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GSM-R网络的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铁路运输安全,对GSM-R网络进行监测是保障网络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GSM-R无线空中接口(Um)动态监测系统实现了对GSM-R网络空中接口的动态监测,并可实时反映网络运行状态,填补了目前各类GSM-R网络监测系统只对有线接口进行监测的空白。  相似文献   

2.
为充分利用铁路通信动态检测数据对GSM-R网络质量进行合理评判,针对CTCS-2、CTCS-3线路对GSM-R网络的运用需求,从越区切换、语音呼叫、话音质量和电路域数据传输等4类检测项目中,选取13项具体测试指标进行量化描述,并基于对应的标准规范和检测数据特征对各项参评指标进行单独评价;然后,使用基于对等共识模型的模糊层次分析法衡定各项指标权重;最终,提出基于动态检测项目和检测问题的GSM-R网络质量综合评价方法及GSM-R网络质量综合评价指数(GQI)。通过选取实际动态检测数据进行GQI计算,探讨检测指标变化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分析GSM-R线路不同的网络状态与评价结果的关联关系,研究表明,GQI可对GSM-R网络质量进行整体评价,也可对4类测试项目分别量化评价,为GSM-R网络状态的趋势分析和铁路GSM-R无线网络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3.
利用既有GSM-R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改造GSM-R动态监测系统,实时记录位置信息、呼叫信息、调度命令,在地图上显示运行轨迹和基站场强,当网络劣化时立即报警。  相似文献   

4.
目前主要采用检测车以动态检测方式对GSM-R网络场强、服务质量、电磁环境进行检测,检测车能确定具体故障或问题点,但尚无系统或方法能支撑各铁路局集团公司、具体线路的网络质量评估。随着GSM-R承载列控业务的线路越来越多,高话务密度和高频率复用两大瓶颈日益凸显,亟须量化评估方法用以指导现场开展网络优化。为评估全路GSM-R网络的运用质量、提升故障发现能力、指导现场进行GSM-R网络优化和维护维修,提出基于检测数据的GSM-R网络质量评估方法,构建了GSM-R网络评估模型。经实际测试数据验证,该模型能有效评估GSM-R网络运用质量,提升现场发现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Um接口是车载电台(MT)与GSM-R网络基站之间的空中接口,提出基于软件无线电的Um接口监测系统,介绍系统构成、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案。通过在高速综合检测列车上进行试验,验证该系统可以实时监测车载设备与GSM-R网络基站交互的过程,实现车地数据传输过程的闭环监测。  相似文献   

6.
GSM-R漏缆及天馈线在线监测设备,可对GSM-R泄漏电缆及天馈线实时监测,并为GSM-R网络优化、运行维护提供数据.简要介绍设备构成、功能,以及在高速铁路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综合检测列车检测交路固定、检测频次低的现状,研制了GSM-R网络服务质量和电磁环境自动检测车载设备,配套开发了车载设备的地面控制中心软件。明确了车载设备的功能、结构设计和模块组成,阐明了车载设备研制所使用的关键技术;在完成实验室测试的前提下,在广州局集团公司开展动态试验,对车载设备的运用进行了验证。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对比分析,验证了车载设备在GSM-R网络服务质量和电磁环境项目检测上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检测实例对传统频谱干扰检测、实时频谱干扰检测、扫频干扰检测的原理和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服务质量的在线干扰检测方法,重点对联动分析技术、阻塞干扰自动识别、互调干扰自动识别和频谱模型识别技术进行研究。根据该检测方法研制的干扰检测系统在GSM-R网络及LTE-R网络干扰检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GSM-R网络越区切换性能与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安全息息相关。在列车实际运营中,异常越区切换问题相比切换失败问题更为常见,但目前对其尚未有明确定义及有效的判决算法,也导致无法有效划分GSM-R小区,并分析其对行车的影响。基于GSM-R动态检测越区切换数据,结合列车位置与行驶方向,分析不同异常切换的特点,将异常切换问题分为提前切换、滞后切换、反向切换、重复切换、跨基站切换以及其他异常切换6类,并提出基于GSM-R网络基础数据库的异常越区切换判决算法,实现了列车异常越区切换自动识别和类型判定,以及以小区为单位的切换结果统计。结合实际动态检测数据对异常越区切换判决算法进行验证,依据实际案例分析不同类型异常切换的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异常越区切换分类标准具有合理性且判决算法具有准确性,为GSM-R通信小区的准确划分和异常切换的影响评估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0.
正GSM-R系统的应用对我国铁路特别是高速铁路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该系统的有效运营离不开联调联试和不断的网络优化,其动态检测技术也在我国得到很大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铁路运营中,GSM-R系统极易受到非法电台、GSM和CDMA基站等干扰,这些不易定位的干扰会危及铁路交通安全。提出在GSM-R基站附近加装无线干扰监测站的思路来完成对干扰信号类型、干扰原因及干扰源定位的判别,较好地实现GSM-R网络的净空,并具有实时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CTCS-3列控系统使用GSM-R网络作为车载和地面之间数据承载通道。通过GSM-R网络空中接口(Um接口)监测能够分析车地之间网络信令和用户数据,能够为CTCS-3列控系统运营维护和通信故障诊断提供依据。在对3GPP协议深入分析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GSM-R无线Um接口信令和业务数据的动态监测方案,重点阐述方案的关键技术,系统结构和实现方法,并且通过实验室测试对系统进行论证。该系统填补了目前GSM-R网络监测系统只针对有线接口进行监测的空白。  相似文献   

