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机房及车站控制室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围绕北京市轨道交通车站内综合监控机房以及车站控制室的综合设计进行探讨,结合各设备系统在车站内的设备、管线布置需求,利用综合监控机房的布局优势,合理设计车站控制室布局,从而使车站控制室的布局更加合理、便于运营值班人员操作。在进行合理布局设计的前提下,探讨如何合理节约综合监控机房以及车站控制室的面积,提高车站控制室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结合北京轨道交通指挥中心二期工程设计,从功能分区、分期接入、建筑布局等不同需求出发,从整体规划、内部布局、管线综合、建筑外观等方面分析指挥中心相对于单一办公建筑的特殊要求,在调度大厅、机房设施、线缆敷设、综合管线、参观流程规划等设计方面提出了指挥中心与办公建筑相结合的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将在核电、石化领域使用较为广泛的管道冷弯技术应用于建筑设备安装工程中,以诺金酒店弧形廊道内设备管线安装为例,阐述了冷弯管道在异形建筑结构中的加工、安装施工要求和施工技术要点,最终达到了管线安装成排成线、排布美观、减少接口数量、提高管道使用安全性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铁路旅客站房管线布置存在空间布局不合理、利用率不高、检修条件不好等问题,影响站房的稳定和美观,且造成工程建设时有反复,投资增加。为了适应新时期下铁路站房建设及发展需要,开展铁路旅客站房综合管线研究设计,提出铁路旅客站房综合管线设计的原则,对设计流程和综合管线图纸内容作出规定,为铁路旅客站房综合管线设计提供借鉴及参考。研究结论:(1)分析铁路旅客站房管线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得出设计研究的意义;(2)铁路旅客站房综合管线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工程,需要综合考虑管线接口、空间效果、综合布置、维护保养等条件;(3)建筑与装修、结构、各设备专业要密切配合,通过平、剖面及节点等各类图纸绘制,统筹管线布置,达到空间效果及工艺要求;(4)总结不同类型的站房布局特点及其管线综合设计的重难点,对铁路旅客站房综合管线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陈浩 《都市快轨交通》2023,36(1):106-112
以北京地铁3号线(一期)综合管廊为例,探讨轨道交通与综合管廊协同设计的优势与问题。首先按照集约适度的设计理念,通过合理调整舱室布局、优化管线安装检修空间和检修通道的方式进行优化标准断面设计;然后通过对综合管廊通风间距及逃生口的创新设计,减少通风井及地面逃生口数量;最后利用施工竖井整合通风口、吊装口、逃生口、出入口等地面构筑物,减少对城市景观的影响。研究表明:通过优化舱室布局、管线安装及检修空间,管廊断面面积得到有效缩减;通过对通风间距、逃生口的设计优化以及对地面构筑物的整合,减少了对城市景观的不利影响,为综合管廊与轨道交通协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地铁设计中地下管线拆改综合设计工作思路及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错综复杂的地下管线给地铁建设带来了巨大困难,同时地铁的施工也对管线有着影响;管线的处理往往制约了工程进展,大大增加了施工费用和风险。在设计过程中应将管线梳理清楚,并结合工程筹划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管线处理方案,以保证地铁施工的顺利进行。管线拆改综合设计的工作思路是:首先要准确的掌握管线与地铁结构的平、剖面位置关系;然后以重力流、热力管道、电缆沟等大型管线为首要,来制定初步的拆改方案;同时要结合施工围档与交通疏解对管线改移方案进行优化,尽可能的不发生二次临时改移;最后每条管线拆改的实施要满足管线产权单位的要求,也要符合相关规范规定。  相似文献   

7.
建筑信息模型(BIM,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在南阳东站机电工程中的应用包括对站房内的各机电专业设备建立三维族库模型,对各专业的管线进行排布,开展碰撞检查,对碰撞管线进行优化,实现管线的最优排布。通过现场验证证明,运用 BIM 技术能对现场的施工组织进行合理安排,直观把控施工进度和质量,有利于减少返工和复工情况的发生,在节约成本、节省工期的同时,实现参建各方对项目的可视化、精细化管控,为南阳东站项目如期、保质完成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8.
