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Kalker CONTACT方法计算轮轨接触几何特性,分析对比了LM,LM_A,S1002CN,LM_(B-10),LM_D,XP55车轮踏面与TB 60,60D,60N钢轨廓型匹配的接触几何关系。分析结果表明:相同车轮踏面与TB 60钢轨匹配的名义等效锥度最大,与60D,60N钢轨匹配的名义等效锥度较小;LM_A踏面与TB 60钢轨匹配以及LM,S1002CN踏面与60D钢轨匹配时,具有较好的直线运行稳定性和曲线通过性能;LM,LM_A,S1002CN踏面与TB 60钢轨匹配时,车轮回复到对中位置的能力强;车轮踏面与60N钢轨匹配的接触斑分布均匀,直线上的磨耗性能好;LM_D踏面与TB 60,60D,60N钢轨匹配时也具有很好的磨耗性能;车轮踏面与60N钢轨匹配时,曲线通过的磨耗功最大,磨耗严重。  相似文献   

2.
NEFA706型踏面是阿根廷地铁客户推荐采用的,通过与国内常用的LM型、LMA型和S1002型踏面的踏面外形、轮轨接触关系(54E1型钢轨)、轮轨接触应力和动力学性能(特定参数条件)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这4种踏面型式分别与54E1型钢轨匹配时的性能结果,为出口阿根廷地铁车辆车轮踏面的选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机车轮对踏面剥离,产生的因素很多,如轮箍材质、高速重载、制动过热、踏面类型等。介绍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柳州铁路局已应用过的JM、JM2、JM3型机车磨耗型踏面产生踏面剥离问题,并分别进行了原因分析,认为JM3型机车磨耗型踏面适合柳州铁路局线路特点和运行速度。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昆明-宣威线路区段上SS3型电力机车磨耗型踏面的设计结构,并对其安全性做了分析。运用效果表明,采用磨耗型踏面可以有效地减缓机车的轮缘和踏面磨耗。  相似文献   

5.
张润泽 《铁道车辆》1996,34(11):38-41
介绍了对260t鱼雷形混铁车车轮使用TB锥形踏面与LM型踏面进行的磨耗对比试验,证明使用LM型踏面有明显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踏面形状对地铁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不同的车轮踏面形状与同一钢轨匹配时具有不同的轮轨接触几何关系,影响车辆的动力学性能.分析比较了我国LM磨耗型踏面和德国DIN5573踏面对地铁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DIN5573踏面时车辆的运行稳定性优于LM磨耗型踏面,而曲线通过性能则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装配锥型踏面和LM磨耗型踏面轮对的捣固车分别进行正线动力学性能对比试验数据分析表明,锥型踏面轮对的捣固车直线动力学运行平稳性优于LM磨耗型踏面轮对的捣固车,但LM磨耗型踏面轮对的捣固车通过侧线、曲线的脱轨系数和轮轴横向力等稳定性能优于锥型踏面轮对的捣固车。  相似文献   

8.
指出机车车轮轮缘镟成磨耗型踏面并配置HB-1型轮级喷脂器可降低轮轮缘磨耗,并对锥型踏面与磨耗踏面万公里磨耗情况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青藏客车轮缘异常磨耗的原因,针对LM型轮缘踏面外形与50 kg/m钢轨匹配不良的问题,基于现场测试的车轮外形数据,重新设计了与60 kg/m钢轨和50 kg/m钢轨配合时轮缘磨耗折中的QZ型轮缘踏面外形和检修用薄轮缘QZ-28型轮缘踏面外形,并对新踏面的动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针对实际使用情况,建议车轮旋修时采用QZ-28外形.  相似文献   

