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研究辐射空调下围护结构中的外窗负荷特性,提出一个三玻两腔节能玻璃的传热理论模型并进行模拟计算,根据热平衡原理建立外窗的动态传热模型,通过MATLAB对公式编程计算出不同朝向和表面辐射率下的外窗玻璃的内表面温度,模拟结果表明玻璃朝向、表面辐射率会对三玻两腔节能玻璃的负荷特性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2.
结合国内空调工程设计和运行的现状,阐述了提高空调系统能源利用率和节能的途径,包括空调系统冷(热)、湿负荷的选定、系统型式的选择、冰蓄冷空调系统及节能的系统运行方式的选用等.其中的自动控制运行管理环节,节能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3.
远洋船舶空调系统部分负荷运行特性及变频节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厚德 《上海造船》2002,(2):38-40,44
分析了船舶中央空调系统部分负荷运行特性,建立了动态传热数学模型,并应用热反应系数法对欧.亚航线沿途空调舱室渗入热、显热、全热动态负荷进行了计算。实船测试数据和计算结果表明:航行于欧.亚航线的远洋船舶的空调系统90%以上时间工作在额定负荷的40%-85%,变频空调系统具有节能和调节质量高的优点,空调压缩机采用变频控制可节能39.1%。  相似文献   

4.
结合国内空调工程设计和运行的现状,阐述了提高空调系统能源利用率和节能的途径,包括空调系统冷(热)、湿负荷的选定、系统型式的选择、冰蓄冷空调系统及节能的系统运行方式的选用等。其中的自动控制运行管理环节,节能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5.
船舶空调动态热负荷及压缩机变频能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频空调系统具有节能和调节质量高的优点。该文分析了船舶中央空调系统动态热负荷变化特性,建立了系统传热数学模型,并应用热反应系数法对欧—亚航线上沿途舱室渗入热、显热、全热动态负荷进行了计算。 C语言编程计算和实船测试数据表明:航行于欧亚航线上的远洋船舶空调系统93%时间工作在额定负荷的40%~80%,空调压缩机采用变频控制可节能38.9%。  相似文献   

6.
船用空调风机变频调节节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晓波 《机电设备》2005,22(1):9-13
介绍空调风机变速调节节能原理,并根据实船测得的数据,针对不同海区和时刻,对空调动态热负荷的变化进行分析,进而对节能指标进行数值计算,得出了空调风机变频调节节能率高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一、制冷系统与设备设计中的节能1.正确计算负荷设计制冷设备时,其容量裕度经层层加码,最后高达30%左右。这种情况,只要用户和设计部门相互密切配合是可以避免的。制冷系统和动力系统所有设备的容量,均按制冷机的全负荷条件来选定,而事实上这些  相似文献   

8.
远洋船舶空调装置冷却水节能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远洋船舶空调系统的耗电量占总电网的1/4左右,空调系统的节能十分重要。以某船从丹麦奥尔堡返航上海沿途空调系统动态热负荷记录为例,通过对空调系统的热负荷分析,提出了两种变流量方案,并分析了两种方案的实施措施以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李欣  王怡  周熲  严先锐  刘刚 《船舶工程》2019,41(12):42-45
从节能、安全与绿色环保的理念出发,以大型散货船和大型油船为研究对象,对船用旋转风筒节能装置的工作原理和系统构成作了简单介绍,详细阐述了风筒装置在两型船上的总体布置,并对旋转风筒风力辅助推进船的稳性、混合推进系统、电力负荷计算和节能效果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风筒装置在特定航线特定的风向风速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并对EEDI指标起到一定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李欣  王怡  周熲  严先锐  刘刚 《船舶工程》2019,41(12):42-45,137
从节能、安全与绿色环保的理念出发,以大型散货船和大型油船为研究对象,对船用旋转风筒节能装置的工作原理和系统构成作简单介绍,详细阐述风筒装置在2型船上的总体布置,并对旋转风筒风力辅助推进船的稳性、混合推进系统、电力负荷计算和节能效果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风筒装置在特定航线特定的风向风速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并对EEDI指标起到一定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非空态船舶会议室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别对同侧上送下回、上送下侧回、异侧上送下回、上送上回4种典型送风方式下人员工作区的CO_2分布特征以及上送下侧回送风形式不同风量条件下人员工作区CO_2浓度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分析,计算出船舶会议室空调冷负荷为3 114.6 W,且使空调冷负荷的逐级递减为2 647.4 W,2 180.2 W和1 713 W;进而与空调负荷相对应的选取设计风量的100%,85%,70%,55%4种风量工况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100%风量工况下,4种不同送风方式中同侧上送下回和上送上回送风方式有较强的稀释室内污染物的能力,人员工作区平均CO_2浓度较低;送风量的减少使得舱室内CO_2浓度分布特征改变,当送风量减小到55%时,舱室内人员工作区CO_2浓度普遍高于1 000 ppm,高于国家所规定的CO_2浓度标准.  相似文献   

