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协同作战系统是美国海军实现网络中心作战思想的关键环节,该系统的投入使用将有效提高航母战斗群的对空防御作战能力。本对该系统的组成、功能、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提出海上作战仿真环境系统的基本概念,并对该系统在C4ISR系统指挥员的战术训练,编队作战演习以及战役作战方案论证方面的应用的可行性,相关技术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在前不久举行的俄罗斯圣彼得堡海军展上,俄罗斯突然展示了正在发展中的新一代9000吨级重型驱逐舰的3D图片,使得该级舰一下子成为该届防务展中最为人注目的亮点。 9000吨级多用途导弹驱逐舰装备有强大的火力打击系统、防空和反潜系统、作战指挥系统、搜索和目标指示系统与通信和防护系统,可以对水面舰艇、岸上设施实施导弹攻击,支援登陆作战,还可以实施反潜作战。该舰技术先进,用途广泛,隐身性好,作战威力大,被称为俄罗斯海军“21世纪第一舰”。  相似文献   

4.
描述潜艇作战数据系统性能与潜艇效能相关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将HIL作战系统模拟器、“蒙特卡罗”战术模拟器以及排序模拟器相结合,在较短的时间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潜艇效能的测评原则就是计算与敌方潜艇对抗中的胜负比例。运用在HIL模拟器中的部分作战系统,经过模拟对抗试验,收集用于评测作战系统性能的特征,例如,一个操作员管理的目标数及完成各种动作过程要花费的时间等。对这些从有限的模拟场景中得到的测量结果,运用排序模型来进行系统和操作人员资源分配,再将结果输入战术模型中用来检验作战系统性能,同时也检验了潜艇其他方面(如隐身、声呐及武器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根据舰艇作战系统的作战任务,对作战系统效能进行了分类,给出了效能评估的基本步骤和计算模型,最后对系统作战效能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宙斯盾系统中相控阵雷达的使用,对舰载作战系统的结构暾产生了重大影响。协同交战能力是一种网络型的作战概念,扩大了作战范围,对地面攻击实施火力动摇是舰载作战系统的任务之一。对未装备宙斯盾系统的舰艇,可加装自防御系统以提高其对空防卫能力。对已装有宙斯盾系统的舰艇,可进行新的改装,使其具备战区弹道导弹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7.
根据水面舰船作战系统的作战任务和武器通道组织,建立了水面舰船作战系统的ADC(系统可用性、可信性、固有能力)效能评估模型。通过给出的作战任务下武器系统的效能计算公式,实现了对水面舰船作战系统效能进行量化评估。  相似文献   

8.
根据舰载作战系统武器打击通道的作战流程,分析武器通道中传感器视界、打击武器射界和时延性能等参数,提出一种考虑装舰约束条件和各系统设备战技指标匹配性的武器通道作战能力计算方法。该方法通过综合权衡武器通道传感器、指控系统和火力打击设备战技指标在实际装舰条件下的能力匹配性与战技指标的下降程度,将该武器通道的作战能力揉合成几个主要的战技指标,建立效用指数模型对指标进行归一化,最后,通过层次分析法对该武器通道的作战能力进行量化分析。仿真结果显示,在装舰约束条件下,防空反导作战武器通道反应时间、杀伤区域和系统多目标能力的匹配性对武器通道的作战能力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舰艇作战系统陆试的效果,并针对作战系统的未来发展,对将来作战系统陆试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对潜艇作战系统进行了特性分析,从使命任务、作战样式、系统功能和系统组成等方面简要阐述了潜艇作战系统的特点,指出了在未来潜艇作战系统设计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需要重点对待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1.
协同作战能力(CEC)系统是未来网络中心战感知网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初步探讨CEC系统信息融合技术。首先介绍CEC系统,分析适合于CEC系统的信息融合功能模型,提出分布式融合结构模型,探讨CEC系统中航迹关联算法和目标识别方法等。  相似文献   

