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信息化条件下车辆装备维修保障应把握的原则 (一)高度集成。一是指挥体系集成。构建作战指挥、联勤保障、装备保障高度集成的智慧信息系统,建立起纵向贯通、横向融合的指挥体系;积极探索三军一体、军民一体的扁平化新型保障指挥模式和车辆装备“管、供、修、保、训”一体化维修保障模式。二是信息平台集成。依托军队指挥自动化网,  相似文献   

2.
张勇  王成恺 《汽车运用》2013,(11):13-14
一、建立装备管理信息系统,确保车辆装备指挥管理的精确、高效 开发建立车辆装备管理信息系统,是军队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的一个伴随、从动、保障分系统,其组元分散于各级各单位.其结构依托于各级的通信网络,其功能服务于各级的作战需求。系统中各级装备管理机构连同下级的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技术设备构成一个系统.  相似文献   

3.
一、保障对象多元,任务分散,必须建立顺畅高效、便于协调的组织指挥机构(一)构建顺畅的指挥机构。建立健全高效的指挥机构是实施车辆装备有效保障的基础。一是规范指挥机构编成。按照"精于高效、反应快捷"的原则,针对车辆装备机关编制人员少的实际,科学设置指挥席位,精简要素设置,实际工作中  相似文献   

4.
杨宏礼 《汽车运用》2005,(11):23-23
建立区域化的维修保障配置模式 战区现行车辆维修实行的是以建制保障为主的保障体制,保障力量分散管理,指挥关系和应对渠道不顺畅,部队相互支援能力差,独立保障能力弱,战区缺乏向下加强的车辆装备保障力量,更没有考虑对其它军、兵种参战部队的车辆保障问题。按照《战役装备保障纲要》的规范要求,战时无论是军区装备部,还是各级装备部所属的修理力量,都要承担起战区区域内各军、兵种的车辆装备维修保障任务。因此,应本着“突出一线,区域保障”的原则,在加强现有车辆维修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把担负战区保障的车辆维修力量建成划区分工保障的实体,变建制保障为依托基地的区域联合保障,  相似文献   

5.
<正>一、全面打牢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物质基础要按照"系统化、一体化"的总体发展思路,从武器装备体制、装备研制改进、保障装备以及装备保障指挥自动化建设等方面,统筹规划,系统组织装备保障的信息化建设。(一)加强保障装备的信息化建设。不论是研制新型保障装备,还是对现役保障装备进行信息化改造,都应按照嵌入式发  相似文献   

6.
未雨绸缪,建立一体化的保障体系。适应战时车辆维修保障的需要,平时就要建立实现三个“一体”的保障网络体系:一是建立健全三军联勤保障网络体系,实现“三军一体”。未来多军兵种联合作战,车辆维修保障任务空前艰巨和复杂,因此必须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和军兵种界限,以保障部队整体作战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各军兵种的车辆装备保障力量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车辆装备保障的合力,实施快速维修保障。二是建立健全的军民联防后方车辆装备保障网络,实现“军民一体”。战时车辆使用频繁、战损多,仅靠部队自身的保障力量难以满足作战需求,必须根据…  相似文献   

7.
一、摩托化机动车辆装备应建立综合保障体系摩托化机动前,应建立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车辆装备保障指挥体系。装备指挥机构应根据部队行军序列、梯队、纵队的编组样式和车辆装备数量,统筹协调,进行周密的计划和合理的人员分工,成立相应的车辆装备保障小组,分别对各梯队、纵队实施伴随、定点和收容保障。目前,各部队"通用车辆"和"专用配套车辆"分属各业务部门管理,平常"专用配  相似文献   

8.
统分有度,实效建立指挥体系。部队远距离摩托化机动中车辆装备保障的组织协调,要更好地降低通讯制约,完成好机动中的保障,既要注重装备保障机关的统一调度指挥,更要充分发挥各梯队的自主意识,让其自成体系,独立指挥保障。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级装备指挥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果断处置情况,既力避统得过死,又要防止各行其是,失去统一协调,影响车辆装备保障任务的完成。一是以师(旅)、团建立统一指挥网,  相似文献   

9.
一、按照整合、聚合、融合的思路,建立仓库群车辆装备区域联保体系 (一)建立仓库群车辆维修保障站。根据车辆维修保障力量配置情况,由上级预置专用检测维修设备和车辆维修器材,并从各仓库抽调修理工和维修机工具、设备等,在战略后方仓库群建立车辆维修保障站,平时负责仓库群各单位车辆中修保养和车辆器材供应保障,战时遂行一定区域内的车辆装备定点、伴随保障任务。仓库群车辆维修保障站,平时保留组织指挥体制,被抽调的修理工和维修机工具设备在原单位听令待命,紧急情况下集结归建、快速组队、遂行任务。  相似文献   

10.
一、着眼实战需要,科学确立训练指导(一)紧贴实战任务。车辆装备修理分队实战化训练是提高战时维修保障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内容,必须紧密结合战时将要执行的防卫作战、火力支援、疏散转移等任务,充分考虑作战样式的特点规律,围绕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需求,了解掌握部队作战指导、兵力运用、装备配属、指挥方式等流程,努力实现车辆装备保障由平时训练向战时任务需要转变,由营区维修向野战抢修转变。以遂行作战保障预案为"脚本",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地选择训练课题,尽量缩短训练与实战的差距。(二)符合实战要求。未来高技术战争中,军事行动的突  相似文献   

