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动车段(所)控制集中系统工程设计过程中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探讨,从合署办公场所设置、控制范围和操作终端设置、配套终端设置、与其他信号系统接口方式、与位置追踪系统结合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为今后CCS系统工程设计提供了积极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西安动车检修段检修厂房组合工艺方案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安动车检修段主要承担西北地区配属动车组的三、四、五级检修任务。动车段设计中检修厂房组合工艺设计是检修段的核心技术组成部分。为满足西安动车检修段所需检修规模和最佳工艺布局,通过多角度地对比和分析,分别讨论车体定位修和流水修两种工艺方案,对检修厂房组合布置进行详细研究,最终得出车体定位修方案是适应西安动车检修段特点的最佳工艺设计方案,实现对动车段用地的高效利用,提高动车检修能力,且预留了动车段远期发展条件。  相似文献   

3.
针对动车段内调车作业的特点,分析了动车段内设置调车防护系统的必要性。结合工程实际条件,对动车段内调车防护系统功能、原理、设计方案进行了论述,对于指导动车段建设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动车段(所)控制集中仿真测试平台是对动车段(所)控制集中系统(CCS)软件数据进行准确性验证、软件功能进行全面测试及评估的平台。动车组车号识别与定位仿真子系统作为该测试平台的一个子系统,具有录入动车组车列位置与车号信息、实现车号识别与动车组位置定位模拟等相关功能。针对该子系统在实验室软硬件联调成本高、周期长、无法自动联动等问题,设计研究了一套适用于CCS测试及演示的动车组车号识别与定位仿真子系统,分别从功能分析、结构设计、模块划分及实现4个方面进行阐述,论证该子系统能够满足不同动车段(所)CCS前期开发调试与测试目标,对进一步完善CCS系统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动车段(所)动车组调车作业以地面信号显示作为行车凭证,调车防护系统是为动车段(所)动车组调车作业提供有限防护的辅助系统,按照系统设备布置环境的不同,调车防护系统可分为室内集中式和室外分散式。主要对调车防护系统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技术方案、系统方案、技术特点、系统功能、验证与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6.
针对动车段(所)控制集中系统和位置追踪系统现有设计方案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优化,将现有位置追踪系统整合到动车段(所)控制集中系统中,有效解决了现有设计方案功能重叠、设备重复建设、接口复杂等问题,实现了站场显示与动车组位置的资源共享,在提升系统功能的基础上降低了建设成本及维护成本,为实现智能化铁路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动车段编组系统与CTC接口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车段车站是铁路局动车运营中的核心车站,动车的调度指挥、行走安排等诸多作业均在动车段完成。动车段使用编组站综合自动化SAM系统,动车段隶属的调度台使用分散自律调度集中FZy-CTC系统,实现CTC系统与SAM系统之间的接口,对动车段高效运行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介绍设置在车站监控室内的综合后备控制盘(IBP)的主要功能,探讨其紧急控制操作、安装后的调试方案以及工程实施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有动车段(所)控制集中系统现有追踪功能进行了优化,提出将位置追踪技术应用于控制集中系统中,将动车组定位与识别信息和控制集中系统相结合,实现了动车组位置追踪全覆盖,达到提升控制集中系统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动车段(所)调车计划的编制和执行效率直接影响到动车组检修质量和高速铁路服务质量。为提升动车段(所)检修作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动车组管理信息系统和动车段(所)控制集中系统紧密结合,从调车计划的编制、执行、反馈形成了业务闭环,为动车段(所)调度和车站值班员的业务提供了决策支持,降低了调车计划编制和执行的劳动强度,强化了调车作业安全管理和监控,提升了动车段(所)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1.
说明了图像检测技术在动车组故障检测上应用的必要性,在介绍目前成熟的客车故障轨边图像检测系统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动车组图像检测范围和动车组物理构造,对动车组图像检测内容进行分析。在详细描述了系统采用的关键技术后,给出了动车组故障轨边图像检测设备的设计方案,并对西安动车所系统的应用情况和故障进行了简单的展示,最后提出了未来动车组故障图像检测技术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BIM技术在西安动车段项目深化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论述动车段的主要功能,简明介绍西安动车段整体工程概况和DCDSG标项目室外综合工程的特点。由于该项目室外综合工程错综复杂,决定应用BIM技术进行深化设计来弥补传统工作模式的不足,以期达到提高各专业间沟通效率、节约施工成本和周期的目的。首先建立室外工程BIM模型,利用BIM技术强大的可视性、虚拟性和优化性,对图纸进行复核,及时发现图纸问题并纠正;然后进行碰撞检查计算和设计方案优化,降低施工阶段可能存在的返工风险,减少材料浪费。实践结果表明,BIM技术在本工程深化设计中优势明显,为推动BIM技术在站场类项目相关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基本思路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动车所调车防护系统为动车所内调车作业提供安全防护,其应答器设置及控制方案极其重要。针对存车线受动车存放需求、平交道位置影响,咽喉区受折返作业、差置调车信号机、道岔区段调车信号机等影响,提出不同情况下调车应答器组具体设置方案,这对规范中调车应答器设置进行了补充、明确;针对集中式和分散式调车防护系统这两种应答器控制方案,从系统差异、工程实施难度、产品可靠性、维护工作量、投资等方面进行比选,并提出两种方案的工程设计应用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动车所调车防护系统应答器设置及控制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银西线引入西安铁路枢纽方案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通过对西安铁路枢纽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的分析,结合西安铁路枢纽总图规划,按照"客内货外、客货分线、布局合理、近远结合"的原则,确定银西线引入枢纽方案为与西平铁路并行至乾县车站合场设站后客货分线引入,并重点研究了银西线客车引入西安站方案及动车引入西安北站联络线方案。  相似文献   

