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原城市群作为我国中部五个城市群之一,在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促进中部崛起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点线面要素层次分析法和功能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线网规划方法,在中原城市群空间布局规划的宏观指导下,详细分析城际客运需求,提出中原城市群线网构架,并通过不同线网构架的优缺点分析,给出推荐线网方案。  相似文献   

2.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推动中部崛起的关键,《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规划围绕江西、湖北、湖南三省31市紧密合作、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支撑和中部地区新增长极展开布局。本研究在该规划框架下,以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综合运输服务一体化进程为导向,分析了其特征与问题,从通道网络、客货运服务、体制机制保障探索并提出了城市群跨部门、跨区域、跨方式的运输服务一体化推进对策,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良性发展建立工作切入点。  相似文献   

3.
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是江西省参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平台。立足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区位条件及发展阶段,对其发展现状和面临问题进行分析。结合"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分析了城市群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从城市群空间结构和经济发展动力角度分析新常态下城市群交通发展呈现的新特征。以支撑区域开放发展为目标提出强化城市群面向区域的互联互通网络,提升航空通达能力,优化水运效率、降低水运成本等交通发展建议;从促进城市群内聚发展角度提出优化城市群综合运输组织模式,完善城际交通网络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交通发展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是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经济联合体。我国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和珠江三角洲三大区域的城市群已初现雏形。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以区域城市群的概念构筑完善的客运交通体系是促进该区域经济联动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是实现区域城市群“同城效应”重要保障。作为未来区域交通发展的战略着眼点,也是实现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交通建设,铺下的是路,连接的是心,通达的是富. "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交通强国战略、四川实施交通强省战略等历史机遇,围绕"区域出口快速、骨架路网畅通、村道延伸联网、枢纽场站配套,建设现代交通"的工作思路,全面实施交通大会战,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攻坚,构建大通道、大枢纽、大物流、大开放新格局,成渝地区北向综合交通枢纽北部支撑加快形成.  相似文献   

6.
《综合运输》2013,(Z1):71-94
<正>进入高铁时代,为武汉谋求跨越发展,争取再振雄风创造了重大历史机遇。这一发展新机遇,是在国家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加大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力度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未来十年是湖北发展的"黄金十年",必须把战略支点建设作为全省发展的总目标、总任务,统领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全面实施"两圈一带"总体战略、"四基地一枢纽"产业发  相似文献   

7.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空间距离对于市场、交易和消费等经济过程的影响显著降低,产业布局的空间尺度冲破了单个城市的约束,开始走向各种形态的城市群体。大都市区、城市群以及城市带等成为空间上主导全球经济发展的基本力量。中原城市群概念的产生源十中央实施发展城市群,实现区内经济一体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战略,继沿海开放、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三大区域发展战略之后提出的中部崛起新战略。中原城市群主要以郑州为中心,在2小时经济圈内分布有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安阳、鹤壁、濮阳、商丘、周口、驻马店,还有山西晋城、长治和山东菏泽共18个省辖(管)市的城市密集区。  相似文献   

8.
郭云 《综合运输》1994,(12):17-20
<正> 一、环渤海经济区的地位和作用 环渤海经济区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热点地区 环渤海地区包括河北、辽宁、山东、山西四省,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陆地面积占全国7%以上,人口占全国1/5  相似文献   

9.
欧亚大陆中部区域是连接东亚经济体和欧盟经济体的桥梁与纽带,具有极其重要的地缘政治与经济地位。该地区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交通运输联通度差,贸易与物流便利化水平低,加之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原因,造成该地区处于欧亚经济板块的塌陷区。应以交通运输通道建设为先导,大力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带动沿线国家经济发展,增进沿线国家间经济合作与交流和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0.
黄强 《综合运输》2009,(2):27-29
<正>长江黄金水道横跨我国西南、华中、华东三大经济带,集"黄金水道"和"黄金海岸"于一身,在我国实施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战略中地位十分重要。下游深水航道是长江黄金水道中含金量最高的河段之一,在我国经济社会保持持续、快速增长,而资源和环境等约束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东部、西部大发展是中国腾飞的双翼,中部则是隆起的"脊梁"。中部地区既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也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和圣地。中部六省,承东启西,接南连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中部地区农业发达,气候适宜,历来有"湖广熟、天下足"、"中原大粮仓"的说法……中部通,天下通。摄制组走近晋、豫、皖、赣、鄂、湘……完成了一次中国古代交通历史之旅,红色之旅,文化之旅。以路问兴衰,中国公路发展的脉络次第展开。  相似文献   

