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超高压旋喷注浆技术在卵石地层PBA工法暗挖车站中的止水效果,开展现场旋喷试验,对常规施工设备进行改进,优化施工步序,实现暗挖车站边导洞狭小空间内的机械化引孔、喷浆成桩作业。试桩结果表明:卵石地层中试桩加固直径均在1 m以上;加固体抗渗系数最大值为2.37×10–9 cm/s,满足工程不渗水要求;加固体抗压强度均在24MPa以上,加固效果明显,能有效提高地层的承载力、强度和整体稳定性。首次实现超高压旋喷注浆工艺在北京卵石地层暗挖车站的应用,该方法在万泉河桥站的工程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止水效果,对北京地区暗挖车站止水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由于设备精度、地层特性等因素影响,在旋喷、提升过程中,超高压旋喷桩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直径缺陷和垂直度缺陷。为研究具有几何缺陷的超高压旋喷桩在暗挖地铁车站工程中的止水效果及适应性,以北京地铁3号线石佛营站3号施工竖井为例,研究几何缺陷对超高压旋喷桩止水效果的影响。基于旋喷桩成桩质量检测结果,归纳总结超高压旋喷桩的几何缺陷规律:旋喷桩直径服从平均值为1.1 m,标准差为0.11 m的正态分布,倾斜角度服从平均值为0.003°,标准差为0.3°的正态分布;倾斜方位角在[-180°,180°]内服从均匀分布。根据旋喷桩几何缺陷规律,建立三维缺陷计算模型,分析不同缺陷对旋喷桩止水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旋喷直径和咬合厚度相同时,4种模型渗流量排序为双缺陷模型>直径缺陷模型>垂直度缺陷模型>无缺陷模型。基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提出超高压旋喷桩“临界咬合厚度”概念,为合理设置旋喷桩参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深埋富水全风化花岗岩中长距离水平旋喷桩试验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厦深铁路梁山隧道因在DK96+495~DK96+535段穿越L7深埋富水全风化花岗岩软弱带,为全线的控制性工程。为穿越该软弱带,经过技术与经济论证,最后决定采用全环水平旋喷桩超前预加固技术。为确保长度达40 m的水平旋喷桩在该地层中的可实施性,进行了本次现场试验。通过试验,得到试验桩平均桩径51.5 cm,平均桩长43 m,桩体平均强度3.2 MPa,并根据试验结果改进了部分施工工艺。采用该技术顺利通过了L7深埋富水全风化花岗岩软弱带,并施作了衬砌结构,实践证明,通过试验得到的长距离水平旋喷桩加固技术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4.
天津地铁某车站,地下水丰富,基坑围护结构采用钻孔咬合桩,整个车站围护结构由700根咬合桩组成。咬合桩是桩与桩之间的咬合而达到止水目的,故桩间切割缝是其止水的薄弱部位,非常容易发生渗漏水。在本站施工过程中,采取单、双液注浆预加固桩缝和双液注浆止漏相结合的方式处理基坑咬合桩桩渗漏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天津地铁某车站,地下水丰富,基坑围护结构采用钻孔咬合桩,整个车站围护结构由700根咬合桩组成。咬合桩是桩与桩之间的咬合而达到止水目的,故桩间切割缝是其止水的薄弱部位,非常容易发生渗漏水。在本站施工过程中,采取单、双液注浆预加固桩缝和双液注浆止漏相结合的方式处理基坑咬合桩桩渗漏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根据济南泉域富水砂卵石地层特点,通过文献调查、理论分析、现场实测,并借助数值模拟计算,分析并优化基坑下卧弱隔水层注浆加固方案,得到注浆加固质量控制技术要点,提出端头井土体加固与封闭止水帷幕下辅助降水的关键技术,研发基坑降水回灌一体化系统及配套装备,攻克传统回灌技术存在的抽灌分离、回灌效率低、运维成本高等施工难题,阐述回灌水质处理、自动加压回灌及水位联动回灌等关键技术创新点,改良回灌井过滤器设置及止水段施工技术,形成富水砂卵层基坑封闭降水与回灌工程关键技术,对推广基坑降水与回灌工程的绿色化、信息化、智能化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深圳地铁一号线续建工程坪洲站1号出入口及1号风道的设计为例,介绍这类宽大基坑在地质条件不利、距离房屋较近、房屋陈旧等条件下,采用注浆加固房屋基础、基坑外咬合旋喷桩止水、大基坑化小的方法对房屋和基坑进行保护设计,并结合现场情况提出了实际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8.
