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首先分析了铝热焊接头焊缝低塌的原因,然后通过现场试验测量初打磨后接头的最高温度、不同终打磨温度下焊缝中心低塌量以及接头冷却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分析初打磨轨顶焊筋的预留打磨量、终打磨温度对铝热焊接头焊后平直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焊接60 kg/m钢轨铝热焊接头时,初打磨后轨顶焊筋应预留1.3 mm以上的打磨量;终打磨温度越低焊缝低塌量越小,随终打磨温度降低焊缝低塌量减小幅度逐渐变缓,终打磨温度为300℃时焊缝低塌量较小,终打磨温度低于200℃时焊缝无低塌现象;采用"初打磨+终打磨"的打磨方式可避免铝热焊接头焊缝低塌,提高打磨效率.  相似文献   

2.
钢轨闪光焊焊接接头轨面横向裂纹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秦沈线17处钢轨闪光焊焊接接头轨面产生的横向裂纹,通过在伤损部位取样,分别进行洛氏硬度、金相组织和显微硬度等试验,结合焊轨生产的实际,分析裂纹形成原因。认为所检闪光焊焊接接头的裂纹起源于钢轨表面的白亮层马氏体组织,并在外力作用下扩展进入正常的珠光体组织区域,裂纹深度达到5mm。研究钢轨精磨方式与焊缝凸起之间的关系,得出:对矫直后具有明显焊缝凸起的焊接接头进行精磨时有可能因打磨中进刀量过大,引起钢轨局部机械热损伤,造成局部金属的急速高温和急速冷却,形成高硬度的脆性白亮层马氏体组织,是导致焊接接头轨面产生裂纹的根本原因。建议进一步研究钢轨焊接生产打磨工艺规范以及客运专线铁路钢轨的预打磨规范,避免钢轨及焊接接头出现马氏体组织。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钢轨闪光焊接头样品的超声波探伤检查和钢轨接头轨头受拉静弯试验,分析断口微观形貌和疲劳源区能谱、剖面显微组织和剖面形貌及能谱,提出钢轨接头焊缝未焊合缺陷构成疲劳裂纹源、疲劳裂纹扩展产生钢轨接头大面积核伤和钢轨闪光焊接头轨顶面下10~15mm附近容易出现焊缝未焊合缺陷等结论;提出铺设前对新焊接钢轨接头焊缝进行全断面超声波探伤检查、研究开发现场焊接接头热处理中频感应加热方式、优化焊接工艺参数和调整检验规则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100 m定尺轨焊接生产线的布局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钢轨的平顺性,除了延长钢轨定尺,减少钢轨接头外,在专业焊轨生产线上焊接长轨条是主要的方法,文章重点阐述厂焊钢轨的焊接工序、工位的布局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钢轨焊接是无缝线路施工的主要环节之一.目前中国铁路铺设的无缝线路,厂焊采用接触焊(即将25米短轨焊成250~500m长轨),现场联合接头焊接(现场将厂焊的250~500m长轨焊成设计长度)采用的是气压焊和铝热焊。厂焊接触焊接头无论强度、精度均能达到要求。现场气压焊接头受环境、气候、机具及人为因素影响,焊接质量不稳定.质量离散性很大。铝热焊接头因其焊缝是铸造结构,强度大大低于接触焊。  相似文献   

6.
客运专线无缝线路的钢轨焊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客运专线要求高质量的钢轨焊接接头,其外观质量严于常速铁路钢轨焊头;焊头质量与钢轨、焊接方法、焊工素质、焊轨生产管理诸因素相关。本文对不同焊接方法的钢轨焊头质量进行比较,提出线路上应优选移动式闪光焊焊接钢轨,并提出基地焊接长定尺钢轨的参考工位工序配置。  相似文献   

