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山建华东道立交桥主桥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其主桥位于直径700 m的曲线上,另受条件限制主桥需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顶推施工,由于主桥需上跨快速铁路,无法在铁路线上现浇施工,只能在铁路一侧现行预制,再进行顶推作业,这样可以保证施工安全作业。顶推时曲线段竖向水平偏差的控制、顶推时应力反复转换的安全施工、顶推时对既有线的安全保证是本工程的重难点。本文从以上几点出发,介绍主桥顶推施工技术难点,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进度要求。  相似文献   

2.
针对新建京雄城际铁路1-64 m钢桁梁跨繁忙京沪既有铁路存在施工安全风险大、临时支墩设置受限及天窗时间要求严格等难点,通过施工现场调查、方案论证验算选择拖拉式顶推施工。实施中采用在铁路限界外增设临时支墩、预留拖拉试验段、增加前导梁及后端配重等措施保证顶推安全,并在导梁前端墩顶设置反力支架及连续千斤顶实现钢桁梁纵向连续移动。顶推作业针对跨越铁路天窗点要求,对每个天窗点内作业内容及工况进行划分,通过各类措施优化实现安全快速跨越繁忙营运线路,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石环高速公路东互通立交桥的施工实践,研究总结了长距离、大跨径系杆拱桥、钢筋混凝土箱梁跨密集型铁路站场顶推施工的方案设计和顶推施工及质量控制措施,对同类桥梁的顶推施工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跨铁路顶推施工的桥梁,为确保营运安全,铁路局一般会要求要点施工。受要点时间长度的限制,临时支墩间距一般不会超过20 m。楚大高速公路在跨越并行多线营运的广大铁路时,线间没有设置临时支墩条件,临时支墩最大净间距达到52.75 m,这在单孔简支梁跨铁路线顶推施工中是没有先例可以借鉴的,顶推施工的前导梁设计、体系转化、梁体受力、顶推时间控制和过程纠偏都存在不确定性因素。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和楚大项目部技术人员经过科技攻关,突破了重重难关,最终完成了施工任务。顶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预想不到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施工进度,增加了施工成本,同时也差点造成延点事故。本文对该桥施工技术进行了总结,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以某车站改造工程中新建天桥跨城际铁路架梁施工为实例,通过对施工现场条件的介绍、施工工法的分析确定等方面进行论述,重点介绍采用顶推法跨城际铁路架梁施工步骤及关键注意事项,对同类条件下的施工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天津外环线东北部调线上跨北环铁路立交工程,综合考虑铁路安全要求和市政道路建设需要,进行了顶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转体T构和架设简支梁等多方案论证,确定顶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方案为适合工点的推荐方案,并对推荐方案的主体结构、临时结构、顶推施工等的技术要点进行了研究,可为困难条件下公铁交叉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总结大跨度连续刚构桥合龙段施工的影响因素及中跨合龙顶推力计算方法,并针对黔江某特大预应力连续刚构桥进行顶推力及顶推位移计算。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中跨顶推合龙施工对该桥梁在恒载作用和10 a收缩徐变作用下的主梁跨中挠度、主梁应力、主墩的弯矩及应力状态的影响,证明顶推合龙施工的合理性及正确性。分析结果表明:顶推施工能改善桥墩长期受力状态,避免桥墩墩底出现拉应力,配合预拱度设置,能够有效解决跨中下挠的病害。最后,验证了针对本桥所计算出来的顶推力及顶推位移能满足安全施工及运营阶段的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8.
合福铁路安徽段铜陵长江大桥主桥桥跨布置为(90+240+630+240+90)m的五跨连续钢桁梁斜拉桥。主桥南岸两个边跨位于陆地且跨越长江大堤,钢桁梁构件运输上岸到达待拼装位置十分困难。对比分析单点顶推、多点顶推2种方法,确定采用单点连续顶推方案进行南岸钢桁梁架设,并对顶推辅助结构、设备与施工过程进行了介绍。主桥南岸钢梁单点顶推架设施工克服了顶推质量大、距离长、跨度大等困难,具备顶推点少、容易控制及调整、操作简便、同步性强等优点,可为同类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日前,由中铁十四局承建的跨汉宜高铁特大桥顺利推进,该桥采用重载铁路混凝土箱梁顶推跨越既有高铁线施工在全国尚属首次,为蒙华铁路全线建成通车创造了条件。中国铁建十四局蒙华铁路项目经理刘志波介绍说,跨汉宜高铁特大桥全长6 584 m,是蒙华铁路湖北段重点控制性工程,跨汉宜高铁顶推邻近既有线作业项目工艺复杂,有效施工时间短,安全风险高。施工中,对施工平台、支架进行绝缘处理,将触电危险降至最低;在顶推过程中,技术人员随时对  相似文献   

