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西宁北铁路货场毗邻西宁市多个商贸市场、产业园,物流需求旺盛,本次研究改造西宁北货场,提升其物流服务能力,对于加快西宁商贸、物流等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西宁北货场周边产业布局、既有物流服务功能及土地利用等多方面因素,对货场平面布置方案进行了综合研究比选。 相似文献
3.
4.
5.
青藏线格拉段目前能力基本饱和。根据拉萨铁路地区的现状布局,结合拉萨铁路地区规划和地区货运量预测及行车组织,根据近远期货流品类与流向方向,以及新建货场应满足存放取送的需求。结合既有设施的分布、地形条件与货物取送径路,提出拉萨西站货场的扩能方案,通过分析比较,最终推荐拉萨西站新货场采用贯通式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贺州市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中心城市,贺州区段站位于洛湛线与贵广线交汇处,由于两线牵引方式不同且贺州站作为贵广线补机点,如何解决好两线之间的交流,合理设置机待线,是贺州区段站平面布置的关键。研究结论:新建快速铁路引入在建区段站时,需要明确在建线路技术标准、在建工程实施情况、在建站作业需求,在充分利用已完成线下工程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废弃工程及设计变更。当区段站衔接不止一个线路方向时,车站优先考虑按线路分别分场布置,如果各方向之间存在交流,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必要的联络线。如果在建线路为单线铁路,还需考虑预留复线条件。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铁路货物运输的现状,提出了建设现代化货场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确立了建设现代化货场的运量依据;提出了规划铁路现代化货场应遵循的原则;提出了全路现代化货场在路网上的合理布局总体规划的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8.
9.
分析吉林铁路枢纽存在的问题,探讨建设吉林铁路枢纽中心货场的必要性,提出吉林铁路枢纽中心货场建设方案,最终推荐中心货场为新九站长春侧站外方案。 相似文献
10.
11.
以现代物流理论为指导,以处于物流结点位置的铁路货场为对象,结合目前实施的铁路货运改革,运用现代物流分析方法,研究铁路货场功能发挥与运营方式之间的关系.提出转变铁路货场运营方式的构想,并提出铁路货场转变运营方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乌海铁路地区新建货场的研究中,通过分析乌海市全社会货运量,逐层划分铁路承担的总货运量及铁路各线站所承担的货运量,确定乌海北站货场承担的货运量;结合乌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工业产业规划等市政相关规划,分析货场周边道路运输等货场建设外部条件,以及以铁路货场为中心的物流园整体规划设计、货场作业办理流程及货场到发货物的流线设计等内部建设条件,为相关货场项目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孟寒松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2021,(6):26-30
通过对深圳城际铁路预期的运营模式和调度指挥需求的分析,确定系统设计目标,并以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的调度指挥系统为原型,探讨深圳城际铁路调度指挥系统的总体技术方案和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14.
针对铁路货场作业的信息化现状,提出铁路货场信息化系统设计目标,阐述铁路货场信息化系统的货调管理、装卸作业管理与质量监控、专用线管理、货运服务体系4个功能模块,提出铁路货场信息化系统设计结构,包括接口系统、货运基础作业系统、货运安全监控信息管理中心、客户服务、统计查询等。 相似文献
15.
铁路货场运用条码化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货运作业的集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目标。通过阐述货场条码化管理信息系统,从货物管理条码化,货区、货位管理条码化,货车管理条码化,作业人员管理条码化,客户管理条码化,作业流程条码化等方面,分析货场条码化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针对条码化管理模式下货物发送和到达的作业流程,结合沈阳铁路局四平站实施货场条码化改造试点,提出实现货场条码化管理信息系统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铁路货场重金属矿石运输会对货场土壤造成污染,通过实验分析了铁路土壤污染状况,介绍了土壤污染的危害,对目前国内外的土壤修复技术进行了总结。根据铁路货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铁路货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17.
针对铁路贷扬作业的信息化现状,提出铁路货场信息化系统设计目标,阐述铁路货场信息化系统的货调管理、装卸作业管理与质量监控、专用线管理、货运服务体系4个功能模块,提出铁路货场信息化系统设计结构,包括接口系统、贷运基础作业系统、货运安全监控信息管理中心、客户服务、统计查询等. 相似文献
18.
由于煤炭需求急剧增加。一批大型现代矿井及与之配套的铁路煤炭装车站的建设(或扩能改造)势在必行.定量漏斗仓装车系统是提高装车能力,进而提高铁路机车车辆运用效率的必要技术装备.由于装车效率与定量漏斗仓装煤线在站场平面布置中的位置密切相关,为此结合岢瓦线魏家滩装煤站设计。对定量漏斗仓装煤线在站场设计中的平面布置方式进行研究,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9.
20.
研究目的:研究合理的平面布置图形以适应极度困难的地形条件;解决新建太中银线和既有包西线在绥德站的交换车流问题.研究结论:通过对具体影响因素分析研究,最终确定了绥德站的平面布置:太中银线和包西线按照方向别引入绥德站,在站内包西线外包太中银线.本车站布置方案很好地解决了太中银铁路和包西铁路的交换车流问题,如太原至包头方向,中卫至西安方向的交换车流,同时也使设计更加规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