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宝利 《铁道建筑技术》2021,(2):97-100,145
随叠合梁技术的成熟与发展,叠合梁斜拉桥在高速铁路中应运而生,中跨合龙成为斜拉桥施工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钢混叠合梁施工一般先焊接钢梁再施工桥面板,导致跨中最大悬臂段和跨中合龙段的桥面板无法从主梁前方的合龙口吊装至桥面。为解决这一问题,以昌赣客专赣江特大斜拉桥为工程背景,通过采取先后顺序施工主梁最大悬臂段的钢混叠合梁,并将跨中合龙段桥面板提前存放于主梁之上,最后预抬合龙口主梁标高,并对合龙口宽度进行温度观测以配切合龙段长度的措施,保障了大桥的顺利合龙,节约了工期与施工成本,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以4座主跨超过400 m的钢箱梁斜拉桥中跨合龙控制为背景,对大跨度钢箱梁斜拉桥中跨合龙的2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对合龙各主要工序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合龙段配切长度的计算公式和合龙口宽度连续观测的测点布置方式。建议:在调整好合龙口姿态后可不加压重,也可不采用临时劲性骨架锁定;采用无线采集设备采集合龙口结构的温度场,用激光测距仪测量合龙口宽度以提高观测效率和安全性;在悬臂施工阶段关注梁长累计误差并通过调整后续梁段的制造长度消除之。  相似文献   

3.
以南广客运专线郁江双线特大桥为依托,对钢桁梁斜拉桥主桥精确合龙技术进行研究。在郁江桥斜拉索索力测量采用“双控”原则,以及利用有限元软件模拟郁江桥施工阶段的基础上,对合龙口的敏感性进行了准确的分析,并在其指导下确保了全桥的高精度合龙,为以后同类型桥梁的精确合龙控制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4.
连云港至盐城铁路灌河特大桥主桥为大跨度连续钢桁梁柔性拱桥,采用先梁后拱的施工方案,平行桁梁主跨采用独特的拉索悬臂施工法,跨中合龙难度很大。本文分析了平行弦合龙难点,总结了合龙前的控制要点,并利用有限元仿真模型分析了合龙口对各项调整措施的敏感性,确定以边墩落梁作为主要的合龙调整措施。根据合龙前连续观测数据确定了合龙时间和温度,提出了平行弦合龙过程的调控方案,并取得了良好的合龙效果。  相似文献   

5.
2008年12月24日,京沪高速铁路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钢梁南北边跨合龙是大桥施工的关键节点。经过专家组多次技术方案的研究,施工单位制定了创新性的合龙施工方案:达到合龙条件后,依次安装合龙口下弦、上弦、斜杆、桥面板及平联杆件,从而实现精确合龙。施工人员在确保精确合龙的前提下,创造了连续钢桁拱梁4天一个节间的施工新记录,并申报了6项国家专利技术。  相似文献   

6.
根据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1标蔚汾河特大桥(70+3×120+70)m连续刚构合龙段施工方案,介绍连续梁合龙段的施工顺序,吊架和模板施工、平衡配重的设置、合龙口劲性骨架锁定、钢筋安装、合龙段混凝土浇筑等工序施工方法以及多次结构体系转换施工工艺,可为同类连续梁合龙施工和监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南广铁路郁江双线特大桥主桥钢桁梁斜拉桥塔梁平行施工,解决了传统的对称悬臂法前期施工必须先塔后梁,中期塔梁同步,后期有多个合龙口,施工速度比较慢,合龙口较多对主梁的合龙精度和线形控制所带来不利影响等问题。通过对铁路双线钢桁梁斜拉桥悬臂拼装施工技术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单向不对称悬臂拼装施工方案,实现了钢桁梁拼装的安全快速施工。  相似文献   

