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静液压强度试验是聚乙烯管材相关标准中规定的重要性能。通过对聚乙烯管材静液压的受力分析,推导出了管材的轴向、径向、环向应力和边界计算公式。结合管材测试压力和公称压力,计算并比较了它们之间的数值。同时,对静液压测试压力计算公式的由来作了说明,明确了静液压试验对管材性能测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广州地铁四号线、五号线工程车所配置的HAD系列无热再生吸附式压缩空气干燥机导致的故障,分析干燥机的工作原理,并对辅助加热装置误工作和柴油机误停机的故障进行具体分析,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提出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目前车体气密强度试验过程中压力加载系统与应力位移测试系统两者相互独立,测试位移方式为相对位移的问题,基于NI平台,借助NI-CompactRIO微控制器和Labview软件人机交互界面设计,采用迭代学习控制算法,开发了轨道车辆车体气密强度试验系统。该试验系统实现了车体气密强度试验过程中压力加载系统与应力位移测试系统耦合,当车体各测点应力位移测试值超出预警值,会自动反馈控制调节压力加载值,使其泄压,起到有效、及时地保护试验车体的作用,提高试验的安全性及智能化程度;同时能够对不同车型任意断面任意位置处车体结构绝对位移测试,提高测试可靠性及精准度,为车体结构优化设计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动车组制动性能试验应考核的项目,根据相应标准的要求,提出了每项试验应具备的试验条件、试验方法、测试参数、评定标准及试验数据分析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武汉市轨道交通16号线列车为时速120 km的密闭性地铁快线列车,采用压力波保护阀。文章通过开展武汉市轨道交通16号线列车空气动力学现场试验,分析了列车车内外空气压力变化规律,并测试了压力波保护阀的执行效果,最后评估了列车运行时交变气压波动下的车内压力舒适度及动态密封指数。结果表明:列车通过变截面时车内压力变化幅值相比车外压力变化幅值减小40%~70%;列车运行过程中压力波保护阀执行到位;车内压力舒适度及列车动态密封指数均满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6.
HXD1B型电力机车C4修低压调试一般包括七大项工序:蓄电池及控制电源试验、照明检查、受电弓试验、主断路器试验及扳键开关及控制手柄检查、机车保护功能测试、库内辅机测试及辅助设备试验以及库内动车试验。理论上,低压调试的计划作业时间为两天,实际作业可缩减到半天的时间。这为HXD1B型电力机车整个C4修程,节省了不少停时,使机车验交的期限得到充裕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张丽 《铁道技术监督》2011,39(2):15-16,25
针对HXN5型机车燃油压力传感器故障时有发生的现状,介绍利用便携式气压泵及标准数字压力表对压力传感器进行车上校验的方法,该方法可将燃油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及显示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测试校验、数据处理,以达到迅速判断机车压力故障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基于试验动车组在干燥轨面、常规低黏着轨面和超低黏着轨面的制动防滑性能试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干燥轨面,试验动车组在超低黏着轨面的制动距离过多延长,总风消耗量过大,有一定的安全风险。结合相关黏着控制理论及试验数据,分析试验动车组防滑控制不适应超低黏着轨面的原因,进而研究制订以降低减速度检测灵敏度、缩短滑行检测后阶段排气时间、增加滑行恢复充气控制条件为主要优化措施的防滑控制方案。优化后的防滑控制能有效提高超低黏着条件下的黏着利用水平,初速度160km/h的紧急制动距离缩短56%,总风压力可维持在正常压力范围。试验结果对动车组防滑理论研究、防滑控制设计及其优化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主要介绍滚动试验台在中国-白俄罗斯宽轨电力机车产品开发测试中的作用,包括滚动试验台的功能、机车的特性及主要技术参数和宽轨机车测试原理,以及牵引特性试验、制动特性试验和主电路及辅助电路保护试验等的试验方法。通过滚动试验台可以完成标准轨机车和宽轨机车的测试,有效地解决出口机车的产品开发试验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机车空气干燥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荐了一种新结构的吸收式空气干燥器。试验研究表明,这种干燥器不仅可以保证空气的干燥具有必要的强度和效果,而且空气再生过程只需消耗很小的功率。  相似文献   