10.
广渠路跨丰双铁路分离式立交桥连续2跨跨越电气化繁忙铁路,为把对既有线路正常运营的影响降到最低,确保施工期间的行车安全,项目采用顶推法施工。结合项目特点,通过对施工过程关键点的介绍以及对监控内容和方法的探讨,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现场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1.
结合钢梁结构形式、安全风险、成本投入、工期等因素对郑州—焦作城际铁路黄河桥主桥钢梁架设方案进行研究。结合原设计指导性施工方案,提出了顶推与悬拼施工相组合,单联双跨无导梁长距离顶推的施工技术方案。对工程措施、工艺工法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创新性探索,利用MIDAS软件对施工全过程进行了仿真模拟分析,对大型临时设施进行了优化,缩短了工期约4个月。  相似文献   

12.
大西客专临潼东联络左线特大桥上跨郑西客专、包西铁路何临联络线等三条既有铁路。本文针对现场具体条件,提出了(64+68+64)m连续钢箱梁顶推施工,(45+72+72+4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转体施工,一联56 m+一联72 m钢筋混凝土T构转体施工的桥梁方案,并进行了详细的比选,最终选择了对铁路运营安全影响最小,施工风险最低的(64+68+64)m连续钢箱梁顶推方案。  相似文献   

13.
大西客专临潼东联络左线特大桥上跨郑西客专、包西铁路何临联络线等三条既有铁路。本文针对现场具体条件,提出了(64+68+64)m连续钢箱梁顶推施工,(45+72+72+4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转体施工,一联56 m+一联72 m钢筋混凝土T构转体施工的桥梁方案,并进行了详细的比选,最终选择了对铁路运营安全影响最小,施工风险最低的(64+68+64)m连续钢箱梁顶推方案。  相似文献   

14.
预应力混凝土梁拱组合桥梁顶推施工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避免对铁路运营的干扰,上跨既有铁路大跨度桥梁常用的施工方法有转体及顶推法。本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梁拱组合体系,系梁采用顶推法施工,系梁总长131 m,分3段浇筑36.5 m+86.1 m+8.4 m,中间段86.1 m长为顶推梁段,两侧为原位现浇。设计顶推最大跨度达38.5 m,顶推过程中需要设置前后钢导梁,其长度分别为28 m及17.0 m,顶推距离为78.3m,顶推运行轨迹为半径2 300 m竖曲线,顶推重为52 809 kN。顶推的特点有临时墩斜交布置、顶推轨迹为竖曲线,顶推过程中结构空间受力明显。同时对顶推用临时墩、钢导梁、侧向限位及拉锚器等也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5.
复杂地段小半径变曲率连续钢箱梁顶推施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结合北京市政通惠河北路道路工程连续钢箱梁,跨铁路和河道小半径连续钢箱梁的顶推过程,重点阐述在城市复杂地段,小半径变曲率不等高梁顶推施工方法,并介绍顶推平台、千斤顶、临时墩、拉锚器等的布置和设计方法,以及在顶推过程中的施工控制。  相似文献   

16.
48m铁路简支箱梁高位顶推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衡茶吉铁路新衡阳上行疏解线特大桥第27跨48 m箱梁,上跨武广铁路客运专线.设计方案为在40 m高的桥墩上搭设临时栈桥预制箱梁,然后将箱梁顶推跨越武广客运专线就位.本文择要介绍了顶推施工总体方案,导梁等辅助设施,以及主要施工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7.
大西铁路客运专线连续钢箱梁设计及顶推施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大西线联络左线特大桥主跨上跨郑西客运专线等3条既有铁路,采用(64+68+64)m等高连续钢箱梁顶推施工方案;着重介绍钢葙梁细部构造尺寸的拟定过程,并采用空间有限元软件建立全桥板单元模型进行纵向整体计算;介绍钢箱梁项推施工方案并对整个顶推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分析顶推过程中梁的受力性能。  相似文献   

18.
以丹阳市齐梁路上跨沪宁城际铁路、京沪铁路立交工程第七联(30+35+35)m连续钢箱梁采用拖拉施工为例,通过设计的整体支架体系,使卷扬机、滑轮组形成的施力系统与连续钢箱梁结构优点结合,研发了一整套连续钢箱梁跨铁路拖拉施工技术。该技术解决了现有连续钢箱梁顶推施工速度慢,增加临时辅助墩对铁路运营安全影响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结合安徽省宿州市淮河路上跨京沪铁路桥梁的设计方案及铁路营业线施工特点,介绍上跨既有铁路桥转体、预制架设、顶推方案的设计思路以及方案比较情况。  相似文献   

20.
燕山大学斜拉桥30m箱梁顶推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燕山大学斜拉桥跨越京秦电气化铁路顶推施工中的难点进行了分析,介绍了顶推方案的选择,同时对顶推施工工艺及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箱梁质量大、跨越铁路顶推时间短、混凝土箱梁允许悬臂值小等是顶推施工中的难点,文中对顶推的关键部位,箱梁与导梁的连接接头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