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工程概述合肥站为合武、合宁线的始发终到站,同时既有淮南线通过绕行线接入合肥站。合蚌客运专线(简称合蚌客专)引入合肥站引起合肥站站场改造及合武、淮南线改线。主要改造内容包括:站内插铺4组道岔;合武绕行下行线进站信号机ST外移、区  相似文献   

2.
<正>4月10日,满载60辆3 000 t货物的86320次焦炭始发直达列车从七台河站驶出,奔赴苏家屯站。这趟定点、定线、定车次、定时、定价的货运列车开行,成功打通了一条焦炭快速运输通道。近年来,"煤城"七台河市焦炭企业生产日趋活跃。针对管内焦炭企业分散、发货到站集中的实际,七台河站提出"化零为整",为统一到站的焦炭企业集中开行焦炭始发直达列车的构想。该站调研组多次深入焦炭集中到达的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在归纳旅客列车始发时间范围影响因素和介绍客车车底需要组数确定方法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旅客列车始发时间域与车底需要数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建立车底需要数最少的旅客列车始发时间域优化模型,并提出传统方法与启发式方法相结合的求解算法,为确定车底需要数最少的客车开行方案提供决策依据。研究结论:(1)客车车底需要数是衡量铁路旅客列车开行方案优劣的重要指标,且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铁路客运的运营成本和运营效益,而旅客列车始发时间域则是决定车底需要数的重要因素;(2)以车底在配属站和折返站停留总时间最少为目标建立优化模型,可得到车底需要数最少的旅客列车始发时间范围,对优化旅客列车开行方案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依据铁路运输生产实际,充分考虑集装箱货物与集装箱班列在时间和数量方面的匹配关系,以集装箱货物在集装箱办理站的总停留时间最小为优化目标,以集装箱货物装车唯一性、班列编成箱数、作业时间和发车间隔为约束条件,构建铁路集装箱班列始发时刻优化的非线性混合整数规划模型。根据模型的特点,设计基于遗传算法的求解方法。由随机产生和"先到先服务"方案结合的方法生成初始种群,并运用启发式策略修复进化过程中出现的不可行解。以胶州-黄岛之间的铁路集装箱班列为例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模型和算法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利用模型及算法得到的集装箱班列始发时刻与集装箱货物的数量、到达时间分布之间具有较好的匹配性,使集装箱在办理站停留时间最短,制定的班列开行计划响应了用户需求。  相似文献   

5.
以深圳地铁9号线上梅林站—梅村站盾构隧道区间始发阶段采用钢套筒始发并近距离下穿既有地铁4号线为背景,系统阐述钢套筒始发技术特点、工作原理、操作流程、控制重难点等,为后续盾构法隧道采用钢套筒始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8月6日18:00,闽赣零散货物循环快运列车X916次列车从龙岩站始发,途经瑞金站、赣州东站,于23:53分抵达赣州站。为扩大铁路货运品牌影响力,为厂矿企业和客户提供安全、便利和快捷的铁路运输,南昌铁路局决定于8月5日、6日在闽赣两省组织开行铁路零散货物循环快运列车。列车编组9辆,实行固定车次、时间、停到站,此举降低了物流成本。  相似文献   

7.
根据合肥站是合粑枢组中唯一大型客运站,担当着越来越重的旅客列车的始发、终到、直通、客车整备、捡修作业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目前站场设施的现状.提出了进一步改造扩能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日照地区作为鲁南城际客运通道上的重要节点,临沂至日照城际铁路引入后,为处理好始发终到客车径路和通过客车跨线径路问题,需选择合适的接入点。结合日照地区的城市发展规划和铁路发展格局,临沂至日照城际铁路引入日照地区共研究了两大方案:引入日照站方案和引入奎山镇站方案。其中引入奎山镇站方案又包括4个子方案:合场方案、分场方案、近期部分实施城际场方案和近期合场远期分场方案。结合城市规划要求、工程量、实施难易程度和既有线行车安全等综合因素,推荐采用引入奎山镇站近期部分实施城际场方案。  相似文献   

9.
郑开城际铁路是河南省第一条城际铁路,连接郑州与开封,是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重要组成部分。宋城路站是郑开城际一期工程的终点站。针对突发大客流时期车站客流量大、候车厅面积小、出站通道受限、始发车间隔短等问题,车站采取"限时限车次"候车工作法组织引导客流。2018年5月1日,在500平米的候车厅将9590名旅客安全有序组织上车,经受住了始发大客流的考验,为进一步做好城际高铁站大客流客运组织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0.
<正>据《人民铁道》报道,日前,由东莞石龙开往中亚的国际铁路联运班列启动,在10天内越过新疆阿拉山口站到达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这意味着第一条连接"世界工厂"东莞与中亚地区安全、高效、便捷的铁路物流通道正式打通。首趟东莞石龙开往中亚的国际铁路联运班列共装载29个集装箱,运输货物全部为电子产品,国内行程5 089 km,运抵新疆阿拉山口站后,分别发往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  相似文献   

