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乌鞘岭隧道6号斜井工区反坡排水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乌鞘岭隧道6号斜井工区的反坡排水方案的设计和施工,介绍了反陡坡排水的设计、施工、设备选型、管理及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2.
米拉山隧道斜井设计为10%反坡,施工过程中出现大量涌水,最大水量达38 600 m~3/d,现有排水技术需跟随掌子面频繁移动,或将排水设备吸水口直接置入水中,无法将吸水口延长;排水设备前移过程中,容易造成水泵铸铁件损坏、电缆受伤、管道连接漏水等不利因素,修复过程缓慢,容易引起积水过大淹没工作面,影响施工进度。根据现有反坡排水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既有反坡隧道排水方面的经验,针对高海拔长大隧道施工中所遇到的排水难点进行了深入研究,进一步优化了施工方案和工艺流程,研发了负压排水装置,提出了负压排水工艺,排水设备固定在离掌子面一定距离处,只将吸水管跟随掌子面延长,减少了设备移动时间,取得很好的工程效益。米拉山隧道反坡排水施工实践证明该发明和工艺可有效解决长大隧道的反坡排水施工问题。  相似文献   

3.
针对客运专线隧道大断面的特点,总结大断面隧道施工关键技术,提出客运专线大断面隧道施工关键控制点,包括支护参数、地质超前预报、主要开挖方法、不良地质段的塌方预防方案、检测及防排水质量控制等。  相似文献   

4.
TBM法施工长大斜井是煤矿建井领域的一项新技术,由于煤矿斜井坡度远大于城市地铁线路,且TBM或盾构长大连续下坡掘进时要穿越各种复杂地层,因此斜井反坡排水技术难度高,地下水风险大。结合新建斜井工程地质特点,在充分考虑TBM或盾构设备自防水的基础上,根据煤矿排水设计相关规定,通过计算分析,确定了高扬程水泵两级排水加中继水箱的斜井排水方案,得到了合理的管路参数。研究成果为TBM法成功应用于煤矿长大斜井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根据无碴轨道在路基面实施超高的要求,基于方便施工、简化设计的原则,经分析计算,合理地将直线及曲线地段路肩相对内轨面的高差统一为固定常数,提出不同超高条件下客运专线区间路基顶面具体参数。同时,在简要介绍直线地段线间各种排水方案的基础上,阐明选择原则及建议方案。曲线地段线间排水的集水井方案,提出采用小汇水面积暴雨径流公式推理排水管管径与集水井间距的计算方法,并提出采用硬质聚氯乙烯(PVC U)管时管壁厚度计算公式及变形等检算要求。对双块式无碴轨道技术条件下,区间路基顶面超高形式、不同部位排水技术方案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长斜井条件下正洞多工作面施工组织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乌鞘岭隧道8号斜井同时施工多个正洞工作面时的施工组织,对设备配套、技术方案、通风保障、排水措施、行车调度、施工用水及高压供风的保障等方面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7.
以长春地铁一号线卫星广场~南环路区间左线盾构冬季始发施工为例,介绍了高寒地区盾构法始发施工方案及施工要点,提出了掘进施工准备方案与施工参数,重点阐述了盾构机本身的保温始发措施及其配套设施维护。通过对盾构设备的加强维护及对地铁车站的三层场地的保温布置,成功解决了高寒地区冬季地铁盾构始发施工的难题,保证了盾构机顺利始发掘进。  相似文献   

