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极限环法、构架加速度幅值法、构架和轮对加速度均方根值法对车辆系统的横向运动稳定性进行了评判。结果表明,采用构架加速度幅值法评判得到的临界速度高于采用极限环法得到的,而采用构架和轮对加速度均方根值法评判得到的临界速度在速度高时往往要低于采用极限环法得到的。对于TSI L 84—2008标准规定的构架加速度幅值评判方法,通过仿真分析,建议将其滤波频率3Hz~9Hz改为2Hz~9Hz,以覆盖低于3Hz的蛇行失稳频率,使评判结果更加准确。最后,还对高速车辆蛇行失稳后的脱轨安全性和运行平稳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国外尚无商业运营速度达350km/h的高速铁路接触网。高速接触网系统SiFCAT350工程技术研究在参照采用欧洲最新技术动态TSI,EN 50119及IEC,UIC最新国际技术标准,借鉴法国、  相似文献   

3.
从货车TSI标准出发,对出口欧洲铁路货车运行安全性的评估标准进行了研究,总结了EN 14363、EN 16235和EN 15839等标准对车辆在扭曲线路上的抗脱轨安全性、车辆在纵向力作用下的安全性和车辆的动态运行特性的评估方法和试验免除条件,对我国铁路货车生产企业在出口欧洲铁路货车设计、制造和认证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TB/T 1335—1996《铁道车辆强度设计及试验鉴定规范》及TB/T 2369—2010《铁道车辆冲击试验方法》不适合160km/h快捷货车抗冲击性能评价的现状,对比分析了现有机车缓冲器及新研制的快捷货车缓冲器的技术特点,并通过其典型工况的理论计算和冲击试验验证得出了关于160km/h快捷货车冲击试验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5.
根据货车基础制动装置发展及应用,对快捷货车用基础制动装置提出参考方案,并根据未来发展趋势,对160 km/h及以上速度等级的快捷货车基础制动装置技术提供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
在阐述国外铁路快捷货运技术、快运装备特点的基础上,针对我国铁路快捷货运的现状,分析快运装备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发?160??km/h快速货车、200??km/h?及以上速度的高速货运动车,研制新型公铁两用运输装备、公铁联运装备,开发变轮距快运货车等提高快捷货运竞争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铁路货车通过曲线轨道时的非线性运动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直线轨道上非线性车辆系统蛇形运动的极限环和曲线轨道上车辆的动态特性,给出曲线轨道非线性车辆系统蛇形运动的极限环,并计算出货车的非线性临界速度,分析曲线半径和外轨超高对货车非线性临界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锥度、横向位移激扰、轮对冲角等因素的作用下,货车轮对在曲线轨道上易出现蛇形失稳,并且在蛇形失稳时轮对的横向振荡剧烈,蛇形波长为3.6 m;与直线轨道上的极限环不同,曲线轨道上非线性车辆系统相对轨道中心线而言,具有2个稳定的极限环;当重载货车空车通过半径600 m、超高55 mm曲线轨道时,其非线性临界速度为76.4 km.h-1,低于直线轨道上的临界速度,说明曲线轨道的半径和外轨超高对车辆非线性临界速度有明显的影响,而且半径和超高越大,临界速度也越高,但当半径和超高增加到一定程度,临界速度不再随之增长。  相似文献   

8.
借助于SIMPACK动力学分析软件,充分考虑货车的各种非线性因素,建立转K6转向架货车动力学模型,运用此模型分析转K6转向架货车的直线运行性能。结果表明:转K6转向架货车在直线线路上运行时的非线性临界速度为131km/h;车体横向振动加速度随速度提高呈线性增加,垂向振动加速度随速度提高呈非线性增加;在速度不大于80 km/h时,车体的横向和垂向振动加速度均没有超标,车体的横向和垂向平稳性指标值均小于3.5。  相似文献   

9.
转8A对货车提速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黎红 《铁道车辆》2001,39(10):26-27
1 我国铁路货车转向架的现状 目前,周转于我国铁路运输生产上的货车约有50万辆,其中,转8A型转向架约占80%以上.该转向架为我国60年代产品,构造速度为120 km/h,而实际的平均运行速度仅在70 km/h~80 km/h,距离我国目前货车提速目标100 km/h~120 km/h相差甚远.因此,货车转向架已严重制约着我国铁路货车的提速.  相似文献   

10.
为打破国外制动系统产品厂家的技术垄断,从风源系统、空气管路系统、制动控制系统、基础制动装置、空气防滑系统和辅助用风系统等方面,开展符合TSI指令、适应EN/UIC标准的自主化机车制动系统的分析与研究,重点阐述了制动控制原理、部件选型、计算、试验、认证等方面的特点和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为使两种不同轨距的货车顺利通过道岔,设计了1 435 mm与1 000 mm轨距三线套轨铁路道岔。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车辆-套轨铁路道岔的轮轨系统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计算分析货车侧向通过标准轨距铁路道岔及直向通过米轨铁路道岔时的动力学响应,并研究过岔速度对动力学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货车侧向过岔时,车体横向加速度最大值出现在连接部分,其他动力学评价指标最大值出现在辙叉区,且不同速度下动力学响应波动较大;货车直向过岔时,各动力学评价指标最大值均出现在辙叉区;货车以45~70 km/h侧向过岔时,轮轨力、脱轨系数存在较大波动;货车以95 km/h以上速度直向过岔时,动力学响应明显增大。为使货车在满足安全限值的条件下侧向通过标准轨距铁路道岔、直向通过米轨铁路道岔,侧向过岔速度不应高于65 km/h,直向过岔速度不应高于105 km/h。  相似文献   

