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波特兰市的波特兰-密尔沃基轻轨,被认为是美国城市轨道交通设计的新范例。该轻轨对城市发展活力的提升主要体现在:利用轻轨线路的高效连接,带动了城市的经济活力;以车站及车站区域为空间载体,为市民交流创造舒适便利的活动场所,激发了城市的社会活力;高度重视公众参与以及社区精神的注入,增强了城市的文化活力;工程建设与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环境艺术等专业工作高度融合,沿线景观质量得到改善,生态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增加了城市的环境活力。  相似文献   

2.
<正>艺术突破了博物馆及美术馆的围墙进入地铁空间,消解了精英艺术与大众艺术间的隔膜,不仅起到了装饰物理空间、缓解地下空间压抑感、传承城市文脉等作用,更能增强艺术的民生性和可达性,对塑造城市精神,提升居民幸福指数意义重大。本文以交互性地铁空间公共艺术为视角,分析了交互性公共艺术的比较优势,结合交互性地铁空间公共艺术的特征,梳理了地铁空间公共艺术中交互关系的构建方式,提出了交互性地铁空间公共艺术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3.
地铁建设已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趋势,设计合理的地铁公共空间环境是与时代脚步并行的重要标志,创造功能完善的乘车空间、改善乘车环境,是地铁车站设计的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4.
由城市轨道交通兴起的旧城改建与新城建设,使得城市公共空间也发生了剧变和重组.近期我国城市公共空间的变化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其提供者与生产者关系的分离,二是其与城市中其他空间的多样化融合与复合.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公共空间进行研究,归纳出其“复合、耦合、触媒”特征要素;继而通过分析这类公共空间的建设目标,提出了“合作开发,动态规划,多样设计,联合管理”的规划原则.  相似文献   

5.
北京地铁13号线车站周边公共空间的环境改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地铁13号线车站地区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以创造"以人为本"的城市公共环境为目标,以13号线环境专题调研为依据,从优化交通组织、结合公共空间环境等方面,探讨轨道交通与改善此类地区空间环境的要点.  相似文献   

6.
具有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城市绿色轨道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轨道系统通常以纯技术观点设计,在城市中出现“轨道”往往与原有的环境不协调。弗莱德尔(Pfleiderer)公司的“绿色轨道”(ATDG)使轨道与城市融为一体,轨道周边绿色草地明显改善了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7.
陈洁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24(9):后插19-后插2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建设力度也在不断加大,随之而来的是城市居民对交通需求的进一步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大中型城市居民出行的首选公共交通工具,其在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如何进一步优化城市轨道交通的公共环境,改善乘客的出行体验,已成为社会各界人士及每一位乘客广泛关心的问题.优化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公共空间艺术设计是改善乘客出行体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轨道交通公共空间环境的“一体化”设计方法,按类别将建筑结构与公共空间、公共艺术与室内设计、功能设备与商业系统进行集成整合,形成三类标准集成模块。在满足运营功能及人性化的基础上,针对北京房山线阎富路车站“一体化”设计流程,对三类模块进行系统化研究,最终以文化为内容、公共艺术为表现、轨道交通空间为载体,将城市文化精髓视觉形象化,为轨道交通公共空间环境“一体化”设计提供新思路、新方向。  相似文献   

