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分析现代铁路桥梁支座更换技术的现状,依托沪宁城际(高铁)虹桥联络线特大桥支座病害治理工程,提出了一种在正常运营条件下的高速铁路桥梁支座更换技术。通过支座病害的现场调研,方案比选、理论分析及有限元计算,得到了梁体在支座更换过程中的受力状态,制定了正常运营条件下的高速铁路桥梁支座更换的施工方案。结果表明:采用新型支座更换技术,在正常运营条件下,线路中心线位置最大竖向位移约0.7 mm,梁体支座局部第一主应力(压应力)6.0 MPa,第三主应力(压应力)23.3 MPa,均小于规范值33.5 MPa,完全满足正常运营条件下的支座更换要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三盛公黄河特大桥接触网过桥设计与施工方案的阐述,总结了接触网通过低净空钢桁梁特大桥的一些关键点和经验。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三盛公黄河特大桥接触网过桥设计与施工方案的阐述,总结了接触网通过低净空钢桁梁特大桥的一些关键点和经验.  相似文献   

4.
桥梁支座病害是北京轨道交通最为普遍桥梁病害之一,极大地威胁桥梁结构和运营安全,桥梁支座病害治理已经成为桥梁养护维修的重要工作。为了不影响正常运营,治理工作只能在运营结束后进行,而且还要对轨道等桥面设备进行防护,以上因素给治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本文分析了运营期轨道交通支座病害治理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详细介绍和分析了根据目前北京轨道交通支座病害特点而采取的同步顶升、顶升+灌浆料修复垫石、垫石局部加固补强三种支座病害治理方法。从分析和实践结果看,这三种桥梁支座病害治理方法能够满足各项严格控制指标要求,具有对轨道等重要设施设备影响小和治理时间满足正常运营的要求等优点,能够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桥梁支座病害治理工作,具有一定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南京长江大桥辊轴支座病害的原因,介绍了病害整治的方法,并对进一步做好特大桥支座的维修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南京长江大桥辊轴支座病害的原因,介绍了病害整治的方法,并对进一步做好特大桥支座的维修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皖赣铁路2号乙桥摇轴活动支座倾斜超限病害整治为例,从施工质量、运用状况、摇轴特点等方面分析病害产生原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介绍采用移动锚栓法整治该病害的过程。2年的运营表明,整治后支座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速铁路大量采用常用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部分运营高速铁路桥梁支座存在安装错误的情况,桥梁结构不能按设计规定方向变形伸缩,对线路平顺性产生了一定影响,给高铁运营安全带来了安全隐患。结合沪宁城际唐家村大桥、杭甬高铁柯桥特大桥支座更换整治的实例,研究解决运营高速铁路桥梁支座更换整治方法和措施,为高速速铁路无砟轨道桥梁支座更换整治积累资料和经验。  相似文献   

9.
钢混结合梁施工及支座病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某跨铁路站场大桥支座的病害情况 ,分析运营后支座产生病害的原因、处理办法 ,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0.
在深厚软土地区,桥下堆载与重车通行易引起桥墩沉降及倾斜,致使桥梁支座纵向位移超限。以大丽铁路某特大桥为工程依托,开展铁路桥梁支座顶升更换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考虑运营铁路天窗期施工作业时间短、作业面狭窄、涉及专业施工内容多和安全风险高等特点,提出了用两台千斤顶同步顶升更换既有铁路桥梁支座的方案,并计算分析了千斤顶的选取、桥墩局部承压和梁缝缩小值等技术参数。结果表明:(1)采用两台DYG200型号的千斤顶,单台起重量2 000 k N,满足顶升重量要求;(2)既有桥墩顶帽C25钢筋混凝土局部承受压应力为12. 526 MPa,局部压力为885 k N,满足规范要求;(3)调整支座的梁体顶升高度为20 mm,更换支座的梁体顶升高度为88~92 mm,顶升高度满足现场施工需要;(4)顶升更换既有铁路桥梁支座施工技术对铁路桥梁支座纵向位移超限病害控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研究应用于湘江特大桥的盆式橡胶支座底盆破坏过程,利用有限元软件计算支座在正常情况,支座中线与桥梁中线有夹角且桥梁无纵向位移、有夹角且桥梁有纵向位移等条件下的应力,并分析了不同夹角对底盆破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支座纵桥向中心线与桥梁纵桥向中心线夹角为0. 01 rad且桥梁纵向位移为10 mm时,支座产生了较大的纵桥向水平反力,严重影响了支座的滑动功能;支座底盆的Mises应力较大值分布的位置与破坏位置比较吻合,且该处最大主应力以拉应力为主,与底盆竖向开裂破坏的现象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2.
三盛公黄河特大桥54m箱形简支梁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盛公黄河特大桥为例 ,阐述利用军用器材拼装移动支架造桥机架设 5 4m箱形简支梁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3.
准朔铁路黄河特大桥拱上简支T梁支座布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准朔铁路黄河特大桥是朔州至准格尔新建铁路重要工程,大跨度上承式拱桥拱上桥墩纵向位移由桥墩和拱肋变形两部分组成,拱上简支T梁支座布置对拱肋结构的受力影响较大,因此需要通过合理的支座布置方案降低拱上高墩的纵向水平位移,降低纵向水平力对拱肋产生的不利影响。研究结论:(1)相邻桥墩纵向最大相对位移发生在交界墩与拱脚G1和G12号墩之间;(2)拱脚第一孔简支梁梁端需要采取大位移量纵向活动支座和伸缩装置,并设置纵、横向防落梁措施;(3)大跨度拱上桥墩墩顶位移对桥上无缝线路的影响较大,桥上无缝线路应采取小阻力扣件来适应桥墩变形要求。  相似文献   