11.
高密度系统测试实现对IP大规模视频系统稳定性、可靠性及数据并发进行技术指标验证.借助真实场景、自动化工具和脚本报文比对、Linux工具统计、标准测试仪器流量统计等第三方测试仪器,完整模拟典型业务应用环境,测试展示系统在逐步逼近极限条件下,通过建立大容量综合系统压力测试环境,进一步完善安防行业视频监控系统的测试标准和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2.
根据长沙地铁1号线双向变流型再生电能吸收利用系统设备的性能和配置情况,制定了8种不同的运行模式并进行测试跟踪,通过试验数据对比,得出各运行模式节能情况,同时对再生电能吸收利用装置的无功补偿功能进行了测试。试验表明,再生电能吸收利用装置运行时节能效果明显,减少了制动电阻的电能消耗,同时具有无功输出功能。分析结果对后续建设线路相关设计方案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K30试验在深圳地铁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通过深圳地铁3号线现场K30试验方法,对比分析K30试验与标准贯入试验、旁压试验、室内试验等测试结果,探索各测试结果间的关联,以期供类似工程勘察借鉴。研究方法:运用K30试验方法,测试土层基床系数,并与标准贯入试验、旁压试验、室内试验等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论:K30试验稳定性较好,地基土的基床系数宜采用K30试验方法获取;在实际勘察过程中,当不具备进行K30试验条件时,建议采用标准贯入试验、旁压试验近似代替K30试验,将测试结果结合规范及工程经验修正后提供设计;室内试验测取得的基床系数(Kv)比K30试验测得的基床系数(Kv)偏小,不宜直接提供设计。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砖混再生细骨料基本性能及其对砂浆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应用性能的影响,制备砖混再生细骨料掺量不同的再生砂浆,进行砂浆流动性、力学强度、保水性以及稠度试验,并结合试验结果进行了工程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砖混再生细骨料的密度低于标准砂、而空隙率、压碎指标、坚固性指标和需水量比均大于标准砂.砖混再生细骨料的掺入降低了砂浆流动性和抗压抗折强度,相比标准砂浆,当掺量为100%时,采用不同工地取样的砖混再生细骨料B和C制备的再生砂浆抗压强度分别降低22.1%和35.0%,抗折强度分别降低29.0%和15.2%,再生砂浆的强度并不随掺量的增加而一直降低.保持砂浆稠度基本不变,随砖混再生细骨料掺量增加,砂浆需水量增加,保水性增大,但强度并未降低.工程实践表明:砖混再生细骨料制备的水泥粉煤灰内墙抹灰砂浆可以满足相关规范中抹灰砂浆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5.
制动控制电磁阀为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关键执行部件。在制动过程中,电磁阀接收电子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通过反复动作实现对制动压力的控制。这要求控制信号与电磁阀的动态特性要相互匹配,保证压力的控制精度,同时达到降低电磁阀动作次数、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因此,在开发过程中对制动控制电磁阀动态响应特性进行研究是必要的且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电磁仿真模块建立电磁阀动态仿真模型,分析电磁阀得电和断电过程中电磁阀线圈内电流和铁芯动作位移等参数的变化趋势;通过试验方法测试电磁阀得电和断电过程中电流响应特性与压力响应特性;搭建试验环境完成了3 000万次寿命测试及过程中的电磁阀响应稳定性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制动控制电磁阀的电流响应时间小于11 ms,仿真和实测电流变化趋势一致;按照标准GB/T 22107测试的压力响应时间小于15 ms,且随动作次数增加至3 000万次的测试过程中,压力响应时间均在15 ms以内,稳定性好,可以满足制动控制系统的使用要求。本文研究结果可为电磁阀控制算法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型有轨电车试验时出现的异常噪声,文章分析了异常噪声查找及测试方法,并进行了转向架与车体干涉检查、架车转轮测试、振动及噪声测试,经过相关研究锁定了异常噪声源。  相似文献   

17.
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电控喷油器的调试与发动机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遂生  张有 《铁道机车车辆》2003,23(Z1):121-123
介绍了高压共轨电控喷油器在油泵试验台的标定方法、过程以及MAP图的优化策略,并对电控喷油器与柴油机进行了匹配试验,测试了柴油机的气缸内爆发压力及各气缸排温.测试结果表明了电控喷油器在油泵试验台上标定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用直流泄漏法检查机车绝缘,是国外六十年代开始采用的标准试验方法。用此法究竟有哪些优越性,其可靠程度如何,我们作了一次较全面的试验,现将情况简述如下。1.静态测试所谓静态测试,即机车不动,柴油机不停,主发电机剩磁发电情况下接入直流泄漏仪,检测静止部件的绝缘水平。特别是定子,  相似文献   

19.
大西客专高速综合试验是历年铁路综合试验中规模最大、专业最全、历时最长、难度最大的一次试验,在试验内容、试验测试技术、试验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技术创新。大西客专高速综合试验分阶段先后进行了第一批次中国标准动车组试验、第一批次中国标准动车组运用考核及地震预警系统试验、国产化及自主化列控系统试验、第二批次中国标准动车组及自主化列控系统互联互通试验、中国标准动车组互联互通及综合巡检车试验等,为高速铁路核心技术攻关提供了技术支撑,为完善我国高速铁路技术标准和技术体系提供了依据,为揭开我国高速铁路技术发展新篇章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0.
某城际铁路经过花岗岩地区,在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发现室内土工试验及原位测试得到的花岗岩全风化层的压缩模量等物理指标差异性较大,为保证地质资料的可实施性,通过分析室内试验和野外标贯测试数据,研究该区域花岗岩的工程地质特性,并选取代表性区域进行旁压试验,分析研究其在不同测试压力作用下的变形特性,从而对全风化花岗岩的力学性质和变形特性进行分析和评价。综合室内试验、标贯测试及旁压试验数据,提出合理的压缩模量及地基承载力指标,为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