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电气化铁路中接触网终端设置的警示标识功能单一,电力机车作业时易发生误闯接触网终端的事故,采用远距离高速射频识别定位技术,设计出一种对电力机车进入接触网终端区域进行自动提醒和防护的装置。该装置由接触网承力索上的电子标签、机车车顶的标签阅读器和机车车内的防护装置及指示组成,防护装置通过阅读器读取定位信号,并根据信号内容自动发出语音提醒或执行制动、断主断和降弓等动作,从而有效地达到接触网终端区域完全防护的目的,避免电力机车误闯接触网终端此类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为使牵引供电系统三相负荷平衡,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采用分段换相供电,自动过分相装置对于电力机车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介绍3种自动过分相模式,结合和谐1型电力机车自动过分相试验,分析车上自动过分相方案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基于机器视觉技术设计了高速铁路接触网巡检系统,可安装在时速350 km/h高速列车的机车前部,直接对接触网线路进行实时视频巡视,还可实现高速数据的实时显示、高速存储、管理和回放等功能,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原理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接触网检测车杆位自动识别校正系统方案。在接触网检测中可以实现杆位自动识别校正。在线路过渡时能自动识别线路名称,自动切换数据库,消除累积误差,可以提高接触网检测车杆位测试的精度,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电气化铁路建设中,接触网相关几何参数的测量一直是施工中的重要环节,测量数据的准确与否直接决定施工质量。目前,施工现场应用激光接触网测量仪,通过对关键点的静态测量,完成施工验收要求。缺点是不能快速实现对接触网参数的测量,测量效率低。接触网地面巡检自动跟踪检测小车的研究,实现了全线路接触网参数的动态跟踪测量对比,密切关注接触网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从而对施工后期的静态验收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6.
鸟害一直是造成铁路接触网故障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何防止鸟巢在接触网上搭建,以及快速有效地发现已搭建鸟巢并清除,关系着铁路的运行安全。对于已经存在的鸟巢,目前只能通过人工巡检的方式发现并清除,不仅浪费人力,而且不能及时排除安全隐患。采用智能分析车载视频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基于关键区域HOG特征的接触网鸟巢检测方法,对疑似鸟巢的关键区域进行粗提取,并提取HOG特征,再通过S VM分类器进行精确提取,自动甄别出鸟巢区域。通过测试,识别率达到90%以上,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黔桂线上电力机车通过关节式电分相时,引起牵引变电所跳闸,发生电弧烧损接触网线索的问题,分析了电力机车过分相引起线索烧损的原因,提出了安装自动断载装置、加强机车监控、加强车顶绝缘设备的维护、优化关节式电分相结构和参数检调等防范措施,从而减少了关节式电分相引起变电所跳闸及烧损线索的情况,保障了电力设备的安全及电气化铁路的正常运营。  相似文献   

8.
接触网支柱号是铁路供电部门现场运营维护的重要定位参数。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接触网支柱号自动识别方法结合接触网图像的实际特点,对视频图像进行了归一化图像预处理,并对实际的支柱图片进行了卷积神经网络的训练,在支柱号识别确定的过程中考虑了接触网支柱号的分布特点,提高了支柱号识别的准确性。利用实际线路数据进行测试,取得了较好的识别精度和较快的识别速度。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法能够辅助铁路基础设施检测系统中缺陷的定位,指导现场运营维修。  相似文献   

