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捣固作业质量直接关系到线路轨道服役状态,多维度研究捣固作业后轨道几何形位的变化规律是有效提升线路捣固作业效率的关键。以某160 km/h提速干线改造工程为例,提出考虑波长因素的捣固方案,针对捣固作业后的轨道几何形位的变化,分析轨道静态不平顺数据及动态不平顺数据,研究70 m弦矢高、轨道质量指数、功率谱密度、小波变换、小波能量谱等时频分布特征,确定捣固作业前后轨道不平顺波长及幅值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考虑波长因素的捣固作业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线路的长波不平顺状态,高低不平顺的改善效果优于轨向不平顺;曲线区段改善率大于直线区段且曲线轨道质量改善率随圆曲线半径的增大而降低;线路线形得到基本控制后不能通过盲目地增加捣固作业次数来达到改善轨道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基于广深(广州—深圳)Ⅰ线K16+000—K19+000区段内长2.580 km的线路连续17次轨道检查车检测数据,以高低不平顺为研究对象,对大型养路机械捣固前后537 d的线路质量进行跟踪分析。结果表明,大机捣固对线路平顺度较高的区段或路基基础稳定而在持续较大荷载作用下线路平顺度较差的区段改善作用有限;捣固作业后高低不平顺下降幅度越小的区段,其高低不平顺越容易在较短时间内超过作业前;较大的月度累计降雨量可以缓和甚至改变线路的恶化趋势;捣固作业后达到一定时间线路动态质量会加速恶化;对于广深Ⅰ线,18个月的大机捣固周期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3.
长波高低和长波轨向是影响线路高平顺性及舒适性的重要因素。从长波高低和长波轨向不平顺的特点和检测方法出发,结合波形图,借鉴既有短波高低和短波轨向的整治方法,对竖曲线变坡点地段、无缓和曲线或缓和曲线较短的大半径短曲线地段以及钢梁桥及桥涵路基连接地段等特殊线路的情况进行探讨,提出整治长波高低和长波轨向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长波高低和长波轨向是影响线路高平顺性及舒适性的重要因素。从长波高低和长波轨向不平顺的特点和检测方法出发,结合波形图,借鉴既有短波高低和短波轨向的整治方法,对竖曲线变坡点地段、无缓和曲线或缓和曲线较短的大半径短曲线地段以及钢梁桥及桥涵路基连接地段等特殊线路的情况进行探讨,提出整治长波高低和长波轨向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临时维修作业捣固车的前端轨道偏差自动测量技术方案,测量系统采用惯性导航系统测量原理,结合智能化、集成化测控技术,搭载于捣固车上同步进出作业区间。利用测量系统在捣固车作业前后对施工区段进行轨道几何参数测量与数据处理,指导捣固车精细化作业的同时,保证捣固与测量同步,有效解决传统模式存在的人工上道频繁、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选取试验线进行快速且多次测量,自动计算获取轨向、高低、轨距、超高、高程等轨道几何参数,且各参数重复性偏差均达到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千米级大跨度桥轨道不平顺状态的分布规律,以某千米级大跨度桥上线路轨道不平顺检测数据为例,分析了动态和静态高低、轨向及轨距不平顺的时域分布特征,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确定了动态和静态波形匹配参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移动窗相关系数的里程匹配算法;给出了基于尺码法的轨道不平顺分形维数计算流程,分析了短波、中波和长波区段的动态和静态轨道不平顺分形维数及其分布规律特征。结果表明:以轨距作为对准参数项,采用滑动相关系数法可以实现动态与静态不平顺数据的有效对准;高低不平顺的分形维数可以作为诊断线路道砟服役状态的有效工具;大跨度桥的轨向及高低不平顺长波成分稳定,不因轮载动态作用而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7.
1问题的提出 目前,桥上线路的捣固作业方式一般有两种:日常维修由于基本轨和护轨间的净距无法满足普通捣固机捣镐的下插宽度,只能采用人工捣固;大中修施工时,只有将护轨临时拆除后,才能使用普通捣固机械进行捣固作业,结束后再恢复护轨。现桥上大都铺设的是混凝土枕,人工捣固很容易造成轨枕底部掉块,加之人工捣固质量远不如机械捣固,因此,在日常维修中,桥上线路一旦产生高低不平顺时,只能够采取加垫调高垫板的办法解决,“维规”对调高垫板的使用又有严格的要求,对个别水平、低接头的处理可以使用垫调高垫板的方法处理,对长大轨面不平顺和垫板超过容许高度都不可用此方法解决。因此,在桥上能够解决用普通捣固机进行捣固,是彻底改变桥上作业方式的惟一出路。同样,随着铁路提速的要求和客运专线的大量建成运营,机械化养路是工务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奥地利System7 railsupport GmbH 公司(以下简称"System7公司")将轨道几何形位惯性测量系统集成到其生产的通用捣固机4.0中,用于在捣固作业过程中进行轨道几何形位参数测量.该公司在奥地利联邦铁路公司(? B B)所辖线路网络中选取了一条符合关于轨道高低、轨向标准偏差规定的试验线路对该系统进行...  相似文献   

