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复杂的施工环境,结合该铁路简支箱梁施工,研发了国内首台双孔连做架桥机。通过对比单孔架桥机与双孔连做架桥机,总结了双孔连做架桥机的特点;并介绍双孔连做架桥机结构、工作原理、结构抗台风措施、施工工艺流程和关键施工技术,为今后双孔连做架桥机更广泛的应用提供参考和经验。  相似文献   

2.
依托新建福州至平潭铁路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浅无覆盖层(裸岩)钻孔平台,从钻孔平台的结构设计、平台搭设施工、加固处理等方面进行了介绍,满足台风区深海裸岩平台设计及施工的目的,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福平铁路平潭海峡大桥北东口水道特大桥位于平潭海峡北东口水道,其气象水文地质条件恶劣,承台吊箱施工期间承受巨大波浪力,因此对吊箱设计施工进行研究。本文着重阐述了北东口水道特大桥B54#墩承台钢吊箱的设计及施工过程,对复杂海洋条件下单壁钢吊箱的设计计算、加工、组拼、下放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为今后同类工程钢吊箱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福州至平潭铁路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栈桥为研究对象,从设计和施工两个方面,论述了风大、浪高、水深、流急等复杂海况及裸岩地质条件下栈桥快速施工的关键技术,包括大跨度栈桥结构、钢筋混凝土灌注桩锚固、先成桥后锚固法、打桩船插打钢管桩、模块化施工等。  相似文献   

5.
本文依托福平铁路项目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B0#~B58#)深水区承台施工,重点对风大、浪高、潮差大等特殊海洋环境作用下承台钢吊箱下放施工工艺进行介绍,以便为今后类似结构、水文气象条件下桥梁承台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D0~D23)处于大练岛的山凹之间,受穿堂风的影响,大跨高墩支架现浇梁施工安全风险大、施工工效低、工期紧、成本高。为了克服大风条件造成的现浇梁施工困难,本文通过三种方案综合工期安排、施工工艺、经济性等多方面对比分析进行方案比选,并从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试验对大跨高墩现浇支架研究分析论证,确保大跨高墩现浇梁的顺利建设,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依托新建福州至平潭铁路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基础施工,详细地介绍了台风区跨海桥梁基础施工难点,针对施工难点进行技术研究,并形成一系列的成果,为以后类似条件下跨海桥梁基础施工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依托新建福州至平潭铁路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铁路梁的施工,研发了SPZ2700×2/64型双孔连做节段拼装造桥机,分别对节段拼装造桥机的组成结构及主要技术参数、特点、施工步骤进行详细的介绍,为以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跨海区域内地质条件较为复杂,且受海水浪潮影响,施工时出现严重的漏浆、偏孔、塌孔等问题。本文对桥址区域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并根据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分类;针对不同区域内出现的问题,提出较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施工控制网的设计方案与实现过程,并对解算指标和实测成果进行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法精度可靠,完全满足长距离跨海大桥施工测量的应用需要。  相似文献   