13.
对GSM—R系统网络进行经常性检测是网络优化、保证GSM-R正常运营的重要工作。目前高速铁路进行定时定线路检测,这种检测不能完全满足网络优化的需求。根据我国高速铁路现状,提出采用无人值守的自动检测方式,多个测试终端可以由检测中心控制,完成检测科目及GSM-R全网的数据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4.
CTCS-3级列控系统通过GSM-R无线网络实现列车与地面无线闭塞中心(RBC)之间的双向信息传输,还具备CTCS-2级列车运行控制功能.CTCS-3级列控系统的GSM-R系统设计要求实现GSM-R车载网络接入终端设备,该设备应满足列车在350 ~ 400 km/h运行时速下,最高9600 bit/s的列车安全数据与地面RBC间的实时双向传输[1],同时要求数据传输链路实现无缝连接,数据传输安全、可靠、实时.  相似文献   

15.
远程动态监测系统基于大秦线GSM-R无线网络的GPRS业务及铁路内部有线专网,将车载机车信号设备的实时运行数据、地面信号数据及TAX数据实时地传输到地面数据服务器,用户使用客户端软件登录服务器察看远程动态监测数据,从而实现对铁路机车信号系统的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16.
GSM-R系统在投入运营之前,均需经过比目前民用GSM网络更加全面、更加严格的测试。下面结合实际检测工作介绍GSM-R交换子系统的测试。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基于GSM-R的机车信号远程动态监测系统的组网结构、通信原理、技术特点.并对承栽机车信号远程动态监测的GPRS网络进行了网络功能分析,提出了具体网络设置、维护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某既有CTCS-3级列控系统高速铁路GSM-R系统动态检测工作,阐述检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其调整优化。为恢复按设计速度运营而进行的高速铁路GSM-R动态检测,能够发现并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列控运行控制类电路交换数据业务(CSD)服务质量检测指标劣化;探讨检测列车在不同运行方向、不同车体朝向时检测数据存在的差异,并设置专项试验场景分析数据差异的规律,提出改进检测方案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9.
GSM-R网络系统包括GSM-R网络和GSM-R终端,可提供数据通信、话音通信和短消息等业务。为满足铁路运输需求,CTCS-3级列控系统(简称C3)采用GSM-R网络实现车-地控车信息的双向无线传输。目前,GSM-R网络采用电路交换方式承载C3业务,为C3数据分配专用信道。GSM-R网络与C3接口关系见图1[1]。  相似文献   

20.
GSM-R电磁干扰及测试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GSM-R网络建设中电磁干扰评估及其分类,讨论电磁干扰的动态测试和静态测试问题,提出动态测试和静态测试选取原则,并研究关键参数的选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