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依托郑州航空港迎宾大道与郑渝高速铁路(郑万段)立交工程(51+48.5)m T形刚构箱梁转体施工,结合该桥上跨设计时速350km的郑万高铁、纵向长度不完全对称、转体重量达20000t,且桥面横向宽度由标准38.85 m渐变至47.47m的超宽异形结构形式,研究特殊工况下T构转体系统设置及安装、转体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重点阐述不等宽、不等跨的不对称转体结构施工精度及平衡度控制的应对措施,总结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特殊条件下上跨高铁不对称桥梁T构转体施工技术,为以后类似桥梁建设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结合新建铁路滹沱河特大桥跨京广线(80+128+80)m连续箱梁转体施工中预先完成的2个转体T构,分别用25 min和28 min,在一个天窗时间内圆满实现对接。本文对桥梁平转体系的构成和施工关键技术进行探讨分析,可为类似桥梁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考虑到转体施工连续梁桥临时支座设计时一般没有考虑扭转的影响,对临时支座的抗扭受力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公式推导,进而保证临时支座在转体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以商合杭(商丘—合肥—杭州)铁路太和特大桥跨漯阜(漯河—阜阳)铁路(60+100+60) m连续梁桥为例,考虑转体角加速度的影响,介绍了临时支座的设计和抗倾覆稳定性验算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
结合某铁路联络线上跨京沪高铁2×56 m转体T构的设计成果,简述高速铁路转体T构的设计过程及要点。  相似文献   

5.
济南绕城高速公路二环线东环段项目跨胶济铁路立交桥采用两幅T构箱梁(2×80 m T构与2×60 m T构)平行同步转体结构形式。根据高速公路项目结构特点、施工组织及管理模式,针对性地开展BIM建模、模型深化应用及部署BIM管理平台。通过BIM技术的综合应用,提高项目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协同化管理水平。本文结合跨越铁路转体桥高速公路工程实际BIM技术运用案例,在施工过程中以解决现场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从技术建模与管理平台搭建探讨BIM应用价值,为今后转体桥运用BIM技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云湛高速公路上跨茂湛铁路主桥采用双幅同步转体施工(2-75)m挂篮悬臂浇筑预应力混凝土T形刚构。对该桥主体结构、平行转动体系结构的设计进行计算分析,为同类桥梁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介绍某铁路2×72 m转体T构的结构设计。针对600 m半径的特殊情况,采用BSAS平面计算程序以及专业有限元软件MIDAS,分别建立了平面模型与空间模型,对该桥上部结构的整体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比。另外,采用midas FEA软件建立上球铰局部应力分析模型,对转体结构的受力情况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本桥上部结构及转体结构设计比较合理,半径较小的转体T构,横向偏心较大时,将转动中心置于整体结构横向偏心位置上,再进行称重平衡试验,可有效地保证转体结构转体过程中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大纵坡弯斜桥梁水平转体施工转盘工艺革新与安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军 《铁道勘察》2007,33(5):83-85
贵州崇遵高速公路楚米Ⅰ号大桥主桥为(2×55 m)T形刚构,采用转体法施工。施工中对传统的水平转体转盘设计进行了适当的技术改进,将四氟蘑菇头改为大直径改性四氟滑片,同时改变上盘安装设计为下盘嵌入,给转盘施工带来诸多便利。  相似文献   

9.
为保证高铁运行安全并减少对铁路运营的干扰,上跨高铁桥梁大量采用转体法施工。依托迎宾大道上跨郑万高铁立交T形钢构桥转体工程,结合该桥超大吨位+超宽的结构形式,详细介绍了T构水平转体施工中基础处理、转体体系安装、转体施工技术和质量安全保证措施,提出一种特殊条件下异形T构转体施工方法和操作注意要点,总结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特殊条件下上跨高铁桥梁T构转体施工工艺,为以后的类似桥梁建设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大西客专临潼东联络左线特大桥上跨郑西客专、包西铁路何临联络线等三条既有铁路。本文针对现场具体条件,提出了(64+68+64)m连续钢箱梁顶推施工,(45+72+72+4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转体施工,一联56 m+一联72 m钢筋混凝土T构转体施工的桥梁方案,并进行了详细的比选,最终选择了对铁路运营安全影响最小,施工风险最低的(64+68+64)m连续钢箱梁顶推方案。  相似文献   