以杭州地铁秋涛路站围护结构设计为背景,对钻孔咬合桩的关键施工工艺进行论述,并对施工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措施进行系统归纳。钻孔咬合桩是国内近年来深基坑工程中,特别是地铁车站基坑工程中常用的围护结构形式,在富水地层中有较强的适用性,其较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形式造价低、施工难度小、对环境影响小;较钻孔桩+旋喷桩止水帷幕围护结构形式防水效果好、结构刚度大。杭州地区的地质条件在华东地区,甚至广深地区均有一定代表性,因此,针对杭州地铁车站基坑围护工程,对钻孔咬合桩施工工艺的重点及难点、解决措施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
通过现场加固试验,对超高压旋喷注浆施工引起的周边地层的水平位移、分层沉降、孔隙水压变化进行监测和数据采集分析,结果表明:(1)超高压旋喷注浆施工对单一地层的水平扰动较小,距加固体3. 5 m范围外水平位移1. 0 mm,对地层界面、薄夹层区域影响略大,距加固体3. 5m范围外5. 0 mm,水平位移随净距加大而明显减小;(2)对地层的竖向扰动整体较小,一般单一地层隆起和沉降量5 mm,有薄弱面的地层界面处竖向位移较大,本试验测得最大52 mm;(3)对周边地层的孔隙水压力影响小,距离加固体1. 0 m之外地层的孔隙水压力受影响波动在3. 0 k Pa以内。研究结论:由于超高压旋喷注浆加固原理的不同,其施工对周边地层扰动影响较静压注浆明显减小,可更好地满足地下工程邻近施工防护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深港隧道下穿运营地铁和商业街地层沉降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广深港客运专线深港隧道下穿深圳地铁1号线、地下商业街工程,综合应用拱部高压水平旋喷桩、长管棚、超前深孔预注浆作为隧道超前支护,采用洞桩法施做钻孔灌注桩和桩间咬合旋喷桩作为隧道两侧的围护结构,CRD法开挖和支护,以及施工过程实时监控量测,及时反馈、指导施工,通过小导洞对隧道上方地层实施加固补偿注浆,分层分部位加固土体,精确控制沉降,确保隧道上方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地铁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11.
总结在深圳某跨线桥桥墩基础砾砂混卵石层中挖孔桩施工的教训,说明用旋喷桩止水帷幕解决穿过透水砾砂层的措施基本上是可行的,部分桩需重新布孔补钻注浆及孔内局部加固处理,最终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
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对深圳地铁4号线穿越大脑壳山富水流砂地层的洞内长管结合短管注浆、地面帷幕墙结合洞内导管注浆、地面旋喷分段止水帷幕及袖阀管注浆结合洞内导管注浆、地面高压旋喷桩分段止水帷幕结合洞内导管注浆等四种止水加固方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方案四的隧道顶部沉降和应力皆小于前两种方案.综合考虑工期和造价,最终...  相似文献   

13.