12.
唐冠军 《综合运输》2007,(11):50-52
<正>中部六省地处华夏腹地,幅员广阔,资源富饶,在农业、能源、矿产、旅游和区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近年来,中央为了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挥中部地区的比较优势,以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共同  相似文献   

13.
潘琪 《综合运输》2010,(11):79-84
<正>完善的交通运输系统是合理资源配置、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面临"十二五"规划的实践,关于"十二五"规划的战略思考是什么?研究交通区位有什么现实的意义?交通发展如何促进城市群的发展?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近日专访了交通区位论专家、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管楚度教授。  相似文献   

14.
交通运输是塑造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力量。国家"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提出,要突出对"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和新型城镇化、脱贫攻坚的支撑保障,提高国际通道保障能力和互联互通水平,形成便捷高效、开放融合、安全绿色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新时期的交通发展,必须着力发挥三个作用:一是增强引领作用,构建交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二是发挥先导作用,完善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三是强化支撑作用,打造国际互联互通网络。  相似文献   

15.
杨新湦  闫岩 《综合运输》2023,(11):17-20+59
城市群与机场群发展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关系。文章以京津冀、大湾区、长三角和成渝地区为研究对象,从构建城市群和机场群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入手,采用熵权原理计算指标权重,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四个城市群和机场群耦合协调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区域协调发展背景下,长三角处于初级协调阶段,京津冀和大湾区处于轻度失调阶段,成渝处于中度失调阶段。对于以上结果,结合区域协调发展相关政策,提出建议,提升区域耦合协调水平。  相似文献   

16.
罗萍 《综合运输》2006,(12):23-26
亚欧大陆桥是连接陆桥沿线国家和地区重要的经济纽带,是亚欧国际贸易重要的物流通道,也是保障能源供应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通道。加快建设和完善以天津港为桥头堡的新亚欧大陆桥,对于提升我国环渤海区域的经济竞争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实施、探索我国新时期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部交通发展的重点是尽快实现“外连内通”中部地区是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交通枢纽,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要靠便利通达的交通来实现。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加快区域交通一体化进程,指导和协调未来中部地区公路水路交通建设,我部联合中部六省交通主管部门编制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公路水路交通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中部地区公路水路交通发展的基本思路及交通基础设施布局方案。规划的指导思想是:贯彻“强化通道、完善网络、突出枢纽、注重服务”的方针,加快全面提升中部地区公路水路交通运输水平,促进现代综合运输体系逐步完善,强化交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导作用,适应中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需求,为中部地区崛起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18.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选择,构建沿"两横三纵"聚集的新型城市网络集群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战略布局目标。本文提出了新型城镇化需要构建结构合理的网络化综合机场体系的重要观点,指出了中小机场建设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机场网络化发展的战略价值。通过分析我国现有机场体系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及其发展历程的适应程度,提出在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中,我国机场建设的重点方向是,在功能及布局结构优化的基础上增加机场数量,特别是增加城市群内中小机场的数量。阐述了国家扶持中小机场发展对于构建东部世界级城市群、培育西部地区性城市群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陈姗姗 《综合运输》2021,(3):19-22,95
推进长三角交通一体化规划落地是实施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通过系统梳理上海多年空间规划实践经验,遵循城市群、机场群、近沪地区、全球城市多机场体系的逻辑思路,基于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提出优先实现近沪地区民航紧密联系的规划突破点。临近地区民航协同,需要实现发展目标、通道枢纽、飞行保障、运输服务、货运物流、设施建设、重大项目、进度时序等多方面系统协同,建立契约关系,以市场化方式实践区域民航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东起上海、西至云南,跨越9个省、2个直辖市,串联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成渝经济区、长江中游城市群、滇中地区、黔中地区,覆盖6亿人口的长江经济带近日再添利好。历经数次修订的《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9月25日正式公布,随《指导意见》一并印发的还有《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走廊规划》)。这是继今年3月"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4月国务院总理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