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分量LFM雷达辐射源信号的经验模式分解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改进的经验模式分解,提出了多分量LFM雷达辐射源信号的分析方法.该方法用RBF神经网络对端点延拓削弱边界效应,将自相关函数与相关系数结合估计分量的数量,通过模式分解滤波和平均滑动消除噪声影响,以提高算法的分解精度.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在较宽的信噪比范围内,使用该方法能够正确提取各分量信号的瞬时频率和有效地估计多分量LFM辐射源信号的分量数量.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基于小波与神经网络联合分析的雷达辐射源信号分选新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接收到的雷达信号进行小波去噪,达到提高信噪比的目的,然后利用小波脊线法准确提取其脉内特征参数,最后基于神经网络实现信号的分选.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较现有方法,该方法在较低的信噪比情况下,可以更准确地实现雷达辐射源信号的分选.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基于原子分解的辐射源信号二次特征提取方法.在过完备多尺度Chirplet原子库基础上,首先用匹配追踪(MP)方法进行信号时频原子分解,并通过改进的量子遗传算法(IQGA)降低MP搜索过程的时间复杂性,得到表示雷达辐射源信号特征信息的最佳Chirplet原子.在此基础上,降低特征参数的维度,提取最具分类意义的原子特征向量.对5种典型雷达辐射源信号的特征提取实验表明,提取的原子特征类内聚集性强、类间分离度大,证实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雷达辐射源信号脉内特征综合评估存在标准单一、缺乏客观性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群体智能的雷达辐射源信号脉内特征综合评估模型.首先,通过投影寻踪算法将雷达辐射源信号脉内特征的综合评估问题转化为有条件限制的多元非线性目标函数的优化问题;其次,通过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与差分进化算法的结合得到新的智能算法;最后,利用该算法实现多元非线性目标函数的优化求解.仿真结果表明:该群体智能算法对Rosenbrock测试函数的最优适应度值最小,对Rastrigrin函数和Girewank测试函数的最优适应度值为0,说明该算法的计算精度优于其他算法.同时适应度值的方差比标准粒子群算法和差分进化算法小,说明该算法的收敛性和鲁棒性较好.通过与加速遗传算法对评估问题目标函数5次优化结果的比较,本算法的计算结果没有波动,说明基于群体智能的RES脉内特征综合评估模型能够更客观、更有效地实现对RES脉内特征的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5.
基于小波脊频级联特征的雷达辐射源信号识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识别复杂体制雷达辐射源信号,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脊频级联特征提取的信号识别方法.该方法采用新的小波原子和脊线检测策略提取信号的脊频特征,并提取其级联特征作为信号识别向量.仿真结果表明,采用级联特征能有效地识别辐射源信号,当信噪比为5 dB时,识别率达95%以上.与传统小波和现有方法相比,所提出的方法具有更好的信号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北京市三环内实际交通网络,分别构建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和由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叠加形成的城市复合交通网络模型.基于复杂网络理论,采用Matlab 计算节点度、聚类系数、平均路径长度、介数和节点紧密度等指标,分析了其分布规律,然后对这两个网络模型的统计特征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它们都具有一定的随机网络模型和无标度网络模型的小聚类系数特征,叠加后的城市交通网络直径和平均最短路径减小,平均度、聚类系数和节点紧密度都有不同程度增加,使整个路网的可达性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网络承载力变大.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使用特殊训练符号的MIMO-OFDM系统时域LS信道估计的改进算法.采用插零的恒包络指数序列作为训练符号,可以使系统获得较理想的峰平比(PAPR),并能减少码间干扰(ISI)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恒包络训练符号比随机训练符号具有很大的优势,在信噪比为20 dB时,利用恒包络训练符号的信道估计算法比利用随机训练符号的算法均方误差(MSE)降低15 dB;在采用特殊训练符号的前提下,改进算法相对传统算法也表现出较大的优越性,信噪比为25 dB时,改进算法的MSE要比传统算法低10 dB.  相似文献   

8.
支持向量机在雷达辐射源信号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为了提高电子对抗设备的信号识别能力,采用相像系数法提取雷达辐射源信号特征,并引入支持向量机完成信号自动分类识别.相像系数法在大信噪比范围内稳定性好、分辨能力强.支持向量机分类器结构简单、可获得全局最优、泛化能力强.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相像系数和支持向量机的辐射源信号识别方法在大信噪比(5~20dB)范围内,错误识别率最低可达2.68%,优于传统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9.
尹宏生 《北方交通》2009,(6):98-100
根据抗拔桩的静载试验,对实测结果与估计承载力特征值进行比较,分析产生抗拔桩承载力高低的原因,论证有效锚杆长度.  相似文献   

10.
针对北京市三环内实际交通网络,分别构建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和由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叠加形成的城市复合交通网络模型。基于复杂网络理论,采用Matlab计算节点度、聚类系数、平均路径长度、介数和节点紧密度等指标,分析了其分布规律,然后对这两个网络模型的统计特征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它们都具有一定的随机网络模型和无标度网络模型的小聚类系数特征,叠加后的城市交通网络直径和平均最短路径减小,平均度、聚类系数和节点紧密度都有不同程度增加,使整个路网的可达性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网络承载力变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