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斗 《中国铁路》2018,(12):7-14
结合印尼雅万高铁项目,对我国高速铁路技术标准"走出去"进行了适应性研究。从自然条件、社会因素和技术水平等方面分析雅万高铁技术标准选择的影响因素,对主要技术标准以及线路、轨道、地质、路基、桥梁、隧道等专业技术标准进行了适应性研究,提出适合雅万高铁条件的技术标准建议。研究成果为雅万高铁的建设提供了支撑,为我国高速铁路标准的进一步优化完善提供了参考,为其他"走出去"项目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速铁路隧道设计规范在设计理念、体系构成、编制内容等方面与德国铁路隧道设计相同或者等效;但由于国情和考虑因素不同,在某些具体方面的选择上和操作方面存在差异。德国铁路隧道规范体系完整,标准高,内容具体,对工作的指导性较强;我国规范虽然体系完整、标准较高,但原则性较多,对工作的指导性相对较弱。通过开展中外高速铁路规范对比,加快我国高速铁路规范编制和完善对促进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和实施"走出去"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5月13日,迄今为止中国华东地区最长的铁路隧道——龙厦铁路象山隧道全隧贯通。该工程自2006年开工建设,为新建福建龙岩至厦门铁路的重点工程,隧道占龙厦铁路全线的近十分之一。据了解,龙厦铁路是一条全长约171公里、设计时速200公里的国铁1级双线电气化高速铁路。该铁路子2006年12月25日正式开工建设,最初概算总投资64.8亿元,后调整为74.63亿元。象山隧道的贯通为龙厦铁路尽快完成全线铺轨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今年年底铁路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龙厦铁路建成后,将与赣龙铁路、韶赣铁路相连,使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地区,更加紧密地与长三角、珠三角和海峡西岸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赣龙铁路枫树排瓦斯隧道在设计过程中采取的瓦斯隧道衬砌结构设计、瓦斯气水排放等综合治理措施进行了总结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运营铁路隧道衬砌检测要求,提出车载隧道检测装置机械系统设计方案,并根据隧道检测总体结构设计方案,合理构建测控系统。在隧道衬砌雷达检测装置机械系统、测控系统设计的基础上,完成装置零部件的制造、装配与测控系统的搭建并实现系统联调。通过在赣龙线某隧道的现场试验,总结了隧道检测装置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介绍赣龙线枫树排隧道内减振板式无碴轨道的结构设计,研究微孔橡胶垫层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及试验方法,提出减振轨道板制作成型工艺及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7.
系统集成是目前通用的建设管理模式,对国内高速铁路信号系统集成模式、集成与测试技术等进行总结与分析,包括我国系统集成技术及其特点、测试技术及其特点等,总结分析我国高速铁路系统集成和测试技术方面目前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关策略,为高速铁路信号系统乃至整个高铁产业"走出去"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本文选择已经实施的几条高速铁路典型的隧道照明现场为测量样本,通过实测数据检验原设计方案的实施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模型进行仿真分析,拟优化原设计方案,选择一个合理的灯具布置间距和光源类型,既能够满足相关规范规定的隧道照明平均照度和最小照度的要求,又能够减少灯具数量,降低单灯电功率,在保证隧道安全行车、检修维护,应急疏散的前提下,达到降低工程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目的。研究结论:(1)目前高速铁路长大隧道照明常用的几种光源中,LED灯是综合性能最优的电光源,宜在工程中优先采用;(2)对于高速铁路单洞双线隧道照明,宜选用25W LED灯沿隧道两侧交错布置,水平间距为30 m;(3)对于高速铁路单洞单线隧道照明,宜选用25W LED灯沿隧道单侧布置,水平间距为20 m;(4)该研究成果可为高速铁路隧道工程的照明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线间距是高速铁路平面主要技术标准之一,也是一个国家高速铁路综合技术实力和先进水平的象征,线间距与土建工程和列车制造工艺密切相关。通过与世界各国高速铁路线间距的对比分析,结合联调联试试验数据,我国高速铁路线间距标准具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本文结合影响线间距的主要因素,合理优化线间距标准,以提高中国高速铁路技术标准的国际化水平和竞争能力。研究结论:(1)现行高速铁路线间距标准具备优化的空间,以充分体现技术标准的适宜性和经济性;(2)优化后高速铁路线间距:350 km/h采用4. 8 m,300 km/h采用4. 6 m,250 km/h采用4. 4 m;(3)车站内两正线线间距采用交叉渡线时不应小于5. 0 m,采用单渡线时不宜小于4. 6 m;(4)本文研究成果对高速铁路设计具有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小小的一个垫片将让传统的火车轨道告别枕木和渣化道床,并为全面提速提供安全保障。日前.华东理工大学研发的高韧性、高强度轨道垫片.在沈秦、赣龙、平渝线上成功运用.并通过了铁道部高速铁路试验场(北京)环线试验段试验成功。我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铁路轨道无渣道床技术的国家。  相似文献   