12.
海军协同交战能力(CEC)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军 《舰船电子工程》2011,31(5):25-28,37
协同交战能力(CEC)使作战系统能及时准确地分享与航迹有关的、未过滤的传感器测量数据,从而使战斗群单元像一个整体那样运行。介绍了CEC概念和CEC功能,CEC系统设计以及美军CEC最新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3.
陈鹏 《舰船科学技术》2011,33(7):156-159
为了防空反导的需要,美军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开发CEC.CEC使作战系统之间能共享未经滤波处理的、低时延、高精度的原始传感器量测数据,提供复合跟踪与识别、精确提示和协同作战3大功能.介绍了CEC的组成、功能与性能指标,分析了CEC的技术特点;比较了CEC与战术数据链的优势所在,并讨论了CEC与战术数据链在网络中心战中...  相似文献   

14.
简述了CEC(协同作战能力)系统的组成、功能及“标准6”舰空导弹的基本特点和主要性能指标。分析了在CEC系统支持下,“标准6”舰空导弹的作战流程及作用。  相似文献   

15.
协同作战能力(CEC)系统是美国海军采用的最早集成了传感器和武器系统的网络中心系统之一。该系统在其他军种的防空系统内成功集成之后,为单张综合空域图像系统以及联合体系结构内的武器运用奠定基础。本文将简要说明主要 CEC的几项关键技术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6.
无线通信是协同作战中的主要信息传输方式,由于传统的基于数据链的信息传输方式存在较大的弊端,因此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就成为协同作战中无线通信发展的必然方向.详细介绍了现阶段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协同作战中的应用现状,综合分析了应用难点及其潜在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7.
海上协同作战对通信能力的需求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上协同作战是各国海上作战的发展趋势,其作战效能的有效发挥有赖于宽带实时的数据传输分配系统。文章在分析美军CEC系统中数据分发系统(DDS)的基础上,讨论了海上协同作战对通信能力的需求,并根据这些需求提出了一些初步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军事技术的不断发展,编队在海上遂行任务时面临的空中威胁日益严峻,对空防御作战是海上编队面临的最为重要的作战样式之一,这对编队对空作战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在研究美军CEC的基础上,文章介绍了编队对空防御作战的军事需求,阐述了编队对空防御作战体系,并研究了编队舰载雷达组网和舰载预警机参与下编队的对空防御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19.
舰艇作战系统功能划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舰艇作战系统的集成设计方向是系统功能优化划分。通过剖析美、俄、欧洲风格的作战系统功能划分思路,系统地研究分析作战系统功能划分方法,认为系统建模应指导功能划分。概括作战系统最基本的核心功能,提出依照四条主干线划分功能的方法,建议重点关注新研制功能(如协同交战能力)的划分与实现。  相似文献   

20.
A box model for the estimation of doses to members of the public from discharges of radioactivity into North-East Atlantic coastal waters has been used to predict annual means of radionuclide seawater concentrations which have been compared with measured data of tracer radionuclides, 137Cs, 99Tc and 125Sb. Discharges of these radionuclides into the sea from the nuclear reprocessing plants Sellafield in the UK and La Hague in France have been used as input to the model. Fallout of 137Cs from atmospheric nuclear weapons tests and fallout of 137Cs from the Chernobyl accident into the Baltic Sea have been taken into account. A large proportion of the measured data was collected during the CEC MAST-900052 project which is concerned with the utilization of radionuclides as tracers for water movements. The data cover the time period 1972–1992. A comparison between predicted and measured concentrations of radionuclides in seawater indicated the need to improve the model with respect to mixing conditions in the English Channel and water transport from the North Sea to the Baltic Sea via the Skagerrak, the Kattegat and the Belt Sea. Improvements were made using the data for 137Cs and 99Tc and involved adjustments of the mixing conditions (water exchange rates) between adjacent water boxes while keeping the net advective water fluxes of the model unaltered. The results of the modified version of the model have been compared with observed values. The comparison shows a somewhat better agreement for 137Cs and 125Sb than for 99Tc which is believed to be due to the lower reliability of the 99Tc discharge data from Sellafield in 1978. An analysis of the predicted-to-observed seawater concentrations indicates an overall predictive accuracy of the model of 0.9 corresponding to a 10% underestimation and a predictive precision of about a factor of 2.5 at a confidence level of 95%. The 125Sb data, which are independent of the tuning of the model, support the general conclusions about the model predictions of radionuclide concentrations in seawat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