7.
《铁道知识》2010,(4):84-85
移动式焊接接头轨面硬化技术及设备 主要完成单位:沈阳铁路局科学技术研究所 钢轨焊接接头性能及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铁路运输的效率和安全。全长淬火钢轨在经现场焊接(移动式闪光焊、气压焊)后,钢轨焊接接头部位原有的硬化层消失.原有的强度和韧性降低.焊缝和热影响区原有的硬度指标也有较大程度的减少,形成硬度低落区。焊头轨面硬度下降会造成钢轨低接头,轨顶低陷日趋严重,将加大车轮和钢轨间的冲击力,从而缩短了钢轨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8.
钢轨铝热焊接应注意的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焊接材料质量、预热效果、操作人员水平等因素对钢轨铝热焊接接头质量的影响,以及几何误差不同、轨头宽度不等、寒冷气候等特殊条件下进行铝热焊接应注意的问题.对钢轨铝热焊接接头打磨预留量,以及打磨中出现"鞍形"磨耗、打磨发蓝、烧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以提高铝热焊接方法的效率及焊头质量.  相似文献   

9.
针对焊轨基地既有热处理设备存在的缺点,如定位精度低,结构稳定性差,电源装置综合性能差等,结合焊轨基地钢轨焊接接头焊后热处理设备的需求和长钢轨制造加工特点,提出智能化热处理设备的研发路线。详细介绍智能化热处理设备的机械结构、感应器、中频电源装置和智能化控制系统。智能化热处理设备投入应用后,能实现智能查找焊缝、调整间距和感应器姿态,实现了自动化操作。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中频IGBT电源,结合钢轨特殊断面热处理要求,设计可开合式双匝单股仿型感应线圈对现场移动闪光焊焊接接头进行热处理,感应加热线圈采用水冷,各附件温升合理。本套感应加热装置体积小,结构紧凑,可装置于四轴移动闪光焊机机头,装配出移动闪光焊机与焊后热处理一体机。本一体机可实现钢轨一次夹持完成焊接、焊后热处理两道工序,不仅有效减少现行设备体积,提高钢轨焊接工作效率,而且可实现钢轨全断面均匀加热,轨头和轨脚温差小于50℃。对焊后热处理接头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经该套中频感应正火处理装置热处理后的焊缝硬度和金相显微组织与母材匹配良好,有效细化钢轨焊接接头金相显微组织,提高了钢轨焊接接头的冲击吸收功。经热处理后的焊接接头力学性能指标符合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1.
延长大秦重载铁路钢轨使用寿命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大秦重载铁路钢轨伤损的调查和分析表明,钢轨及焊接接头伤损加大了线路养护和维修工作量,缩短了钢轨大修换轨周期。提出设置欠超高、科学润滑、采用热处理轨、提高轨道弹性、改善轨道平顺性、提高钢轨强韧性和纯净性、采用焊后热处理、研制新钢种、提高钢轨性能、采用新型热塑性弹性体垫板、加强钢轨打磨、及时治理钢轨不平顺和接触疲劳伤损等延长钢轨使用寿命的技术措施,现场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100m定尺钢轨闪光焊方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客运专线钢轨焊接采用基地焊(或厂焊),钢轨矫直、对中、精磨等手段齐全,可以有效保证焊接接头质量。25~100 m定尺轨在线上直接采用移动式闪光焊与基地固定式闪光焊比较,质量有一定差距。线上长轨条焊接可采用铝热焊、气压焊或移动式闪光焊(焊机带保压推凸功能)。100 m定尺钢轨焊接生产线应采用U形串列式布局,降低生产线长度,将生产线总长度缩短到1 000 m以内。  相似文献   