8.
合龙方案对多跨连续梁桥施工监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多跨连续梁的合龙顺序对结构成桥累计位移和内力有较大影响,以1座(48+4×80+48)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为例,根据不同的合龙方案确定3种工况,对不同工况下的桥梁结构建立不同结构体系转换的施工阶段分析有限元模型,分析合龙顺序及合龙期间的预应力张拉阶段对施工阶段的预拱度及成桥内力的影响,对比分析多跨连续梁桥合龙口两端产生较大位移差的原因。提出多跨连续梁桥线形监控难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累计位移最大值和合龙口两端的累计位移差。结果表明,合龙顺序对梁体施工中的预拱度设置量影响较大,特别是不同结构体系下预应力张拉效应差别较大,合理的合龙顺序和分批分阶段张拉预应力可降低施工过程中线形监控的难度,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合理的合龙顺序建议。  相似文献   

9.
斜拉桥在大跨度桥梁中占据重要位置,高速铁路大跨度斜拉桥梁体多采用钢桁梁、钢箱梁或钢箱钢桁结合梁,本文要探讨的是钢桁钢箱结合梁架设过程中先架设钢箱梁,在钢箱梁合龙的基础上利用已有平台架设钢桁梁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运用ANSYS/Civil FEM程序计算钢桁梁拼装合龙口变形调整值,引领施工顺利实现大桥的合龙。  相似文献   

10.
大跨度钢桁梁合龙过程中受到自重和其他荷载作用钢桁梁跨中变形较大,精准合龙较困难。本文以新洋港斜拉桥钢桁梁合龙施工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计算和受力分析,探讨影响钢桁梁合龙精度的敏感性因素。为了防止钢桁梁合龙时内力及变形过大而影响工程结构的安全,应用MIDAS/Civil有限元软件对钢桁梁跨中纵向、横向、竖向受力和位移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斜拉索索力调整、压重、导链对拉及顶拉等主要方法调整相应方向的位移,同时辅以使用长圆孔、合龙铰等措施,能够实现钢桁梁的精准合龙。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钢桁梁的抗震薄弱部位及其抗震性能,建议以应力比为指标来确定钢桁梁抗震最不利杆件。建立了跨度48 m的铁路简支钢桁梁桥全桥有限元模型,以应力比为判据计算分析横桥向地震作用下该桥抗震薄弱部位并对相应杆件的抗震性能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下弦杆E4E6及下平纵联斜杆F0H1为抗震薄弱部位,在8度罕遇地震作用下分别会发生强度破坏和失稳破坏。  相似文献   

12.
以杭州—黄山高速铁路(40+2×72+4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分析了不同合龙顺序对悬臂浇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成桥内力和累计施工位移的影响,探讨了平衡配重、合龙口锁定、解除临时约束等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合龙施工关键技术。结果表明,合龙顺序对连续梁桥成桥内力和累计施工位移影响较大,4跨连续梁宜采用先对称合龙中跨、再对称合龙边跨的顺序。  相似文献   

13.
多跨长联矮塔斜拉桥悬臂施工时有多种合龙顺序,按不同顺序合龙,成桥时梁体内力不同。通过优化合龙顺序,可以优化成桥时的主梁内力。以铁路某多跨长联矮塔斜拉桥结构为例,研究在不同合龙顺序下,梁体在受力、位移方面的差异,结合施工工艺、工期等因素,对铁路多跨长联矮塔斜拉桥合龙顺序进行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14.
武广客运专线跨越武汉长江,新建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斜拉桥,首次采用主跨为504 m的钢桁梁.钢桁梁弦杆节点与横梁、公路桥面正交异性板、主桁的连接采取焊接方式,工期紧,施工难度大,对施工安全要求高.为加快建桥速度,满足工期要求,针对钢桁梁结构特点,经对架设方案的论证,拟采用整节段架设方案.在阐述钢桁梁采用整节段架设能保证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和进度,减少对通航的影响的基础上,并与采用单根杆件架设方案进行经济性比较和评价.结果表明,钢桁梁整节段架设方案优于单根杆件架设方案,并节省成本166万元.实施后达到了预期目标和效果.  相似文献   

