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为确保列车安全通过既有线临时限速区段,综合应用射频识别、信息处理与控制、无线数据通信、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研发铁路既有线临时限速预警控制系统.在既有线临时限速区段前设置带有临时限速信息的射频标签,在机车上安装射频标签车底识别器和临时限速信息预警控制装置等车载设备.当列车接近临时限速区段时,车载设备自动读取和显示射频标签内的临时限速信息,并向列车司机发出临时限速的语音提示;当列车超速时,车载设备自动输出制动控制信号.为临时限速区段设置的限速信息可利用手持机读取和编辑,并通过其内置的无线通信模块传送到临时限速信息管理服务器,在基于GIS的地图上实时显示临时限速区段的设置情况.经实车试验表明,该系统实现了列车接近和通过既有线临时限速区段时地一车之问临时限速信息的实时自动传递和列车限速预警控制,满足设计和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2.
卷首语     
<正>列车运行监控装置(LKJ)是我国铁路运营和工程技术人员自主研发的列车速度控制系统设备,具有防止列车冒进信号、运行超速和辅助机车乘务员提高操纵能力等功能,是我国铁路列车运行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LKJ技术是通过多年对我国铁路技术装备、行车组织情况的摸索和发  相似文献   

3.
世界铁路重载运输技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大功率交流传动内燃、电力机车已成为世界重载牵引动力的发展趋势。重载机车交流传动采用三相交流异步电机、IGBT大功率牵引变流器和基于网络(现场总线)的控制系统等新技术。新型重载机车采用先进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新型转向架及悬挂系统、铝合金或不锈钢车体和电控空气制动系统。重载线路养护维修采用专业化的大型养路机械,新型的轨道结构和可动心轨道岔及其他新型道岔。安全监测技术采用集成型路旁安全监测系统等。重载铁路的运营由调度集中控制中心指挥,对保证重载路网具有很高的效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铁路线路特殊区段发生地质灾害造成的轨道变形,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倾角测量、视频监控、继电器控制、计算机网络等关键技术,研制了一套由现场监测设备、报警联动模块、监测报警管理系统三部分组成的轨道变形监测系统。选取一铁路隧道典型线路区段开展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准确识别轨道横向突变、道床板裂缝、左右轨高差等情况,及时发布报警信息并控停列车,有效保障铁路运营安全,为轨道结构长期健康监测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ZPW-2000型自动闭塞工程设计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PW-2000型移频自动闭塞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区段空闲及列车占用检查、向车载设备信息的传输均由该设备完成.作为我国铁路广泛推广的自动闭塞制式,良好、优化的工程设计不仅能节约投资,更是实现铁路安全运营的可靠保障.下面说明一下ZPW-2000型移频自动闭塞设计流程  相似文献   

6.
《中国铁路》2008,(4):77
美国联邦铁路局首次批准使用一种列车控制系统(PTC),可以自动控制列车速度与运行。该系统即柏林顿北方圣太菲铁路(BNSF)公司的电子列车管理系统(ETMS),包括驾驶室显示屏,在机车司机未按照适当的程序操作时,自动启动列车的制动系统。ETMS同时采用了数字通信与全球卫星定位技术,以监视列车的位置和运行速度,并可对铁路员工发出警报。除此之外,还能检测出方向错误的道岔、未经批准的列车运行情况以及在错误轨道上行驶的列车,但不能为员工提供轨道上有障碍物的警报。  相似文献   

7.
2.6 列车通信网络技术 列车通信网络是针对铁路列车流动性大、环境恶劣、可靠性要求高、实时性强等特点,与列车控制系统紧密相关的特殊计算机网络.随着微电子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分布式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当代先进列车特别是新型铁路动车组都采用了列车通信网络技术,实施对车载设备的集散式监视、控制和管理,逐步实现列车控制系统的智能化、网络化与信息化.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生产检修设备大多采用继电器控制,操作复杂、故障点多、可靠性及可信度低、设计周期长、投资回收慢.本文以PLC电气控制系统理论和触摸屏幕应用理论为基础,利用具有嵌入式操作系统和PLC组态软件的触摸屏实现PLC的现场控制和人机交互操作.所提出的基于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和触摸屏控制的机车数字化辅机试验台设计,可以克服传统的模拟接触式设备的以上缺点,一定程度上能满足铁路提速、运营生产的市场化及机车运行负荷逐年增加的需要,有效保证机车的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9.
《中国铁路》2008,(5):70
北美铁路使用的站场管理系统有以下几种。FailConm公司的站场运营控制系统(Domain Operation Controller,DOC)是一个集成指令控制的平台,可以控制干线和站场列车以及SCADA设备(动力分配系统、通风系统、旅客信息系统、闭路电视摄像机、侵入报警和火灾报警设备等)。在一个通用平台上,DOC可以提供所有方式控制。联合道岔和信号公司正在为柏林顿北方圣太菲铁路(BNSF)的Minneapolis站场装备其Star NX系统和Star Ⅱ驼峰处理控制系统。Star NX是一个管理列车通过枢纽进出的系统,以PC机为基础,采用微软视窗系统,而Star Ⅱ驼峰处理控制系统可以精确地控制车辆从驼峰到最终联挂的运动。  相似文献   

10.
《中国铁路》2010,(4):95-95
德国铁路股份公司(DB AG)将在德累斯顿建设新的编组和运转整备设施,供铁路长途旅客列车使用。2007年10月破土动工,于2010年1月进行试运营,2010年3月正式运营。新的编组和运转整备设施规模如下:新建9条线路供列车编组、运转和整备作业使用;新建3条机车牵出线和一条机车绕行线;为6条线路设置列车内部清洗设备,包括给排水设备和卫生间;  相似文献   

