战力量,组成上与空军航空兵较为类似,通常由轰炸航空兵、歼击轰炸航空兵、歼击航空兵、强击航空兵、侦察航空兵、反潜航空兵部队和执行预警、电子对抗、空中加油、运输、救护等保障任务的部队组成,具有远程作战、高速机动和猛烈突击的能力,是海洋战区夺取和保持制空权的重要力量,也是海军的主要突击兵力之一。  相似文献   

6.
美航母编队防空反导作战是指为夺取制空权而采取的一切防御性作战行动,旨在摧毁大气层内或大气层外的来袭飞机或导弹,压制或者降低敌军的空中攻击效能,在作战环境中取得战场空间优势,保护航母编队和所配属的多国部队的高价值资产,同时实施进攻性作战行动,打击敌军的空中平台和武器。本文全面分析美国海军航母编队防空反导作战的指挥与控制、兵力组成、组织实施与战术过程,为我国海军航母编队防空作战指挥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海军航空兵是中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空军和人民海军相继组建,结束了中国长期有海无防的历史。1952年9月6日,作为人民海军重要组成部分的海军航空兵成立。从此,中国海军航空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发展成一支重要的海空作战力量,并在与美蒋海空军的作战中发展壮大起来。如今,面貌一新的海军航空兵已具备了远程巡逻、反舰、制空、电子战及空中加油等现代作战能力,时刻保卫着我国领海领空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中国海军航空兵是中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空军和人民海军相继组建,结束了中国长期有海无防的历史。1952年9月6日,作为人民海军重要组成部分的海军航空兵成立。从此,中国海军航空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发展成一支重要的海空作战力量,并在与美蒋海空军的作战中发展壮大起来。如今,面貌一新的海军航空兵已具备了远程巡逻、反舰、制空、电子战及空中加油等现代作战能力,时刻保卫着我国领海领空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按照《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的定义,封锁是指以兵力、火力和障碍物等控制某一地区或地点、切断其内外联系的作战行动。封锁的目的是阻拦、限制敌行动,或破坏敌方军事经济实力,削弱敌军集团的作战能力,为尔后将其歼灭或迫使其投降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0.
台“国防部”2002年公布的新版“国防报告书”中,确定了“制空、制海、地面防卫”的战略构想。台宣称,这个构想就是于战争伊始,“即以海空优势作为,选择有利海、空域,逐次阻歼”,并称,“制海作战”就是反制封锁、机动截击、空岸配合,具体用兵要求就是“以反封锁作战作为,维持航道畅通,在海、空联合下,遂行机动截击作战,并以空、岸火力配合,歼灭‘敌’进犯船团,以争取制海优势”。“报告书”说,在“制海作战”方面,“未来将建立二度空间完整反封锁能力、布雷和开放国际安全航道扫雷的水雷作战能力、追踪和攻击水面猎杀的反潜作战能力、快速反应和远距打击的舰队防空能力、超视距水面打击能力、远程拦截水下作战能力等”。根据“国防报告书”确定台海军“制海战略”,那么,目前台海军实力及未来发展走向又是如何呢?  相似文献   

11.
舰机协同防空作战理论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解决舰艇编队防空作战问题,研究了舰艇与飞机协同防空作战的理论,对国外与国内舰机协同作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进展情况进行分析,描述舰机协同作战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建立舰机协同防空作战理论体系,描述舰机协同防空作战理论的框架结构,根据作战三要素,按照水面舰艇编队与航空兵协同防空作战的基本过程,把该理论的研究内容划分为4个层次,指出该理论的应用领域。该理论为提高舰艇编队防空作战效能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传统防空作战的基础上,分析了陆军战役防空兵制空效能评估问题。对最大掩护区域、最大抗击强度、最大毁伤目标数、制空火力系统生存概率、保卫目标安全率五个制空效能指标作了阐述,并应用物元分析法对陆军战役防空兵制空效能进行了评估。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此评估指标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其结果可作为战役指挥员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海上编队综合防空作战效能评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防空作战是海上编队面临的最为重要的作战样式之一,研究海上编队综合防空作战效能评估方法,对评估海上编队综合防空作战成效、提高海上编队综合防空作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实际防空作战中防线和防御兵力分配要求,建立了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给出了计算方法和计算步骤,既可评估综合防空作战效能,也可针对某一作战环节单独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4.
未来防空作战的环境越来越严峻,提高防空能力迫在眉睫,本文指出激光防空武器相对其它防空武器更适合防空反导作战,是精确制导武器的克星,同时介绍了激光防空武器的种类、研制装备情况。  相似文献   

