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综合监控系统功能特点出发,阐述了综合监控系统技术发展现状。针对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线路的技术要求,对比分析了综合监控与列车自动监控系统(ATS)集成或互联对建设和运营的优劣影响。结合郑州轨道交通10号线对综合监控与ATS的甄选历程及考虑因素,建议全自动运行线路对综合监控与ATS集成或互联方案的选择应考虑建设周期、运营架构、员工培训等因素。  相似文献   

2.
正日前,中国通号成功中标北京轨道交通12号线工程信号系统项目。该项目是城市轨道交通领域首次采用互联互通、全自动运行(FAO)并基于行车指挥的综合监控(TIAS)制式的CBTC信号系统(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这是中国通号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CBTC信号系统在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轨道交通ATS系统特性的基础上,选用面向对象的仿真建模框架和逻辑控制框架,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特点,对ATS仿真系统的时间控制和对象控制进行明确定义,克服传统仿真控制逻辑发散于描述模型过程代码中的缺点,介绍了一种面向对象的ATS仿真系统运行框架的设计和实现方法,为ATS仿真系统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案。  相似文献   

4.
<正>"综合船桥系统及关键设备"填补国内船舶自动化空白日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承担的"十二五"863计划主题项目"综合船桥系统及关键设备"顺利通过验收,填补了国内船舶自动化领域的相关技术空白。该课题完成了综合船桥系统一体化设计及集成、电子海匿底层数据库、航迹智能控制、系统多任务集成与协同工作等多项关键技术攻关,实现了导航、避碰、驾驶、控制、报警信息与功能的分类集成,分层融合和分布式应用,搭建了综合船桥系统仿真与试  相似文献   