9.
在地铁公共艺术设计系统的规划研究中,导入整合的系统理论。通过整理设计系统内部各要素与系统整体,利用多学科的研究视点和方法,从多角度分析地铁公共艺术设计系统整合的脉络——地铁网络的设计主题整合和视觉整合;地铁站点内不同设计项目的整合;地铁地下公共艺术设计与地上城市周边环境的整合;地铁设计中文化与商业的整合;地铁不同设计、实施、后期阶段的整合管理。避免了传统设计研究方法重细节缺少全盘观的现象,有利于提高地铁公共艺术设计的质量和品质;有利于更好地理清散乱的本土文化,衔接好城市现代文明与被高速建设发展所隔断的城市历史文化;真正能够从人和自然的角度思考,满足城市人们物质与精神的需求,构建起人性化空间体系,形成地铁空间所独有的艺术和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10.
国内地铁公共艺术发展尚在起步阶段,主题文化塑造方面仍有不足。阐述了地铁公共艺术主题文化的重要性并以地铁公共艺术的主题文化建设较为成功的台湾高雄为例进行研究。详细介绍了美丽岛站和中央公园站的设计目标、设计构想、公共艺术的设计理念及公共设计内容,作为国内地铁车站通过设计提升公共艺术主题的借鉴与启示。即:展示主题文化,彰显城市魅力;国际大师巨作,结合地域特色;站体与周边整体设计,公共艺术实现最佳效应。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地铁逐渐成为缓解交通拥堵、提升居民出行便利的一项有利措施.地铁对于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及沿线土地价值、缓解地面交通、改善地面人类住行环境、保持城市历史文化景观等都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作为一项要改善城市交通的工程,地铁的修建通常会沿着城市主干道敷设,因此其经过的路段一般都会是城市的繁华地带,而地铁附属除了地下主体建筑以外,还会有地面建筑部分,包括出入口通道、风道、消防专用通道等,作为地铁主体建筑与地面的连通部分,附属建筑的设计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地面规划及周边建筑的影响,尤其是现在对于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地铁车站与周边建筑结合的问题也就变得日益突出,故将其与周边既有或规划建筑进行适当、合理的结合设置,不仅有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方面的考虑,有时也是客观条件限制所致.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社会物质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居民对公共空间环境艺术的创造和提升日益关注。地铁车站公共空间成为城市大众的日常聚集场所,其内部的艺术设计作品不仅能够为人们带来美的熏陶,而且能反映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以及风俗人情。地铁车站的出入口、中间站厅、垂直交通、站台空间都应成为设计师进行艺术创作的重点,并通过合理选择和利用材料、色彩、照明、雕塑、绘画以及其他各种设计技术,设计出具有"整体性、本土性、简约性及传媒性,以及特征与品位协调共生"的新城市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地铁长时期的发展以及国人对于文化审美的需求和对于地铁公共艺术价值的意识的觉醒,国内的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者们开始考虑如何将城市的独特文化、地方特色和城市风采在地铁空间中呈现,并开始注重地铁空间的人本思想和文化体现,使地铁站具有形式多样的艺术特色与内涵丰富的综合功能。对比国外发达国家地铁站公共艺术的发展,我国的公共艺术空间的设计手法还比较单一。希望通过对地铁站公共艺术设计方法的研究,为营造一种形式多样、具有吸引力、与城市文化相契合并有利于城市发展的地铁公共空间提出一些设计方法建议。文章中提出了艺术与功能相结合、体现地域文化、注重人性化设计以及运用新技术新材料等地铁站公共艺术设计的设计原则,同时也阐述了在营造地铁站公共艺术空间的多种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地铁站域周边地下公共空间建设和利用呈现功能复合化、交通流线一体化、空间形态多样化、环境体验人性化的趋势。通过实地体验和问卷调查,对商业聚集型、交通枢纽型、办公聚集型这3类北京地铁站域地下公共空间的业态布局、联结方式、安全防护、认知导向等方面进行体验性分析,并归纳总结现有问题。提出地下空间一体化、地下停车系统共享化、步行系统整合化、环境导向精细化四方面优化策略,完善地铁站域地下公共空间体系,使其朝着更加人性化、整体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张志雁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24(9):后插11-后插12
陶瓷是我国文化的一种象征.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陶瓷历史,陶瓷从很久之前就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当代社会,陶瓷亦无处不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城市公共空间艺术设计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陶瓷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已应用于各种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中,既能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气息,还能够实现文化的传播与继承,推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进步与发展.目前陶瓷艺术已经运用到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公共空间设计中.  相似文献   

16.
刘婷婷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24(12):后插10-后插11
VIGO(维哥)位于西班牙西北沿海维哥湾的南岸,是一个天然良港,也是重要的商业中心之一.这里临近大海,景色怡人,街道干净,城市不大但井井有条,欧式风格的建筑随处可见,增添了城市的历史人文气息,惬意生活的本地居民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共同享受自然风光.西班牙维哥火车站位于国家西海岸,是一座连接城市的重要交通枢纽.为实现火车站的升级,Morphosis建筑设计公司提出了在维哥火车站建设屋顶公园的设计方案,不仅有利于对火车站空间资源的充分利用,而且增加火车站的现代时尚气息,实现景观与文化的有机融入.西班牙维哥火车站屋顶公园的设计方案的特点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流线型过渡模式实现与城市空间的衔接,打造开阔公共空间饱览城市风光,引入现代化设施打造时尚中心.本文将着重从这三个方面对设计方案的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东京的 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开发是以车站为核心拓展车站空间,将整个街区细致地衔接起 来。以东京中城日比谷作为案例,研究 TOD 型城市更新。中城日比谷通过接驳开发地块以外的地铁站,在提升 可达性的同时,构建出舒适的慢行网络。此外,伴随城市的发展,逐渐出现如何完善以人为本的公共空间、如何 打造人气聚集地等问题。城市更新项目也因此需要对周边区域做出一定的公共服务,以提升城市的公共利益。东 京的城市开发制度引导开发商能够在更灵活地进行规划的同时,进行公共服务建设。中城日比谷便是运用此类城 市规划机制的城市开发项目之一,通过多方合作实现跨领域的城市开发。政企合作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要素,高 质量的公共空间、城市的活力营造,在借鉴企业等社会资本的技术经验之后在东京得以更好地实现。  相似文献   

18.
浅谈原生态设计理念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渗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公共艺术以及原生态设计理念做出概述的基础上,对空间环境与原生态设计理念的交融之美,人文情怀与原生态设计理念的交融之美,材质与原生态设计理念的组合之关,原生态设计理念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表现进行研究,同时对公共艺术设计中原生态设计理念的发展作出思考与展望。  相似文献   

19.
以苏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延伸线月亮湾站为例,从公共区空间形式、与周边地块及建筑的对接、对城市空间景观的影响、装修风格等方面对其设计方案进行总结设计,进一步深入研究城市轨道交通重点车站及特色车站方案的切入点及思路,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的交通空间以及便捷舒适的出行服务。  相似文献   

20.
在地铁建设开发过程中,根据周边客流、商业需求进行空间结合,从而创造出更舒适、宜人、便捷的城市公共空间,意义重大。文章以南通地铁1号线海霞路站为例,从周边环境及商业需求出发,结合地铁风亭与出入口设置,提出合围空间设置下沉式露天广场的设计方案,以提高周边建筑商业等级,加大客流吸引。同时,对大面积敞口、侧墙悬臂超过 10 m 的结构形式进行三维分析计算,通过优化结构设置,大幅提升结构受力,从而解决大悬臂侧墙和底板弯矩过大导致的耐久性验算不满足问题。相关经验可为类似深埋下沉式露天广场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