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金朝  王伟 《铁道建筑技术》2022,(11):197-202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国企业在阿尔及利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市场份额逐年增长,在当地与先期进入市场的欧美企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中国企业需要由传统的企业发展战略提升到以技术创新引领、充分利用企业知识产权的战略来增强海外竞争力,以期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通过对阿尔及利亚知识产权制度、基础设施领域专利数据、国外竞争对手企业等方面进行调研分析,研究制定中国企业在当地的专利布局策略,协助中国企业有效规避可能存在的国外公司的技术威胁,为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提供专利布局支持,从而有效攻破国外企业的技术壁垒,建立自身知识产权围墙,增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动车组技术不断发展、科技创新能力不断进步,我国动车组技术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研究动车组关键技术的专利布局态势,对指导我国动车组技术专利申请与布局,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研发与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从专利总体申请趋势、关键技术分支分布、主要申请人、技术来源国分布、专利被引证情况等角度,对...  相似文献   

3.
YGD型免维护钢轨引接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现行使用的钢轨引接线制造中存在的缺陷,介绍了YGD型免维护钢轨引接线的设计、制造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智能化高铁能实现智能行车、智能运维、智能服务、智能监控等功能,并拥有 自我检测、诊断和决策能力.以2000-2009年Derwent Innovation(德温特专利数据库)和INCOPAT(合享智慧数据库)中获得的专利文献数据为依托,通过对高速动车组尤其是智能化高铁的相关技术进行检索,分析主要领先企业在智能化高铁领域...  相似文献   

5.
曹明华  陈永贵 《都市快轨交通》2008,21(5):31--33,38
通过实际调查及统计,结合现有线路条件,分析广州地铁2号线铜轨伤损类型及其宏观特征。从宏观特征及形成机理上将铜轨伤损划分为3个阶段,简明阐述各伤损阶段的主要特点,对伤损成因做简要分析与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钢轨维护的重点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分析和对比了攀钢轨梁厂两条万能生产线在进行重轨生产时的整体工艺布局,从钢轨生产现场实际情况简析成品钢轨部分常见且具有代表性的缺陷,阐述了缺陷产生的原因和处理办法,旨在提高钢轨质量监督检验效率,降低钢轨异议率.  相似文献   

7.
采用专利计量分析方法,从专利申请数量趋势、主要申请机构、研发方向、被引次数及专利价值等多角度探讨了我国地铁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地铁技术相关专利数量整体呈现上升态势,现阶段仍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研发热点集中在B61、G01、G06等IPC(国际专利分类)分类号;高被引专利的总数不多,价值度为7的专利数量最多,专利质量仍须提升。建议继续提升专利创造能力和竞争力,助力我国地铁技术持续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我国铁路行业有效发明专利为研究对象,基于国家知识产权局对高价值发明专利界定的统计指标,从发明专利维持年限分布、专利权人排名、发明专利的质押融资情况、战略新兴产业发明专利的技术领域分布、在海外有同族专利权的发明专利数量、获得中国专利奖的发明专利情况等不同角度,研究我国铁路行业高价值发明专利布局态势,总结我国铁路行业高价值发明专利数量与占比、技术分布等方面的不足,并从铁路关键技术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和海外专利布局数量提升、以及强化中国专利奖申报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阐述利用双夹具紧固双面搭板胶接接头形式胶接加固的伤损钢轨加固急救技术,介绍在线钢轨伤损无损加固急救装置的设计。该装置经实验室测试和现场试用,能满足线路钢轨伤损加目处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高速铁路出现的钢轨隐伤伤损,采用现场观测与实验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这种钢轨隐伤形成的机理,分析高速铁路钢轨初期、中期及后期隐伤的外观特征、裂纹形貌及微观组织特征;通过分析擦伤白层诱发隐伤和延性耗竭诱发隐伤2种伤损诱发机理,探讨应对隐伤的维护策略。结果表明:初期隐伤以V型裂纹为主,中期隐伤呈现黑斑和低塌,而后期隐伤则发展为剥离掉块或内部核伤;高速铁路钢轨由擦伤白层诱发的隐伤伤损多集中在站区和长大坡道,隐伤裂纹附近存在较浅的白层组织,厚度小于0.2 mm;由延性耗竭诱发的隐伤伤损多集中在站内和道岔区,隐伤裂纹附近未发现白层组织,轨面较大的切应力(加速区与制动区)或轨面不平顺(如周期性硌伤)均可能诱发此类隐伤。为此,应加强隐伤频发线路(站内、道岔区及长大坡道)轨顶面硬度、平直度及白层马氏体检测。  相似文献   