针对地铁车站综合管线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一种基于天正软件的三维综合管线设计方法。利用天正软件的三维建模环境,对不同专业管线进行整合、创建和设计,在完成三维管线的绘制后,通过天正和Navisworks软件对管线进行碰撞检查,并利用Navisworks软件的漫游功能,实现在建筑物内各处位置的实时查看,对管线的布置作进一步的优化。并且,天正设置、碰撞检查设置等文件可以导入其它文件中使用,更好地保证整个设计流程的统一性、标准性、以及设置文件的可延续性,节省工作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大唐东营2×1 000 MW新建工程厂外循环水管道建筑工程深基坑的施工过程进行阐述。通过采用管井及轻型井点降水、挂网喷砼支护等方式,完成了富水条件下的深基坑开挖。对施工的要点及细节进行了介绍,详细计算了管井及轻型井点相关技术参数,并结合施工现场实际对理论技术参数进行优化、调整。采用两种降水方式相结合的途径加快了深基坑降水速度,避免因单一降水方式的缺陷导致降水效果不理想而影响基坑开挖;开挖完成的基坑边坡采用挂网喷砼方式及时进行支护,提高了基坑边坡的稳定性,避免了边坡与外界直接接触,防止边坡因风蚀、雨水冲刷等不利因素而出现失稳、坍塌等恶劣后果;优化了施工工艺,工程安全得到了保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及质量保证,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杨彦 《铁道建筑技术》2013,(Z1):253-256
在地铁机电安装及装修工程中,面对通风空调、给排水、消防、动力照明及通号系统、BAS/FAS系统等众多管线交错布置,而建筑空间相对有限,为科学合理布置、组合这些管线,在施工中引入综合吊架技术,且优化管线的路径及位置非常必要,以达到优化路径、节省空间、实用美观、节约创效的目的。同时结合杭州地铁1号线车站机电安装工程管线安装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对综合吊架的构成特点、技术要求及施工工艺进行了阐述,供类似工程设计、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成都地铁5号线九兴大道~神仙树区间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施工,盾构隧道需下穿肖家河底大直径承压管道。为确保管线的正常供水,盾构通过前在风险段上下游设置隔水围堰并采取了河水导流措施,利用Q235钢管对原管道进行了临时改迁,并对部分管道进行了永久置换,盾构通过时严格控制各掘进参数并加强渣土改良措施减小土体扰动和损失,盾构通过后采用洞内外注浆结合的方式减小土体损失对管道带来的风险,通过上述系列措施相结合的方法保障了盾构施工期间承压管道的正常供水和管线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12.
<正>城市道路路基下面,一般都会铺设地下市政管线,如排水管道,排污管道,自来水管道等。这些管线长期在地下使用,会受到腐蚀和损坏,城市许多道路下面的土壤因此会出现溶解陷穴和坍塌。泥沙会同污水或雨水一起进入被损坏的管线,结  相似文献   

13.
动车运用所室外综合管线是指所内室外各个专业的管沟、管槽、管线、管廊等,其数量种类多、交叉点数量庞大、多专业设计内容又互为边界条件,综合管线设计一直是动车所工程的重难点。传统二维施工图设计具有局限性,协调难度大,容易造成施工阶段管线安装工序不当,进而引发安装空间不足或管线冲突等问题。提出基于BIM的三维正向设计方法,通过研究协同设计、重要基准导入、三维管线综合排布方法、复杂交叉点优化方法、管线碰撞检查和调整方法等,立体直观地展现综合管线的空间排布位置,同时优化三维模型转二维施工图出图方法,合理规划出图内容,确保图纸表达完整,减少设计出错率,指导施工,减少返工和浪费人力物力等现象,为后续复杂段所室外综合管线正向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地铁盾构始发段施工难度较大,穿越高风险管线群的难度更大。以深圳地铁16号线大运中心站—龙城公园站区间盾构始发下穿高风险管线群工程为例,从多维度精细化控制角度出发,从始发端头土层加固、地层动态跟踪注浆、管线保护技术、盾构掘进参数优化和现场监测等5个方面对地铁盾构始发穿越高风险管线群综合加固技术和掘进参数控制进行研究,通过数值模拟及现场监测管线群变形分析了所提控制技术的适用性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盾构施工采用本技术可以安全穿越始发段高风险管线群且沉降在允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分析现有机房能耗入手,研究信息机房节能降耗的技术措施。分析当前影响该信息机房能耗的主要因素,确定空调系统是改造的重点,提出了应用机房空调系统的效能管理、合理规划机房布局等节能减排技术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技术改造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为将BIM技术应用于铁路信息机房内信息系统的深化设计和设备物资管理领域,通过分析BIM技术在铁路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对信息机房的BIM铁路信息系统设计平台进行功能规划。以Revit软件为工具进行机房快速建模、机柜布置、设备布置、参数导入导出4个模块的开发;结合典型信息机房工程实例对软件功能进行验证,BIM铁路信息系统设计平台能够高效利用BIM技术集成丰富的模型数据信息,可应用于设备物资管理领域,实现全生命周期的可视化信息设备物资管理。  相似文献   

17.
