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沙特麦加城轨列车型式试验,在分析城轨列车牵引系统的组成及其热源分布和冷却设备布置的基础上,研究测点布置,设计城轨牵引系统热容量试验方案.牵引系统热容量试验主要对牵引电机、牵引逆变器的散热片和箱体内部空气、制动电阻及其出风口、轴箱轴承以及环境等的温度进行监测,另外还要对供电电压、牵引逆变器的输入和输出电流以及制动电阻的电压等电参数进行监测,据此确认城轨列车牵引系统各设备的工作状态.温度测试利用造车时预埋的和试验时设置的温度传感器进行;电参数的测试则通过布设的电压、电流传感器进行;选择站站停行车模式和启动加速—恒速运行—调速停车的试验工作周期进行城轨列车牵引系统热容量试验.按照设计的试验方案成功实施了沙特麦加城轨列车牵引系统热容量试验.  相似文献   

2.
动车组及城轨制动计算软件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车组和城轨在运行速度、运行工况、载荷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为了在同一平台上实现动车组和城轨的制动计算,分别研究了适用于动车组和城轨的制动计算方法,开发了集成两种轨道车辆制动计算算法的专用软件。制动计算方法充分考虑了电制动和运行阻力对制动系统的影响,制动计算软件的分段3次样条插值模块能对导入的试验数据进行插值处理,还能实现每车的参数设置、瞬态制动计算和耗风量计算。以8辆编组的速度300km/h动车组为例,介绍了制动计算软件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理论计算了不锈钢城轨车辆薄板结构的振动及声辐射,通过仿真软件计算了加筋和附加阻尼后的薄板结构辐射声功率,通过加筋薄板声学试验,验证了计算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城轨车辆电抗器的电磁模型,对防磁板的屏蔽效果进行理论分析,使用虚拟仪器设计软件LabWindows/CVI,设计了一套城轨车辆滤波电抗器防磁板屏蔽计算仿真软件.并通过选取城轨车辆进行测试,得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城轨车辆轻量化不锈钢车体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城轨轻量化不锈钢车体的实际结构,建立车体有限元模型;参考国内外城轨车辆技术标准,确定计算载荷,进行车体应力计算及模态分析,并将计算与试验结果对比,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针对辅助变流器热设计的需求,建立有限体积法的迭代方程,并结合城轨辅助变流器的热设计,提出热仿真的设计步骤与方法。依照此方法建立北京城轨13号线辅助变流器箱体与内部主要电气部件的数学模型,采用仿真与公式计算结合的IGBT热损耗计算方法,使用六面体网格离散时间与空间域的模型,借助流体力学软件迭代有限体积法方程进行热仿真的计算,计算结果满足温升要求。依据此热设计结果试制成样机,完成稳态温升试验,并将主要电气部件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满足设计初衷,验证了有限体积法的热仿真分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ANSYS电空制动EP阀线圈稳态温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EP阀在城轨交通车辆制动系统中的作用,根据EP阀线圈的几何模型特点建立了线圈有限元模型,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电空制动EP阀线圈稳态温升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与利用电阻法测定的结果基本相符,达到了国产化电空制动EP电磁阀线圈稳态温升的设计要求。仿真为EP阀电磁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提高城轨交通车辆电空制动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EP阀作为城轨交通车辆制动系统的关键部件已于2005年2月23日通过国家有关部门鉴定。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轨列车运行速度的增加,在隧道工况条件下的气动阻力逐渐成为主要的行车阻力。现有常用的隧道空气附加阻力计算条件参数单一,从而存在一定的计算误差,为城轨系统能耗分析及系统优化带来困难。本研究在隧道空气附加阻力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以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城轨列车在隧道工况条件下的运行情况进行模拟,通过对大量模拟计算结果的拟合,提出了计算精度更高的城轨列车隧道空气附加阻力计算修正公式。  相似文献   