11.
大西客专临潼东联络左线特大桥上跨郑西客专、包西铁路何临联络线等三条既有铁路。本文针对现场具体条件,提出了(64+68+64)m连续钢箱梁顶推施工,(45+72+72+4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转体施工,一联56 m+一联72 m钢筋混凝土T构转体施工的桥梁方案,并进行了详细的比选,最终选择了对铁路运营安全影响最小,施工风险最低的(64+68+64)m连续钢箱梁顶推方案。  相似文献   

12.
转体桥施工是桥梁结构在非设计轴线位置完成后,利用转盘设施,将桥梁结构整体旋转就位的一种施工方法。结合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西段跨成灌高铁双幅2×75 m预应力混凝土T型刚构转体桥实例,针对跨高速铁路、大吨位、双幅同步转体等特点,从转体相关计算、临时设施、转体设备、称重配重、转体实施、测量控制、安全防护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总结了该施工方法的经验,对类似桥梁的施工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桥梁转体施工工艺是在深山峡谷、悬崖陡壁及跨线等情况下桥位上架设桥梁的有效方法。以新建郑万铁路河南段(73+73) m无合龙段T构桥上跨京广客专施工为例,介绍其总体施工方案,研究箱梁大节段施工、球铰设计及安装、平衡配重、牵引转体等施工关键技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在上跨既有线时通常采用墩底转体法施工,墩底转体法存在对路基扰动增大,防护工程量与止水工程量大;转体重量大,转体结构加工、运输、安装难度大,转体的重心较高,转动过程中对既有铁路安全风险大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张呼客专怀安站特大桥采用(60+100+60)m悬臂现浇+墩顶转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上跨京包铁路,通过对墩顶转体工法中的球铰安装、称重配重、转体前、中、后期安全稳定、顶梁装支座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总结阐述了施工技术细节,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5.
武黄城际铁路在武汉市余家湾车站附近采用T构上跨京广上下行铁路。该T构地处复杂岩溶地质地区,3个墩离京广上下行线路很近,且T构跨度很大,处于反弯曲线上,安全风险极高。T构施工采用转体施工工艺并取消合龙段,即先在京广上下行线路之间平行于京广线路方向完成T构全部结构施工,然后根据磨盘转动原理,利用千斤顶牵引钢绞线,将T构转动到设计位置。本T构通过采用转体施工工艺,如期、安全顺利地完成了任务,确保了京广铁路的运营安全。我国基本建设正处在迅速发展阶段,今后跨越铁路的施工必将越来越多,无合龙段一次转体到位的施工方法将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北京地铁14号线跨丰沙铁路节点桥位于右线曲线半径为470 m的曲线上,桥梁主体结构为84+84 m的T构。桥梁转体跨度71+71 m,转体重量7 130 t,转体时球铰中心相对下盘中心向曲线内侧预设偏心1.152 m,转体角度33.46°,桥梁的转体半径和转体跨度在轨道交通转体桥梁的设计和施工领域均为国内首创。比选桥梁方案,从针对桥梁上部结构的非对称主体结构设计、下部结构预偏心设置、施工合拢段位置的选择、施工时对既有铁路线的防护等多方面进行论述和详细介绍。结果表明,通过上部结构非对称设计和转体结构预设偏心,有效地保证了小曲线半径大跨度桥梁转体施工时的平衡和稳定性,大大降低了施工风险。  相似文献   

17.
双幅同步转体法施工大吨位T构桥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天津集疏港公路一期工程上跨津山铁路北塘编组站立交,考虑到工程施工对既有铁路运营的影响,以及成桥后对铁路周围景观的美化,主桥采用两幅(65+65)m的预应力混凝土T形刚构设计,结合双幅同步转体法施工方法,对结构设计及转体工艺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跨京沪铁路曲线转体T型刚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宿淮线跨京沪铁路特大桥转体T型刚构的工程概况,参考我国已建转体桥梁实例,对转动结构的下转盘、球铰和上转盘的关键技术、T型刚构转体的应力、偏心、施工及成桥的最不利状态进行抗风屈曲等进行研究,得出一套完整的转体结构设计所需的计算项目和检算方法,为此类桥梁积累一些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9.
结合左黎高速上跨阳涉铁路立交桥工程实例,介绍了转体桥在转体前对转体T构两端称配重的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工艺、施工方法,以及施工工程中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了转体顺利完成,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T形刚构桥双幅同时同步转体施工,要求双幅同时同步转体同时启动,转体过程中速度相同,转角相同,文章介绍了T形刚构大型悬臂梁双幅同时转体桥施工控制技术,及转体施工中各工序的作业注意事项,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