地下管线的种类多样性和空间关系复杂性,使得目前直观性差、易出错的二维管理模式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和车站建设时存在难以发现潜在的管线碰撞冲突等一系列难题。采用BIM API二次开发技术、数据库技术和C#语言,实现了管线数据提取处理算法、管段与管点连接构件的建模方法,解决了地下管线数据批量自动导入和复杂地下管线模型的快速高效创建关键问题。开发了地下管网三维建模系统,建立了管线颜色色系,实现了地下管网布局直观可靠的BIM表达,系统能够适用于各类型地下管线建模。通过与地下车站及周边构筑物融合进行三维可视化展示,直观地反映了整个地下空间的具体情况,为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管网三维建模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丰台站借鉴站台下方设置业务用走行通道的做法,在建设阶段创新性地设置了客站中空站台作业平台。介绍丰台站运营提前介入建设的做法,并根据智能客站建设思路及相关要求,提出充分利用站台内部使用空间、优化站房管线布设、提升维修保养条件、美化生产作业环境、减少地面障碍物等具体的中空站台作业平台实施方案。铁路客站中空站台作业平台具有节省空间、安全、舒适、防冻、美观等多重优点,较好地实现了旅客列车上水、吸污、检修作业和设备管道空间的功能整合。总结实施效果,提出应注重前期策划、突破关键技术、创新管理模式,继续完善中空站台作业平台这一创新作业组织模式,为我国铁路客站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车辆段室外综合管线运维中存在的隐蔽性强、交互错杂、信息割裂、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IM与状态监测的车辆段室外管线智能管控设计技术方案。首先,通过BIM技术建立车辆段管线地下管网三维模型,并将管线的各类信息(位置、材质、规格等)以数据化的形式存储在模型中,实现地下管线的三维可视化和管线数据信息化;然后,通过管线监测控制方案设计,在各类管线关键节点安装智能仪表,实时采集管线状态数据,经过后台数据处理和智能化分析,监测分析管线运行状态,开展管线故障预警及故障诊断,利用电动阀门实现故障情况下区域阀门的自动开启及闭合,实现管网状态的实时监测,降低管线故障对车辆段生产作业的影响危害;最后,搭建管线信息数据库和智能管控软件平台,数据库集成管线的运维、能耗、实时监测数据,软件平台将各管线专业信息相融合,形成一个各管线专业集中统一的管理和监视界面终端,集成管线三维展示、状态数据展示、故障报警提醒、智能派单等功能,减少人工作业,提高管线管理效率。研究成果可以为车辆段室外综合管线运维管理提供借鉴,给车辆段基础设施资源的建设、规划提供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和办法。  相似文献   

20.
地铁施工影响邻近管线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下管线初始应力、接口模拟、失效模式、管土相互作用、控制标准、评估简化算法、离心模型试验以及有限元数值分析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隧道施工对地下管线影响的已有研究成果。开挖引起周围地层的差异沉降是导致管线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形式为纵向弯矩引起的横向断裂和非刚性连接的管线接头张开等。影响管线变形的主要因素包括管线与隧道的相对位置、管线的弯曲刚度和土体的强度。管线的控制标准可以从地层移动、管线接头转角与脱开以及管线应变等方面考虑制定。对此类问题的分析,常用的弹性地基梁法与工程类比法都是基于经验的预测方法,没有考虑管道腐蚀引起的安全性下降,仅是采用较严格的变形控制标准。应在腐蚀管道评定的基础上合理制定变形控制标准,结合开挖引起地层移动与管土相互作用以及管材强度与变形特性的研究,建立一套完整实用的管线安全性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