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建立车身有限元模型进行仿真分析.输出B柱加速度曲线并与实车侧面碰撞结果对标,使有限元模型能够表征物理样车,仿真结果具有可信性及预测性.进行CAE侧面碰撞仿真,采用正交试验法分析车身侧面结构中的7个零件,考核各零件对车身侧面碰撞性能指标的影响,寻找出对车身侧面碰撞性能影响较大的零件及区域.进行优化设计,利用CAE仿真手段来验证优化方案.通过该方法,能够判断对车身侧面碰撞性能影响较大的零件和区域,以及影响因子.能够快速、合理、有针对性地进行车身结构优化,达到优化目标.  相似文献   

2.
建立车身有限元模型进行仿真分析。输出B柱加速度曲线并与实车侧面碰撞结果对标,使有限元模型能够表征物理样车,仿真结果具有可信性及预测性。进行CAE侧面碰撞仿真,采用正交试验法分析车身侧面结构中的7个零件,考核各零件对车身侧面碰撞性能指标的影响,寻找出对车身侧面碰撞性能影响较大的零件及区域。进行优化设计,利用CAE仿真手段来验证优化方案。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能够判断对车身侧面碰撞性能影响较大的零件和区域,以及影响因子。能够快速、合理、有针对性的进行车身结构优化,达到优化目标。  相似文献   

3.
为了较好地实现汽车的安全性,现代轿车的承载式车身一般都采用防碰撞的车身结构设计,这对车身维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轿车碰撞类型与车身的安全性车身碰撞的类型基本分为3种:正面碰撞、侧面碰撞和追尾碰撞。实验证明,在纵向碰撞(正面碰撞和追尾碰撞)事故中,前部和后部均为弹性结构而中部为刚性结构,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车型进行了正面40%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基于hypermesh分析了试验车车身侵入量过大的原因,并对车身前围板骨架、机舱、地板纵梁和前柱加强板结构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车身结构优化后,有效地改善了车身入侵量,降低了车身罚分,提高了车身碰撞性能,保证了汽车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详尽地阐述了Mazda6轿车的车身设计特点:具有新颖的动感外形;内饰设计充分运用人机工程学和视觉工程学的理论方法,展现出宽敞的空间和独特的风格;装备了完整的车身附件及安全装备;车门采用模块化设计。具体介绍了Mazda6轿车车身的防碰撞结构,该车型能够满足55km/h正面碰撞、55km/h侧面碰撞以及美国的80km/h斜后碰撞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避免某车型侧面刚性柱碰撞中存在的车身结构变形过大,胸部压缩量超标的问题,优化和改进了该车身结构。根据座椅安装横梁、地板严重扭曲,乘员生存空间不足的试验结果,建立车身结构及约束系统侧面柱碰撞模型;根据侧面结构耐撞性的设计原则,变更了车身结构和材料等级。结果表明:优化后车身侧面结构强度得到有效提升,侧柱碰前车门的最大侵入量降低13%,增加了侧面约束系统的缓冲空间,降低了假人胸部的伤害值。因而,这些改进,满足了整车侧面碰撞安全目标。  相似文献   

7.
车身碰撞仿真技术在红旗轿车车身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贾宏波  李掌宇 《汽车工程》1998,20(5):257-261,301
汽车被动安全国内研究大多集中在实车检测方面。本文介绍了红旗轿车车身开发中应用高度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车身结构碰撞历程进行数值仿真研究工作的概况。通过对基本结构件的研究弄清计算方法和参数,通过对车身主要吸能结构元件仿真计算研究,找出合理的技术参数,为全车身碰撞计算提供依据。在这些工作基础上成功地进行了红旗轿车车身碰撞计算。与实车碰撞实验结果相比,吻合较好,对红旗轿车前纵梁组件不同设计结构方案能量吸收性  相似文献   

8.
《汽车驾驶员》2006,(3):77-77
根据碰撞安全性的要求,车身壳体的正确结构应使乘客舱具有较大的刚度以便在碰撞时尽量减小变形,同时使车身的头部、尾部等其他离乘员较远的部分的刚度相对较小,在碰撞时得以产生较大的变形而吸引撞击能量。[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进入20世纪后,轿车车身结构设计技术发展迅速,出现了许多新的技术。文章通过介绍车身布置新方案、空气动力特性、车身安全特性以及声振粗糙度(NVH)性能,阐述了轿车车身结构的新动向,如取消中柱;通过采用高强度钢、铝合金及塑料等材料,以及采用新型车身结构来满足碰撞要求,同时减轻整车质量。车身结构也越来越考虑到减少车身噪声源和噪声强度。  相似文献   

