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前言电力线路智能防盗报警系统是最近研发的对铁路电力线路和供电设备被破坏及偷盗实现监控的无线智能系统,它采用先进的嵌入式微电脑技术及红外线探测技术,配合无线通讯安防模块,实现可靠的远距离报警信号传输,并通过网络实行全国跟踪。一旦有案犯作案破坏电力线路及其设施,该防盗报警系统能即时将警情报警信号自动用语言或代码传输至公安部门或连网在全国任何地方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全自动运行,车辆、信号等应通过大容量数据传输系统实现车-地信息交互。如何较好地规划传输内容,在满足全自动运行需求的前提下,更好地为运营服务,本文对传输信息进行分类,提出全自动运行线路中车-地信息传输的解决方案,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设计一种在未通车线路上的接触网智能防盗报警系统。防盗系统采用微波和红外双鉴移动探测技术以及移动通信技术等,能够全天候无人值守、实时监控接触网线路情况、自动识别线路异常情况和远程操作等,实现人员登杆、线路断线等接触网异常情况的远程报警和报警信息实时传输。  相似文献   

4.
分析苏州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条件下警用传输上层网建设的必要性;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提出初期、近期、远期"三步走"的上层网规划方案,从而实现共享传输设备资源、方便新线接入、提高管理效率的目标。以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为例,介绍后续线路接入已建上层网的过程,对上层网规划建设进行归纳总结后提出建议:警用传输上层网的建设应统筹规划、尽早考虑,最好在第一条线路建设时便着手规划,在第二条线路建设时进行布局实施;另外建议在线路不断增多带来业务增加的同时,分阶段、分步骤升级上层网带宽,这样既能保护现有设备投资,又能更好地适应轨道交通警用传输系统不断增长的业务承载需求。  相似文献   

5.
结合大秦铁路电力线路故障快速处置现状实际,研究设计大秦线铁路电力线路故障定位系统,利用故障行波在整个电力线路中的传输特性,实现故障点的准确定位,缩短了故障查找的时间和成本,提高了10kV电力线故障处理的效率,降低人员的劳动强度,保证铁路设备供电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6.
高速铁路电力贯通线路采用全电缆线路,发生故障后会严重影响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故障的准确定位将会大大减小查找电缆故障点范围和电缆故障修复的工作量,缩短检修时间,从而提高速铁路电力供电的可靠性。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电力线路故障定位的现状,分析了各种行波测距原理及全电缆贯通线路行波传输与衰减特性,对传统行波测距技术在全电缆贯通线故障定位的适应性进行分析,提出采用分布式行波测距方法可使故障行波传输距离大幅降低,可有效减少行波传输过程中衰减和畸变的影响,对于不同类型故障行波、不同故障过渡电阻、故障点位于不同位置情况下,均能实现精确定位。实际应用案例表明,该技术定位精度较高,满足精确定位要求。  相似文献   

7.
杨福辉 《铁道通信信号》2012,48(11):75-76,79
从铁路通信网络结构、信息化发展现状出发,结合工程实例,讨论如何利用既有铁路通信音频线路和办公信息网络资源,实现红外轴温探测传输通道全网数字化。  相似文献   

8.
针对铁路线路复杂和恶劣的测试环境,设计了轨边数据采集系统,本系统利用无线传输模块进行传输,使远程数据采集、分析和处理成为现实,更少地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本设计采用一种以Altera FPGA为核心控制器,通过对模拟开关ADG408、模数转换器AD976控制,实现了8路模拟信号的采集;同时利用单片机C8051F020对GPRS网络模块MC37I控制,实现无线数据控制和传输。  相似文献   

9.
在铁路信号电缆的应用环境中,对电缆线路传输特性影响最大的主要因素有传输线路、电气化铁道接触网、大功率用电设备、雷电放电、无线电台和有线广播网等.根据影响程度这些场源大致可分为2类,即危险影响和干扰影响.这种由外界电磁场产生的危险影响和干扰影响,会对铁路信号电缆的传输线路产生重大危害,轻则引起串音干扰,降低传输质量,重则破坏信号设备、引起信号设备的误动作.  相似文献   

