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曲线钢轨磨耗是曲线钢轨的主要病害,尤其是波磨病害严重影响线路质量、缩短钢轨使用寿命.工务部门作为线路养护的主体,准确掌握钢轨波磨病害现状,清楚波磨病害成因,掌握科学的波磨整治方法,对控制波磨病害,提高线路设备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有砟高铁线路联调联试工期紧,任务重,线路病害复杂。本文通过分析联调联试中线路病害的分类及分布规律,揭示了有砟高铁线路联调联试中工务工作的主要矛盾是长波长高低病害,提出要把整治长波长高低病害作为联调联试中工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采取数据优化处理技术、先期密实道床和钢轨打磨等"分而治之"、系统整治病害策略的施工对策,并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3.
文秋亮 《上海铁道科技》2015,(1):110-111,91
随着铁路动态检测手段日趋多样化、精细化,需要利用先进的动态检测手段对线路设备质量进行检测监控,同时需要根据动态检测数据发现线路存在什么样的具体问题,以此指导工区维修。根据线路动态检测,对线路病害尤其是道岔病害进行动态分析,深入分析成因、类型,结合现场工作实践,阐述了对线路主要病害的整治方法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4.
本文依藉有砟高铁线路联调联试获得的实践数据和"有砟高速铁路轨道长波长高低病害整治方法研究"课题研究成果,深入分析有砟线路整治长波长高低病害在于大型捣固机存在功能缺陷、常规整治方法存在缺陷、长波长高低病害呈现多种诱发因素、静态因素下长波长高低病害呈易发性特征、整道作业易产生长波长高低次生病害、整道作业易产生长波长高低次生病害并针对病害不同诱因提出有砟高铁线路整治整治长波长高低病害的系列实用办法。  相似文献   

5.
全路经过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后,列车对线路设备几何尺寸提出更高的要求。从线路设备的高低、轨向、水平等要素,分析道岔区病害、曲线病害、直线病害等,形成对不同病害不同的检查方法、整治标准和整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利用智能手机、微信及微信公众平台,提出了线路病害数据智能上报系统的建设思路及设计方法,构建了线路病害数据智能上报系统,完成了病害数据文字信息、图片信息、位置信息的一体化上报及病害信息实时入库的功能,实现了降低病害数据上报的工作量、提高病害数据上报的效率及实时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以建设年代久远的既有铁路为例,针对既有线路标准低、水害多发的情况,从水害成因进行分析,提出了用完善线路径路和路网的方法对既有线路进行改建方案,以解决线路病害;进一步提高线路平面和纵断面技术标准,彻底解决线路水害隐患。研究成果可为其他类似线路水害和病害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无砟轨道路基翻浆病害会影响线路稳定,造成安全隐患.介绍了某无砟轨道线路存在的路基翻浆病害,分析了病害成因,并提出了注胶、疏排和封堵相结合的整治措施,整治后效果良好,措施对类似工程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长波长高低病害的分布、与其他病害共生或发生并发症情况以及该病害的关联性分析入手,对可能触及的各种现象进行综合研判,论证触发有砟线路长波长高低病害的原因是线路纵向出现了不平顺现象并进一步发现在有砟线路上的设备能够导致轨面出现不平顺现象的关键是道床因素所致,以这一分析判断为依据制定的整改措施取得明显效果,南宁铁路局整治长波长高低病害的效率提高了五倍。  相似文献   

10.
1概况我段管辖青阜、阜淮上行线均为P50普通线路,由于设备欠大中修,致使设备结构病害日益突出,特别是青阜、阜淮上行线线路接头综合病害表现较为突出,给线路动、静态质量控制带来一定难度,用在接头养护工时占总工时的60- 70%,动态不良处所主要集中在接头处。为了控制轨面状态,有计划地、系统地对接头病害进行分析与综合整治,我选取了青阜线K126km接头病害最为突出地  相似文献   

