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介绍地铁隧道间漏泄无线通信的越区切换区域设置和漏泄电缆的连接方式。通过对不同速度等级的地铁列车在隧道间漏泄无线通信越区切换区域设置方案和漏泄电缆连接方式的分析,从工程经济性、实施性、可靠性等不同方面进行多方案的比选研究。使用漏泄电缆的地铁移动通信系统解决了车-地间双向大容量信息的安全传输及其高效切换问题,为列车安全运行和乘客提供优质的无线通信服务。  相似文献   

2.
系统描述了地铁Wi Fi系统设计、建设及优化整改过程中遇到的系统间干扰等问题,详细阐述了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系统采用的信道切换、窄带压缩及锁频等防干扰措施,通过地铁Wi Fi系统预估用户模型及业务模型计算出地铁Wi Fi车地无线传输系统的宽带需求,并分析了车地无线传输系统的频段选择,可为地铁Wi Fi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地铁电视及PIS系统技术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北京地铁1、2号线地铁电视和PIS系统工程的特殊性、现场工况的复杂性和功能的多样性,重点介绍了地铁电视系统设计方案。针对现有轨道交通实际采用的PIS车-地传输方案固有的局限性及缺点,探讨了地铁电视系统无发射机(DVB-T)设计方案在车-地传输方面应用的可行性及优点。  相似文献   

4.
我国地铁列车车载视频系统构建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国内地铁列车从地面向列车传输视频广播的需求,提出基于无线局域网技术的解决方案和基于泄漏电缆的移动数字电视技术方案,并对两种技术解决方案进行比较,重点探讨了基于无线局域网双向传输的车载视频系统中无缝无线切换漫游、安全性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
地铁CBTC信号系统车-地无线通信方案有WLAN和LTE 2种.本文针对这2种不同的车-地通信方案,从无线系统架构、无线设备分布、数据吞吐量、支持的最高列车速度、无线传输性能、抗干扰性能、无线系统的复杂程度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对新建地铁线路及既有采用WLAN方案的线路延伸线的车-地无线通信方案进行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分析我国高速铁路的业务特点以及无线宽带系统的技术特性,根据高速铁路车地宽带系统的测试情况及既有系统(GSM-R)的平滑升级的需求,提出高速铁路车地无线宽带传输系统的主要架构,指出系统应具备的技术特点,分析高带宽、高频率切换和多优先级等关键技术,并对多普勒、高频率切换、无线覆盖和带宽适应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车-地无线通信系统对无线通信技术的更高要求,提出将TD-LTE技术及一体化基站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车-地无线通信。从无线通信系统总体架构和无线覆盖两方面论述城市轨道交通车-地无线通信方案;从抗干扰、移动性、可靠性、安全性、标准化与互联互通、抗毁性、时延和带宽等方面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车-地无线通信方案的优势;阐述城市轨道交通车-地无线通信采用TD-LTE技术是轨道交通行业车-地无线通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轻轨的特点,结合PIS车地无线传输系统的建设需求,针对目前PIS车地无线传输系统在轻轨的实际建设及后期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对PIS车地无线传输系统技术进行比选分析,最终提出基于EUHT技术的PIS车地无线传输系统在轻轨项目中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基于位置的CBTC系统无线局域网切换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海林  步兵  郜春海  唐涛 《铁道学报》2011,33(10):51-56
目前的城市轨道交通CBTC车地通信系统大多采用无线局域网技术。针对同时存在无线自由波和漏泄波导车地通信技术的CBTC无线局域网车地通信系统,提出一种基于位置的无线局域网切换机制。在无线自由波覆盖区段,移动台在确定的位置直接发起重关联请求,而不需要进行探询扫描新AP的过程。而在漏泄波导覆盖区段,通过改变移动台扫描的信道数和最大信道扫描驻留时间,同样明显减小了切换时延。该方法不仅适用于无线自由波的覆盖区域,也可以应用于漏泄波导覆盖的区域,能够减少CBTC车地通信系统中的切换时延。  相似文献   

