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高速铁路车辆噪声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外高速铁路车辆噪声标准的介绍和分析,结合我国高速铁路车辆噪声标准的现状以及我国高速铁路车辆的噪声级,提出对于制定我国高速铁路车辆噪声标准的一点建议,并呼吁尽快完善我国铁路噪声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2.
英国铁路论坛的铁路噪声与欧盟政策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英国铁路论坛一篇题为“铁路噪声与欧盟政策的主要问题——政府立场建议书”报告的分析与述评,结合我国铁路噪声防治和环境影响评价,提出一些可供我国铁路噪声控制参考的意见。铁路噪声降低目标的确定应进行成本效益分析。铁路噪声允许值的确定应考虑铁路噪声与其他类型噪声的烦扰度差别。铁路噪声的标准和防治应考虑既有线路和新建线路的区别。机车车辆的噪声辐射标准应考虑在用和新造的区别。重视噪声地图的作用,发展相关的技术。  相似文献   

3.
结合国内外智能交通系统标准体系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我国建立铁路智能运输系统标准体系的必要性,提出我国铁路智能运输系统标准体系结构框架.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包括设备噪声排放标准、受声点入射标准和声环境质量标准三个层次的铁路噪声标准体系概念,介绍了各层次标准的主要作用和相互关系。对我国现行铁路噪声标准体系和欧盟及其主要成员国铁路噪声标准进行了归纳和比较,分析了我国铁路噪声标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借鉴欧盟经验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铁路货车运行品质考核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雷  吕可维 《铁道学报》2006,28(3):111-115
简要回顾了我国铁道车辆运行平稳性标准的应用历史和现状,指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图寻求改进我国评价铁路货车运行平稳性指标的可行途径。介绍了AAR和UIC中的相应标准的概况;阐述了铁路货车运行平稳性方面的主要矛盾;分析了采用运行平稳性指标评价铁路货车运行品质的一些具体问题。建议增加评价车辆纵向运行平稳性的指标,以更全面地反映和评价车辆的动态运行品质。提出了货车运行平稳性评价体系调整过程中应开展的主要工作和改进我国铁路货车运行平稳性标准的方向。建议以车体加速度峰值和均方根值作为考核铁路货车运行平稳性的主要指标,同时建议修建专用的试验线或扩展现有的试验线,以便更加客观地考核、比较和研究车辆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6.
在介绍国内外大数据标准体系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国家大数据标准体系与电力和工业2个典型行业大数据标准体系的对应关系,提出铁路大数据标准体系框架,并分析其与铁路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对应关系。铁路大数据标准体系共划分为技术和工具、数据、应用、安全、管理等5个子体系,对各体系标准进行了界定。铁路大数据标准体系框架的提出,将为铁路运输企业进一步建立健全大数据应用标准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铁路列车运行噪声允许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国外标准限值、噪声评价 ,以及相关降噪技术综合措施资料 ,结合我国铁路实际运营情况 ,在对国内提速铁路噪声现状调查和技术经济分析的基础上 ,遵循ISO及UIC制订环境标准“本着各国经济状况、技术水平和人们对环境需求存在差异 ,不建议采用统一的标准限值”的原则 ,提出了适用不同区域的 3种铁路噪声评价方案 ,以作为修订GB1 2 5 2 5 - 90《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350 km·h-1高速列车噪声机理、声源识别及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考察350 km·h-1高速列车在运行状态下的车外噪声水平、主要声源及其源强分布特性,根据国内外高速列车噪声理论和试验研究经验,在列车和线路状况满足ISO3095-2005标准相关要求的前提下,在京津城际铁路选取现场测试工点,采用多通道阵列式噪声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对京津城际铁路高速列车噪声进行现场测试.测试数据分析结果表明:350 km·h-1高速列车车外辐射噪声的主要声源为轮轨接触部位、转向架、受电弓及其底座以及车辆连接处的气动噪声;对车辆上不同位置测得的声暴露级按大小排序,前4名的依次为头车轮轨接触位置、第2节车辆受电弓位置、第2节车辆的轮轨接触位置、头车和第2节车辆上部的气动噪声.由此提出350 km·h-1高速列车噪声的控制策略及措施.  相似文献   