以兰州市某地铁车站深基坑为例,研究第三系富水半成岩砂岩地层条件下桩撑支护结构深基坑的变形规律。通过对围护桩体水平位移、钢支撑轴力、地表沉降等实测结果进行分析,对基坑开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将数值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基坑的变形规律。监测结果与数值分析表明:桩体变形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弓型"变形特征,围护桩水平位移最大值发生在开挖面附近;正常施工下地表沉降形态为凹槽形,若围护桩间出现明显漏水、漏砂现象时为三角形;钢支撑轴力跳跃上升并在其下一道支撑架设后受力达到最大;深大基坑工程采用钻孔咬合灌注桩作为围护及止水结构时,必须确保桩体垂直度,保证桩体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数值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数值模拟可为基坑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地铁盾构施工过程中,因设备故障必须开仓处理时受到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不具备带压进仓富水砂卵石地层的条件下,只能从地面进行地层加固处理来达到设备检修或进仓条件。以某市地铁盾构区间盾构机因中心回转体脱落造成隧道涌水涌砂事故为背景,研究采取地面三轴搅拌桩加固、化学注浆止水、降水等技术措施,在常压进仓作业条件下顺利完成了设备检修,解决了富水砂卵石地质条件下不能常压开仓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5.
以福州地铁1号线下穿福州火车站铁路工程为依托,应用有限元软件MIDAS/GTS建模并分析地基不加固、仅采用高压旋喷桩加固、仅采用袖阀管注浆加固、高压旋喷桩联合袖阀管注浆加固4种施工方案控制路基沉降的效果。试验及计算表明,高压旋喷桩联合袖阀管注浆加固地基方法能发挥高压旋喷排桩隔水和袖阀管注浆加固地基提升土体强度的优势,可减少沉降50%,是改善复杂地质条件地区盾构隧道施工中路基产生过大变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旋喷桩、SMW桩在基坑围护结构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以天津地铁津赤路站深基坑施工为背景,初步探讨旋喷桩、SMW桩的施工原理、质量控制措施.通过对原理的剖析,总结其在基坑围护工程中的应用,为今后软土地层的深基坑围护结构施工提供参考.研究结论:对天津地铁津赤路站风道围护结构施工的研究,充分验证了SMW桩和旋喷桩相配合作为基坑围护结构的可行性,值得在基坑围护结构工程中推广.SMW桩中H型钢既可以加强桩体强度,又可以再次利用,节约成本.但实际施工中一定要加强成桩质量控制,确保桩体的强度和抗渗性,以满足工程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7.
大型基坑围护结构组合与匹配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南京市九华山隧道的基坑围护施工技术。该隧道位于龙蟠中路地段的基坑较复杂,主要表现在地质情况多变、地下管线密集、紧邻周围建(构)筑物。该工程针对基坑周围环境的特点,对不同地段采用了钻孔灌注桩、深搅桩、旋喷桩、喷锚护坡深基坑支护方式;同时,采用压密注浆、桩背后双液注浆止水帷幕、深井降水等多种辅助技术措施,确保深基坑施工顺利完成和周边建(构)筑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针对乌鲁木齐市某交通枢纽车站宽大基坑开挖的地质特殊情况及周边环境的复杂情况,分析了高压旋喷桩不能成桩的原因,并对比分析了高压旋喷桩与咬合桩围护方案的优劣,经现场试验,最终提出采用咬合桩对基坑进行围护的方案。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卵石层中长距离大直径盾构掘进是盾构施工的世界性难题。某工程采用一台12 m的大直径盾构独头掘进5.2 km,卵石地层中盾构掘进,刀具(盘)磨损严重,须有计划地设置盾构停机点和对盾构刀盘进行全面检修并更换刀具,为确保施工安全,需对配套的地面加固措施进行研究。研究结论:无论是带压进仓作业,还是常压进仓作业,为确保施工安全,都需采取辅助的地面加固措施,以提高盾构机周围地层的稳定性和密实性;带压进仓换刀,可采用后退式分段注浆地面加固措施;常压进仓换刀,可采用钻孔桩+桩间注浆地面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20.
深基坑开挖会引起基坑周边土体应力场变化和土体位移,对邻近建筑物造成影响。本文以杭州市地铁汽车城站深基坑为例,分析了基坑开挖对邻近建筑物沉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坑开挖使邻近建筑物地基土体沉降量超出规定,采用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及对建筑物基础注浆加固的方法,有效控制了邻近建筑物的沉降变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