9.
接触网高度检测系统采用了多个激光雷达以并行的方式对电力机车接触网导线高度进行等间隔循环扫描测量,满足了电力机车受电弓反馈的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10.
人们常说,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动脉,而接触网则是电气化铁路的动脉。通过接触网才能将电能输送到电力机车上去,驱使电力机车运行。它直接架设在铁路线路的上方,工作环境恶劣,而且没有备用,一旦发生故障,电力机车就不能运行了。运输中断会给国民经济造成重大损失,因此提高接触网的工作可靠性,建立完善的接触网检测系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受电弓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通过接触网-受电弓系统的有关研究,对其进行多因素、多参数的分析。分析接触网-受电弓的系统特性,高速接触网悬挂型式及参数的配置,以及受电弓的有关性能参数。讨论如何有效地提高接触网-受电弓系统的受流性能,为保障电力机车高速、安全、可靠地运行,提高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电气化铁路的快速发展,地面自动过分相装置在重载铁路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解决现有方案的不足,本文提出一种将过分相装置和接触网有机协同的新型地面自动过分相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优点,探讨了电力机车带电过分相过程中电弧产生机理及危害,并对该系统的电弧抑制原理进行了详细分析。基于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该新型地面自动过分相系统响应迅速、寿命长、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好,整个过分相过程中无过电压和过电流冲击,同时通过与接触网的协同优化能够有效抑制电弧的发生,确保牵引供电系统及机车运行安全。通过理论分析及试验测试,验证了该新型系统方案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接触网智能巡检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目前接触网巡检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PDA(掌上电脑),GPRS(通用分组业务),GPS(全球定位系统)等新技术应用于接触网巡检工作的新思路。开发设计了具有后台管理子系统、移动数据采集与定位子系统和数据通信子系统3大部分的“接触网智能巡检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组成、工作流程、设计技术以及运用管理;提供了一套实现接触网巡检工作自动化、标准化、无纸化、网络化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电力机车过电分相跳闸分析及预防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电力机车通过接触网电分相进行了过程分析,提出机车带电过电分相造成跳闸的主要原因为过电压和涌流.通过对新型机车断电过电分相时造成过电压的分析,从接触网、牵引变电所和机车结合部提出了防止跳闸和烧伤接触网的安全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各子系统在自诊断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及目前信号设备巡检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和探讨了一种基于视频智能识别和深度学习技术的轨道交通信号设备自动巡检实现方案;详细介绍了该方案的系统结构、实现功能、关键技术和难点;最后总结了该应用研究对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设备维护和轨道交通安全可靠运营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接触网参数检测与弓网动态性能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弓网系统核心要求决定的接触网检测参数的基础上,对接触网检测系统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应用接触网检测系统对胶济线接触网的动态参数进行了现场测量,并对接触网的维修工作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提高了该线路的运营质量。最后在分析接触网几何参数与弓网动态性能的关系基础上,总结了弓网动态性能控制策略,有助于改善弓网受流质量,保障电力机车的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7.
对开展接触网零部件状态描述标准词典研究的意义与价值进行了分析,提出以相关标准的规定确定状态描述标准词典中接触网零部件名称,并以层级关系分级描述,以传统应用经验与视频图像智能识别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规范零部件状态描述名称和分类方式;通过建立编码规则为接触网零部件名称、状态描述名称、各层级分类分别设置数字代码;初步形成了接触网零部件状态描述标准词典,为建立接触网检测视频图像类大数据库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结合京郑线提速改造对器件式分相绝缘器改造成锚段关节式自动过分相装置的接触网施工新技术进行了探讨,提供了合理的施工技术改造方案,保证电力机车高速通过电分相,满足电气化铁道提速区段接触网“高速、可靠、少维修”的要求,最大限度地确保正常运输安全。  相似文献   

19.
故障位置点定位是实现轨道维护及保养的前提,利用接触网立柱标识牌实现定位是一种常用的轨道定位方法,但常规的识别方法存在识别率低且速度慢的缺点。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处理和双神经网络的接触网立柱标识牌识别算法。首先利用Hough变换提取出接触网支柱区域,减小识别区域,其次通过形态学方法实现标识牌的定位与裁剪,再采用水平投影方法对字符进行分割,最后对字符中的字母和数字分别进行特征提取,利用两路并行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进行识别。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精度可达98.3%,相较于传统识别方法速度提高了17%。因此该识别算法能够实现轨道故障位置的快速精确定位,可用于轨道智能巡检系统。  相似文献   

20.
接触网视频与几何参数检测系统是接触网检测监测系统(6C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视频系统拍摄的图片,可以很好地观测到接触网几何参数检测系统运行时的外部设备工作环境,两系统的同步检测对于检测数据的超限判断及综合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现场可编程门列阵(FPGA)嵌入式技术,自主研制接触网视频采集板,优化现有系统架构,确定检测数据间的同步方式、时序关系及关联标记,并通过实验室测试验证该设备的可行性,对提高接触网供电设备检测工作效率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