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盖挖地铁车站设计桩顶往往低于自然地面较多,当受条件限制无法进行基坑开挖时,需在自然地面上进行单桩承载力试验。由于设计桩顶以上的无效土层会对试验桩产生较大的摩阻力,会导致试验数据不准确。研究盖挖地铁车站试验桩单桩承载力试验存在的无效土层摩阻力问题,提出结合消阻双护筒的试验桩制作方法,并对试验桩单桩承载力进行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单桩承载力可满足设计要求,双护筒可较好地解决试验桩无效土层的桩侧摩阻力消除问题,保证试验数据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
地铁盾构隧道旁高架桥桩基施工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环线改建工程龙阳路段高架桥临近上海轨道交通7号线,桥梁桩基与盾构隧道最小净距为3.42 m,工程难度大、工期紧、施工干扰大.分析了工程施工的难点,并制定了相应的工程对策;提出了深护筒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方案和既有盾构保护加固措施.施工结果表明,地铁盾构隧道旁的高架桥深桩基工程采用深护筒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盾构隧道旁采用水泥搅拌桩加固并辅助以信息化施工监测技术,可很好地控制既有地铁隧道变形,为今后此类工程施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现浇薄壁筒桩作为一种软土地基处理的新技术,在甬台温客运专线台州车站施工中,首次应用于铁路软土地基处理。笔者在车站筒桩加固路段选择两个监测断面,分别为有盖板和无盖板区段,进行原位试验。根据土压力计、孔压计的监测数据对两区段进行加固情况的受力分析,揭示薄壁筒桩加固铁路软基的受力规律。研究结论:薄壁筒桩复合地基荷载主要以筒桩承担,筒桩受力以侧向摩擦阻力为主。筒桩加盖板后,能更好发挥桩的承载力作用;筒桩周围土的受力与有效面积相关,其应力比随着荷载的增大而增大;薄壁筒桩能有效地防止软土地基的侧向挤土变形,筒桩复合地基抗水平能力大、抗侧滑移能力强,使高路堤路段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薄壁筒桩成桩质量稳定、单桩承载力高、复合地基具有良好的群桩基础承载力性能;筒桩复合地基,变形小,特别是工后沉降小,加固的软基强度和刚度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4.
介绍北京地铁5号线3根试验桩采用自平衡法进行静载试验的情况。通过这次试验得到各试验桩的极限承载力、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等重要参数。由于采用了自平衡法测试,解决了地铁建设中大吨位桩基承载力测试的难题。  相似文献   

5.
马海涛  齐峰 《都市快轨交通》2006,19(6):53--56,60
介绍地铁车站桩柱合一体系的超长中桩柱的静载试验方法,并根据试验结果,分别采用灰色理论的非等步长GM(1,1)模型和三维拉格朗日元的数值模拟方法,进行桩基沉降的对比预测,结果表明两种预测方法相互印证,桩基设计安全合理,为桩基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也为地铁超长柱基体系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Revit平台研究地铁围护桩自动生成算法,提高Revit的建模效率。分析地铁围护桩分布规律,利用C#语言,通过识别CAD底图以及软件交互界面获得桩定位线和布置参数,计算得到桩中心点坐标,实现地铁围护桩的自动生成。通过测试分析,运用本算法自动生成的地铁围护桩能够满足工程要求并且极大地提高了建模效率。应用结果表明,基于Revit的二次开发可以弥补相关BIM软件专业性不强的问题,有助于推动BIM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深圳地铁大~科区间隧道水平旋喷桩施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了水平旋喷桩的试验、超前预加固及施工技术 ,并在深圳地铁大~科区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北京地铁12号线苏州桥站为地下暗挖车站,采用洞桩法进行桩柱一体化施工。针对地铁暗挖车站在砂卵石地层中的洞内机械成桩,采用革新改进后的反循环钻机进行洞内机械成孔,施工中通过改变设备外形尺寸、钻头功率、优化动力头配置及钻头形式等措施来适应砂卵石地层的需要。通过对成孔后分节下放桩基钢筋笼及钢护筒,成孔后分节下放桩基钢筋笼及钢管柱2种施工工艺的对比,可明显看出第2种工艺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在某大型铁路工程进行了大面积深厚杂填土地基渣土桩加固处理的试验。试验分为甲、乙两个试验区,渣土桩桩径为0.6m,桩长为10m,分别按1.6m,1.8m和2.0m三种间距布置。试验中进行跟护筒成孔及不跟护筒成孔的对比试验,以及机械设备选用的对比试验。选用重型动力触探、静载荷、剪切波进行了效果检测。结论为1.6~1.8m桩间距下的渣土桩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密实度的要求。这个试验结果有助于指导设计。  相似文献   

10.
结合沈阳地铁一号线沈阳站站暗挖段洞桩施工实例,对洞桩施工技术进行探讨,通过采用改良桩机和研发自动泥浆分离系统进行机械作业,并采取钢筋笼分节直螺纹连接,成功地完成了地铁车站洞桩施工。  相似文献   

