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成都地铁5号线为满足车辆调度需求,在九兴大道站小里程端采用左线盾构隧道与右线大断面浅埋暗挖隧道的双线并行布设方案,双洞净距2.9m。本文以该超小净距隧道为背景,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隧道开挖时地表沉降规律及夹层土体应力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无论何种开挖次序,先行隧道的开挖均会导致后行洞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曲线向先行洞偏移并有所增大;由于左线小断面盾构隧道施工扰动理论上较小,因此先施工右线大断面浅埋暗挖隧道后再进行左线盾构隧道的施工顺序更为合理;先浅埋暗挖后盾构隧道施工造成的地表沉降值在两洞中间区域略小于先盾构后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双线隧道通过后地表沉降槽呈现出"U"形状态,盾构隧道的通过造成地表沉降影响范围增加了约1/4;双线开挖过程中中间土体在浅埋暗挖隧道一侧受施工的影响更为明显,应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随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速,浅埋暗挖法地铁隧道修建作为发展地下交通的重要手段。为研究浅埋暗挖隧道成拱效应,本文以青岛地铁工程的修建为研究对象,通过复变函数法弹性解析解及围岩应力和位移解析解计算围岩压力反推拱顶可承载厚度;通过拱盖变形量反推隧道拱盖承受的上覆荷载,进而说明在浅埋隧道也存在"成拱效应"。本文采用理论推导和数值模拟方法对浅埋暗挖隧道成拱效应进行模拟分析,并结合某车站现场实测数据进行说明。研究结论:(1)浅埋暗挖隧道围岩自身能承担上覆地层80%多的荷载,证明硬岩地层浅埋暗挖大跨车站也存在显著的自成拱效应,在设计与施工中需重点考虑;(2)硬岩浅埋隧道在一定覆岩厚度条件下存在成拱效应,围岩承受了大部分载荷,初支承受的荷载很少,印证浅埋大跨车站成拱效应存在;(3)本文研究结果可为今后硬岩地区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并为类似隧道工程的施工与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深圳市车公庙丰盛町地下商业街为工程背景,在分析各种辅助措施对控制浅埋暗挖隧道沉降作用机理的基础上,确定大跨平拱浅埋暗挖隧道的导洞合理开挖宽度和施工工法,并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M IDAS模拟隧道的动态施工过程。通过分析计算结果,总结出隧道的地面沉降规律,并对影响多跨浅埋暗挖隧道地面沉降的因素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比较。通过对比分析预加固措施控制地面的沉降效果,提出大跨平拱浅埋暗挖隧道地面沉降控制技术的要点。  相似文献   

4.
以色列特拉维夫"红线轻轨"工程东标段盾构双线从Depot车站始发到EM Hamoshavot车站接收,盾构始发间距仅为0.69m,拱顶埋深约5m。针对此浅埋微间距隧道盾构始发施工,从洞门密封、地下连续墙与中隔墙浇筑、推力计算、降水等关键技术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洞门密封环和Bullflex止浆袋技术有效解决了洞门密封的问题,中隔墙的设置可以防止后行隧道对先行隧道产生不利影响;合理计算并设定盾构掘进参数,可有效降低浅埋隧道在掘进过程中引起的地表变形。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机械预切槽法因其结合盾构的盾壳保护开挖理念和新奥法处理复杂地层的自由灵活理念,在土砂等极软弱围岩地质条件、城市特殊复杂环境近接施工或以上因素复合形成的复杂困难工程条件下具有显著的优势,可以较好地保障隧道施工的安全,同时也是机械化施工的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隧道施工方法。本文结合福平铁路新鼓山隧道下穿福州机场高速公路的浅埋暗挖段,对隧道预切槽法施工在软弱地质下浅埋暗挖下穿通过道路的城市环境应用进行设计与分析,提出该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论:(1)预切槽法可以应用于浅埋暗挖、下穿道路等特殊隧道段落的施工;(2)在浅埋、软弱、近接等特殊条件下,预切槽法形成的预筑拱作为超前措施,较常用的管棚等技术手段,对控制地表沉降、保证施工安全有更显著和可靠的作用,具有更大的安全性;(3)本研究结论可为类似工程条件的隧道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在建的沈阳地铁十号线塔湾街站—淮河街站区间折返线暗挖段与单线盾构区间净距仅5.45 m,暗挖大断面结构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二者为小净距隧道。为研究小净距隧道施工之间的相互影响,本文针对先开挖折返线暗挖段与先施工单线盾构区间两种工况,选取了一典型断面作为计算模型,运用FLAC2D数值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两种施工顺序下结构受力、管线及盾构管片位移变化。结果表明,先行开挖暗挖段再施工单线盾构区间可最大限度减少二者之间的不利影响,保证地铁区间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广州地铁五号线区庄站C风道初期支护的设计情况。作为浅埋暗挖隧道成功实施的一个案例,本文就暗挖隧道的两种计算方法:荷载-结构法和地层-结构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还对浅埋暗挖隧道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案、施工过程及问题分析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8.
北京地铁10号线北土城站—安贞门站区间三联拱隧道穿越粉质黏土和中粗砂地层,采用浅埋暗挖CRD工法施工.中洞先行开挖。然后开挖两侧隧道,分部衬砌,施工过程中受力转换复杂,分部沉降对地层影响大,通过采用合理施工方法,信息化调整支护参数。确保了结构的安全稳定,解决了复杂受力结构浅埋隧道开挖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西南山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高速铁路隧道难免会下穿溪流河谷,隧道浅埋暗挖下穿河谷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在设计中也有很多技术性问题。本文以贵广铁路重点工程岩山隧道下穿八匡河段的设计为工程背景,对隧道浅埋暗挖下穿季节性河谷设计关键技术展开研究。研究结论:(1)浅埋暗挖下穿季节性河谷主要风险有地表水大量涌入隧道突水突泥、暗挖隧道坍方、隧道衬砌结构上浮三部分;(2)采用由咬合桩、压顶梁、压顶抗浮板、框架内注浆加固岩体与全封闭衬砌组成门式封闭结构体系,可大幅降低施工风险且结构安全可靠;(3)先封后挖的施工工序和有效的风险控制预案,可保证下穿施工安全、工程风险可控;(4)研究成果可应用于类似的隧道下穿季节性河谷地段工程设计及施工。  相似文献   