11.
张永 《铁道建筑技术》2011,(1):99-101,108
深圳地铁2号线东延段2224标段,两站三区间一盾构始发井。其中福市区间盾构从市民中心站西端始发,始发时始发端距既有4号线隧道结构水平距离仅有6.542 m,2号线隧道距既有4号线隧道结构底部最小垂直净距约为1.567 m。这种始发条件、始发难度和风险性之大为全国罕例。采用微型桩和袖阀管相结合的加固方法,盾构施工最终成功下穿4号线。  相似文献   

12.
正11月30日,连接南疆铁路与兰新高铁的联络线开通运营。此前从乌鲁木齐始发、经由兰新铁路吐鲁番站至南疆铁路库尔勒、喀什等方向的5对特快列车,当日改为经由兰新高铁至南疆铁路运行。目前,新疆南疆地区虽然还没有修建高铁,但各族旅客可以乘坐普速列车在兰新高铁乌鲁木齐至吐鲁番北间体验一个小时的"高铁时间"。兰新铁路吐鲁番站是连接兰新铁路与南疆铁路的枢纽,往返乌鲁木齐至库  相似文献   

13.
长沙地铁芙蓉广场站受前期拆除立交桥引桥影响,导致主体施工进度滞后,严重影响盾构过站始发掘进,即使采用站外过站分体始发也要使盾构停机等待7个月,无法满足业主要求盾构在五一广场站吊出转场后当年还建立交桥要求,工期矛盾突出。采用先施工站台层方案,运用侧墙和中板一次浇筑工艺和早强混凝土及时为盾构提供接收条件。研发出曲线导轨滚轮整机过站实现了盾构过站与站台层平行施工。通过站台层中板配筋加强解决了盾构过站始发后再施工车站剩余主体难题。首次实现盾构始发掘进与车站主体工程平行施工,大大缩短建设工期。  相似文献   

14.
对盾构法施工引起盾构始发地表沉降的因素、沉降机理进行讨论,并通过对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玉山公园站-苏州乐园站左线盾构始发时相关监测数据的统计,就控制地表沉降的关键环节进行定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在地铁盾构隧道施工中,盾构机过站及二次始发是盾构施工常见重要环节,盾构机到达接收后,盾构机过站,然后二次始发盾构掘进,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过站形式和方法,在软弱地层暗挖隧道内始发风险极大。本文以昆明地铁6号线为例,采用锁紧装置将油缸锁固在轨道上,通过泵站及千斤顶,实现盾体"自行走"过站;在软弱地层暗挖隧道内始发采用回填式盾构始发,提前封堵洞门,提前建立土压,有效地防止始发时土压力降低而产生的提前沉降,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正2019年12月29日上午11时,呼和浩特市轨道交通1号线开通初期运营仪式在呼和浩特东站举行,呼和浩特地铁"首列首班车"从呼和浩特东站"上岗"始发,呼和浩特成为中国内地第38个开通地铁的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西起伊利健康谷站,东至坝堰(机场)站,线路全长21.719 km;共设车站20座,其中地下站16座、高架站3座、地面站1座,平均站间距1187 m,最大站间距1 953 m,最小站间距748m;线路西段设三间房车辆基地,东端设白塔停车场,设西龙王庙和南店110 kV主变电所2座。线路采用DC1 500 V架空接触网供电,B型车,6辆编组,列车最高运行速度80 km/h。  相似文献   

17.
从铁路发展形势看,加快路网建设,为增量、增收提供了保证。随着铁路跨越式发展目标的推进.华东二通道提速、扩能、分流的步伐加快.宣杭复线年内通车,合肥至芜湖合芜线的新设备投入运用,宁芜复线的改造,铁路第五次大提速和“4.18”新图的实施,芜湖站增开始发一趟北京车,扬州开往广州、汉口、西安方向的3趟列车经过芜湖站,原有的24对列车将增至29对,东、南、西、北方向的列车芜湖站都有,为芜湖站的增量、增收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8.
统一牵引定数发展始发直达列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线路车流特点,大力组织始发直达运输,有利于减轻沿途技术站的作业压力,加速车辆周转及货物送达。在不具备开行始发直达列车的干支线上采取相应措施,如实施线路改造、进行牵引动力改革、加强装卸基地的车流组织以及在技术站创造补轴条件等,以统一列车的牵引定数,加大始发直达列车的开行数量,提高运输能力和运输效率。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5月6日8:08,一列满载豆粕、大豆油的货物列车从北海铁山港站首发,向玉林方向疾驰而去。这标志着玉林至铁山港铁路正式开通运营,广西沿海铁路形成"四龙出海"新格局。铁山港位于广西北海市,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2014年货物吞吐量超过1 100万t,铁山港临海  相似文献   

20.
钢套筒结合端头加固辅助盾构始发已广泛于隧道建设中,但在高水压、复杂地质等环境下,端头加固效果不佳,且现有的钢套筒辅助始发技术不成熟,存在较高的风险。在广州13号线一期工程南岗站—温涌路站区间中,针对始发端超高水压、周围管线和房屋密集等复杂环境条件,通过对钢套筒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及改进,在无端头加固的条件下,采用泥水平衡盾构钢套筒始发。工程实践表明,此工法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