10.
基于LTE技术车地无线通信,介绍长春地铁1号线乘客信息系统中车地无线通信的系统构成、系统覆盖、切换设计等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对工程实际应用效果进行数据测试。测试结果表明LTE车地无线通信系统能很好地满足乘客信息系统的业务承载需求。提出的系统设计方案可对今后城市轨道交通车地无线网络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兰州地铁1号线车-地无线传输系统的组成及软件功能。车-地无线传输系统实现了对车辆运行状况的全程跟踪和故障报警预警。  相似文献   

12.
地铁车-地无线通信引入LTE后的干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国内地铁的车-地无线通信技术,将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与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无线局域网)技术进行对比,提出一套LTE组网方案。针对该方案,分析下行链路预算,对LTE基站的覆盖能力进行评估,认为引入LTE后,地铁中覆盖了多频段的无线通信系统;由于系统间频率相近,无线信号之间容易形成干扰。从干扰形成的角度分析干扰的成因,定量计算系统间的隔离度,从技术和工程建设角度给出减少干扰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地铁换乘车站的无线覆盖及互联互通解决方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地铁线路上越来越多的换乘车站,分析无线覆盖、互联互通问题,提出车载台、集群便携台的跨线漫游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地铁中的无线通信系统包括专用无线通信系统、公众无线通信系统、警用无线通信系统、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BTC)车-地无线通信、视频监控系统和乘客资讯系统(PIS)车-地无线通信及基于DVB标准的无线通信系统等。概述了目前地铁中的各种无线通信系统及其采用的制式,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地铁无线通信系统整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铁路站车Wi-Fi运营服务系统作为互联网应用,面临诸多网络安全风险。分析铁路站车Wi-Fi运营服务系统安全防护需求,结合系统部署环境特点和应用特点,对其进行安全防护设计。重点从网络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等方面,提出铁路站车Wi-Fi运营服务系统安全防护方案,为旅客提供安全便捷的移动互联网服务,提高旅客出行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上海轨道交通移动电视现有应用方案面临的成本、服务质量、运营信息加载等问题。结合上海轨道交通车地传输系统应用情况与系统特点,从通信带宽、系统定位、电磁干扰、实施难度、业务扩展等方面分析,并提出了3种移动电视业务承载方案。经比选,上海轨道交通自有的地铁移动互联网系统(MMIS)是符合现阶段上海轨道交通移动电视应用和业务可持续扩展的最优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17.
毫米波是5G通信系统的重要频段,具有波长短、频带宽等优点.将毫米波5G通信技术应用于高速铁路车地通信系统,采用多链路融合无线通信组网方式,为车地之间的信息交换提供大容量、连续、可靠的无线传输通道.针对高速铁路车地通信中的越区切换,提出适用于不同环境的动态链路—决策树切换算法.经过仿真试验,证明动态链路算法可以有效完成切...  相似文献   

18.
地铁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应用对地铁车地无线通信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南京地铁7号线是南京市首条全自动无人驾驶地铁线路,采用自动驾驶的最高等级(GoA4)全自动无人驾驶运行,对车地无线通信的性能要求较高。为保障车地无线通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南京地铁7号线采用LTE-M车地无线通信系统,该系统能为各类业务应用提供可靠的、冗余的、可灵活配置的透明传输通道。文章基于南京地铁7号线对LTE-M车地无线通信系统方案进行研究,以期为后续全自动无人驾驶地铁新线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WLAN的车-地传输技术在PSD系统中应用的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LAN是轨道交通信息化技术中最先进的技术之一。结合上海地铁2号线安全PSD(站台屏蔽门)车-地数据传输系统设计方案,重点论述了系统的可靠性设计,特别是车载MR(移动电台)在不同轨旁AP之间切换时,如何提高上层业务信息在无线通信链路传输环节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从网络结构、系统组成、链路分析、无线传播模型分析、越区切换设计等方面,阐述无线局域网在地铁应用的可行性,以及对地铁通信发展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