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车站因受环境的制约和建筑设计的要求,常需采用转换梁结构。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型钢混凝土转换梁在某城市轨道交通高架车站中应用情况,对结构方案比选、构件截面设计、指导规程选择及施工措施等进行了论述,提出型钢混凝土转换梁能够提高高架车站复杂结构关键部位的受力性能,满足特殊的建筑功能和造型要求,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徐爽 《广西铁道》2009,(3):8-9,11
介绍了武汉轨道交通古田二路高架车站的总平面、车站建筑、车站立面造型、无障碍等建筑项目的设计原则及具体布置。并以该车站设计为例,阐述了城市轨道交通高架车站设计的一般原则及高架车站建筑设计的常见形式。同时,提出了建设城市轨道交通要注意的事项,并指出采用城市高架轨道交通,是解决城市道路堵塞和拥挤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深圳地铁3号线高架车站结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高架线路的增长比例更快.如何在高架车站的结构选型和设计方面取得优势,将高架车站对城市空间的影响降到最低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深圳地铁3号线工程和其他城市地铁建设经验,对高架车站常用结构方案及设计要点进行分析和研究,为类似高架车站设计提供参考.研究结论:根据深圳地铁3号线“建桥一体化”高架车站结构受力特性,采取针对性的结构设计措施和验算手段,可以对该类结构特点扬长避短,满足轨道交通对高架车站结构安全性和乘客舒适性要求.  相似文献   

4.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线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针对深圳地铁3号线高架线路比重大的特点,提出高架线路应重点研究的几个课题,以解决高架线路设计关键技术问题。研究方法:结合城市规划、高架线周边环境、结构体系等进行综合技术对比分析。研究结果:通过深圳地铁3号线高架线路设计中对高架桥梁、车站站台型式、减震降噪等课题的研究,探索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线路设计的经验和相关技术措施。研究结论: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梁的选型除满足结构受力要求外,还应结合城市规划、城市景观统一考虑,通常应选择箱形梁。高架车站站台的型式从运营、体量等方面考虑,一般宜选择岛式站台。高架线路的减震降噪要从结构、轨道、声屏障等方面采用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5.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车站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城市轨道交通几种高架车站的结构形式及其适用条件,评述减小高架车站振动和基础沉降的结构措施。  相似文献   

6.
规范规定混凝土现浇式框架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是55 m,城市轨道交通高架车站纵向长度一般均超过了该限值。目前国内有设缝和不设缝2种解决方法,但没有较为详细地研究论证。结合南京宁和城际轨道交通一期工程典型高架岛式车站,研究了设缝与不设缝2种车站结构布置方式,在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及温度作用下对车站结构的受力影响差异,得出对设计有指导意义的结论,可以为业界提供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重庆市轨道交通环线隧道通风系统的设计研究,结合山地城市地形地域的特征,综合分析轨道交通制式区间隧道通风系统的设计重难点。针对深埋地下车站隧道风机房布置、大断面暗挖区间通风量计算、地面及高架车站与隧道区间结合部位处理、隧道通风及烟控模式等问题进行梳理,归纳总结了山地城市轨道交通区间隧道通风系统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8.
结合工程实例对城市轨道交通高架车站站台机电系统的几种安装方式进行综合比较,分析了综合吊架安装方式的必要性与合理性,阐述了综合吊架与雨篷结构一体化设计的创新理念,介绍了综合吊架与雨篷结构一体化的设计方法,为高架车站机电系统及雨篷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高架车站结构进行系统的调查和分析,按照车站结构的受力特性,结合车站建筑、设备的功能和要求,将高架车站分成"桥-建"结合和"桥-建"分离两大类。而"桥-建"结合方式又可细分为4种结构,即:纯桥支承式、以桥为主式、以建为主式和纯建支承式4种,可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适用条件,在具体工程中选用。此分类方法不同于现行的地铁设计规范分类,是对新发展并实施的高架车站结构形式的概括和总结,并对现行规范提出补充和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对城市轨道交通"建桥合一"车站高架结构如何利用桥梁设计有关规范和建筑设计有关规范进行设计,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介绍。结合深圳某高架车站,就其构件的规范取用、荷载分类、受力分析、计算模型及结果分析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通过简述个别桥墩及基础的设计计算,说明城市轨道交通高架车站及高架区间下部结构的结构受力特征和设计计算要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南京地铁东井亭高架车站为设计实例,对城市轨道交通高架车站在荷载取值、工况及内力组合、结构计算等方面的特殊性进行了分析,为同类工程的结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车站应结合地形、环境和换乘特点 ,组织好人流 ,使之切实成为城市整体交通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车站多采用传统的长悬臂梁托换结构体系,使得车站外观粗重厚实,内部空间狭小零碎,不利于车站建筑造型设计及功能优化。对传统体系方案与自平衡悬吊体系方案进行综合比较,分析了传统体系的局限性,阐述了自平衡悬吊体系的合理性和优越性。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利用自平衡悬吊体系的特点进行车站建筑造型及功能设计的具体方法,重点对结构的最不利控制点进行优化。提出从最初的建筑概念设计阶段着手,带动所有专业,全面优化车站设计的理念。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城市轨道交通的高架车站应与人行过街天桥统筹规划,配套设置。分析了高架车站、过街天桥的3种设置形式,即分离式、贴邻式和一体式;强调了应结合具体情况、应地制宜地选用。提出了高架车站与人行过街天桥的设计要统一考虑、着眼长远,要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6.
比较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和《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在高架车站设计中所用地震参数的异同,包括地震重现期、反应谱曲线构成、衰减指数等,得到《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对多遇地震下低烈度区软弱场地的地震作用提高最多,比《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约提高30%,比《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约提高80%。通过某场地条件下高架车站墩柱截面设计比较,得到《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比《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圬工量提高20%。  相似文献   

17.
赵亮 《科技交流》2005,35(1):89-94
阐述了国内第一座城市轨道交通独柱式大悬臂高架车站-上海市轨道交通6号线外高桥保税区车站的动力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独柱大悬臂的下部结构对车站整体结构的刚度影响较大,但该车站的抗震能力是有保证的.  相似文献   

18.
将车站分为高架车站、地面车站、地下车站3类,较系统地归纳出这几类车站与周边建筑结合的典型形式,并通过国内外案例说明各类结合形式的要点、效果及特点,使之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与周边建筑的设计者及决策者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规定,对于高架车站承受列车荷载的结构按《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抗震设计,非承受列车荷载结构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抗震设计。"建桥合一"的高架车站存在各规范对年超越概率、反应谱定义方式和参数取值以及强度验算指标规定不统一的问题,给设计工作带来困扰。结合工程实例,对多遇地震水平各规范应用中的设计水准以及强度指标相对安全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多遇地震情况下,《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设计水准以及反应谱峰值远高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在强度验算方面,以《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的容许应力为验算标准更为安全,并在工程实例分析中得到验证;地铁高架车站多遇地震水平的强度验算过程可简化为采用《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进行地震动输入、直接采用《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进行强度验算。  相似文献   

20.
对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高土壤电阻率车站的接地网设计方案进行分析。针对沈阳城市轨道交通9号线存在的高土壤电阻的车站,提出人工接地网与结构围护桩并联的接地网设计方案,从理论上详细论证该方案的可行性及效果,并在沈阳城市轨道交通9号线吉利湖街车站进行实际测量。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较大地降低高土壤电阻率车站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可以满足对接地网电阻1Ω以下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