10.
浅埋暗挖大跨地铁车站群洞隧道施工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浅埋暗挖超大跨地铁车站施工为例,介绍了大断面群洞隧道施工及控制技术,其采用的长管棚与小导管超前支护与中洞法开挖支护方法有效地控制了地层变形,结合施工全过程的非线性仿真及施工信息反馈,研究了群洞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拱顸下沉的规律,研究结论对大断面浅埋暗挖隧道设计、优化施工顺序、指导施工组织及施工控制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结合郑州地铁电力隧道工程,重点阐述了浅埋暗挖法的具体方案。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采用格栅钢架及取消锚杆仅用锁脚钢管的改进措施。对施工中遇到的涌水险情和路面沉降及时进行了处理。总结了粉质黏土层中浅埋隧道暗挖的施工经验,并结合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印证了浅埋暗挖施工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金沙洲隧道出口暗挖段地处粉质黏土、淤泥质土、岩溶发育等不良地质,由于工期紧迫,在浅埋暗挖大断面隧道快速施工中,采用了超前地质预报、"H"注浆超前预加固、下穿煤气管道、隧道涌水处理等关键技术,使隧道安全顺利贯通。  相似文献   

13.
大直径管幕超前支护在市政隧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成都成华区致力路工程为例,重点介绍在市政繁忙道路隧道中采用大管幕超前支护技术的设计与施工效果。致力路暗挖段隧道下穿既有铁路线,与既有线平面交角为75°,隧道拱顶埋深为1.0~6.2 m,暗挖隧道部分采用Φ299 mm大管幕超前支护,隧道顺利通过浅埋段,对城市道路和居民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保障了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4.
浅埋暗挖小净距隧道应力集中现象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究目的:小净距隧道暗挖施工中,由于邻近导洞之间土柱应力集中,影响其安全状态和邻近后行隧道的施工,并影响到先行隧道的安全,严重的还可能造成周边建筑物、地中管线等设施的破坏。因此,对浅埋暗挖小净距隧道应力集中现象进行分析,对保证施工安全十分重要。研究结论:本文结合宣武门车站小净距群洞暗挖施工,通过实测数据分析应力集中现象,量化了群洞施工时中间土柱的应力应变效应,分析了土柱沉降规律、土压力变化特征,监测结果显示:(1)相邻导洞中土柱体中间部位沉降值最大,达到-14.8 mm,是其他区域的1.1~2倍,土柱体的沉降与土压力的关系和理论分析吻合,表明该部位产生明显的应力集中;(2)后行隧道对先行隧道产生微小的拉力作用。同时,按照开挖面与监测点的距离,对土柱沉降规律和土压力变化规律进行阶段划分,为采取措施降低应力集中现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浅埋暗挖双连拱隧道施工力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北京地铁13号线东直门区间地层复杂松散,隧道设计采用了双连拱形式和浅埋暗挖的施工方法。文章采用有限元法对该区段隧道施工过程进行力学模拟计算,得出浅埋双连拱隧道施工过程中周围土体的应力情况和变形情况,为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北京地铁九号线浅埋暗挖区间隧道下穿马草河为例,浅谈区间隧道在砂卵石地层中穿越河流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7.
胡方田 《铁道勘察》2006,32(2):54-55
以正在建设中的北京地铁10号线工程暗挖隧道为例,叙述了浅埋隧道穿越人行天桥施工的可行性,分析结果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石雷 《铁道建设》2006,(4):36-43
介绍深圳市中信地下商场超浅埋暗挖大跨度隧道过不良地质地段的开挖与支护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9.
城市浅埋暗挖地铁隧道沉降控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按地面建筑物沉降、地面沉降变形的不同要求对沉降控制问题做出分析,给出相关的控制基准值经验公式。结合南京地铁鼓楼站—玄武门站区间具体情况,对浅埋暗挖隧道地表及建筑沉降进行细致监测,并根据现场实测数据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阐述在设计及施工浅埋暗挖地铁隧道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20.
以北京地铁奥运支线起点(熊猫环岛站)区间隧道下穿健安桥的设计与施工为背景,分析浅埋暗挖隧道穿越地面结构物施工如何有效地控制沉降,探讨施工时应注意的关键环节和采取的措施,以此作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的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