15.
在21世纪里,陆上资源日益枯竭,而海洋则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掌握了在经济发展上占据优先地位的筹码,因此,沿海国家都在努力争取获得更多的海上权益和畅通的海上交通线,在海上军事力量对比中占据优势成为各国争夺海洋利益所依赖的基础。日本和韩国是冷战期间美国在亚洲的军事前沿和基地群的所在地,承担着正面对抗朝鲜、中国和阻截苏联海空军的任务,在冷战期间的美国亚洲军事战略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冷战的结束虽然使韩国和日本在美国整体军事部署中的重要性有所降低,但是美国遏制中国崛起的企图使日本和韩国并没有完全失去其军事价值。东亚地区的海上利益争端集中了多个国家和大量潜在的战争隐患,日本、韩国和中国之间在岛屿归属、海上划界、交通线和海洋资源的控制上都有着尖锐的争议,这些问题都有可能在将来成为爆发海上冲突的导火线。没有制空权的海上力量根本不可能发展成真正的远洋海军,没有制空权的海军同样也谈不上对制海权的争夺。远洋舰队的建设对航空兵部队的海上战斗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在分析各国海上力量之前必须首先了解航空兵的海上作战能力。日本和韩国对海洋权益的重视及其冷战期间建立起来的战术航空兵,使航空作战力量在海上争端中表现出...  相似文献   

16.
防空导弹是现代化立体防窄作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面和海上防空系统的主要攻击武器。防空导弹和作战飞机作为互相较量的两个对手,始终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在战术卜进行调整。在执行近距空中支援任务时,战术攻击机通常在低空亚音速飞行条件下对敌方作战部队和技术兵器进行攻击,常规中、低空防空导弹在与固定翼攻击机/攻击直升机对抗中,很难直接支援第一线作战的步兵和装甲分队。  相似文献   

17.
海上攻击曾一度表现为向敌方舰艇或岸上防御设施发射炮弹。但在今天,像二战时期轰轰烈烈的海战场面已难以再见,海军攻击更多的变成了从海上对敌纵深目标实施远程打击和支援地面部队行动。无论是20世纪90年代初的第一次海湾战争,还是刚刚结束的伊拉克战争,海军都责无旁贷地担负着对陆攻击作战和支援地面部队作战的重任,甚至每场战争都是由海军舰艇发射的远程对陆攻击导弹发起首轮攻击。目前,世界各国海军都在不同程度地增强自身的对陆攻击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18.
信息化条件下的现代海战是典型的复杂系统,采用复杂网络分析现代海战是一种有效的新方法。从海战要素、海战关系、海战网络演化等3个方面定性地阐述了现代海战的复杂性;对一般海战网络进行抽象,并针对典型的防空作战过程建立了防空作战网络模型,分析了防空作战网络的典型统计特征。结论:防空作战网络具有无尺度网络的特征;在防空作战中,应该寻找系统中的关键节点和连接进行保护或打击敌方的关键节点和连接。研究结论为构建最优化的防空网络作战模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防空作战是舰艇编队抗击空中目标,保卫己方舰艇的重要手段;防空作战效能作为体现编队防空作战能力的重要指标,应以防空作战中舰艇的自身损耗为基础,以编队对空中目标的毁伤能力为主要方面来综合评判编队防空作战效能。文章从编队对来袭空中目标的毁伤能力、舰艇损伤程度、弹药消耗量及人员伤亡程度四个方面对编队防空作战效能进行研究;为客观、全面的研究编队防空作战效能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20.
隐身对潜艇的设计和作战能力有很大约束,而设置诱饵也有某些设计方面的缺陷:a)要求有关敌方武器和能力方面的适时情报;b)对其能否成功地作战尚存疑问,它有可能暴露艇的存在或艇的位置。建议采用主动防御,通过主动摧毁敌方的鱼雷来保护潜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