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亡羊补牢”,比喻在受到损失后,想办法补救,免得日后再受损失。然而,“亡羊补牢”,虽“犹未为晚”,可以避免日后重蹈覆辙,但毕竟已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4.
5.
机动车驾驶员在行车中,最怕的莫过于发生交通事故了。而一旦发生事故,那些在事故中幸存的肇事者,无不悔泪涟涟:有的后悔自己疲劳开车,有的后悔自己酒后驾驶,有的后悔自己超速超载,等等等等,不一而足。但后悔归后悔,却已是悔之晚矣,于事无补了!即便是哭干了眼泪,悔青了肠子,天底下也没有卖后悔药的。 那么,作为"手握生死盘,脚踏鬼门关"的驾驶员,如何才能够远离事故,永不后悔呢?笔者以为,必须做到"四慎": --慎始。世间万物源于始。要求驾驶员"慎始"有两层意思:一是新驾驶员须"慎始"。  相似文献   

6.
秋风 《汽车运用》2008,(1):51-51
据浙江卫视《新闻晚报》披露,慈溪市交警大队4名值班民警宁愿埋头打牌,也不愿理会苦苦等待的报案市民;尽管交警大队离交通事故现场只有5分钟距离,但事故过后5个小时,这伙“人民公仆”还是不愿到事故现场进行勘察处理。  相似文献   

7.
本来一起普通的交通事故往往由于逃逸而变得扑朔迷离,受害者的损失无法得到补偿。“伤口”无法愈合,亡灵无法告慰;对于逃逸者惊恐和躲避将伴随其左右;而法律是严肃的,逃避必然付出更大的代价。[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现在很多驾驶员抱怨车难开、路难行,难就难在“车怕人”而不是“人怕车”。那么到底是“谁怕谁”呢?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见君 《汽车驾驶员》2002,18(8):26-26
  相似文献   

17.
范成达 《摩托车》1994,(2):25-25
几年前,美国一个青年,在一个星期五的晚上,酒后驾车撞死了一位18岁的姑娘,然而,姑娘的父母非常大度,只对他提出了一个颇费苦心的要求:从出事起的十八年里,请肇事者于每个星期五寄一美元给他们。在美国,分十八年支付这点费用乃小事一桩,显然姑娘的父母用意并非要钱。这种让肇事者手系“钟绳”,连敲警钟十八年的做法,可谓别出心裁.古今首创,足以让肇事者永世不忘血的教训。  相似文献   

18.
19.
20.
2006年12月10日上午10点多,笔者骑车途经南京市鼓楼附近的大街时,身边突然“嗖”地冒出两个人从笔者自行车前一掠而过,可把笔者吓了一跳,原来是一前一后两个脚上穿着轮滑鞋的学生。笔者随后看着这两个小伙子踩着轮滑鞋,过了一个亮着绿灯的十字路口,消失在车流中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