10.
某微型汽车侧面碰撞安全性能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某微型汽车在侧面碰撞时B柱和车门变形较大、假人伤害严重、在C-NCAP侧面碰撞时得分较低问题,建立了该微型汽车侧面碰撞仿真模型,对其侧面车身结构进行优化,并进行了有限元模拟计算。优化前、后的侧面碰撞仿真结果对比表明,优化后车门侵入量明显减小,假人伤害值降低,侧面碰撞得分提高,车辆的侧面碰撞安全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4.2.2保护车身侧面碰撞的结构设计有统计称,汽车碰撞事故中的死亡人数,侧面碰撞约占1/3,因此,侧面碰撞与正面碰撞同样受到重视,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法规,中国于2006-07-01开始执行侧面碰撞法规。为了满足侧面碰撞时保护乘员的要求,目前采用的方案有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汽车在偏置碰撞中的安全性能,文章通过加强前横梁、前围纵梁、A柱内板及A柱加强板的结构;优化前围中骨架、门槛及地板纵梁等材料,并增强各件之间的连接,结合CAE偏置碰撞的安全分析,对车身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从而减小乘员舱的变形和对乘员舱的入侵量,为车内乘员提供了更加安全舒适的环境,最终达到提高车身安全的目的,使汽车在偏置碰撞中的安全性能得到很大改善,对乘员起到更好地保护。  相似文献   

13.
现代汽车车身都以承载式车身为主要车身结构,承载式车身为了吸收碰撞时的能量,汽车车身通常设计成在遭到碰撞时,通过使车身构件的折叠和破裂来吸收冲击能量;碰撞力的传递路线,  相似文献   

14.
占强 《世界汽车》2006,(11):74-77
车身结构对于汽车的安全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各大汽车公司不惜重金纷纷研制开发最新的安全车身技术。-安全车身鼻祖奔驰安全车身是指一种专门设计的车身结构,当汽车碰撞时,头部或尾部被压扁变形并同时吸收碰撞能量,而乘客舱不产生变形以便保护乘员安全,它属于被动安全技术,由梅赛  相似文献   

15.
车身设计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车身设计需考虑的整车碰撞标准,着重阐述了如何考虑碰撞传力途径、车身轻最化、车身刚度和模态等关键技术,以此保证车身设计开发的质量.用示例说明了这些关键技术在车身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乘用车车身结构轻量化设计技术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面向设计的车身结构轻量化设计流程,并将其应用于某SUV的开发中。研究表明:运用灵敏度分析技术和基于梯度法的修正可行方向优化算法能更高效地实现车身结构轻量化;提高材料的屈服强度可弥补厚度减小后对碰撞安全性造成的负面影响。结构件轻量化和材料替换前后均作了刚强度和碰撞性能的对比,设计方案和研究结果都在应用中得到有效验证。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汽车碰撞有限元法和接触碰撞系统,模拟了大客车与大客车侧面碰撞,并从骨架结构变形、乘员生存空间、碰撞能量、碰撞速度和加速度方面详细分析了撞击和被撞大客车车身骨架碰撞安全性,提出了提高大客车车身骨架耐撞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1.碰撞损伤车身测量的重要性碰撞损伤车身的测量往往贯穿车身修理作业的全过程,一般分为作业前、作业中和竣工后三个阶段。作业前的测量,旨在判别车身损伤状态,了解变形程度的大小,并为确定修理方案提供可靠依据。修理作业过程中  相似文献   

19.
<正>承载式车身前纵梁前端与散热器框架的连接(焊接)部位,由于焊点相对集中,发生撞击或碰撞时,往往会折曲、死褶或破裂(图1),这给轿车车身的修复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实际的车身修复过程中,一旦碰到前纵梁折曲、弯曲严重或破裂,往往放弃对前纵梁进行拉伸、整形修复,而是经过粗放拉伸后,对原损伤前纵梁进行科学分割,换上新的前纵梁组件。本文阐述承载式车身前纵梁根据损伤程度不同而采用的几种更换方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将商用车的动态碰撞过程转换为静态挤压过程,以白车身各部件的钣金厚度为变量,开展基于等效碰撞的乘员生存空间对各部件刚度的灵敏度分析,以此找出白车身不同部位零件刚度对乘员生存空间的影响。结合各部件的成型工艺性,制定出相关部件的材料强度提升方案,进行碰撞仿真分析,对材料强度优化前后的碰撞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车身高强钢应用部位的优化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