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多目标最短路径模型及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获得满足决策者需要的多目标最短路径问题的有效路径,建立了多目标最短路径模型,并提出了综合k-最短路径算法和多目标格序决策方法的多项式算法.该算法根据决策者可以接受的各单目标的上限,用k-最短路径算法,分别确定各单目标的可行路径集及其交集.再用多目标格序决策方法,比较交集中的有效路径,最终获得决策者满意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最短路径子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型网络中两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常常不止一条,而且在带限制条件的路径选择等应用上,常常需要找出多条最优或近优的路径.一些经典的单源最短路径算法,如Dijkstra算法,能找出一条从起始点到目的点的最短路径,但并不能求解两点之间的所有最短路径.本文给出了最短路径子图的概念,用于存储图中两节点之间所有最短路径信息,能够节约存储空间.并给出了最短路径子图构造算法SPSG,其时间复杂度为O(n e),比同类算法时间复杂度更低.随机网络模型的仿真结果表明:SPSG算法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3.
罚转向网络模型最短路径性质及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和研究了具有转向惩罚值的网络模型。在定义罚转向网络模型的符号、路径及路径长度的基础上,对所建立的罚转向网络模型的性质进行了讨论,指出了该模型中的最短路径允许具有回路,提出了求解从任一节点到其他有向弧和节点的最短路径的一个算法。  相似文献   

4.
在铁路运输网络中,经常要计算最短路问题,Dijkstra算法和Floyd算法是求最短路径的最常用最有效的两种方法。首先从不同方面对Dijkstra算法和Floyd算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然后对次短路问题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针对如何利用Dijkstra算法来高效地查找图中任意两结点之间的最短路径这一问题,提出了2种优化方法:其一是应用图中各结点的出入度来简化查找任意两结点之间的最短路径;其二是利用已求出的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来快速获得其他结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相似文献   

6.
城市道路网络交通特性仿真模型及最短路径算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就城市道路网系统宏观仿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更符合城市道路网系统实际特性的仿真模型,该模型对城市道路网交通特性空间分布的方向性差异及交叉口延误进行了抽象,并设计了基于该仿真模型的最短路算法。  相似文献   

7.
关于最短路径的SPFA快速算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提出了关于最短路径问题的一种新的快速算法-SPFA算法。SPFA算法采用动态优化逼近的方法,用邻接表作为有向图的存储结构,用了一个先进先出的队列Queue来作为待优化点的存储池。算法的时间复杂性为O(e),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图的边数e和顶点n的关系是e<n^2,因此,SPFA算法比经典的Dijkstra逄法在时间复杂方面更优越。  相似文献   

8.
网络最短路径定界搜索算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Dijkstra算法求解大规模网络两顶点间最短路径时,需计算大量与最短路径无关的顶点,效率较低,双向定界搜索算法是首先对网络进行双向搜索,得到一条经任意点的最短路径,一般情况下,这条路径已非常接近、甚至等于最短路径。然后,以此路径的标号(即路径长)作为搜索计算的界,进行双向标号计算,对超过界的顶点不再计算,以提高计算效率.算法分析表明,用该算法可使计算效率提高约一倍。  相似文献   

9.
模糊随机最短路径问题模型与算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最短路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许多专家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到目前为止,所有这些研究都是针对静态最短路径问题以及不确定最短路径问题中具有模糊或随机参数的问题.然而在现实世界中,有些系统中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很有必要对具有多重不确定参数的最短路径问题进行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具有模糊随机参数的最短路径问题,基于机会测度理论,分别建立了模糊随机期望值模型、机会约束规划模型及相关机会约束规划模型,然后设计遗传算法求解.  相似文献   

10.
动态车辆路径问题中的实时最短路径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现有算法处理动态车辆路径问题时的缺陷,提出了一个动态网络环境下的实时路径评估模型,在此基础之上构造了一个改进的Dijkstra双桶算法.该算法能根据静态和动态的交通信息找出客户之间的实时最短路径,并对车辆的旅行线路进行调整,具有对随机事件和突发事件进行实时处理的能力,已用于解决动态车辆路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在动态网络环境下找到实时的最短路径,减少车辆旅行的总成本.  相似文献   