12.
客货共运线路轨道不平顺不利波长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练松良  黄俊飞 《铁道学报》2004,26(2):111-115
我国铁路主要是客货共运线路,客车的速度可达140~160km/h,而货车的速度只有80km/h左右。货车与客车的车辆结构动力性能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对轨道结构的几何形位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为了使客车和货车都能在同一线路上安全、平稳地运行,则必须对轨道不平顺与车辆运行平稳性和安全性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本文利用计算机动力模拟仿真计算轨道不平顺激扰下客车和货车的动力响应,对轨道随机不平顺与不同类型车辆的车体加速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干分析和功率谱分析,计算得出了引起客车和货车较大动力响应的轨道不平顺不利波长。然后对两者的不利波长进行了分析,归纳出了客货共运线路的轨道不平顺不利波长范围,为现场轨道不平顺的养护维修和管理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3.
对比分析了国内外铁道车辆线路动力学性能试验的试验方法。从适用范围、试验条件、评价内容、测点布置和测试数据的处理等方面,着重对比了GB/T 5599—1985《铁道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和试验鉴定规范》、UIC 518—2009《铁路车辆的试验与验收依据动力学性能——安全性、轨道疲劳、运行性能》的异同点。最后,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针对快捷货车线路动力学性能试验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对比分析了国内外铁道车辆线路动力学性能试验的试验方法。从适用范围、试验条件、评价内容、测点布置和测试数据的处理等方面,着重对比了GB/T 5599—1985《铁道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和试验鉴定规范》、UIC 518—2009《铁路车辆的试验与验收依据动力学性能——安全性、轨道疲劳、运行性能》的异同点。最后,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针对快捷货车线路动力学性能试验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依据UIC510-3规定的动态疲劳试验载荷和IIW提供的焊接接头疲劳强度S-N曲线,基于结构有限元分析技术和Palmgren-Miner线性累积损伤准则,对160 km/h货车转向架焊接构架侧梁主结构焊缝接头的疲劳损伤进行数值仿真计算。着重研究有无扭曲载荷作用下,各疲劳关注部位累积损伤的变化程度和规律。仿真结果及综合分析表明:扭曲载荷作用导致的损伤增幅在累积损伤较高部位最大仅约为6%,其对构架主结构的疲劳损伤影响极为有限。因此考虑到疲劳试验设备的加载能力,对160 km/h货车转向架焊接构架及摇枕进行动态疲劳试验时可不必施加线路扭曲载荷。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18t轴重160km/h快捷货车转向架的主要技术参数、主要结构、相关试验、主要技术特点和技术创新点。  相似文献   

17.
1前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铁路列车的运行速度不断提高,客车由100km/h提高到160km/h,货车也由80km/h提高到120km/h,这就对列车制动装置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京津城际铁路、武广高速铁路在达到运行速度350km/h,系统运行实现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可靠性要求后,极限试验是保证运输系统安全稳定、提高运行质量及旅客信任度的有力保障。京津城际铁路和郑西高速铁路均创出单车394.2km/h的实车试验速度。武广高速铁路于2009年12月,更是创出双车重联双弓取流条件下394.2km/h的实车冲高试验速度。在轮轨系统具备进一步冲高的极限试验条件时,牵引供电接触网-受电弓系统如何具备挑战极限试验速度500km/h及以上,甚至突破世界纪录574.8km/h的能力,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受陪试工业轴承性能的限制,传统试验台只能开展速度500 km/h及以下轴箱轴承性能测试。为在实验室内开展600 km/h及以上速度轴箱轴承测试,研究满足TB/T 3017.1—2016《机车车辆轴承台架试验方法 第1部分:轴箱滚动轴承》试验条件的600 km/h轴箱轴承试验台的设计方案。通过创新试验轴系的布局和轴向力施加方式,轴箱轴承性能测试时不需要工业陪试轴承,使得600 km/h轴箱轴承试验台测试的最高速度只取决于被测试轴箱轴承性能。介绍600 km/h轴箱轴承试验台的设计要求和设计思路,详细阐述600 km/h轴箱轴承试验台组成及各部分功能,并计算验证工装轴强度和临界转速、机架频率。利用600 km/h轴箱轴承试验台,可进行最高速度为700 km/h的轴箱轴承试验。  相似文献   

20.
制动系统是快速货车的关键技术之一,制动盘是制动系统中承受机械及热负荷的主要部件。通过160km/h快速货车制动计算,确定了紧急制动过程中制动盘的边界条件,并通过ANSYS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得到制动过程中制动盘温度及应力分布。通过分析计算,确定了在160km/h快速货车上每轴制动盘的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