12.
船舶空调蒸发器结霜故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环境条件多变,需要船舶空调系统的热负荷在较大范围内不断变化,因此要求空调系统必须能够大范围调节冷剂流量,以使装置制冷量与热负荷平衡。压缩机调节冷剂流量,多采用吸气回流法,即根据吸气压力的变化,调整压缩机的负荷,一般可实现33%~100%、25%~100%、甚至是更大范围的流量调  相似文献   

13.
随着燃油价格的不断上涨以及环境保护的压力,研究船舶的节能技术已经迫在眉睫。本文首先介绍高中低3种柴油机的特点,针对船舶航行中的不同耗能问题,给出不同负荷范围下船舶的节能措施以及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4.
杨玉洁  郑超瑜  郑青榕  陈武 《船舶工程》2021,43(7):94-97,115
为研究废热驱动的转轮除湿空调在船舶上应用的节能潜力,结合某船5天实际航行过程中的气象参数和海水温度,在分析舱室热、湿负荷特性的基础上,计算舱室的热量,以获取转轮除湿空调系统所需的制冷量.将废热驱动的两级转轮除湿空调系统的能耗与传统船用空调系统的能耗相对比,发现其耗电量仅为传统空调的7.5%~37.6%,可获得显著的节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两级转轮除湿空调系统在船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针对船舶机舱发电机组、锅炉等高负荷热源,研究采用空气射流通风技术进行热发散控制。结合机舱的现场条件,建立机舱热发散控制的物理模型,选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标准k-ε模型作为数值模拟计算模型。采用正交试验法对稳态条件下的送风速度、喷嘴高度、送风温度、送风湿度、排风速度等因素进行了模拟试验分析。试验得出不同通风因素对热发散控制效果影响的显著性大小排序:送风温度、送风速度、喷嘴高度、排风速度。结合试验分析结果提出了热发散通风控制的优方案和考虑节能后再优化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16.
针对船舶机舱发电机组、锅炉等高负荷热源,研究采用空气射流通风技术进行热发散控制。结合机舱的现场条件,建立机舱热发散控制的物理模型,选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标准k-ε模型作为数值模拟计算模型。采用正交试验法对稳态条件下的送风速度、喷嘴高度、送风温度、送风湿度、排风速度等因素进行了模拟试验分析。试验得出不同通风因素对热发散控制效果影响的显著性大小排序:送风温度、送风速度、喷嘴高度、排风速度。结合试验分析结果提出了热发散通风控制的优方案和考虑节能后再优化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LNG船货舱施工过程中舱内空调冷(热)、湿负荷的计算方法,同时分析了施工阶段、季节等因素对负荷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一种节能型除湿空调机,并与传统除湿空调机的能耗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节能型除湿空调机的节能率在60%以上.同时,为改进舱内温度场的均匀性,对舱内的送风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8.
船舶空调负荷动态与稳态算法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热反应系数法,重点考虑太阳辐射和航速的影响,构建了船舶空调动态负荷计算模型。以某远洋航线的典型工况,选取船舶居住舱室为研究对象,应用动态和稳态方法,分别计算分析了其空调负荷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动态算法得出的围壁传热、窗户得热、人员和照明散热冷负荷、新风冷负荷、舱室总冷负荷仅分别为稳态算法数值的45.4%、35.2%、40.2%、39.7%和40.6%,用动态负荷计算模型可以实时掌握船舶空调负荷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刘捷  王甜 《水运工程》2014,(6):79-81
随着港口节能环保的发展,港口节能减排成为当前港口研究的热点。以南京港为研究对象,在对南京港节能减排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基于物元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南京港节能减排的评价模型,并计算出南京港节能减排的效果评价,最后依据评价结论提出降低南京港排放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作为船舶动力装置节能的一项重要措施——发展废热节能电站,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早在1958年建造的“东风”号货船上就采用了废热发电装置。据1965年该船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