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控制仿真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效率.由于缺乏相关的技术参数,应用传统牵引计算理论方法的列车运行控制仿真系统,若未充分考虑系统控车的特性,在工程应用中控制的精度将无法保证.本文着重考虑信号系统工程设计的限制条件,将列车的加减速性能和速度控制策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构建基于能量守恒原理和信号控制条件的列车速度控制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仿真模型,实现所需要的系统功能结构和仿真流程,并开发形成软件系统.在实际运行线路案例研究中,与采用通用列车运行仿真系统获得的结果比较,验证本文所建仿真模型的精度和工程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3.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全日客流时间分布不均衡下的列车开行方案优化问题,以 乘客等待时间和企业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以运输供给、列车最小发车间隔、最大服务间 隔,以及列车数为约束条件,构建基于多编组模式下的多目标列车开行方案优化模型,并 设计两阶段求解算法.案例分析表明:与传统单一编组列车开行方案相比,基于多编组的 轨道交通列车开行方案使乘客等待时间和车公里数分别减少17%和27%,列车运行小时 增加20%;当客流不均衡系数大于1.48时,宜采用多编组运输组织方式.  相似文献   

4.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的发展和规模与城市交通的不断完善,交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有着直接的关系,本在分析国内外特大城市地域结构变化特征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大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基本模式。在特大城市中心区应重点发展地下铁道,在运量达不到地下铁道标准时应发展轻轨交通,而在近郊、卫星城镇和城市带内主尖尽快发展城市市郊快速铁道。  相似文献   

5.
基于单条城市轨道线路,分析客流需求、列车时刻表及车底运用之间的密切联系, 以运行安全、资源限制、列车容纳能力等作为主体约束,综合考虑公司运营费用和乘客出行费 用,构建基于客流分布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时刻表与车底运用整合优化模型,并采用线性处 理方法,将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LP)模型.最后,以北京地铁亦庄线为实例,利用 ILOG CPLEX对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与既有的优化方法相比,本文模型得到的列车运行 计划方案能够更好地节约成本,提高车底利用效率,满足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和运营企业双方 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广东交通》2007,(6):59
巴基斯坦一列从南部城市卡拉奇驶往旁遮普省首府拉合尔的客运列车12月19日凌晨在信德省发生脱轨事件。十余节车厢脱离轨道,至少4节车厢完全损毁,造成50多人死亡、120多人受伤。  相似文献   

7.
城市轨道交通的费用及效益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影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费用的因素,探讨了轨道交通效益特别是社会效益的计算方法,对评价备选轨道交通方案的技术经济性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采用“四阶段”法预测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量的理论模型与方法,并着重论述在混合交通状态下客流分配的平衡模型,提出了以广义出行时间最小为优化目标的分层预测思想。  相似文献   

9.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牵引计算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列车牵引计算是整个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计算机对列车的牵引计算进行模拟研究.可以较好地实现在整个列车运行过程中牵引过程的模拟。  相似文献   

10.
考虑线路输送能力利用的空间不均衡性,建立以线路输送能力利用率最大化、上线车组数和乘客出行费用最小化为目标,以交路形式、发车频率、列车编组为决策变量的多交路列车开行方案优化模型.设计线性加权法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求解算法.结合算例,对比单一交路、嵌套交路和衔接交路最优开行方案下的列车运行效果及在不同客流特征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以输送能力利用率最大化为目标能够有效提升线路输送能力利用率及其空间均衡性,符合乘客和企业的共同利益;对于单峰型客流集中线路,保持最大客流断面位置及取值不变,当单峰内客流需求比例超过30%时,适宜开行多交路列车.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城市轨道车辆的运行特点,提出了对其采取制动节能的主要措施,为制动装置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城市轻轨车辆的运营特点和技术要求,论述了城市轻轨车辆微机控制系统的方案选择,并就系统的组成和软硬件的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轮轨间的最佳粘着利用对城市轨道车辆节能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城市轨道车辆的粘着特点,提出了改善其粘着利用的途径,并指出了装设粘控装置能实现最佳粘着利用,收到良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4.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我国城市大运量、快捷、安全、低耗、环保的运输形式,已成为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城轨车辆制动控制装置[在装车前要进行各项试验和运行考核,测试平台作为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它也适用于车辆段对该装置的检测和维修。主要从概念化的角度和关系模式对制动控制检测系统进行数据库[的总体设计、概念设计和详细设计以及基于微软可视化工作室(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VS2008)开发平台,利用ADO、DLL、TCHART技术,实现数据库的通信与数据浏览、条件查询、录入、删除、修改的数据操作,同时对数据库保存的测试数据以曲线图形式显示与数据分析,增加数据可读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概述轮对空转/滑行保护系统的原理和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轨道车辆空转/滑行保护的实施方案,介绍了其组成、特点、原理及系统的电路和程序框图.  相似文献   

16.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BIM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是一项多专业、多角色在多约束、长周期、大投入下的复杂系统工程,采用BIM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是实现其高效率、规范化、低成本、全面协同的关键. 详细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造的复杂性,总结当前城市轨道交通领域BIM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包括4种主要应用模式:面向建造、面向协同设计和分析、基于商业软件平台、基于开放式平台的BIM工程. 在分析当前研究及应用不足的基础上,归纳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BIM技术面临的三大问题挑战:全生命周期大量模型共享的统一性问题;基于BIM的多专业、多CAD/CAE软件协同问题;全生命周期海量信息数字化、高效率、低成本管理与应用问题. 为弥补现有不足、解决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BIM技术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BIM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面向全生命周期一体化协同管理及平台、基于BIM的多专业正向协同三维设计、面向智能建造和运维的BIM规范性设计、基于IFC (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的BIM表达与共享、BIM技术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分析直线感应电机的原理.详细分析了采用直线感应电机车辆的技术特点,包括电机特点与控制技术和电机气隙的控制技术.指出直线感应电机系统是一种技术比较成熟的新型城市轨道交通模式,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概念,分析了网络化运营的物理环境及其客流基本特征,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公益性的3个重要标志.通过对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理论与实践的评述,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主要目标;指出了网络化运营管理面临的三大主要问题,即断面负荷均衡、车站负荷均衡及换乘衔接改善.基于既有的多交路、多编组、快慢车及过轨运营等主要网络化运营技术,分析不同方法的技术特点及其对出行者的影响,提出了不同方法的适用性.最后,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不同网络化运营技术实施过程对乘客与企业的具体效果,提出了促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技术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ҹ������ͨ��չ��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客观条件和国外大城市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发展轨道交通的必然性和发展原则. 以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为切入点,分析了如何协调大交通与城市交通、公共交通和非公共交通,以及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汽车关系,阐述了以轨道交通为主力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优势和发展趋势. 提出了发展轨道交通的原则,强调构建与城市整体规划相适应的轨道交通网络. 指出轨道交通的建设应考虑其结构性和经济性,确定适当的轨道交通方式,不应过于追求超前. 最后,提出了发展轨道交通的策略措施,并对资金筹集方式的选择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20.
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客观条件和国外大城市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发展轨道交通的必然性和发展原则. 以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为切入点,分析了如何协调大交通与城市交通、公共交通和非公共交通,以及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汽车关系,阐述了以轨道交通为主力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优势和发展趋势. 提出了发展轨道交通的原则,强调构建与城市整体规划相适应的轨道交通网络. 指出轨道交通的建设应考虑其结构性和经济性,确定适当的轨道交通方式,不应过于追求超前. 最后,提出了发展轨道交通的策略措施,并对资金筹集方式的选择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