11.
郑健琛  陈建宇  龙燕君 《城市交通》2012,10(6):86-89,85
为研究乘客使用公共交通的实际出行距离,基于公交复杂网络中的换乘网络Space P拓扑结构,结合公交车站的经纬度坐标,建立以距离为边权的加权公交换乘网络。基于该加权网络,设计了综合考虑换乘次数和路径长度的最短路算法,该算法可保证在站间换乘次数最少的基础上通过的路径也相对最短。利用成都市公交网络进行实例分析,并与Floyd算法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由该算法得到的平均最短路径长度增加3.7 km,但平均换乘次数下降0.64次,更符合乘客的出行习惯;随机选择一些车站进行最优换乘路径选取试验,结果表明,由该算法得到的方案在保证换乘次数最少基础上,得到的路径也基本最短,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在已有涡轮叶片实物基础上进行再创新设计,采用激光扫描仪对涡轮叶片进行数字化扫描,提出了在三维测量得到涡轮叶片点云数据的基础上,准确进行逆向建模、反求几何参数和提取气动特征参数的逆向设计方法.根据涡轮叶片的几何参数反求和提取气动特征参数要求,基于获取涡轮叶片的截面点云图,用五次多项式曲线拟合叶盆和叶背,并用圆弧逼近叶形前后缘.基于该方法,采用Matlab软件对涡轮截面线点云进行拟合,反求得到了叶身型线方程,拟合偏差控制在之内,能够获得准确的叶片截面型线和气动特征参数.   相似文献   

13.
基于城市道路数据库的最短路径搜索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在智能交通的导航/动态路线诱导系统中,最短路径搜寻是其重要功能,根据城市交通路网建设的实际,研究了描述城市交通网络图的城市道路数据库的组织结构。在此数据结构的基础上依靠GIS技术的支持,采集了大量具体道路信息,采用Dijkstra算法实现了快速最短路径搜索。根据城市的交通状况对交通网络图的边值赋予不同的权值可实现最优路径搜寻。给出了在广州市电子地图上搜索的一个实例:一个包含61个交通路口的最短路径搜索结果的搜索时间约为2.2s。  相似文献   

14.
Dijkstra 经典最短路径算法包括大量的排序运算,且需要对图中所有顶点进行计算,效率较低.本文针对有向网络,提出了与概率搜索定界结合的入度统计最短路径算法.该算法通过按概率搜索得到一条较短路径,依据路径长度和有向网络结构特征确定和顶点序号相关的节点阻抗最大值;采用入度统计算法代替经典的标号算法,在计算过程中根据节点阻抗最大值,采取一定方式剔除无效顶点(不在最短路径内的顶点),简化网络结构.本文提出的算法不需要进行排序运算,简化了运算过程,并且可以剔除大量的无效顶点,降低了网络复杂度.算例分析表明,相对于Dijkstra算法,结合概率搜索定界的入度统计算法大幅度提高了运算效率,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城市交通网络不同时段、不同交通方式居民出行的时间结构,从等时缓冲区数学模型出发,引入最短路径思想,得到网络节点间的最短时间距离,并以此作为缓冲区分析的量算指标和样本点数据.借助ArcGIS空间插值和等时线提取工具,实现交通网络时间距离表面和等时缓冲区(等时线)的建立及其可视化.通过具体的实例,生成闲时、忙时,小...  相似文献   

16.
最短径路是网络优化中的一个经典问题,Dijkstra算法被公认为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最短径路的搜索求解算法.本在研究网络一般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发现传统Dijkstra算法在每次迭代过程中都需要搜索所有节点的这一缺陷,通过向搜索节点中引入“度”的信息,提出了基于“度搜索”的改进算法,并根据网络的特点,给出了有向网络和无向网络两种情况下存在“度”差异的算法设计方法;算法的整体结构与Dijkstra保持了一致性,没有算法结构的突变,因而通过修改原有Dijkstra程序和重新设计“度搜索”程序都十分容易实现.该算法提高了最短径路的搜索效率,特别是对稀疏网络,算法效率更为明显,其复杂度小于O(|V|^2).  相似文献   

17.
有约束的随机最短路问题模型及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不确定网络,研究具有随机参数的最短路径问题,采用随机数表示路径权值的不确定性, 建立有约束的期望最短路模型. 基于随机模拟方法,设计了一种融合退火技术的遗传算法,引入退火机制处理有约束的优化问题.在进化过程中,动态调节对不可行解的惩罚力度,使不可行解逐步被淘汰出去, 最后收敛到问题的全局最优解. 给出的数值实例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如何解决最短路径选择问题一直是城市交通流诱导系统的关键之一.基于群体仿生理论的蚁群算法是解决此问题的一种方法,针对采用蚁群算法进行最短路径选择时易出现的陷入局部最优解问题,引入混沌理论,采用混沌蚁群算法利用混沌初始化进行改善个体质量和利用混沌扰动避免在蚁群算法搜索过程中陷入局部极值,同时降低了蚁群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从而更好的解决了最短路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