10.
机车轮对是铁路机车走行部的重要部件,其技术质量直接影响到铁路行车安全。针对HXD2C型机车在侯马北机务段投入运用以来出现的轮对踏面剥离问题,通过对运行线路信息、HXD2C型机车轮对踏面剥离情况、轮对材质、用砂质量等情况跟踪分析,找到HXD2C型机车轮对踏面剥离相关原因,提出减少HXD2C型机车轮对踏面剥离问题的具体措施。经过运用验证效果显著,为解决铁路机车轮对踏面剥离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迹线法和车辆-道岔耦合动力学,考虑长期运营条件下车轮廓形磨耗,针对标准及磨耗后LM型车轮踏面和9号直线型道岔,对道岔区轮轨接触几何和车辆侧向通过道岔转辙器的走行性能展开评价,并分析9号直线型道岔的允许通过速度。研究结果表明:标准LM型踏面的轮轨接触关系优于磨耗后踏面,其允许通过速度高于磨耗后踏面。在相同的速度下运行时,标准LM型踏面的安全性,平稳性均优于磨耗踏面。在标准LM型踏面下运行,道岔侧向允许通过速度由车体横向振动加速度控制,为50 km/h;考虑实际运营条件下踏面磨耗,道岔侧向允许通过速度由脱轨系数控制,为40 km/h。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JPQS-1型踏面清扫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该型踏面清扫器解决了安装空间小、自动调整闸瓦摆角、防尘橡胶件抗紫外线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对某CRH1动车组的车轮外形测量及磨耗跟踪测试,并分析其轮缘厚度与等效锥度等主要参数,设计了LMD型薄轮缘踏面。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建立CRH1型动车组系统动力学模型,对LMD型薄轮缘踏面分别从轮轨关系、车辆稳定性和平稳性动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并与LMD原型踏面对比。结果表明:LMD型薄轮缘踏面在运用过程中维护成本降低,并且动车组的各项动力学指标均符合运行安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运行在西陇海铁路线郑州至西安间大功率HXD1C型机车车轮踏面剥离比较普遍,通过对该型机车性能结构、运行线路状况及车轮踏面剥离的形貌特征分析,找出车轮踏面剥离的真正原因,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减少车轮踏面剥离.  相似文献   

15.
结合工程实例建立了64 m钢桁梁铁路桥模型。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SIMPACK和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联合仿真,并考虑LM型和LMA型两种不同的踏面对车桥耦合系统的动力响应的影响。基于车辆走行性评价指标评价车辆运行性能,检算该桥是否具有足够的横向、竖向刚度及良好的运营平稳性等。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速度下,使用LM型踏面比LMA型踏面的车桥耦合系统的动力响应要大,尤其是在横向方面,如桥梁横向位移、横向轮轨力、车体横向加速度等;随着速度的增大,使用LMA型踏面比使用LM型踏面在减小车桥耦合动力响应方面效果更好,有利于提升车辆的舒适性和桥梁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高速动力车轮轨几何参数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Yun  金鼎昌 《铁道学报》1994,(A06):24-30
本文对我国机车与德国高速动力车轮轨几何关系中的基本参数作了比较,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确定了我国高速动力车的轮轨匹配基准,在此基础上,按照磨耗型踏面设计原则,编制了踏面设计程序,设计了大量踏面外形,并用轮轨接触几何关系程序作了计算和分析。结合高速动力车整体性能,选择了一种等效斜度特性全理,轮轨接触状况优良,对轨底坡适应性较强的踏面,作为我国高速动力车车轮的磨耗型踏面。  相似文献   

17.
随机减量法在机车车辆轮对系统模态参数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运用随机减量法从轮对随机响应中提取自由响应,识别出模态参数的方法,该文以锥型踏面和磨耗型踏面为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在等效斜度变化的磨耗型踏面情况下随机减量函数的提取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8.
作者针对本段SS6B型机车轮箍踏面剥离严重的问题,分析了剥离的原因,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遏制踏面剥离的措施以及解决踏面剥离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主要介绍了MTB7(P)踏面制动器的基本功能、结构和技术参数,阐述了踏面制动器的制动缸工作原理及停放缸工作原理。通过各项试验验证表明,MTB7(P)型踏面制动器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0.
基于轮轨接触角曲线反推法,文章设计了适应Ri60R2槽型轨的有轨电车优化踏面,介绍了踏面优化过程,并从轮轨接触应力和曲线通过性能、运行平稳性等角度验证优化后踏面的性能,为有轨电车发展提供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