11.
建立高效指挥机构,突出软件建设,努力提升车辆装备保障指挥、协同能力。一是建立统一的装备运输指挥体系。总部、战区及地方政府部门各抽调一名副职负责,吸收相关部门人员参与,成立军交运输指挥小组,根据遂行受领任务情况,统一指挥调度,加强计划管控,统一调配部队与地方运力。抓住关键环节,强调对重点物资、重点方向、重点部队实施重点运输保障,使特殊时期各参战单位、军地之间车辆装备运输保障有一个统一指挥、统一协调、同步指挥的网络体系。同时,必须重视组织指挥的网络化、自动化建设。运用现代高科技成果,发挥军地之间、上下级军交运输部门之间的互联网络,扩大信息源,充分利用计算机对车辆装备运输保障的动态信息进行收集和处理,实现指挥决策和计划向科学化、快速化发展。二是建立高效的信息传递系统。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做好军事斗争车辆装备保障准备,提升部队车辆装备保障技术兵综合能力,沈阳军区65426部队依托车辆装备保障综合训练基地,于前不久组织了车辆装备保障技术兵专业技能强化训练。通过训练,使参训人员熟悉了法规、掌握了技巧、拓宽了视野,综合维修保障能力得到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3.
一、适应要求,建立车辆装备信息化保障指挥体系一是建立综合高效的车辆装备保障指挥体系。要以适应信息化战争需要为出发点,以军队车辆保障机构为主,地方车辆保障机构为辅,按照"三军一体、军地一体、平战一体"的构建原则,建立和完善统一指挥、持续高效、突出重点、分类保障、军民结合的信息化车辆保障指挥体系。二是建立车辆  相似文献   

14.
建立高效保障网络。一是立足自身,合理构建保障体系。机动前,部队要根据行军序列、梯队编组样式和车辆装备的数量,立足自身维修保障力量,进行周密的计划和合理分工,成立相应的车辆装备技术保障队(组),分别对各梯队实施伴随保障和定点保障。二是着眼部队需求,灵活运用地方维修资源。部队远程机动过程中,由于部队比较分散,基本得不到上级加强和友邻支援,只能依靠自身维修保障力量进行保障。在这种情况下,部队自我保障力量无力全方位完成车辆装备的修理和定点保障任务。因此,必须依托地方定点保障机构,建立一个功能齐全的综合保障实体,对部队实施定点保障。需与地方交通战备部门和沿途驻军部队联系、协调,以沿途驻军平时选定的地方定点维修企业、定点器材销售公司或具有相应实力的单位为基础,构建保障体系。三是针对道路特点,合理配置定点机构。从我国道路交通的现状看,部队远程机动主要以国道和高速公路为主,而且地方公安、交通部门会对主要路口、路段实施交通调整,对开进道路实行封闭、半封闭或限速、限向等交通管制。  相似文献   

15.
符杰  郑世闩 《汽车运用》2009,(12):20-20
科学构建装备保障指挥体系。一是建立灵活、精干、高效、稳定的装备保障机构。应对边境突发事件威胁,防区装备保障机构的建立,应当根据防区作战体系和保障任务的需要,遵循统一指挥、高效稳定的原则,建立部队、公安、武警、民兵、地方“五位一体”的装备保障指挥机构,对装备保障行动实施统一指挥,做到装备保障行动与完成任务高度协调。二是建立装备保障指挥网络。  相似文献   

16.
一、联合作战体系对抗,军交运输保障行动信息离散,必须坚持动态掌控、精确保障 联合作战军交运输保障点多、线长、面广,对象众多,力量多元,铁、公、水、空等输送方式相互交织,战场态势信息和保障信息高度离散,必须依托军交运输指挥平台.精准控制保障行动。一要准确掌握部队保障需求。依托指挥信息网络,  相似文献   

17.
努力加强车辆装备网络化维修保障能力建设,是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和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必然要求。提高网络化保障能力,是着眼战争形态的最新变化,我军新时期新阶段的一项重大课题。车辆装备维修保障能力作为体系作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装备保障信息系统建设为重点,加快建设步伐,努力建设满足网络化保障需求的车辆装备维修保障体系.促进体系作战装备保障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一、正确理解集成训练的内涵 近年来,总部确立了专业基础、保障要素、保障单元、保障系统的信息化条件下通用装备保障体系,形成了基于保障要素、保障单元的通用装备保障力量编组运用模式.探索形成了通用装备保障集成训练模式。即运用综合集成方法,依托信息系统,对保障要素、保障单元、保障系统进行整体训练.以促进各种保障力量的有机融合,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保障能力。其中:保障要素训练是为实现由单个人员能力向保障要素能力集成而进行的技术协同训练;保障单元训练是为实现保障单元内部保障要素有机融合和整体保障能力形成而进行的行动协同训练:保障系统训练是为实现装备保障指挥能力和部队整体保障能力集成而进行的指挥协同训练:保障体系训练是为实现通用装备保障系统层级衔接、一体联动,提高履行使命任务装备联合保障能力而进行的体系融合训练。  相似文献   

19.
未来战争将是一场信息化条件下的诸军兵种联合作战.作战重心不仅仅是双方火力的比拼,还涉及指挥控制、信息获取、后装补给等方方面面,是双方整体实力的较量。这就要求车辆装备保障必须走开一条适应实战的方法路子。  相似文献   

20.
完善信息化指挥系统 信息化条件下作战,战场情况多变难测,只有实施高度集中统一和灵活的指挥,才能充分发挥整体信息化保障能力的优势。为此,首先要使装备的组织指挥纳入作战指挥系统,实施统一的决策、计划、控制和协调;其次要尽快实现师(旅)、团装备指挥系统与集团军、战区装备信息化保障指挥系统联网,形成纵横交错、上下沟通的指挥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