8.
大路梁子隧道在施工中遇到多种地质灾害,通过分析该隧道遇到超大涌水时,排水施工可能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对主要技术方案进行了论证和经济比选,最终选择了较为经济的排水施工技术,提出了隧道排水施工的要求和体会,为隧道施工涌水的处理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9.
长大富水隧道施工过程中涌水风险高,工期紧张,对排水能力要求高,辅助坑道设置方案及排水方案对隧道施工及运营有着重要影响。根据正盘台隧道的工程特点及涌水涌渣情况,结合排水需求,合理地选择辅助坑道设置方案,采用辅助坑道为正洞,增开工作面,实现"长隧短打",同时充分利用辅助坑道进行可控式排水、洞内储水仓、中心排水管分流等创新设计。多辅助坑道与正洞排水系统一起形成了立体式多径路的排水系统,有效降低了涌水淹井风险,保障了隧道工期,减轻了正洞防排水压力,可为类似工程的排水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隧道施工中,合理的堵水施工方案,是解决隧道施工排水主要方法,既可解决施工排水问题,又可确保隧道到达不渗不漏。本文以吕梁山隧道为例,介绍了隧道堵水的施工工艺、技术要求及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1.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软土地区集装箱场区地基采用强夯联合真空排水的地基处理方法。根据场区工程地质条件、技术要求、通过不同地基加固方案经济比较确定该方案的可行性。此外,还介绍了如何通过强夯、真空排水试验,确定强夯及排水参数。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隧道洞身施工及运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排水问题,以叙永至毕节铁路、西安至成都高铁、改建成都至昆明铁路隧道工程为工程依托,采用理论分析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隧道洞身排水设计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隧道洞身排水应根据不同环境条件进行设计,基于不同环境条件,提出5种排水系统设计方法,分别为盲管+沟槽排水方法、侧沟连接排水方法、集水廊道排水方法、过水涵洞排水方法及泄水洞排水方法。盲管+沟槽排水方法适用于一般地段,侧沟连接与集水廊道排水方法适用于地下水单侧集中出水地段,过水涵洞排水方法适用于隧底施工揭示岩溶过水通道地段,泄水洞排水方案适用于隧道沟槽排水能力不能满足需求的地下水强烈发育地段。5种排水方法各有优缺点,隧道排水设计应根据环境条件、投资大小、排水效果等综合比较,选择其中最合适的排水方案。  相似文献   

13.
隧道施工涌水处理方案及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隧道工程涌水是施工中常见且容易造成严重后果的灾害之一,不仅影响隧道工程建设的正常施工,还会波及到隧道建成后的安全运营。此文以某特长隧道工程施工涌水为例,针对工程特点和施工组织设计。论述涌水处理方案及具体排水工作方式。并依据涌水处理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即抽水设备台班单价分析、抽水台班数量分析、某一段抽水总台班及费用分析,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江晓霞 《铁道勘察》2007,33(4):100-102
对目前高速公路路表排水方案存在的弊端及改进措施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广东省某高速公路排水设计工程实例,提出优化集中排水、优化分散排水两种设计思路。对几种优化排水方案的效果及工程造价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大坪里特长隧道的设计理念、技术标准,主要施工项目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同时对影响特长隧道施工的通风、排水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杨林隧道最大埋深450 m,全隧富含基岩裂隙水、构造裂隙水、局部岩溶水等地下水,大部分区段经地质勘测出水量为88.31 m3/d·m。隧道施工防排水难度大、危险性高,高水压对隧道运营威胁严重。通过施工过程的堵、排结合方式解决施工及后期运营安全,设计过程以实际为出发地点进行计算,避免了盲目选取参数和设备。  相似文献   

17.
在建怀化—邵阳—衡阳铁路岩鹰鞍隧道所处地质条件恶劣、受F4断层破碎带影响严重。根据施工条件和实际揭示情况,提出了超前帷幕注浆方案,确定了先外圈后内圈、先上台阶后下台阶的注浆顺序和注浆参数,进而分析了注浆施工工艺流程,并对注浆机械设备进行了配置。实践表明,采用提出的注浆方案能够保证隧道围岩特别是F4大断层破碎带的稳定,并可保证隧道正常施工和人员安全。  相似文献   

18.
长大隧道大多穿越断层破碎带,很多属于强富水段,此时反坡排水就成为关键技术。以青云山隧道一号斜井为研究对象,根据现场地形标高等实际情况,对一号斜井反坡排水方案进行优化,将反坡排水变为顺坡排水,确保了隧道通过富水段及涌水时的施工安全,提高了施工进度,节约了施工成本,可为类似隧道的施工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针对新建兰渝铁路兰州—广元段多座隧道出现的二次衬砌渗漏水问题,通过现场专项检查、查阅资料等手段对渗漏水病害进行了分类,从工程地质环境、防排水结构设计与施工、防排水设施及衬砌完整性3个方面分析了病害原因。提出区域渍水及单点、线状裂缝渗漏水缺陷,衬砌环向施工缝渗漏水缺陷和止水带外露缺陷的整治措施,实施后治理效果明显,可供相关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20.
针对怀邵衡铁路岩鹰鞍隧道F4断层带涌水涌砂的隧道施工难题,主要运用FLAC3D进行数值模拟,根据实际地质情况确定断层带的隧道力学参数,结合现场设计方案建立以岩鹰鞍正洞、排水支洞以及迂回导洞在内的三维计算模型,确立了只进行正洞开挖与先修建排水支洞和迂回导洞再进行正洞开挖两种不同的计算工况。无排水支洞与有排水支洞两种工况计算的结果表明,先开挖排水支洞和迂回导洞再进行正洞开挖有利于隧道围岩的稳定性,保证施工安全。根据计算结果设计完成泄水分压,迂回绕行的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