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适应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铁路投融资模式,加快推进地方铁路建设,贵州省在借鉴公路PPP投融资模式的基础上,以瓮安—马场坪铁路为试点,创新设计了铁路PPP模式并开展实践。分析地方铁路开展PPP模式实践的政策背景、需求和条件,总结瓮马铁路的有利条件,详细介绍瓮马铁路PPP模式设置,包括股权合作形式和期限、收益保障机制、退出机制、风险分担机制和责权统一的建管机制等。总结项目实践取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指出采用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地方铁路建设已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应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合作模式,更好地服务地方铁路建设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大容量、高速、环保的特点,已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首选,高额的投资和运营资金是限制其发展的瓶颈。PPP模式通过对社会资金的引入,极大地解决了资金问题,所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愈来愈倾向于采用PPP模式,但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中涉及方面广、项目风险多,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参与方争论的关键点就是如何合理分担风险。本文介绍了博弈相关理论,并对风险分担一般流程和结果进行论述,对项目需要共担的风险建立博弈模型以实现风险分担,最终确定PPP项目相关参与方的风险分担的比例。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为降低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和投资风险,引入了PPP模式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另外,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建筑企业的经济实力也在不断增强,建筑企业的身份由建设者转变为投资者、运营者。研究表明:PPP模式适合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建筑企业参与PPP项目可有效推动公共建筑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PPP模式风险研究和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特点研究的基础上,按照项目风险水平程度将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风险划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等级,再采用德尔菲法和核对表法,识别出PPP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77个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分析城市轨道交通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PPP)项目涉及的风险因素,并从PPP项目风险分担机制设计要求的合理性、可行性、动态性出发,以风险分担与控制力、收益匹配为原则,对杭州地铁5号线PPP项目的风险分担方案进行设计研究,重点分析项目在融资、设计、建设、运营等方面面临的风险,并设计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将PPP项目的总风险降低至可控范围,进而取得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6.
PPP融资模式已运用于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中,但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风险因素众多,各利益相关方承担风险较大,制定出合理的风险管理措施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得到影响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的主要风险因素,利用系统动力学对其不同阶段的风险路径进行分析,最后得到风险因素因果关系反馈图,并确定不同风险因素对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的影响机理,从而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目前,国家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大力推行PPP模式,而市场需求是PPP项目的关键风险因素之一。本文通过整理归纳相关研究文献,分析了我国PPP项目市场需求风险的产生原因、影响、理论依据和风险分担偏好,结合项目实例,提出了风险分担建议。研究结论:(1)市场需求风险产生受竞争风险、社会经济发展、预测缺陷不足和政府决策变化等诸多方面影响,不仅直接影响项目实际收益,而且间接影响投资者对项目和政府的信心;(2)基于市场需求风险分担需坚持最适宜原则(由谁分担、何时分担以及如何分担),项目在事前、事中和事后三阶段的需求风险分担侧重点不同;(3)不同的PPP项目面临的现实问题不同,市场需求风险分担比例及实现路径需根据具体情况进一步研究细化和科学决策;(4)本研究成果对提高PPP项目风险管理效率具有理论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系统动力学法,对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运营期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建立风险系统流图;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风险因素权重的基础上,运用Vensim PLE软件评估项目的总体风险水平,得出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运营期风险SD模型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9.