9.
城轨车辆碰撞安全性设计是城轨车辆设计中一个重要问题。文章根据现代城轨车辆碰撞方面相关标准及数据,使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对不同速度下的B120型车体进行碰撞仿真计算,观察吸能装置及防爬装置的主要作用,考察整车防碰撞能力,以及防爬器的防爬性能和吸能能力。结果表明该型车体的结构设计完全符合技术协议的防碰撞要求,具有较高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多体动力学软件Recur Dyn的动力学和运动学分析功能,模拟城轨塞拉门的运动过程,提出一种城轨塞拉门机械系统虚拟样机建立方法。首先建立门系统的三维装配模型,并导入Recur Dyn,然后对关键零部件进行柔性化处理,再对材料属性、运动副、载荷、驱动、接触副、摩擦力进行设置,最后对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将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对仿真模型进行修正。最终仿真结果表明,该虚拟样机建立方法是高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在城轨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居民对城轨服务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提升城轨服务质量、持续改善乘客出行体验、满足乘客对高质量出行服务的要求,是城轨运营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首先以SERVQUAL模型为基础,构建城轨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阐述城轨服务质量评价方法,即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服务质量评价结果。然后,利用上述方法对天津地铁1号线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并采用重要性-绩效表现分析(IPA)模型对各服务质量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得出既有服务工作的优势、劣势及需要改进的方向,从而针对性地提出服务质量提升方案。期望能够为城轨服务质量评价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基于城轨行业网络安全建设现状和国内外网络安全行业新技术应用调研情况,分析城轨云的网络安全风 险,在遵循城轨协会各项技术规范和“平台统保、系统自保、边界防护、等保达标、安全确保”方针的基础上, 研究城轨云内云外融合网络安全纵深防御体系建设方法,提出安全能力分步建设步骤和区分网域差异化安全能力 构建理念,并探讨城轨云安全运维中心安全运营成熟度模型和各阶段目标,为后续城轨行业云平台安全规划建设 提供指导。通过对软件定义安全、零信任、云工作负载、安全运维中心等创新技术进行对比分析,测试验证了相 关技术在城轨云的创新应用场景,分析了创新技术所带来的技术效益。研究成果对于深化我国城轨云网络安全纵 深防御体系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不断加快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5G、边缘计算等技术正在加速与智能铁路、智慧城轨的深度融合,赋能铁路和城轨的智能化、智慧化和数字化转型。本文在对铁路和城轨牵引供电系统车载接触网检测系统配置及数据存储、传输方案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将5G+边缘计算技术应用于车载接触网检测,提出一种新型车载接触网检测系统,分析其车地数据传输的功能需求和系统方案,为牵引供电系统接触网检测及智能运维提供技术支撑,具有很好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城轨列车模拟运行软件是辅助城轨列车设计的有效工具,其模拟运行报告是运行软件的关键环节之一.传统的手动编写报告不但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且容易出现错误.本文提出通过VC调用Word完成运行报告的自动生成,并分别从文字、图形和表格3个方面阐述城轨列车模拟运行报告自动生成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城轨交通信号系统国产化是未来城市轨道建设的必然要求。讨论了作为信号系统核心子系统之一的计算机联锁设备与门设备的接口逻辑和联锁软件实现方法;阐述了计算机联锁应用层软件相关部分的设计方案,以适应城轨正线联锁设备的国产化要求。  相似文献   

16.
基于城轨车辆牵引系统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耦合影响,分析了系统电磁干扰机理;建立了系统干扰简化计算模型,该模型具有结构简单、物理意义明确、同时适用于时域和频域分析等特点,可用于预估系统高频干扰特性。通过对实际城轨牵引逆变系统等效建模,并对系统高频干扰电流进行计算,结合实测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准确性;最后,提出一种简单、高效的系统电磁干扰优化方法,试验结果验证了抑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根据模块划分理论将城轨列车划分为9个系统,以故障发生频度以及故障严重程度、探测度、维修成本为评判因素,并根据历史数据及模糊理论对其进行量化,最后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理论建立关键度的计算模型,并根据主次图法确定城轨列车的关键系统为牵引电制动、空调、车门、走行部、辅助系统等。分析结果可为现场维修决策提供支持与指导。  相似文献   

18.
周睿 《机车车辆工艺》2004,(3):21-23,27
阐述了城市轨道车辆转向架设计的基本要求;介绍了城轨B型车转向架的技术设计方案,并对城轨车辆转向架的强度、动力学计算提出了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9.
根据数字人民币软件钱包与硬件钱包的应用规范,并结合城轨交通的行业特性,系统分析软件钱包直接 支付、免密支付、收银台支付以及硬件钱包价值支付、准账户支付,在城轨交通领域的应用场景、应用方案与应 用特点,并结合实际应用经验对各种应用模式进行利弊分析。总结软件钱包与硬件钱包最优应用场景与方案,提 出数字人民币应用的系统架构及“数字人民币+公共交通卡”双应用的建议。展望数字人民币在城轨交通领域的 应用模式及推广趋势,为促进城轨交通领域数字人民币在应用场景建设、应用技术创新、业务模式创新等方面提 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将欧洲某型城轨车辆的三维模型导入Altair HyperWorks软件中,在HyperMesh模块下建立有限元碰撞模型,导入到LS-DYNA中对其进行大变形碰撞仿真。对优化前后结构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了防撞结构的设计,验证了车体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