9.
在考虑捣固作业磨合过程的基础上,利用捣固作业改善系数及轨道不平顺指标结构,设计轨道不平顺指标与线路捣固作业质量的相关性分析方法。为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采用神朔铁路河西运输段2014年9月—2016年12月共计31次的轨检车检测数据以及该时段内相应的捣固作业数据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分析轨道不平顺各单项指标与线路捣固作业质量的相关性,对改进捣固作业计划的编制方法和提高捣固作业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针对轨道不平顺指标结构变化规律,提出一种基于灰色成分数据模型的轨道不平顺指标结构预测模型,结合轨道不平顺指标结构特征,对轨道不平顺指标结构进行预测。通过采用兰新线上行K741+200~K741+400和K741+400~K741+600 2单元区段共6年的历史轨检车超限数据对预测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可以较好地应用于预测轨道不平顺指标结构。  相似文献   

11.
某开通时间较短的高速铁路线路受连续降雨影响,路基沉降快速发展,导致部分区段轨道结构发生变形,使轨道不平顺幅值明显增加,引起车体振动加剧,对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影响。为了研究路基沉降引起的轨道不平顺对车体振动的影响,选取典型路基沉降区段连续4次动态检测数据进行时频特征分析,结合建立的车辆-有砟轨道空间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研究路基沉降区段轨道不平顺和车体振动加速度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得了路基沉降不平顺波长和状态演变对车辆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降雨导致的路基沉降对高低不平顺和车体垂向加速度的影响显著,对轨向不平顺和车体横向加速度的影响较小;路基沉降区段的高低不平顺与车体垂向加速度幅值变化趋势和振动频率基本相同,42~70 m波长高低不平顺的幅值增加是造成车体垂向振动加剧的主要原因;依据仿真结果,路基沉降引起的高低不平顺幅值急剧增加会造成行车过程中局部轮轨垂向力显著减小,导致轮重减载率显著增加;对于速度等级250 km/h的线路,建议雨后重点盯控路基沉降点长波高低不平顺的变化,针对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不良区段的养护维修作业,应着重调整42~70 m波长高低不平顺幅值,以保障车辆...  相似文献   

12.
基于朔黄重载铁路不同区段的线路地域条件、捣固维修实际情况、轨道质量等因素,将线路分为Ⅰ级、Ⅱ级两个等级区段进行管理.基于国内外轨道质量分级标准的制定方法,分析了轨道质量发展各阶段的特点,提出了重载铁路质量评价标准分级方法,将两个等级区段线路的轨道质量评价指标分为捣固验收值、优先值和超限值三个管理值.结合轨道检测实测数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地利用检修数据指导轨道维修决策计划,在预防性维修理念下提出1种基于块坐标下降法的有砟轨道大机捣固维修经济决策模型及算法。考虑多种捣固模式下不同的捣固效果和相应成本,以轨道质量年末保持值和维修经济成本为决策目标,结合大机养修效率和现场实际条件,建立大机捣固维修经济决策模型;采用块坐标下降算法,以并行计算为主要思路并通过聚类算法调整捣固区段的连续性,实现最佳捣固模式、捣固时机和捣固区段的高效求解。依托某120 km·h-1、50 km试验区段在某年份的实测数据,验证模型及算法有效性。结果表明:依据模型及算法得出的维修计划,采用09-32型捣固车开展单捣、双捣2种捣固模式后,每年可较实际平推捣固计划分别节省18%和15%的费用,改良型大机捣固质量指数MTQI的年末平均值从实际平推捣固计划的6.5 mm分别降低约0.80和1.35 mm;模型及算法能够快捷有效地制定符合线路实际的大机捣固维修计划,不仅实现了大机作业的连续捣固,还较大幅度提升了捣固维修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4.
保证无砟轨道几何形位服役状态是高速铁路线路养护维修的核心内容,轨道不平顺波长因素直接影响列车运营舒适性.采用分形尺码法对无砟轨道不平顺的分形特征进行分析,讨论分形维数表征轨道不平顺短波、中波和长波的能力,确定分形维数对应的波长范围.对某高铁线路实测200 m区段长度的高低和轨向不平顺样本进行分析,研究不同波段分形维数对应波长尺码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无砟轨道不平顺的分形维数可分为3个波长区间,即D1(0.135~2.16 m),D2(4.32~17.28 m)和D3(34.56~138.24 m);分形维数对应波长尺码具有较好地稳定性;采用分形维数指标可以有效地对区段轨道不平顺的波长进行定量化评定.  相似文献   