11.
1 CTCS列控系统发展历程列控系统是确保列车运行安全,提高行车效率的控制系统.我国列车控制系统是在传统继电器电路控制、固定闭塞方式基础上,随着列车速度不断提高、列车性能不断改进,以及先进技术不断应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早期列车速度低于120 km/h时,列车主要是根据地面信号机的显示方式行车.随着列车速度不断提升,尤其是目前动车组运营速度达到200~250 km/h时,地面信号机已无法满足列车运营速度要求.我国在欧洲ETCS标准和相关车载设备技术的基础上研制了符合CTCS-2级技术标准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开通运营,为保障高速列车能够保持在300 ~ 350 km/h速度下运行,总结各国列控系统特点,结合我国铁路的需求和发展规划,通过系统集成和自主创新,采用GSM-R网络进行列控通信的CTCS-3级列控系统.  相似文献   

12.
2000年,瑞士联邦铁路SBB)与庞巴迪运输公司在瑞士的奥尔滕—卢塞恩双线客货混运区段安装了欧洲铁路交通管理系统?欧洲列车控制系统英文名缩写ERTMS?ETCS)二级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并进行运行试验,经过14个月试验后于2002年4月投入了商业运营,这是世界上第一条投入实际应用的装备欧洲列车控制系统ETCS)的铁路,对正在准备全面推广应用ETCS系统,实现欧洲各国铁路互通的欧洲铁路来说,意义重大。该线全长35公里,共9个车站。从正式运营以来,每天运行约140次客、货列车。试验和商业运营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分析ETCS系统的故障,提高其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通用列车运行模拟软件系统研究   总被引:54,自引:5,他引:54  
列车运行控制是运输系统设计与列车工作组织的重要内容。本文探讨了通用型铁路列车牵引过程模拟问题,开发了一套可用于不同机车类型、不同闭塞制式、不同列车参数条件的通用模拟软件。系统重点探讨了给定时分条件下列车操纵策略优化的模型及其启发式解法,初步实现了不同条件下列车运行的优化。此外,文章对电力机车进行了实例分析,所建立的系统对于分析给定区段条件下提高列车运行速度的可行性有重要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多机牵引用无线电远程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铁路用2台分布在车列中的机车牵引长大重载货物列车,以此进行多机牵引的无线电远程控制试验.用无线电远程控制系统可将列车中多至5台机车通过无线电连接,列车前端的1个机车司机可控制和监视列车中的所有机车.  相似文献   

15.
5重载货物列车51重载运输的发展情况重载货物列车早在本世纪60年代首先在美国和加拿大兴起。1967年美国诺福克西方铁路公司在韦尔什—朴茨茅斯区段首次开行500辆6500m长的运煤列车。由6台机车牵引,总重44066t。重载运输可提高线路利用率,增加...  相似文献   

16.
正近几年,美国一级铁路公司诺福克南方公司逐步将通信网络升级为全IP基础设施。其主要目的是为推广应用列车主动控制系统(PTC系统),同时也给企业带来许多益处。PTC系统应用于防止列车之间的碰撞和由于超速引起的脱轨事故,以及平交道口与擅自闯入监视的情形,对于改进铁路安全状况大有益处。截至2015年6月,美国铁路上运营的22000辆机车中已有65%的机车(约14300辆)安装了  相似文献   

17.
在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BTC)中,保护区段的设置在保障列车安全停车、提高运营效率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此,在分析保护区段CBTC功能实现及解锁方式的基础上,基于项目实际经验,设计了保护区段解锁的触发区段,以及增加站台区域点式列车自动防护模式下车载设备与联锁设备间无线通信接口的优化方案,以实现保护区段解锁的优化。  相似文献   

18.
当前轨道交通正朝着绿色、智能的方向发展,自动驾驶可进一步降低列车运行能耗,提升列车运行效率、消除不同司机操纵差异、提升列车运行一致性,是未来路网条件下列车有序协同运行的控制基础,也是轨道交通智能化方向技术发展的典型代表。文章分析了机车自动驾驶研究的国内外现状和技术难点,阐述了满足我国干线机车运用需求的机车自动驾驶系统整体架构,设计了有人值守的机车自动驾驶方案,详细介绍了列车运行规划与速度控制、列车纵向动力学仿真、多传感器融合感知、列车系统运行仿真等关键技术,并对机车自动驾驶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思考和展望。基于上述技术的机车自动驾驶系统已在多个铁路局和铁路公司装车运用并取得显著的应用效果。该系统可支持不同的编组和载重,可适配不同的车型、控制系统、信号系统,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可推广性。  相似文献   

19.
铁路移动减速信号牌作为控制列车运行速度的一种重要基础设施,在施工及其限速地点(区段)被广泛采用,其设置距离的合理性将直接影响到列车的运行安全和线路的通过能力。根据我国铁路既有线现状,分析了机车乘务员认知移动减速信号牌的特性,结合机车乘务员的行为特征及列车运行特性就铁路移动减速信号牌的临界设置距离进行了探讨,并建立相适应的研究模型,最后通过算例验证,证明了模型的可行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深入分析了不同速度等级的客货列车,在铁路既有线上混跑时在单线区段列车交会、待避和在双线区段列车越行对铁路通过能力的影响,指出在客货混跑的铁路线上列车运行速度的差异是制约铁路通过能力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利用与既有线并行的客运专线分流客运列车,采取增大机车的牵引力、对非电力牵引区段进行电气化改造、改造和制造新型货车提高货物列车的运行速度,缩短车站间隔时间、加强科学调度和等应对对策,以提高客货混跑铁路的通过能力,从而提高铁路在整个大交通运输市场上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