5.
介绍庞巴迪自动列车监控系统(ATS)与乘客信息系统(PIS)、站台广播(PA)等系统接口数据交换情况。通过研究自动列车监控系统(ATS)与乘客信息系统(PIS)、站台广播(PA)等系统的接口原理及乘客信息系统(PIS)中3趟列车显示功能的实现,得出把通信处理单元PLC改为服务器,可以有效提高数据处理能力并把时间精确到秒,从而实现地铁运营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响应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综合监控系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轨道交通机电系统集成优化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梳理了上海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现状,采用双因子分析方法研究分析相关专业系统的集成方式,提出适用于上海轨道交通的综合监控系统集成设计方案,并给出了综合监控系统运营管理团队的设置建议,从而为上海乃至全国轨道交通相关设计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7.
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通过信息、设备、人员的共享、集成、集中,实现了编组站运输生产指挥的信息化、智能化和自动化的综合自动控制系统。在提高作业效率、减少人员设置、减轻劳动强度、卡控作业安全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目前全路编组站应用的Computer Integrated Process System (CIPS)系统和Synthetic Automation of Marshalling (SAM)系统,简要分析综合自动化系统实际应用效果,探讨了近几年来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在选型设计、开通准备、功能完善、日常维护、实际应用等方面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和完善建议。相关方案和建议对丰富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功能、提升系统使用效果、完善系统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当下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日常运行维护的现实情况,分析了地铁信号运维系统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为了使信号系统日常运维与城市轨道交通更加契合,特别对信号系统的智慧运维方案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利用构建网级运营平台来实现对线路进行综合维护管理的策略。分析了关键技术、接口方案、平台架构等部分,并对平台的各个功能进行了介绍。在人工智能基础上建立起的信号系统运维方案,相较于传统方案更加有利于提高地铁信号系统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当前,城市轨道交通信号新系统在各种先进技术支撑下,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与提升,甚至颠覆了传统的信号控制方式。本文主要对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现状做了简单的介绍,对当前出现的全自动驾驶技术、车联通信等技术的实施条件以及原理特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探讨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新技术的应用发展。在未来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中,要加强对各项新技术的融合发展,对不断发展进步的信号系统新技术以及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充分利用,推动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国内外城市轨道钢轨打磨发展历程,借鉴国铁钢轨打磨先进技术,介绍国内外城市轨道钢轨打磨方式,并以RGHC打磨车为例分析打磨车维护作业模式、打磨系统、保障系统等方面特点,从智慧与集成运维、高效与绿色作业和装备与工艺升级三方面提出城市轨道钢轨打磨技术发展趋势,为城市轨道交通钢轨打磨技术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适合轨道交通实现综合监控系统(ISCS)功能、不同于现有运营模式的运营组织体系,并根据ISCS的功能,探讨了运营组织岗位设置的变更及其它相关问题;阐述了适合ISCS系统应用体系将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带来的优越性,为相关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晚点问题,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晚点成因分析,对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整方式进行探究,提出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晚点的控制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清华紫光DCAP系统在临邑输油站变电所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无人值班是提高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可靠供电和自控制水平的重要措施。本文介绍了清华紫光DCAP(分散式数字保护与控制单元)监控保护综合自动化系统在临邑输油站变电所中的应用。该系统全分散设计,构成自动化系统方便,硬件简化、软件系列化,直接交流输入,保护监测功能完整,简化了设备安装及测试,可保证微机化二次设备安全、稳定、可靠的运行,并可以有效地避免人为错误操作,满足输油站变电所安全运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铁路信号系统网络管理安全以及列车行车安全,通过分析铁路信号系统,针对铁路信号系统网络统一安全管控存在的问题,提出铁路信号系统网络统一安全管控的策略,以立足信息化背景,明确影响铁路信号系统网络稳定性与可用性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创新铁路信号系统网络统一安全管控模式,不断提高铁路信号系统网络管理安全以及列车行车安全,推动铁路运输行业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解决城市地下工程盾构施工风险事件高发、预警响应不及时等问题,基于风险分级管控理念,结合盾构掘进参数智能化预报警机制研究,研发了城市地下工程盾构施工风险分级管控系统平台,平台主要包括盾构掘进设备参数及监控数据全维度采集、综合信息集成、GIS图层展示、盾构掘进参数智能监控、监控量测数据智能采集、风险预测及预警管理、系统管理等模块,能够实现对盾构掘进数据超限智能预警、风险智能监控、施工风险动态管理以及成型隧道结构工后风险状态管控等功能。该平台的研发与应用,为有效解决当前盾构施工监管难度大、风险响应滞后等问题,以及对各类城市轨道交通及大型市政类工程盾构施工风险信息化智慧化管控平台建设提供参考样例。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铁路运输事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但铁路行车安全问题也屡见报端,成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因此,保障铁路行车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鉴于此,围绕铁路行车安全保障系统运行监控平台进行了深入分析,介绍了我国铁路行车安全保障系统的发展现状,分析了铁路行车安全保障系统运行监控平台的需求,并提出铁路行车安全保障系统运行监控平台总体设计,讨论了铁路行车安全保障系统运行监控平台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台风灾害会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安全带来影响,正面登陆的台风可能直接导致城市轨道交通中地面、高架等露天线路停运。因此,为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安全,需要对台风登陆期间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组织进行调整。以福建省厦门市地铁1号线为例,从行车、客运、乘务、宣传等方面,对受台风灾害影响下的运营组织调整进行研究。认为应在保证人身和行车安全的前提下,考虑客流变化情况,以便最大限度地维持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期望能够为台风灾害情况下沿海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组织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汛期受水淹所导致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十分巨大。介绍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防汛设施现状及需求,分析了防汛设施机械自动化的优势以及防汛设施机械自动化的设计方案。这可为今后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防汛能力的提高和防汛设施机械自动化的工程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安全评估需求,提出了一种面向生命周期全过程的信号系统安全论证方法。该方法基于目标结构表示法(GSN)构建的安全论证模型,将安全需求与证实融入到系统完整生命周期中,规范了论证的步骤和方法,统一了安全论证流程。该方法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安全评估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章针对当前服务区系统平台间形成信息孤岛、无法实现统一管理、缺乏高效的可视化管理手段等问题,通过研究3D可视化及IBMS智能化集成技术,研发了高速公路智慧服务区综合管理可视化系统,阐述了该系统方案的架构及技术路线,并以广西某服务区的智能化建设工程为例,介绍了该系统在智能停车场、智能监控、智能照明、智能门禁、智能消防等方面的具体应用,为服务区的建设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