11.
以北京地铁10号线金台夕照站洞内围护桩施工为例。通过桩底注浆试桩试验以及对施工关键技术的控制,阐述围护桩长度的确定和施工要点,对城市地铁洞桩法施工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广深港客运专线深港隧道从深圳地铁1号线下交叉穿过,深圳地铁1号线又位于地下商业街下方。深港隧道与地铁间的地层厚度最薄处仅为3.1 m,为深港隧道暗挖施工带来了不小的困扰。为控制隧道开挖对地铁和商业街的影响,采用洞桩法施工钻孔桩和旋喷桩作为围护桩,既保证了深港隧道施工的顺利进行,也确保了地铁运行和商业街营业的安全,为同类隧道施工积累了可贵的资料和经验。  相似文献   

13.
地铁车站多位于城市繁华地带,受环境所限大多不具备明挖施工条件,新型洞桩法暗挖车站采用单层导洞内机械成桩的施工方法,替代传统的人工挖孔桩安装钢管柱的施工方法,本技术研究在导洞内机械成孔灌注桩内插入钢管柱一次浇筑成型的施工方法,引入了地面钻孔桩内液压插入钢管柱机械,在导洞内进行钢管柱垂直度调整控制技术,省去钢护筒安装及拆除工序,解决人工安装定位器误差大及施工效率低问题,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好效果;基于本技术对液压插入机进行改装,集下钢筋笼、下钢管柱、定位及钢管柱垂直度调整于一体的钢管柱安装机已在北京市后续洞桩法车站中投入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平潭大桥最大水深28 m,国内深水基础独立施工平台一般分为钢管桩平台、钢护筒平台、钢管桩和钢护筒联合平台。以联合平台搭设施工为例,从钢管桩打设、平联施工、承重梁施工、分配梁施工以及面层施工等方面,对如何快速完成钢管桩和钢护筒联合的平台搭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时洪斌 《铁道建筑技术》2013,(Z1):125-128,152
桩板结构是一种新型的轨下基础结构型式,在高速铁路设计中已有使用,但复杂困难条件下地铁路基的桩板结构设计目前国内外均没有相应参考。对成都地铁2号线二期东延线的起始区间路基设计进行了方案比选、参数确定、模型建立、数值分析、配筋检算,最终解决了困难条件下与既有结构物衔接的地铁桩板结构路基设计问题,为类似工程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地铁紧邻既有建筑物时单排桩对于地铁产生的振动波能的减隔振效果及其影响因素,通过进行1g条件下的单排桩减隔振室内模型试验,分析在地铁振动激励作用下的建筑物振动形态,并在同时考虑振源深度、排桩位置、桩间距及桩长4个因素的情况下设计了相关正交实验,提出相关优化方案。分析结果表明:建筑物在地铁振动激励作用下,各楼层振动加速度级的大小呈现出波浪形的振动形态;随激振频率的增加,建筑物各测点振动加速度级总体表现出减小的趋势;单排桩在紧邻既有建筑的地铁隔振方面具有明显的减隔振效果,预期减振幅度可达13.59%;就影响减隔振效果的各因素而言,非排桩几何因素(地铁埋深\排桩位置)对减隔振效果影响较大,而排桩自身几何因素(桩间距\桩长)对于减隔振效果的影响则不如前者。  相似文献   

17.
结合无锡地铁大型盖挖车站工程,采用自平衡静载荷试验,对软黏土地基中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桩端压浆前后承载力性能进行对比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在硬塑黏土层桩端压浆效果明显,压浆后桩极限承载力增强比例达9.9%~54.6%,桩端阻力增强达30%以上。对压浆后桩承载力实测增值与现行规范理论计算增值比较,结果表明:实测结果能较好地符合规范,可为同类地区地铁桩基后压浆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饱和动态含水砂层加固是隧道与地下工程施工中的一大难题。以广州地铁5号线珠江新城站—猎德站浅埋暗挖区间隧道地面高压旋喷桩加固饱和动态含水砂层工程为例,通过对原设计双重管高压旋喷桩现场试验与单管、双重管和三重管改进高压旋喷桩现场试验成桩质量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有益结论,以期为同类工程在设计与施工时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与北京地铁16号线稻香湖站配套的一体化结构紧邻地铁车站北侧布置,采用明挖法施工,一体化结构与车站北侧共用围护桩。在一体化结构地下一层与地铁车站站厅层设置3个连通口,为形成连通口,需要截除共用的围护桩。原设计的围护桩截除方案由于施工效率低,不能确保在地铁车站投入运营前完成围护桩的截除。根据工程总体施工安排,对原设计的围护桩截除方案进行优化,并对原设计方案和优化方案的一体化结构受力及变形状态进行对比计算分析。在优化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便于工程实施的截桩方案,并在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20.
在对骑跨于运营地铁隧道上的软土基坑施工中,常进行坑内和坑外深层搅拌桩加固,以控制基坑开挖变形保护下卧隧道。但搅拌桩施工本身会对土体结构进行扰动和破坏,产生挤土效应和超静孔隙水压力,从而影响下卧隧道结构。为此结合苏州星港街上跨地铁线工程,研究了改良的施工工艺和控制技术。分析提出了通过调整三轴搅拌桩水灰比、提升及下沉速率、加固水泥掺量等参数来优化搅拌桩施工工艺,并根据现场试验结果得到了合理的施工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