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摩托车》2003,(9)
制动性能良好的摩托车,在行驶中踩下制动板或握紧手制动手把时,摩托车应能迅速减速直至停车。若摩托车制动时减速缓慢,制动距离大,则说明制动失效或制动性能差。其主要原因有:  相似文献   

2.
制动性能良好的摩托车,在行驶中踩下制动踏板或握紧制动手把时,摩托车应能迅速减速停车。若摩托车制动时减速缓慢,制动距离长,则说明制动失效或制动性能差。其主要原因有: 1.制动蹄摩擦片严重磨损,与制动鼓间隙过大,或与制动鼓接触太小,使制动蹄摩擦力降低。 2.制动蹄摩擦片沾有油污或水,有硬化现象或铆钉外露,引起制动蹄与轮鼓打滑。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分析摩托车在制动过程中地面对其前、后车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结合摩托车制动相关标准从理论上推导出摩托车最大制动速率或路面峰值制动力系数(PBC)公式以及制动距离与制动减速度之间的关系式等,为摩托车的制动系统匹配、性能及相关标准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张学波 《摩托车》2012,(12):42-45
摩托车制动系统是保证车辆正常行驶的关键部分,因涉及驾驶者人身安全,所以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但有很多用户对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注意事项并不了解,所以在出现制动故障后也是束手无策。本文着重对摩托车制动器的制动原理、保养调整及故障维修等方面进行讲解。一、盘式制动器的制动原理  相似文献   

5.
摩托车制动系统的作用是按照需要使车辆减速或在紧急情况下获得最短的制动距离,以确保行车安全。车辆的行驶速度越高,对制动装置的灵敏性要求就越高。目前摩托车的制动系统按结构,可分为鼓式制动器、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摩托车在制动过程中所受力的不同,系统地研究和分析了摩托车制动器制动力、地面制动力及附着力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分析了摩托车在不同附着系数路面上的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理想分配曲线,从理论上分析了摩托车制动减速度、制动距离等。  相似文献   

7.
摩托车制动系统是保证车辆正常行驶的关键部分,因涉及骑乘者人身安全,所以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但因有很多用户对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注意事项并不了解,所以在出现制动故障后就束手无策,故本文着重对摩托车制动器的制动原理、保养调整及故障维修等方面进行讲解。  相似文献   

8.
ABS这种主动安全系统实质上是实现了制动器制动力的自动调节,使摩托车制动系统发生了质的变化,提高制动减速度,缩短制动距离,充分发挥制动系统在各种恶劣路面及气候多变区域行驶时的制动效能,防止车轮抱死,消除摩托车在制动过程中的侧滑、跑偏、丧失转向能力等非稳态状态,以获得良好的制动性能、操纵性能和稳定性能,提升摩托车的行驶安全性。随着我国摩托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以及摩托车行驶  相似文献   

9.
传统两轮摩托车大多采用前、后轮相对独立的制动系统,这种摩托车在制动时要想获得较大的制动减速度,就必须合理分配手、脚上的操纵力,以使前、后轮胎充分利用路面的附着条件。然而,普通用户在制动时很难做到手、脚上操纵力的合理分配,从而降低了路面附着条件的利用率,大大延长了制动距离。联动制动系统可通过单一的手或脚操纵实现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的合理分配,从而获得较大的制动减速度,杜绝了甩尾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摩托车前后轮联动和防抱死一体化制动系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摩托车制动系统的基本要求是在制动过程中通过简单的操作实现足够的减速和提高行车稳定性。近年来,一种新型的前后轮联动制动系统和防抱死制动系统的一体化制动系统已经研制出来并进行了装车试验,其结果表明该装置具有较高的减速性能,而且在ABS动作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制动感觉。  相似文献   

11.
当传统汽车减速或制动时,车辆运动能量通过制动系统而转变为热能释放到大气中。而新能源汽车通过制动能量回收技术转变为电能储存于蓄电池中,从而提高车辆的续驶能力。新能源汽车在制动过程中,要保证其制动稳定性和平稳性,同时要尽可能多地回收制动能量,以延长新能源汽车续驶里程。文章通过对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定义、组成及工作原理进行研究,剖析了新能源汽车电机再生制动能量回收工作过程和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制动工作过程,阐明了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各部件的作用;重点围绕途观L PHEV制动系统组成、途观L PHEV制动能量回收系统混合制动工作原理,即减速请求、摩擦减速、再生减速的支持及三相电流驱动装置的支持不足4个工作过程;系统地介绍了Tiguan L PHEV制动能量回收系统主要是通过控制机电式制动助力器e-BKV和蓄压器VX70实现的,驾驶员的减速请求是摩擦减速与能量回收减速的综合。  相似文献   