9.
文章简要阐述了国内外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噪声标准现状,并对标准规定的噪声限值和测试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对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噪声标准体系的制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王芳  石波  蔺伟 《中国铁路》2022,(9):31-37
充分调研国内外5G标准发展现状,分析我国铁路建立5G-R技术标准体系的必要性,根据目前5G-R系统架构及运营维护管理需求的研究,按照大类、小类、具体标准3个层次提出5G-R技术标准体系架构,并对5G-R技术标准体系进行详细描述,体现了标准体系研究进展和后续发展思路,对5G-R技术标准体系的研究与建立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研究国内外相关铁路列车运行辐射噪声测量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大量的试验数据与现场测试经验分析成果,研究并提出我国高速铁路列车运行辐射噪声关键测量参数测量量和测量点位的选取建议:(1)高速铁路列车运行辐射噪声测量量应选择LAeq,Tp;(2)高速铁路列车运行辐射噪声测试中,以距轨道中心25.0m、距轨面高度3.5m和距轨道中心7.5m、距轨面高度3.5m两个测点作为标准测点。  相似文献   

12.
为了考察350km·h^-1高速列车在运行状态下的车外噪声水平、主要声源及其源强分布特性,根据国内外高速列车噪声理论和试验研究经验,在列车和线路状况满足ISO3095--2005标准相关要求的前提下,在京津城际铁路选取现场测试工点,采用多通道阵列式噪声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对京津城际铁路高速列车噪声进行现场测试。测试数据分析结果表明:350km·h^-1高速列车车外辐射噪声的主要声源为轮轨接触部位、转向架、受电弓及其底座以及车辆连接处的气动噪声;对车辆上不同位置测得的声暴露级按大小排序,前4名的依次为头车轮轨接触位置、第2节车辆受电弓位置、第2节车辆的轮轨接触位置、头车和第2节车辆上部的气动噪声。由此提出350km·h^-1高速列车噪声的控制策略及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介绍兰新线西段铁路概况及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洪水灾害造成路基病害的类型。阐述我国防洪体系研究现状和铁路防洪体系建立,提出以预抢工程、防洪工程、修复工程、防排水设备整修为主要内容的铁路防洪工程措施,以法律法规、洪水预报预测系统、调度指挥系统、救援抢险系统、灾害信息系统为主要内容的铁路防洪非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不同类型机车车辆的车外噪声控制目标,分析总结国际铁路联盟标准、欧盟铁路互通性技术规范,以及我国铁道和城轨行业标准,对不同条件下车外噪声限值的要求。对比不同车外辐射噪声标准的限值情况,分析起动、静置与通过3种运用状态下辐射噪声的具体要求,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为提高我国机车车辆装备辐射噪声控制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结合我国已完成的动车组车内噪声试验经验,对比研究了国内外铁道车辆的噪声标准,总结了车内噪声的一些试验方法和推荐限值.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铁路噪声预测模式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铁路噪声预测模式研究已成为国际学术界和各国政府关心的一大课题.由于以铁路噪声为主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给沿线居民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影响,在项目设计初期进行准确的噪声预测是十分必要的.以声学理论为基础,从铁路噪声预测模式发展现状、噪声源类别及空间位置、户外声衰减特性等三个方面对国内外铁路噪声预测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概括总结...  相似文献   

17.
为推动噪声地图在高速铁路噪声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噪声预测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的高速铁路噪声地图绘制技术。首先,根据高速铁路噪声源分布特征和线路结构特征,优化高速铁路多等效声源预测模型和声屏障插入损失计算方法;其次,在GIS软件中搭建某高速铁路三维地理信息模型,二次开发基于该模型的铁路噪声预测技术;然后,进行离散节点的噪声计算,并通过空间插值绘制连续的噪声分布地图。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技术绘制的我国某高速铁路噪声地图与实测结果对比误差小于1 dB (A),验证了该高速铁路噪声地图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可作为铁路噪声管理部门制定噪声控制对策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德国Schall 03铁路噪声预测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德国标准Schall 03铁路噪声预测方法的理论推导和分析,论证了预测计算方法的可靠性、适用性和存在的问题。该方法没有考虑铁路噪声频谱特性、垂向指向性和地面类型等因素的影响,有关列车类型的声学参数和速度修正方法也不符合我国铁路状况,因此不能满足我国铁路噪声预测的要求。在引进或采用该方法时,应对预测计算模式进行适当的修改。  相似文献   

19.
对国内外路域生态系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按照铁路生态防护类型、环境影响评价和铁路路域微环境的状况,对铁路路域生态系统进行分类,并对其结构、功能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南、北方区域铁路路域生态系统构建的对位配置,干旱、半干旱区域的生态系统生境构建体系和脆弱生态区的保护性构建模式。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产品标准体系的现状,重点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产品标准体系的总体要求、结构搭建、产品标准的制修订,以及标准的实施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