公私合作模式融资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中的实践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对公私合作(PPP)模式融资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中的运用进行了实例分析。探讨了实际项目中PPP模式所采用的结构设计和风险分担机制。提出了选择适宜的金融产品控制利率风险是该种模式融资成功的关键之一,以期能为今后PPP模式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运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公私合作(PPP)模式有效解决了政府部门在轨道交通建设方面资金不足的问题,但因其组织结构复杂、时间跨度长、牵扯面广而使潜在风险巨大.对PPP项目融资过程中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对其如何分担、管理进行了阐述.通过分析风险管理的概念、过程和框架,以及相应的风险防范与管理对策,为PPP模式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基础设施公私合作(PPP)模式中项目的所有权归属问题一直是PPP模式实施的难点.所有权的归属影响了基础设施PPP模式的推进.通过模型分析认为,若基础设施资产所有权的激励效应大于风险成本,所有权归民营企业最优;若资产所有权的激励效应小于风险成本,所有权归国有最优.  相似文献   

12.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采用PPP运作模式,以北京地铁4号线为典型案例,就轨道交通实施PPP进行论述。重点对轨道交通PPP的运作框架选择、融资与治理结构、风险与分担机制、激励与约束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针对境外轨道交通PPP(公私合作)投融资模式项目的特点,采用风险核对表进行风险识别,确定主要风险因素.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境外轨道交通PPP融资模式的风险评价模型,构造各层次的判断矩阵,并分别计算相关特征量进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实现了各风险因素的总排序.该方法使得风险的分析更反映项目实际,可为中国企业参与境外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投标决策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投融资领域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革,轨道交通项目PPP模式运用获得快速发展.通过梳理国内部分已采用和拟采用PPP模式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项目,考虑社会资本投资范围、项目公司组建形式等因素,系统总结出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7类PPP操作模式,详细分析PPP操作模式的10个核心要点,包括项目公司的组建、各参与者投资范围、特许运营期、各类风险分担方式、投资回报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监管标准及资产移交等,希望能够为PPP模式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运用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未来10年内,北京轨道交通将以每年40km的速度增长,到2008年轨道交通里程将达到300km,总投资超过600亿。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单一投资已经难以满足轨道交通建设的需求,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作为近年来在国外基础设施领域新兴的一种项目运作方式逐渐受到广泛关注。现结合北京地铁4号线,分析PPP模式的定义和特点、实施的必要性、运用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等,由此阐明PPP模式有利于北京轨道交通今后的发展,同时可为我国轨道交通建设开辟一条切实可行的新路。  相似文献   

16.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项目投资额巨大、建设周期长、政府财政负担重、运营管理复杂等特点,如何改善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环境,减少投资风险,已经成为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单位关注的课题。PPP项目融资模式能吸引大量的私有资本,分担一定时期内项目的建设和运营风险,改善了投融资环境,其中政府对PPP模式的成败起关键作用。从政府作为合作者、监督者、管理者等方面对政府在PPP模式中的定位做深入的探讨,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公私合营(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PPP)模式作为近年来逐步兴起的开放式融资模式,能够更加迅速地满足项目融资需求,对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有力的补充。基于研究PPP模式在香港、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应用,通过分析针对18个成功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来自不同地区的受访者均认为良好的私营机构、适当的风险分配和分担、公营部门和私营机构的承诺和责任这三点是最为重要的PPP模式关键性成功因素。基于对这些因素的特点研究与排序,进一步分析各因素间的变量关系、共性特点和差异性特点。由于中国针对PPP模式关键性成功因素分析专题的文献很少,希望本论文能够对中国的PPP学术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PPP融资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PPP融资是以项目为主体的融资活动,是项目融资的实现形式.PPP融资模式不仅能够使更多的民营资本参与项目建设,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民营资本的投资回报,减轻政府初期建设投资负担和风险,形成政府、企业和私人企业"多赢"的合作形式.通过对PPP模式目标及运作思路的论述,提出适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PPP模式,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运用PPP模式进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融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PPP融资模式是以项目为主体的融资活动,是项目融资的实现形式。PPP融资模式不仅能够使更多的民营资本参与项目建设,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民营资本的投资回报,减轻政府初期建设投资负担和风险,形成政府、企业和私人企业“多赢”的合作形式。通过对PPP模式目标及运作思路的论述,提出适合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PPP模式,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冉婧入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24(9):后插5-后插6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交通问题越来越突出,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城市轨道交通是改善大中型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方式.但是,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的投资规模较大及其公共属性,因此地方政府承担了主要建设资金.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的快速增长,地方财政的压力越来越大,资金压力已经成为制约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各地政府都在探索新的融资模式,以确保城市轨道交通的稳定、健康发展.PPP(公私合营)模式能够较好地解决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资金压力,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问题.本文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的经济风险,提出了针对性的规避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