12.
车辆要维持转弯时的运动平衡,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人车倾斜时的向心分力必须等于人车转弯时所需的离心力;轮胎与地面的横向摩托车必须大于或等于人车转弯时的离心力。在骑乘者将驶入弯道以前,要根据弯道中半径的大小、车速的快慢、弯道驾驶技术的好坏来决定是采用联合制动减速、后制动减速或发动机牵阻减速。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一种新型的前后轮联动制动系统(Combined Brake System,简称CBS)和防抱死制动系统(Anti-Lock Brake System,简称ABS)组成的一体化制动系统已经并安装在摩托车上,取得了良好的制动效果。从摩托车前后轮一体化制动的角度对前后轮联动制动系统的计算方法及设计原理进行探讨,并计算出某型摩托车前后轮一体化制动时制动器的最佳制动压力,分析了前后轮联动制动系统的设计原理。  相似文献   

14.
WQM  倪巍 《摩托车》2009,(5):94-95
现今最为常见的制动装置,大多数为盘式制动,尤其是进口大排量摩托车更是如此。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加清楚全面地了解有关制动方面的知识,我们从本期开始连续推出三期盘式制动系统的详细介绍,从而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摩托车的制动性能对行车安全至关重要,将作为主要的安全项进行认证。欧洲认证法规比我国摩托车现行标准更完整和操作性更强,为此重点对欧洲的摩托车认证试验进行介绍,并与我国现行标准进行对比,以使摩托车企业对即将开展的制动认证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6.
段廷昌 《摩托车》2005,(2):43-45
摩托车的制动装置可用来控制行驶中的摩托车获得适当的速度,在紧急情况下获得最短的制动距离。它是保证摩托车安全行驶的非常重要的部件,影响着行车的安全性。摩托车的制动装置一般分为鼓式和盘式两种,其中鼓式制动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广泛用于中小排量的摩托车上。 一、鼓式车轮制动装置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鼓式制动装置一般用于后轮制动,也有的用于前轮制动。用于后轮的为脚踏制动,用于前轮的为手控制动。但它们的结构都可分为两部分:制动操纵机构和车轮制动器。车轮制动器的构造如图1所示。它由制动臂、制动凸轮、支承  相似文献   

17.
《摩托车》2014,(11)
<正>关于标准的转弯技术,最简明扼要的口诀是:一慢;二看;三侧倾;四油门配合。慢,就是在接近转弯地段前先减速行驶,为转弯做准备。一般情况下,骑手要缓慢放松油门,在摩托车驶入弯道之前使车身与地面呈90°,这时不仅减速的条件与效果最好,其风险也最小。随着摩托车动力的减小,为保持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可同时用前后轮制动。如果习惯使用前轮制动,也就避免了弯道上会出现的后轮侧滑现象。看,也就是观察,以分析路面的各种情况与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入弯时,骑手应将脸部面向车辆进入的路线,双眼注视前方,并在减速的同时驶入道路中央。准备进入弯道,应将脸部面向进入的路线,这  相似文献   

18.
《摩托车信息》2003,(2):27-27
摩托车制动一般分两类:盘式制动器和鼓式制动器。制动蹄总成是鼓式制动器的核心装置,通过操纵拉索(杆),使其给车轮施加一个阻止转动的力矩,以达到减速直至停车的目的。鼓式制动器结构简单,制动效能大,在中小排量车上广泛采用。一、产品性能及执行标准  相似文献   

19.
摩托车ABS—可预定压力的压力调节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摩托车ABS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这种摩托车ABS可作为一般摩托车制动系的重要部件安装于摩托车上.其结构简图如图1(a)所示.  相似文献   

20.
陈伟达 《摩托车》2009,(2):83-85
摩托车驾驶员转弯时都有自己的一些习惯,为了便于分析,先从以下几个常见问题说起。 (1)转弯过程中,大多数人习惯于沿着道路中心线行驶,或跟着前面的车转弯。 (2)急转弯一些习惯做法是收油门和使用刹车减速。 (3)接近弯道时,通常减速制动。 (4)减速入弯过程中使用前制动,或前后制动一起用。 (5)转弯时只注意前面的车而忽略了左右侧的情况。 (6)转弯时没有注意头部倾斜和双眼视觉与地平线保持平行。 (7)转弯时头部没有面向弯道,只用眼睛注视弯道。 (8)不知如何调整油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