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化是铁路物流业务统计工作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为进一步提升统计效率和统计质量,从决策管理者、经营管理者、生产管理者角度,分析系统用户需求,并以满足用户需求、跨系统数据资源整合和数据智能分析为目标,构建铁路物流业务统计体系,设计包含基础数据层、技术支撑层、管理应用层和对外展示层的铁路物流业务统计信息系统,为铁路物流业务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与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铁路5G-R网络建设和铁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5G-R智能手持终端在铁路各专业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介绍铁路手持终端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铁路手持终端在铁路各专业应用场景中的通信业务需求;提出5G-R智能手持终端的总体设计方案;从终端用户的使用体验出发,提出5G-R智能手持终端的多业务融合方案、业务优先级保障方案以及通信业务与移动应用融合方案;针对5G-R手持终端智能化和宽带化引入的网络安全问题,提出终端安全管控和移动应用商店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现有铁路信息系统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IP移动数据服务需求,全国下一代网络CNGI的建设也使铁路信息系统面临着网络过渡问题。为此,提出面向下一代互联网络的铁路移动数据系统解决方案,重点解决IP地址和域名管理、移动性接入与通信等技术难点,确保铁路信息系统与下一代互联网互联互通。  相似文献   

4.
信息安全是铁路信息系统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我国铁路缺少统一、标准化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解决方案,伴随互联网发展,铁路出现一批面向互联网提供服务的信息系统,该类信息系统的上线应用,生产系统不可避免与外网互联,信息安全受到威胁日益加大。本文提出了互联网接入管理中心支持下的安全计算环境子系统、安全区域边界子系统、安全通信网络子系统保护三重防护技术体系结构,形成纵深防御体系。基于该体系并结合互联网信息系统的特点,对安全方案设计开展了研究,可为相关部门采取相应的防护技术和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云平台技术有利于铁路的高速发展和业务运营.文章以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北京局集团公司)为例,研究铁路局集团公司云平台建设总体设计方案,采用资源池虚拟化、网络隔离等技术塔建云平台的总体架构.该方案可整合系统资源,降低信息系统成本,提升安全保障机制,将成为北京局集团公司未来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1铁路网络维护遇到的挑战 铁路网络经过多年的发展,基本已建设成一个规模覆盖范围广,业务多元化,支撑部门多,基于多层管理的信息系统。对网络和信息系统管理员来说,相应而来的是一些重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随着铁路信息技术的发展,车地间的通信业务需求不断扩展。新业务的涌现对铁路车地无线通信提出了更高要求。在5G-R专网建设中,通过引入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可以有效提升5G-R专网性能,更好满足铁路智能化发展要求。结合铁路关键场景特点,以及5G无线通信中的MIMO关键技术,研究分析适合于铁路不同场景的MIMO技术集合,为5G-R专网未来部署与应用提供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8.
1 铁路网络维护遇到的挑战 铁路网络经过多年的发展,基本已建设成一个规模覆盖范围广,业务多元化,支撑部门多,基于多层管理的信息系统。对网络和信息系统管理员来说,相应而来的是一些重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1 铁路网络维护遇到的挑战 铁路网络经过多年的发展,基本已建设成一个规模覆盖范围广,业务多元化,支撑部门多,基于多层管理的信息系统.对网络和信息系统管理员来说,相应而来的是一些重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管理信息系统在铁路管理信息化领域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生产力,高效而有序的企业网络,对业务发展起到了很强的支撑作用,同时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又为这一思路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为此结合新丰镇编组站车辆段管理信息系统工程建设,对其信息系统的建设进行研究,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铁道知识》1998,(4):17-17
目前铁路通信三年攻坚战和全路TMIS(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PMIS(铁路客票计算机联网售票和预订系统)、DMIS(铁路调度管理信息系统)等铁路信息系统的建设正在全面展开,对通信业务和服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电话业务,而且大量需要数据业务和图像业务。综合业务用户接入网是解决铁路通信现代化的积极手段,目前,铁路接入网建设已经启动,它将成为铁路通信建设的主要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铁路无线电管理信息化程度相对滞后的现状,开发了基于工作流引擎的铁路无线电管理信息系统。将铁路无线电管理业务划分为频率管理、台站管理、设备管理和秩序管理4个方面;分析了机车制式电台许可、GSM-R频率许可、地面台站许可的业务办理流程;对基于工作流思想的铁路无线电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和架构进行详细设计,实现了多种业务的信息化管理,并进行了测试试用。试用结果表明,该系统显著提升了铁路无线电管理信息化水平和效率。  相似文献   