11.
福平铁路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位于复杂海洋环境,特殊的施工条件造成大桥施工中要对常规的施工方法进行创新。大桥公路B42#~B50#连续梁原设计为(40.6+6×64+40.6)m,因B42#墩处海床面为裸岩陡坡,施工困难,经变更后该联连续梁孔跨变为(64+40.6+5×64+40.6)m,边跨64 m,其中直线段20.9 m。边跨墩位处无法搭设满堂支架施工边跨直线段。经计算分析将边跨直线段20.9 m,分为4节段施工:梁端9.2 m、5.7 m节段采用在承台上搭设倒梯形支架施工,其余两节段3.5 m、2.5 m采用挂篮悬臂施工的方案。该施工方案中通过采取在梁端两侧临时固结,顶部外加压重的措施,有效解决了直线段挂篮悬臂施工的平衡难题,为类似的跨海湾、河流工程提供了一种施工思路和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2.
针对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连续(刚构)梁共计13联一次性投入79对挂篮组成挂篮"群"交叉干扰施工以及大风影响的难题,对挂篮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确定选型,并对挂篮结构进行适应性、高标准抗风设计,施工过程中采用BIM技术、工序作业条件界定、现场适时作业管控、专业化作业以及抗台风措施确保公铁两用大桥在大风条件及交叉干扰下施工安全、质量;最后对挂篮施工提出增加导流板、挂篮后锚采用预留孔装置的建议,为后期类似施工条件桥梁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钢桁梁施工技术方案及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福厦客运专线80 m双线下承式钢桁结合梁的施工,对跨越高速公路钢桁梁桥施工技术展开研究,阐述了柯珠高速公路立交大桥钢桁梁施工跨越福厦高速公路施工作业方法,柯珠高速公路立交大桥钢桁梁方案的确立与实施,为今后大型结构跨越高速公路、河流、建筑物等提供了一些可借签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依托福州至平潭铁路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针对钻孔桩平台及栈桥钢管桩、钢护筒施工,对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沉桩方法、沉桩工艺、沉桩定位及稳固措施进行了总结,为类似深海钢管桩沉桩提供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在复杂海域桥梁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是施工的难点也是质量控制的重点,尤其是对采用大直径钻孔桩的工程,每一根桩的施工都是质量控制的关键点。本文结合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的工程实践,分析了海上桥梁大直径桩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提出对海上大直径钻孔桩应从施工工艺及施工过程进行全面质量控制措施。对海上大直径钻孔桩钢护筒和钻孔桩的位置、垂直度的允许偏差以及海水泥浆的使用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分享复杂海域条件下大直径钻孔桩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和经验,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依托新建福州至平潭铁路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钢管桩沉桩施工,介绍不同地质条件下如何选取沉桩设备,并对沉桩方法及沉桩工艺进行了总结,为以后类似海上钢管桩沉桩提供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大跨度斜拉桥是复杂的高次超静定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结构的内力和线形进行有效监测与控制。本文以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大小练岛水道桥为工程背景,基于无应力状态法与自适应原理,建立了全桥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施工全过程进行分析。通过将仿真分析结果与工程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施工监控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航道桥基础设计与施工创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为国内第一座跨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桥址海域风大、浪高、水深、流急、潮汐显著,且岩面倾斜起伏大、裸岩硬岩分布广,气象水文及地质条件均十分复杂,尤其是桥址海域波流力巨大,为桥梁下部结构设计和施工带来前所未有的困难。为解决风浪作用和通航船撞力作用,3座大跨度通航孔斜拉桥在基础设计和施工中采用多项创新技术,首次选用4.5 m的钻孔桩;为解决复杂海域大直径钻孔桩难题,研发了KTY5000型动力头钻机和相关配套的打桩设备;为克服波浪力作用,部分深水裸岩区域采用导管架辅助建立施工平台;为适应桥位独特的海洋环境,3座大跨度通航孔斜拉桥主塔墩承台均采用圆端哑铃形高桩承台,承台顶露出高潮位以上,承台施工采用集主体防撞结构与施工围堰一体的防撞箱围堰结构,永久结构与临时结构相结合,节约材料的同时降低了施工的安全风险性。其大型防撞箱围堰采用工厂整体制造、整体吊装、整体下放,实现模块化、标准化施工,哑铃形承台系梁范围采用无封底混凝土施工创新技术。  相似文献   

19.
《铁道建筑》2004,(8):26-26
意大利政府已决定,在最近几年内将开始修建跨越墨西拿海峡连接意大利本土与西西里岛的公路—铁路两用跨海大桥。设计桥长5km ,中央桥跨跨长330 0m ,将是世界上最长的悬索桥。现在,世界上已建成著名的两座跨海特大桥———日本跨越轻津海峡的濑户大桥和丹麦跨越大贝尔特海峡大桥  相似文献   

20.
刘宏 《铁道建筑》2008,(5):107-109
结合镇(宁)胜(境关)高速公路大桥和隧道施工中应用机制砂拌制高强度泵送混凝土的经验,介绍了机制砂的特点、生产工艺及机械设备选择、配合比设计、施工应用等施工技术问题,为机制砂的应用和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