15.
沪通长江大桥为沪通铁路的关键和控制性工程,主航道桥为主跨1 092 m的双塔钢桁梁斜拉桥。在主航道桥29~#主塔墩施工时,由于施工工期紧张采用了塔梁同步的施工方法。介绍了塔梁同步施工的控制原理、施工原则和桥塔的测量控制,研究了大节段钢桁梁双悬臂架设的平衡控制、各合龙口敏感性以及中跨合龙技术,对大跨度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工艺及工效进行了总结。实践结果表明,大跨度斜拉桥采用塔梁同步施工工艺,在确保主塔施工质量安全控制的同时,可明显加快主塔施工进度,有效地缩短了工期,为后续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能产生较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合龙段是整个连续梁施工的重点部位,合龙口两端悬臂梁随着温度变化伸长或缩短,导致合龙段参与体系承受拉、压作用,新浇筑的合龙段混凝土在短时间内未具备足够强度,过早受力则破坏混凝土内部胶结构造,使其强度受到影响。结合哈齐客运专线松花江特大桥工程连续梁合龙段施工,对连续梁温度应力及外部约束力进行计算,设计出合龙段劲性钢骨架体系,以保证合龙段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7.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主跨钢梁合龙调整的过程控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钢梁合龙的关键是将合龙口两侧钢梁的中线、高程、里程调整至监控计算位置.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主跨钢梁合龙未采用传统的支点顶升法,而是以调整索力和整体纵移为主,辅以合龙口顶拉、温差微调、加减载、设长圆孔与圆孔等进行合龙.施工单位制订合龙方案,精心施工;建设、咨询监理、设计、监控单位积极履责,审查方案,对合龙过程进行监控.大桥主跨钢梁于2009年9月28日顺利合龙.  相似文献   

18.
以郁江特大桥的施工控制为例,采用MIDAS-CIVIL软件模拟了大跨度斜拉桥施工中各阶段的受力和变形,利用自适应控制法对敏感参数进行修正,在合龙段施工中利用索力调整的方式,控制合龙口节点坐标,顺利实现合龙,为采用类似施工工艺的同类型桥梁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合龙段施工是斜拉桥主体施工的关键,文章介绍沈阳市公和斜拉桥所采用的刚性支架合龙施工方案,并对结构在合龙过程中的受力进行了详尽的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为了解决高速铁路三跨连续钢桁梁柔性拱桥复杂施工过程中的桥梁线形控制难题,依托银西高铁银川机场黄河特大桥两联三跨连续钢桁梁柔性拱桥的三同步施工过程,基于施工过程时变力学分析方法和现场实测,研究钢桥拼装过程的体系转换杆件拼装顺序、拼装线形的二次调整、抗风措施和梁拱合龙等施工方案,确保桥梁施工线形达到设计要求。研究结论:(1)连续钢桁拱桥施工过程存在体系转换杆件,以基于应力和变形最小扰动原则进行杆件拼装顺序优化,可最大程度减小体系转换的附加效应影响;(2)施工过程中,连续钢桁拱桥的线形受结构拼装过程受力变化和拼装精度等的影响而多变,基于初始位移法合理确定拼装理论线形,并结合施工过程进行拼装线形的二次调整技术,可达到理想成桥线形;(3)柔性拱在拼装过程中容易出现抗风稳定问题,基于静力抗风稳定性分析提出了自锚式辅助抗风索方案,可保证拼装过程的抗风稳定性;(4)基于合龙期间的环境温度精确测量及温度对结构变形的精确分析,结合连续钢桁梁柔性拱桥的受力特点提出了柔性拱利用环境温度效应的自然合龙技术,实现钢桁梁与柔性拱的最优合龙;(5)本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型桥梁的施工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