11.
阐述重载铁路线路涵义及线路养护的作用和意义,分析重载铁路线路设备现状和线路病害产生的原因。通过对大秦重载线路多年的维修和养护,积累了大量线路病害数据,结合维修和养护工作,探索线路维修新方法。从轨道结构养护和维修等方面,提出“检、养、修”分离体制,利用每年的集中修天窗,加强道床基础整治与养护,完善考核制度,建立激励机制,使线路维修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管理。  相似文献   

12.
重载铁路线路病害治理、维修和养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坞工务段通过多年对大秦重载线路的养护维修,积累了大量的线路病害、伤损数据,总结摸索了一些线路养护维修的经验。阐述重载铁路线路涵义及线路养护的作用和意义,分析重载铁路线路设备现状和线路病害产生的原因。从轨道结构养护和维修等方面,提出“检、养、修”分离体制,利用每年的集中修天窗,加强道床基础整治与养护,完善考核制度,建立激励机制,使线路维修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管理。  相似文献   

13.
郑小龙 《铁道建筑》2007,(4):99-100
分析了轨检车检出线路水平加速度病害的成因,总结在线路维修中针对水平加速度病害应采取的整治措施。以确保铁路提速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4.
道岔是铁道线路三大薄弱环节之一,其病害形式多种多样。由于重载铁路具有运量大、车辆轴重大、行车密度高等特点,站场咽喉区道岔结构更是整条线路的薄弱环节,线路设备病害较为严重,其维修更换频率远高于普通线路相同型号的道岔。以朔黄重载铁路为例,结合神池南站站场咽喉区道岔设备勘察记录,详细描述道岔的几种典型病害,并对病害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最终提出相应的整治措施及养护维修建议。  相似文献   

15.
GJ-5型轨道几何测量采用”惯性包”测量技术。通过对轨道几何动态测量结果的性能参数和波形图的解读,阐明了铁路线路病害位置的查找方法。分析了线路病害主要形成的原因、部位和消除方法,有效指导既有线路的养护维修,确保新线的调试和验收。  相似文献   

16.
金明 《中国铁路》2018,(3):54-58
从线路几何尺寸异常突变和乘坐舒适度的要求更高等方面出发,分析高速铁路轨道动态质量管理面临的新问题;从检测数据对比、添乘检查确认和实时监控方面论述线路变化监控分析。针对高速铁路行车舒适度管理,提出建立高速铁路轮轨一体化轨道动态管理机制、加强轮轨关系不良分析和岔区轮轨不良分析措施;针对线路病害,提出加强线路几何尺寸不良与道床病害整治、道岔及线路钢轨修理措施,以期为我国高速铁路线路动态质量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依据南宁铁路局有砟高铁线路联调联试获得的大量数据,在对长波长高低病害定义、长波长高低病害的诱因分类系统阐述的基础上,从钢轨因素、动态因素、静态因素等引发长波长高低病害作了机理分析,重点对长波长高低病害地点的轨面情况、简单形态下触发长波长高低病害的轨面条件和坡段叠加形态下触发长波长高低病害的轨面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只有促使病害地点轨面处于简单形态才能有效整治该病害,为准确和高效地整治该病害提供理性启示和实践依据,进而更好地夯实线路安全基础,为铁路运输畅通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8.
介绍地铁运营线路盾构隧道整体上浮病害发生的背景,分析上浮问题产生的原因,根据隧道结构变形监测情况,制订病害整治方案,经双液浆及单液浆注浆整治,上浮隧道大幅下沉回落,监测数据显示隧道结构趋于稳定,列车正常运行。工程实例采取的整治措施针对性强、可实施性好、效果显著,既为运营线路病害整治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类似病害问题整治提供实际借鉴。  相似文献   

19.
钢轨伸缩调节器(以下简称调节器)是高速铁路的主要轨道部分。南广线玉林工务段管内郁江桥调节器处的线路质量长期不良,不利于动车安全运行,整治工作刻不容缓。通过针对性地开展静态和动态整治,切实落实好全面整治零配件基础病害、重点整治钢轨光带不良、整治线路长波长不平顺病害、更换伸缩装置钢枕垫板、精调精整调节器及前后线路几何尺寸等五步整治法,提高了线路质量,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分企业铁路线路常见病害形成的原因及危害,提出整治企业铁路病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