10.
北京地铁8号线通信传输系统衔接方案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的改造工程类型各异,但普遍性与特殊性并存。北京市轨道交通8号线一、二期工程通信传输系统的衔接,是在不停运情况下对既有线路设备系统实施改造工程的典型案例。本文提出了"循序渐进"而非"一刀切"的网络割接方式,尽量避免对线路正常运营产生影响,实现新旧系统的顺利衔接。  相似文献   

11.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传输系统目前面临着业务增长、架构变化等问题.通过研究传输系统的制式选型、组网架构,对其业务需求和节点部署进行总结,得出采用混合制式设备搭建多中心共环组网架构的模式更适合上海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路传输系统大修改造的环境和要求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制订了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传输系统的大修改造规划方案,在未来10年内将传输系统打造成满足业务过渡需求、统一容量规格、集中化智能管理的可靠系统.  相似文献   

12.
电缆接续是信号传输线路施工过程中重要的环节。电缆传输线路安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缆接续质量,通过对电缆接续施工工序的梳理,找出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技术并进行分析,对提高电缆接续质量,保证铁路信号设备安全正常运行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xDSL是DSL(Digital Subscrlber Line)的统称,意即数字用户线路,是以铜电话线为传输介质的点对点传输技术。DSL技术在传统的电话网络(POTS)用户环路上支持对称和非对称传输模式,解决了经常发生在网络服务供应商和最终用户间的“最后一公里”的传输瓶颈问题。由于电话用户环路已经被大量铺设,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铜缆资源,通过铜质双绞线实现高速接入就成为业界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光缆线路综合绝缘自动检测系统的构成、检测原理、功能和主要技术指标。通过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说明该系统能对光缆线路实施实时监测与管理,动态地观察光缆线路传输性能的劣化情况,及时发现和预报光缆隐患,提高对光缆线路的维护水平,确保线路的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根据铁路局现有运输信息系统,提出基于货运大数据的运输效率分析方法,解决线路区间通过能力下降、车站作业效率降低、车辆周转率低等问题。通过搭建Hadoop大数据平台和GIS平台,利用Spark框架、Java编程语言和Sqoop数据传输工具,实现货运大数据的分析和存储、线路通过能力实时分析、车站作业效率实时提示、货车车辆状态全流程分析等功能,实现大数据分析结果与铁路线路图紧密结合和直观展示。  相似文献   

16.
钢轨轨温实时监测网络传输系统利用中国移动通信网络和单片机技术对温度传感器进行远程控制和数据传输实现科学准确地实时监测铁路无缝线路的钢轨温度与环境温度。2007年通过路局技术鉴定并获得路局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9年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相似文献   

17.
白雪 《铁道通信信号》2022,(5):82-86+91
专用无线通信系统在轨道交通行业中起着重要作用。新建线路的无线通信系统接入既有线网存在风险,实现两条线路无线通信系统的互联互通是接入的难点之一。西安地铁14号线需与机场线连接,且其无线通信系统需接入线网。本文研究了互联互通中传输系统、无线通信系统、无线调度通信、集群交换控制中心等的接入,总结无线通信系统升级中硬件及软件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8.
12传输线路部分 随着信号设备的发展,采用的控制信息已由“直流”、“交流”发展到“频率”、“数字”,传输载体也已经从“电”发展到“微波”、“光”等,不再是使用单一的“电线路”,因此,原规范11章的“电线路”修改为“传输线路”,对于通道的要求也随之补充。  相似文献   

19.
由于既有的400kHz载波通信方式将逐步淘汰,为此启动400MHz无线场强补盲工程,实现无线场强全覆盖。介绍工程建设方案,包括设备网管及接口,线路、漏缆、铁塔等设计,以及无线调度命令传输系统、无线车次号校核系统、工务区间无线通信系统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20.
高速铁路线路养护维修是按设备的状态进行必要的“状态修”。建立综合信息传输网,及时制定检修对策,用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线路设备数据,指导养护维修,使设备始终处于可靠受控状态,提高高速铁路线路养护维修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