11.
定期打磨钢轨可降低钢轨粗糙度,进而有效降低轮轨滚动噪声和车内噪声。针对某区段钢轨波磨导致的异常车内噪声问题,对该区段的钢轨波磨及客室与司机室的车内噪声进行现场测试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钢轨打磨前的司机室和客室的噪声主频段为420~670 Hz,与地铁列车通过该区段波长为25 mm和40 mm波磨时的通过频率基本一致;钢轨打磨后,车内噪声明显降低,客室噪声幅值降低了11.4 dB(A),司机室噪声幅值降低了9.8 dB(A)。针对车内噪声控制提出钢轨打磨限值:当钢轨粗糙度在大部分频带范围内超过钢轨粗糙度限值3 dB或6 dB时,建议对该钢轨进行打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宏观和微观观察,分析某铁路线重型钢轨发生异常断裂的原因。结果表明,轨底边缘曾受到机械碰撞而产生加工硬化及微裂纹,在应力及应力集中共同作用下,裂纹不断扩展至整个截面而导致重轨断裂失效,提出减少钢轨伤损发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国内主要的钢轨在线维护方式有钢轨打磨和钢轨铣磨两种,钢轨铣磨机在钢轨维护性轮廓修复,处理病害较重的钢轨方面具有优势。本文结合国内钢轨铣磨机在线维护技术的应用,重点对钢轨圆周径向打磨技术进行分析,根据钢轨在线铣磨技术的磨控制原理,研究Z向定位伺服和Y向定位伺服控制技术,提出了电气控制组网及硬件组态集成优化方案,并对未来钢轨在线维护技术的发展方向及重点研究内容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一个多世纪以来,铁路直线段钢轨的短波磨耗始终是尚未解决的难题,不仅造成了噪声污染,而且增加了养护维修费用。经过世界范围内很多国家上百年的研究,积累了很多资料并加深了理解。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些研究成果可以和如今的铁路工程技术水平及其资产相媲美。本文对不同时期钢轨波磨的研究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客运专线钢轨技术条件的制定、客运专线对钢轨的要求、国内钢轨生产的现代化技术改造、客运专线钢轨的研制、客运专线道岔用60D40和60TY钢轨的开发、百米长定尺钢轨运输和焊接、客运专线钢轨的铺设使用等方面的内容。经过多年来各方面的努力,我国钢轨生产设备、工艺以及钢轨实物质量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在轨道车辆产品设计过程中,应做好专利侵权分析、专利回避设计、律师评估和成本评估,以及专利管理工作总结等,以发挥专利管理作用和保护创新.同时通过专利运用的正向管理,加强企业间的技术交流和促进创新.  相似文献   

17.
针对部分地段出现CRH3型动车组转向架构架横向振动加速度报警限速的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据此确定了对钢轨进行打磨的对策,制订了打磨工艺参数.通过实施打磨后,改善了轮轨匹配关系,解决了动车组转向架构架横向振动加速度报警限速问题,提高了动车组运行品质.  相似文献   

18.
钢轨波磨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日本,以前出现的钢轨波磨并不严重,但近年来则变得日益广泛。自19世纪末以来,全世界出现了众多预防波磨的报告,但是有关理论没有完整地解释波磨的形成机理,目前也尚无圆满的对策解决波磨问题。由于列车提速、新型车辆引入等原因,波磨的形成趋势也更加明显,因此有关波磨的研究变得愈加重要。在这种情形下,笔者对过去有关波磨的研究,以及当今全世界范围内正在进行的研究进行了评述,尤其着重在日本的研究。本文分别对参考文献、20世纪70年代的研究工作、钢轨波磨、短波波磨和近年来在日本的研究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9.
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中,钢轨电阻对钢轨纵向电压降落和钢轨电位有着重要的影响,国内对钢轨电阻值的规定较为模糊.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关于钢轨电阻的规定,建议以UIC60钢轨纵向电阻为基础,考虑波动范围,制定国内钢轨电阻限值指标.在钢轨本体电阻测量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含鱼尾板、焊缝的钢轨纵向电阻测量方法.从实测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20.
采用碳纤维布、常温快固胶、防老化保护膜、夹板模具和高强度小扭矩系数的强力夹具等器材,在不锯切钢轨、不插入短钢轨、不钻螺栓孔情况下,进行钢轨焊接接头预防维护处理,该方法能提高伤损接头的承栽能力,并防止因钢轨焊接接头折断而拉大断缝.实物试件通过了实验室的检验,通过现场应用和观测,加固效果可靠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