13.
采用固定闪光焊在工厂内焊接的长钢轨,用长轨车运输到现场并通过换轨施工上线后,固定闪光焊接接头外观平直度与厂内测量值存在差异。本文对2档喷风压力下设置的3组固定闪光焊接接头轨顶面平直度变化特点进行了研究,发现上线后焊接接头轨顶面平直度变化存在显著特点:焊接接头轨顶面平直度比厂内测量值小;喷风压力较大的接头轨顶面平直度减小得较慢;轨顶面平直度初始设置较为关键,初始设置较大的上线后减小得较快;大机打磨不会对接头平直度数值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介绍法国拉伊台克QP—CJ铝热焊的工艺特点,分析钢轨接头铝热焊焊接质量不合格的原因,提出调整两钢轨端头高低差、整修焊缝间隙、焊头金属打磨等焊接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并对关键步骤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5.
分析总结钢轨电渣焊接应用情况、技术特点、基本工艺参数及焊接难点。制定和完善钢轨电渣焊接技术方案,并进行焊接试验和接头取样力学性能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双管熔化极电渣焊和仿钢轨截面的水冷铜模具,并通过摆动保证轨底两侧熔宽,导致轨腰轨头无弧过程非常稳定,可稳定实现钢轨全断面一次成型焊接;钢轨电渣焊接头冲击功和拉伸性能都能达到TB/T 1632—2014《钢轨焊接接头技术条件》中闪光焊接头的冲击性能要求,但是略低于闪光焊接头,明显高于铝热焊接头;接头焊缝中心硬度略偏高,焊缝中心组织粗大;在两侧热影响区有2 mm左右的软化区。  相似文献   

16.
U75V钢轨连续闪光焊焊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焊轨生产中采用К190лк焊机焊接U75V钢轨,接头质量不稳定的工程实际问题,采用程控调压方式,对电流进行恒值控制,使钢轨焊接接头质量稳定,保证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7.
京津城际铁路设计采用100 m定尺钢轨基地焊接成500 m长钢轨,再用500 m长钢轨一次性铺设、焊接、锁定成跨区间无缝线路,引进Gaas80/580闪光接触焊轨机及配套的除锈、四向调直、精磨等成套设备,对100 m定尺钢轨焊接500 m长钢轨的焊轨生产线布局、焊轨流程及工序、质量控制要点等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8.
尹段泉 《铁道建筑》2022,(11):40-43
针对重载铁路岔区PG4钢轨产生轨端裂纹的问题,通过伤损钢轨及夹板宏观形貌观察和尺寸测量、断口表面宏观微观形貌观测、断口金相组织检验、伤损钢轨理化性能检验等试验分析裂纹类型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整治措施。结果表明:钢轨伤损类型为起源于钢轨端面的轨腰水平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钢轨端面存在马氏体组织;应对短轨接头端面进行打磨或者端铣处理,对短轨接头进行焊复,加强接头区域养护,综合整治接头病害,严格控制钢轨胶接绝缘接头作业质量,利用大中型养路机械作业恢复道床弹性,从根本上避免钢轨轨端裂纹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直读光谱仪、布氏硬度计对重载铁路钢轨铝热焊接头S形断裂件的断口微观形貌、金相组织、化学成分、硬度进行了检验分析。结果表明:铝热焊接头伤损属于起源于轨腰焊筋表面缺陷处的纵向裂纹引起的钢轨S形断裂;轨腰焊筋尖端表面存在大尺寸疏松缺陷是轨腰纵向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同时焊缝内部存在缩孔和大量疏松缺陷,降低了焊缝强度,促进了裂纹的快速扩展,最终导致脆性断裂。  相似文献   

20.
详细介绍美国钢轨原位修复技术的最新进展,通过对比不同的原位修复技术手段,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美国钢轨原位修复主要归纳为2类:焊接和轨头焊补;(2)焊接修复方式主要有宽焊缝铝热焊、普通铝热焊和低钢轨消耗闪光焊,铝热焊在应用范围和设备便利性上具有优势,但接头性能不及闪光焊,宽焊缝铝热焊接头存在更为严重的低塌和焊接伤损隐患;(3)焊补主要有铝热焊补和电弧焊补,铝热焊补可焊补整个轨头,电弧焊补更便于处理表层伤损,前者可应用处理轨头核伤或其他内部伤损,后者可处理轨头次表面的剥离掉块等RCF伤损。轨头铝热焊补技术是近年来美国TTCI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我国应在这项技术上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实现关键产品与装备的国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