13.
为全面提升铁路互联网服务应用水平,文章分析12306网站的互联网技术和应用现状,参考国外铁路互联网业务模式和内容,包括铁路产品和延伸服务的应用,提出我国铁路客运互联网服务的核心和延伸业务发展方向,并对铁路客运互联网服务平台的业务内容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铁路移动通信专用网络(GSM-R)承载能力达到饱和,铁路各专业开始探索应用运营商公共通信网络推进铁路通信技术发展。我国铁路行业制定了以5G技术作为铁路下一代移动通信专用网络的发展路线,并提出统筹利用5G公网提升铁路智能化能力。基于5G技术特点,对铁路典型业务进行分析,提出铁路业务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分类承载方案,以及基于5G-R的铁路业务分级承载方案;最后,提出加快5G-R技术装备发展、采用多种移动通信网络承载铁路业务等建议,为铁路通信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铁路信息系统中有大量的作业管理工作,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系统量级与业务复杂度不断增长,传统的人为运维方式已不能满足要求,为此,设计并实现了作业自动化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轻量非代理模式,适用于各种作业脚本执行、流程设计,已经上线使用。使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提高作业管理效率,提升运维水平,更好地保障铁路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6.
当前,云计算逐渐成为铁路信息系统的主流技术架构,铁路数据中心云化进程不断加快,同时正朝着多地多中心方向发展,其运行与维护(简称:运维)环境异构特征愈发突出,运维业务需求日趋复杂化。为有效应对铁路数据中心运维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提升运维业务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提出铁路数据中心智能运维管理系统方案,重点对运维数据采集、运维监控指标体系及运维数据存储展开研究,为铁路数据中心智能运维管理系统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我国铁路机务信息化存在的全路发展不平衡、信息采集缺乏统一规划、各机务系统标准不一和未能实现高效的互通互联等问题,提出了铁路智能机务信息系统方案,并对系统总体框架和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铁路智能机务信息系统对各类机务系统的多种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和共享,统一数据格式和融合利用。系统综合平台以及多个业务子系统的建设与推广应用,显著提高了机务处置效率、节约了成本、提升安全风险管理水平,满足机车业务处理需求,提升了企业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铁路各类业务日趋增长的网络带宽及可靠性需求,将GPON系统引入铁路计算机网络。以京广铁路蒲圻-白石渡段与贵广铁路三水南-佛山西区间为研究对象,分析GPON OLT、GPON ONU、分光器的设置原则以及系统保护方式,对铁路远动业务、综合视频业务以及班组接入进行GPON系统设计,并结合两条铁路的实际情况给出了合理的设计方案。研究表明,利用GPON系统可以满足铁路各类业务的接入带宽需求,根据具体需求,使用不等比分光器与多级分光器可以节省大量干线及地区光缆资源,节省项目投资。  相似文献   

19.
在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下,铁路行业业务模式和技术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基于USBKey、TF卡实现的传统身份认证方案已无法满足现代数字化铁路信息系统便捷化、轻量化的密码应用需求。为进一步提高铁路各业务系统的安全性和密码应用便捷性,提出一种基于移动数字证书的身份认证方案。该方案利用移动数字证书作为身份凭证,结合密钥分割、协同签名等技术,实现移动设备快速、安全的身份认证,确保身份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将国内先进的密码技术与铁路业务深度融合,从密码使用合规性、业务便捷性和应用扩展性等方面为铁路数字化业务赋能,具备较高的可行性和推广价值,可有力推动铁路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铁路信息系统业务量和数据量的日益增加,迫切需要探索一种新的架构,提升系统的自治能力和响应能力。文章结合铁路信息系统业务特点,提出了适用于铁路信息系统的云边协同体系架构,详细阐述了云边协同的技术体系和微服务、容器编排、边缘计算等关键技术,并介绍了其在铁路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场景,可对云边协同技术在铁路领域的落地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