11.
以现场试验为主,并辅以仿真计算,针对明线交会、隧道通过、隧道交会等典型工况,研究线间距和隧道截面积对动车组空气动力学及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明线交会时,线间距从4.4m变化到5.0m对会车压力波有一定影响,但均交会压力波远小于车体容许气动载荷;隧道通过和隧道交会时,线间距对会车压力波影响较小,影响隧道空气动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为隧道截面积或阻塞比。线间距改变对动车组动力学性能影响主要体现在车体横向加速度,轮轨力和脱轨系数等指标未见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为适应中国高铁新形势下发展需求,满足中国高铁"走出去"的需求,通过中外标准研究对比,利用国内外科研成果,对线路主要技术标准及参数进行分析,提出线路标准优化建议,提升标准技术经济性。研究结论:(1)随着我国列车制造水平的提高以及高性能列车的不断普及,现行高速铁路部分标准可以放宽;(2)我国高铁乘客体验舒适度高于国外高铁,结合理论研究及试验测试结果,与舒适度有关的欠、过超高,最小曲线半径,圆曲线、夹直线最小长度,超高时变率,缓和曲线长度,线间距等平面标准以及和列车性能有关的线间距、最大坡度的坡长等标准均可以结合境外项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3)本研究成果对境外高铁项目线路标准选择和设计规范修编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UIC国际铁路标准《高速铁路实施—设计阶段》内容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速铁路实施—设计阶段》是UIC国际铁路系列标准《高速铁路实施》的一项标准。该标准对高速铁路运营和维护计划、详细设计等两个子阶段进行规定。旨在介绍该标准的适用范围、主要内容、技术特点,以及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管理经验在标准中的体现,为我国在高速铁路领域的国际交流提供有益借鉴,推动我国铁路"走出去"。  相似文献   

14.
正三、铁路隧道工程4合福铁路北武夷山隧道工程概况北武夷山隧道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北侧约29km处,穿越福建与江西交界分水岭——武夷山脉。北武夷山隧道为合福铁路客运专线最长隧道,全长14 629.09m,也是全国高速铁路单洞双线最长隧道。设计速度为350km/h;线间距为5.0m。铁路等级:高速铁路;设计活载:"中-活载";轨道类型:无砟轨道;内轨顶面以上净空有效面积为100m~2。本隧道设进口平导一处、斜井四座,弃砟场改移河道设泄水洞一处。隧道最大独  相似文献   

15.
高速铁路具备速度高、运量大、节约土地、节能环保等显著优势,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阐述中国高铁所具备的优势,并提出一些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高平顺的轨道结构是保证高速列车安全、平稳运行的基础,无砟轨道因具有高平顺、高稳定、少维修等优点,在国外高速铁路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为适应我国高速铁路初期建设需求,在引进国外技术基础上,我国形成了CRTS Ⅰ、Ⅱ型板式和双块式无砟轨道并推广应用,但存在现浇道床开裂、沥青砂浆充填层与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寿命不匹配、连续结构温度变形等问题,并在我国铁路"走出去"过程中受到相关知识产权的制约。介绍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研发背景及主要研发历程,阐明其结构特征和技术特点,并从设计理论、轨道结构及接口设计、主要工程材料、轨道板制造、轨道结构施工、养护维修及配套技术标准体系等方面详细说明。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系统的研发,突破了国外专利制约,补齐了高速铁路在基础设施领域技术输出的短板,为"一带一路"倡议和高速铁路"走出去"战略实施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十二五”期间,铁道部将建成沿海、云桂、成昆、成贵、沪昆、向莆、南广、湘桂、赣韶、衡茶吉、赣龙厦及粤海等铁路通道,使泛珠三角区域所有省会城市高速铁路与大能力货运通道成网连线。同时,为促进推动跨区域的合作交流,铁道部加快建设广州至贵阳至成都至兰州、成都至西安至大同、昆明经重庆至郑州、洛湛、京广、京九、京沪合福、沿海等跨区域大能力铁路通道。另外,铁道部还将高标准建设广深港高速铁路,和有关各方规划研究广珠城际延伸线、台湾海峡跨海工程.并与全国高速铁路联网运营。  相似文献   

18.
南三龙铁路龙门疏解区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建华 《中国铁路》2011,(10):15-18
南三龙铁路龙岩地区衔接龙厦铁路、赣龙铁路(包括赣龙新线和既有赣龙线)、南三龙铁路、漳龙铁路及规划的浦建龙铁路等,南三龙铁路引入龙岩地区的线路走向将直接影响龙岩地区的交通和经济发展。南三龙铁路龙门疏解区方案从工程投资、运输组织、施工风险及对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遵循满足线路长度、施工风险小、运输组织顺畅、拆迁量小等原则,确定疏解方案。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速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和"走出去"项目的逐步推进,我国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技术将会得到广泛应用。对于高速铁路长大隧道、特高桥梁和深挖路堑,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物流通道和物流活动直接影响施工工期。结合京沈客专特殊地段结构特点和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物流特点,提出适用于高速铁路长隧、高桥、深堑结构的无砟轨道物流组织模式:对于高速铁路长大隧道、高桥结构,建议采用单线底座通道施工法;对于高速铁路深堑结构,建议优先采用双线底座通道施工法,当条件不具备时,考虑采用双线基面通道施工法,以提高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20.
赣龙线古田隧道进口段(DK246 800-DK247 000)沿河傍山、浅埋偏压,本段隧道处于堆积层古滑坡内,地质情况复杂。文章根据该段隧道滑坡整治的经验,提出了滑坡地质条件下对隧道设计、施工的几点认识,供今后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