15.
动车段承担动车组高级修作业,是保障动车组安全可靠运行、有效延长动车组续航里程的重要设施,动车段工程设计是高速铁路设计技术的重要课题。在成都动车段工程设计中,基于既有路网规划,测算全路动车组检修数据,发现存在检修能力缺口,大胆提出需补强路网检修能力,增设成都动车段;根据成都枢纽布局特点,首次提出"两站一段"的段址选择模式,有效实现资源共享;总图布置充分考虑地形条件、工艺技术因素,避免与市政道路干扰;创新采用大量工程技术,比如转向架流水修采用"直线型径路流水修,关键工序双工位补强"方式,采用水泥搅拌桩加固库内地基方案等。成都动车段工程技术创新,完善了工程设计,积累了动车组检修技术经验,继承发展,为其他动车段工程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停车能力,南昌西动车二所1〜25股道分别设置具备列车阻挡功能的红蓝白信号机,同时每条股道合用一个发送器对G1、G2进行发码。针对场联发码电路和侧线股道发码电路设计方案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优化方案,为今后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特殊的车站电码化场景中动车组列车存在错误接收电码化信息的问题,严重时会导致ATP制动停车事故。从机车信号信息传输原理出发,结合实际案例,从电码化设计方案、动车组自身特点等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主要原因是电码化方案设计有缺陷、动车组空载自重轻、列车运行速度慢等。针对各种原因,分别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最后着重从改进电码化设计方案的角度给出解决方案,并提出不同方案的选用建议。  相似文献   

18.
北京动车段场站布局总体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结合北京动车段的设计实例,论述北京动车段的功能定位、作业流程,分析北京动车段段址选择各方案的优劣,同时结合设计方案的优化过程,论证北京动车段的车场布局方案,对于北京动车段内的各主要线路的选择及设计进行归纳总结,揭示了铁路动车段、所设计的核心及关键,提出了较为科学、合理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9.
以西安地铁3号线实际工程设计为背景,结合西安地铁1、2号线的区间工法应用情况,对不同工法的适应性及施工效果进行对比,着重论述3号线地下区间工法选择中的原则、控制因素及处理方法,并对盾构实施的部分关键技术进行探讨,以完善3号线地下区间的工程筹划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