14.
立交桥支座病害原因分析与整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计算分析巢宁路立交桥支座病害产生的原因,介绍利用临时拼装支座维持运营,待垫石砂浆达到设计强度后再更换成永久支座的维修方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重载运输的不断发展,铁路钢桥病害日益凸显。以朔黄铁路64 m下承式钢桁梁为对象,对其出现的典型支座病害的成因、处理方法和病害对桥梁运营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由于4个支座之间存在高低不平,且支座表面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平整,支座部位构件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初始应力,在重载列车的反复作用下,导致支座联接构件出现疲劳断裂破坏,进而引起桥跨结构跨中横向加速度、竖向振幅的急剧增大和主桁杆件受力的显著变化,危及行车安全。通过更换结构部件和改变支座高程的方法能够消除支座病害影响,整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全面分析竹丝港特大桥桥墩纵向位移病害的成因 ,旨在引起铁路桥梁设计、施工、规划部门都应对水利建设进行深入调查了解 ,以免相互干扰产生危害。另外 ,对梁体纵向复位施工方案进行分析并介绍梁体复位施工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活动支座摩阻对大跨连续梁桥上无缝线路梁-轨相互作用的影响,基于梁-轨相互作用及有限元理论,将活动支座摩阻等效为非线性弹簧,建立可考虑活动支座摩阻的连续梁桥上无缝线路空间耦合模型,对考虑活动支座摩阻前、后的钢轨及桥墩结构受力变形展开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活动支座摩阻增强了连续梁与无缝线路的纵向约束,当活动支座摩阻率从0增大至0.06时,温度作用下,连续梁桥上钢轨纵向力及梁轨相对位移峰值分别减小了24.32%和29.89%,连续梁桥固定墩纵向力增加了2.44倍;制动荷载作用下,钢轨制动力、梁轨相对位移及连续梁桥固定墩纵向力分别减小了53.51%、56.94%和41.63%;断轨工况下,部分断轨力通过活动支座摩阻传递给非固定墩,连续梁桥固定墩纵向力减小了60.64%,钢轨断缝值减小了3.3%;活动支座摩阻对大跨连续梁桥上无缝线路及桥墩纵向力影响较大,建议在大跨连续梁桥上无缝线路及桥墩设计中考虑活动支座摩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预制小箱梁在公路桥梁设计中被广泛采用,以往设计中小箱梁一般采用四支座布置方案,由于施工误差的存在,正常运营期间支座容易出现局部脱空和滑移的现象。本文以广东黄岗至花山高速公路预制小箱梁支座布置方案为依托,对小箱梁两支座和三支座布置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两支座布置方案更具有优势,并就该布置方案对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南京长江大桥正桥1号墩支座病害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南京长江大桥正桥 1号墩端活动支座主要构件变形检测数据、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数据以及支座的受力情况等方面的分析 ,提出支座病害产生的原因 ,并对大型辊轴支座的设计、制造、安装、维修保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给西安铁路局的桥梁设备带来很大的破坏效应。在地震力的强烈作用下,由于既有桥梁支座设计没有充分考虑抗震的要求,支座发生了过大的位移和变形,从而造成支座锚固螺栓拔出、剪断及活动支座错位等病害。作者通过对该类病害的分析,为问题的正确处理提供科学依据;利用对结构力传递形式的研究,减少对结构其他部位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