15.
通过全面考虑线路捣固作业对即时轨道质量和长期轨道质量变化的综合效果,提出一种改进的线路捣固作业维修质量评价方法。为评估该评价方法的有效性,采用神朔铁路河西运输段2014年9月—2016年12月共计31次的轨检车检测数据以及该时段内的捣固作业维修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更好地评价神朔铁路线路捣固作业维修质量。该方法对神朔铁路线路捣固作业质量的管控和决策的合理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郑西高铁K921段无砟轨道上拱整治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西高铁修建在大面积湿陷性黄土地区。论述和分析灵宝西—华山北区间K921+000—208区段线路轨道结构、线路设备、地质勘察和地基处理。针对K921+000—208区段线路病害,分析产生原因并进行研究,提出病害区段无砟轨道结构局部重新施作、局部挖除及重植轨枕、道床板落道整治、打磨轨枕承轨台和道床现浇承轨台方案;建议采用局部挖除及重植轨枕方案。  相似文献   

17.
对南宁铁路局管内5段有砟高铁线路联调联试阶段道岔区长波长高低病害统计及原因分析,详细介绍了如何结合轨检车动态检测资料、线路测量、数据优化处理和大机捣固等环节有效整治病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8.
秦宪国 《铁道建筑》2020,(2):120-123
基于轨道不平顺指标与线路捣固作业维修质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设计神朔铁路线路捣固作业决策方法。为说明该决策方法的有效性,利用神朔铁路河西运输段2014年9月—2016年12月共计31次的轨检车检测数据以及该时段内相应的捣固作业维修数据进行实例研究,并与神朔铁路传统的捣固作业决策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该决策方法的捣固作业策略对神朔铁路捣固作业量和捣固成本的降低效果显著,能改进神朔铁路线路捣固作业计划的编制方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速铁路不断发展,400 km/h及以上高速铁路已成为铁路科技创新的重大需求,在更高速度运行条件下将面临着一系列车线动力学问题。为探讨更高速度条件下高速铁路线路长波不平顺敏感波长及线路平顺性管理控制问题,基于车线动力学理论,针对某一高速铁路车型,分别就高低不平顺对车体垂向加速度的影响、轨向不平顺对车体横向加速度的影响进行相干性分析与功率谱密度分析,得到了300~400 km/h速度条件下车体长波不平顺敏感波长;通过轨道静态中点弦实现了对特定速度条件下敏感波长的有效控制并提出对应的中点弦控制标准。综合对比发现:此高速动车组列车在300~400 km/h速度条件下,高低不平顺敏感波长范围为114~147 m,轨向不平顺敏感波长范围为60~79 m;线路长波不平顺对轮轨作用力影响较小,对车体振动加速度影响显著,可以通过静态中点弦测量管理有效控制轨道不平顺敏感波长;在400 km/h速度条件下,高低不平顺推荐采用80 m中点弦进行控制,Ⅰ,Ⅱ和Ⅲ级矢高管理建议值分别为5,11和17 mm;轨向不平顺推荐采用60 m中点弦进行控制,Ⅰ,Ⅱ和Ⅲ级矢高管理建议值分别为4,6和10 mm;在实际线...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线路长波不平顺问题,研制了能够引导捣固车实现自动起道、拨道功能的长基准测量系统——曲线激光准直系统。该系统利用激光方向性好、测距长、亮度高、能量集中的优点,集激光、机械、电子、液压、控制等技术于一体。现场试验表明,该系统能有效检测线路长波不平顺,尤其是可对曲线进行测量并引导捣固车起拨道作业,满足捣固作业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